《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老朱的选择如何,朱元璋的果断都让柳淳五体投地。

    真的!

    他此刻才领教了老朱为什么能在一群豪杰当中,脱颖而出,笑到了最后。

    越是困难的问题,就越要果决处置。坏的决策,也好过议而不决。

    老朱深谙其中的道理。

    “祖父起于微末,几十年南征北战,治理大明,最重要的一个心得体会,就是不能被下面的人左右。瞧见没有……”朱元璋指了指大殿周围的太监、宫女、侍卫,冷哼道:“别看他们一个个木雕泥塑似的,但谁知道通着哪一路的神怪。在这宫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宫外呢,有一大堆的聪明人,天天琢磨着,揣度着,想要把你的心思看穿了。”

    朱元璋冷笑,“别以为坐上了那把椅子,就能当耍猴的人,稍微不小心,就让猴子给耍了!”

    朱允炆默默听着,只是给老朱倒了一杯茶,双手递过去。

    “皇祖父,喝茶。”

    老朱接过来,笑眯眯的喝了一口,然后轻轻放下,又从旁边拿过来一份奏疏,递给了朱允炆。

    从头到尾,朱元璋的动作轻柔,声音温和。

    跟朱标他还会疾言厉色,甚至破口大骂,可面对孙儿,他怎么也严厉不起来。

    在老朱的眼里,朱允炆瘦瘦弱弱,肩膀淡薄,这么点的年纪,让他扛起大明江山,实在是太困难了。

    自己这把老骨头,必须要撑住,当然了,还要尽量传授给他治国的办法,让他成熟起来。

    “你瞧瞧,这是黄河赈灾的方略,下面奏报,黄河决口,请求朝廷拨付粮食赈灾,另外呢,地方官吏,又筹措了一批粮食,你觉得可还妥当?”

    朱允炆快速浏览,看完之后,欣然点头。“孙儿觉得非常妥当,地方官吏不但筹措粮食,还给了衣服,药物,当真是爱民如子,应该升官才是。”

    老朱轻笑,没有说什么。

    这时候老太监进来了,“皇爷,柳大人送变法的方略来了。”

    “是这小子来了!”

    朱元璋笑道:“让他进来。”

    朱允炆下意识站起,向柳淳问好,柳淳慌忙抢在前面,“臣见过殿下。”

    朱允炆瞧了瞧柳淳手里的厚厚一摞文稿,惊道:“先生辛苦了,怎么准备这么多?”

    柳淳道:“变法牵连方方面面,一点想不到,都会出乱子,臣也仅仅是未雨绸缪罢了。”

    老朱探手,柳淳急忙递了上去,朱元璋看着柳淳所写,然后斜了眼床边的奏疏,“你瞧瞧吧!”

    柳淳拿过来,仔细翻看,等看完之后,柳淳的脸就沉了下来,十分凝重。

    老朱注意到了,“怎么?你觉得不妥?”

    柳淳道:“陛下,臣以为献此方略的官吏,当杀!”

    朱允炆正在旁边伺候,听到这话,下意识手抖,差点把茶壶掉了。

    老朱哼了一声,“他说当杀就当杀啊?总要听听理由吧!”

    朱允炆忙道:“先生才智高绝,必定有道理,是孙儿无知,请皇祖父责罚!”说完,他低下了头。

    老朱敲着床板,责备道:“你啊,还是太老实了,你现在是太孙,不是普通的皇孙!你要学你爹的仁厚,可不能学成了懦弱!”

    朱允炆忙点头称是。

    朱元璋抬头看向柳淳,“你小子也别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说道理吧!”

    柳淳不知道他们祖孙已经谈过了,早知道就委婉一些了。

    “陛下情况,奏疏上面说向当地大户借粮……却没有写如何借粮的细节,以臣的判断,应该是让百姓用田产抵押!”

    “什么?”

    老朱惊得坐了起来,“你怎么知道的?”

