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咱有事说事,臣,臣都听着呢!”

    朱标呵呵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变了个人?说起来,还是拜你所赐啊!”朱标主动道:“我一直以来,就在左右为难,总觉得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这些天,我突然想到,你让太学生去了长沙半年,他们都变了样子。我就学着这个办法,名曰堪称新都,实则呢,在地方走访,去老百姓家里住,跟他们聊天,询问他们的想法,看他们过什么日子,听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朱标十分感叹,“二十天的光景,胜读十年书啊!”

    朱标的话,让柳淳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标居然会改变了……这,这怎么有点喜出望外啊!

    “殿下,既然如此,圣人让殿下回京,殿下……”

    朱标摇头,“不忙,二弟造了孽,我这个当哥哥的要替他偿还,你先押着他回京,我在西安善后,把农田还给百姓,枉死的百姓要安抚……等我处置完毕,再回京面见父皇不迟。”


………………………………

第270章 该来的还是要来

    “颖国公,你说殿下是不是吃错药了,怎么一夕之间,就改性子了?”柳淳从行在出来,他是半信半疑,哪怕朱标跟他解释了,柳淳也不太相信,毕竟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转变这么快啊?

    别是真的有人附体朱标了吧?

    要是那样的话,他应该赶快跑才是,就算都是穿越者,人家直接成了太子,伸出小指头,就能碾死自己啊!

    柳淳心惊肉跳,傅友德却看得明白。

    “陛下登基的时候,殿下已经十几岁了,打天下的艰难,殿下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从小受先皇后还有大儒宋濂等人的影响,仁慈过了头。变得优柔寡断,变成了烂好人!”傅友德自嘲一笑,“说实话,我们这些人在圣人的手下,不得不小心翼翼,捧着卵子过河,生怕出一点差错,过得真累!可是呢,瞧着太子迟迟不决断,我们这心里头,就更不舒服了!”

    傅友德向来沉默寡言,今天却是破例,跟柳淳谈了起来。

    的确,勋贵老臣,也都有这个矛盾。老朱固然狠辣,可朱元璋的狠辣是针对所有人的,不分文武,算起来,老朱对勋贵虽然够狠,但文官死伤更惨重。

    纵观整个洪武朝,勋贵还是有些份量的。

    可瞧朱标身边的那些人,说得上话的都是文官,如果太子不改变,偃武修文,文官踩在武将头顶的日子就不远了。

    当年蓝玉就能看得出来,傅友德能不清楚吗,只可惜,他们没有办法而已。

    转机出现在了这一次的变法。

    本来朱标想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对勋贵士绅迁就一点,对老百姓轻徭薄赋,尽量照顾。延续老爹的规矩,天下就坏不到哪里去。

    一句话,朱标的理想就是做个类似宋仁宗一样的,完美的守成之主!

    可随着变法的推动,尤其是太学生对长沙的考察,撕破了所谓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的画皮。

    就像所有的盛世一样,洪武朝治下,在看不到的犄角旮旯,存在着太多的弊端,亟待解决。

    朱元璋强力推动变法,士绅寄希望朱标出来反对。

    他已经不止一次,夹在了中间。

    在朱标还年轻的时候,胡惟庸案,老师宋濂被牵连,他就跟老爹几次求情,用尽了办法,换来了充军发配的结果。

    从此之后,朱标就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跟老爹唱反调的路,大有一去不复还的架势……朱标也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当他到了西安之后,听到了不少关于二弟的风评,骂秦王朱樉的人,不在少数……朱标思前想后,他突然想到了柳淳的办法!

    没错,就是实际去民间瞧瞧!

    朱标去乡村,看看百姓的生存状态,问问这几年,有什么变化。

    他还去了朱樉的牧场,见识了十几万头羊的壮观景象……他不断瞧着,不断思索着,最后,朱标到了一处山谷!

    那里离着几里远,就能闻到恶臭,狼犬聚集,天空乌鸦飞舞……山间到处都是零碎的骸骨,宛如地狱一般!

    朱樉为了兼并土地,诬陷村民,杀人填埋……弄出了这个山谷!

    站在谷外,朱标久久无语!

    这是自己的弟弟吗?

    他是魔鬼啊!

    你怎么下得去手?

    柳淳也爱财,但他生财有道,从来不会祸害百姓,可自己这个二弟,杀起人来,从来不手软!

    这些人就没有父子兄弟?就没有妻儿老小?

    目睹了亲人死去,他们会不会愤然一击,成为第一个造反者?别忘了,当年父皇就是这么投身义军的!

    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皇帝,自己的后人也会继承皇位,如果放任自流,早晚有一天,百姓会揭竿而起的,到时候朱家的江山就会土崩瓦解!

    朱标仿佛一个苦行多年的僧人,当面对这一片白骨的时候,他突然顿悟了。

    没错,天子肩负上天大任,储君也是一样。

    重情重义,仁慈敦厚,但必须分得清先后……江山社稷,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谁坏了大明的社稷,谁就是敌人!

    所谓的悟道,真的没有那么玄。

    朱标不过是解开了一直以来的心结罢了。

    其实他早就知道该怎么办,奈何迟迟不愿意承认罢了……若是他真的反对变法,又何必乖乖离开京城,又何必要跟柳淳继续做朋友呢!

    “我真正的想法,是父皇把变法做好,我承受而已,纵然有人抨击变法,也可以归咎父皇,祖宗成法不可改变……朱标啊,你还真是有点无耻!”

    太子殿下想通了……柳淳竟有那么一点点失落,只要朱标不犯傻,或许朱老四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当然前提是朱标要安全地活下去。

    “颖国公,本来是陛下让我留在西安,收拾烂摊子,让太子殿下押着秦王回京。现在殿下执意留下来,那我就只有返回京城了。老国公,殿下一身干系天下安危,堪称国本也不为过。老国公一定要用心才是……对了,就像那种,满是腐烂尸体的山谷,最好不要让殿下接触,那里会滋生可怕的瘟疫!如果遇到了大量的尸体,还是要用火烧掉