    “启奏陛下,假如是衙门借贷,应该同时请求朝廷,减免田赋,以此来还债才对。可现在呢,他却没有提到减免田赋,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老朱眉头紧皱,“柳淳,那你判断,为什么不提减免呢?”

    “应该有两个可以,第一呢,是为了完粮纳税,免得因为交税不足,影响了吏部的考评,另外吗……这个臣不好说了!”

    “有什么不好说的!讲!”

    “另外就是故意留着田赋,等到明年,田赋加上借贷的利息,一起压向百姓,逼着他们卖田!顺便还能把恶名栽给朝廷!”

    “哦!”

    老朱悚然一惊,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皇粮国税,地义天经,可就是这样,老百姓就失去了田地!这可是几十万人啊!”

    朱元璋怒吼道:“传旨,立刻去抓人……”

    “陛下且慢!”

    柳淳道:“这不过是臣的猜测,还没有证据,陛下还是应该调查才是。对了,臣听说周王进京了,发生水灾的地方,离着周王殿下的封地不远,他应该清楚。”

    老朱终于点了点头,“嗯……臭小子,你怎么会猜到的?给朕说说。”

    “陛下,这事不难,臣在长沙期间,就查了土地的历年变化情况,国初的时候,九成的土地在小农的手里,地主只占了一成出头,何以在二十年间,达到了三成以上呢?关键就在于两次长沙的大水。臣从中发现,每次水灾之后,土地兼并的情况都会骤然加快,两次水灾,大约就有两成土地,落到了地主手里,加上平时的蚕食,也就顺理成章了。”

    “哦!”

    老朱恍然大悟,这个道理真是一点都不复杂,但何以柳淳能清楚说明白,其他人就想不到呢!

    无非就是他把功夫做细了,而且是以数学统计为基础,数字就摆在那里,明明白白,不容置疑。

    老朱思索了半晌,“趁火打劫,乘人之危。地方官吏和士绅,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原来如此!”

    朱元璋欣然道:“行,你小子真是用心了,很不粗,正好爪哇国送来了点香料,你拿点回去吧。”

    当着孙子的面,老朱也不好再白占便宜,总算是良心发现了一回。

    可你也赏点值钱的玩意啊!

    香料!

    狗屁!我看是鲸粪还差不多。

    柳淳腹诽着,果不其然,就是一盒子臭烘烘的玩意。老太监还给他说呢,“大人,这是上好的龙涎香,弄出来那叫一个香啊,隔着十步都能闻到,比黄金还值钱了。”

    柳淳斜了他一眼,“什么龙涎?告诉你这东西是一种抹香鲸吃了章鱼之后,章鱼的嘴巴不能消化,就在肠道里,形成了一个个的,黑乎乎的团子,然后再给呕吐出来,在海水里飘啊飘的,到了岸边,偶然被人捡到,就是这玩意了。”

    “啊?”

    老太监目瞪口呆,“这,这么说,是,是那个什么鲸的粪了?”

    “当然还有胃液,肠液,八爪鱼的嘴巴,以及吃下去的各种玩意……总之成分还挺丰富的。”

    “别说了,咱家求你了!”

    老太监简直要吐了,他身上就带着一瓶龙涎香,是下面人孝敬给他的,他当成了宝贝,都没舍得用。

    幸好没用!

    若是真按照柳淳所讲,那不等于是把大粪摸到了身上?

    还有啊,宫里的娘娘们,谁得到了龙涎,无不当成宝贝,喷到身上,四处炫耀……对了,还有太医院的那帮人,据说龙涎还是名贵的药材呢!

    好像陛下前些日子身体不适,给开的药里面,就有龙涎!

    要是让陛下知道,他吃的是什么,还不发飙啊!

    “大人,这东西,真是那个啊?”老太监越想越纠结了。

    柳淳轻笑:“这还不简单,想办法验证就是了。”

    “那该怎么验证?”

    “很简单啊,派几艘船出海,幸运的话,就能抓到抹香鲸,然后开膛破肚,不就真相大白了。”

    老太监思量着,“大人,当下织造局还真有不少海船,负责跟藩国的贸易。可是让他们出海抓那个什么鲸的,奴婢怕没有人愿意去啊!”

    鲸鱼在很多人眼里是海龙王,猎杀鲸鱼,是会惹怒大海的。

    正在纠结的时候,旁边一个小太监眼睛冒光,听到出海两个字,浑身都在颤抖!

    他鼓足了勇气,“老祖宗,让奴婢去吧,奴婢什么都不怕!”

    :。:


………………………………

第281章 环球航行的男人

    柳淳认了出来,对面的小太监,正是那日去他家里传旨,讨了算学教材的那个小太监。

    “你真的敢出海?”柳淳笑道:“光学点算学,可不足以应付海洋的波涛汹涌啊!”

    小太监自然认识柳淳,忙道:“奴婢会游泳,会拳脚,还会箭术,奴婢可以的!求大人赏奴婢个机会吧!”

    柳淳忙摆手,“你是宫里的人,我可不敢赏,而且宫里的生意,我更是不敢碰。要是让陛下知道我占了宫里的便宜,还不把我的皮扒了!”

    柳淳语气夸张,老太监轻笑道:“柳大人,你太客气了,皇爷是把你当成了后辈,才没有见外的,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对了,柳大人,你刚刚说宫里的生意,这里面还有赚头儿?”

    柳淳白了他一眼,“我问你,龙涎香值钱不?”

    “哎呦!”

    老太监惊得张大了嘴巴!

    对啊!

    他那一瓶龙涎香水,至少要十两……金子呢!

    “柳大人,你说那个什么鲸,能有多少龙涎香,千万别赔了。”老太监担忧道。

    柳淳哑然,“抹香鲸最重要的不是什么龙涎香,而是藏在大脑袋里的鲸油,对了,热气球用的就是鲸油。鲸油还能照明,用处很多。另外鲸鱼肉能吃,鲸鱼的内脏和骨头还能碾碎了做肥料!”

    “这么说吧,只要能捕到鲸鱼,绝对不会亏的,而且还能大赚特赚一笔!”

    柳淳可没说谎,在石油大规模使用之前,鲸油在工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燃料。

    在后世,几乎所有标榜保护鲸鱼的国家,祖上都干过捕鲸的勾当,而且还是捕到灭绝的那种。

    当然了,还有更恶劣的,连商业捕鲸都恢复了,能说什么呢!

    柳淳觉得他是个善良的人,最多只捕一半的鲸鱼,然后就制定法令,坚决不再捕鲸,毕竟现在还是要恰饭的吗!

    老太监沉吟道:“柳大人,按照你的说法,出海捕鲸也是一条出路……对了,奴婢还有件事。”

    老太监很早的时候,就和柳淳提起过,希望他能帮忙,但老太监又一直没有说怎么回事,到了今天,老太监总算开口了。

    “大人,是这样的,原来我以为家人都死光了,后来托人打听,才知道还有个侄子,他逃到了外乡,天下太平之后,才返回了老家。我让人给他送点钱财,让他过安稳的日子,他答应说过继给我一个儿子……”

    老太监所讲,柳淳一点不意外,事实上大多数太监,死在宫里的不算,稍微有头有脸,都会想办法,或是过继,或是收个干儿子,给自己养老。

    “我这个侄子啊,他命不好啊,在我找到他之前,就生了四个儿子!后来又连着生了三个!”

    老太监满脸苦兮兮的,“人都说盗不过五女之门……连着生了五个丫头,证明这一家子运气太差,连个继承香火的都没有,贼盗都不愿意偷。可我这个侄子呢,生了七个,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柳淳轻笑:“没事的,要不过继个闺女算了!”

    老太监摆手,“柳大人,别拿老奴开心了。我后来想了个办法,就是给我侄子另找一个,还真别说,剩下了个大胖儿子!我也算后继有人了。”

    柳淳轻笑:“那不挺好吗?”

    “好什么啊!”老太监简直要哭了,“他爹妈,还有七个姐姐,都把这孩子当成了宝贝,乡下不是说丫头命贱好养活吗?这不,他们就给这孩子起个小名,叫老丫头。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当成姑娘养,穿花衣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十几年了,活下来是活下来了,可,可长歪了!”

    老太监这个气啊,当他琢磨着孩子大了,让侄子带进京城,他给安排个事情做。

    见面之后,老太监就蒙了。

    这哪是侄孙啊,简直是个小丫头!

    皮肤白嫩的出水,还穿着浅色的衣服,鞋子和手帕上都绣着花,一张口,轻声细语,还动不动就脸红。

    加上细条条的身材,简直难辨雄雌。

    老太监都想拉着他去厕所瞧瞧,到底是站着撒尿,还是蹲着……

    “我,我不好跟别人说啊!”

    老太监欲哭无泪,“孩子这么大了,我不能不管,可是呢,他又不是顶门立户的人,长成那副样子,也当不了侍卫,进不了锦衣卫。他又发蒙的晚,倒是读书识字,却也考不了科举……文不成,武不就,要多糟心有多糟心了。前一次进京,我借口年纪小,把他打发回去,这次进京,都十五了,毛病不但没改,这身上还喷了香水,你,你说让我怎么办是好!”

    老太监是真的为难了。这是自己过继的,不是亲生的,打不得,骂不得。可是呢,他又最见不得女里女气的。

    他希望中的后人,应该是昂扬高大,最好满脸胡子,一说话惊天动地的那种……可谁料想,变成了这么个玩意,让他如何是好?

    “柳大人,功名我是不指望了,能让他当个富家翁,我就知足了,你看这生意要怎么做,能不能给他一条来财的路子?”

    柳淳听完了老太监的诉苦,轻轻一笑,“这个没问题,但捕鲸的生意太大。按你说说,他未必能承受海上的风浪,不如专心做香水的生意,怎么样?”

    “香水生意?成吗?”

    “没什么问题,无非就是些香料碾碎了,然后加入酒精,难度不大的。我的学堂就有专门的教学,回头让他听一些课程,总要了解一点情况,免得被别人欺骗。等他熟悉一下,就可以负责一块。别的我不敢保证,但香水,尤其是做得高端了,一年分个几万两银子,是没问题的。”

    柳淳一开始说捕鲸生意太大,要给个小的,老太监还有些迟疑,可听到一年能捞几万两银子,老太监彻底不淡定了。

    “不行,绝对不行!那小子不是这块料,他守不住这么大的富贵……这样,柳大人,九成归你,给他一成,别饿死就行,没你照应着,我怕他吃亏,就这么着了!”

    老太监丝毫不给柳淳反对的机会,直接把事情定了下来。

    临走的时候,老太监还瞧了瞧小太监,默默摇头,啥都没说……惭愧啊,自家的那玩意,明明带把儿,却不如这小太监来的硬气,可见啊,男人与否,还要看内涵啊!

    等老太监走了,柳淳才好奇道:“你上次跟我说了一些,你真的有把握能行?”

    小太监见柳淳还记得他,心里美滋滋的,可要说能不能行,他也不知道。

    “柳大人,是这样的,奴婢的父祖出身富贵,他们几次去大食那边,从小奴婢听了许多海上的故事,最是心驰神往不过。可后来不幸,被俘虏……送进宫里。对了,在七年前,奴婢还伺候过燕王大公子哩!”

    柳淳一愣,七年前,正是洪武十八年,那时候小胖墩的确在京城陪着老朱。

    “你伺候过朱高炽?”

    “嗯!可时间不长,后来大公子回北平探望燕王,奴婢就暂时回宫了。前些时候,大公子再度南下应天,可惜,我没福气继续伺候大公子了,大公子的人真的很好。他帮着奴婢借了九章算术,他还经常给奴婢吃的。”

    小太监提起小胖墩,满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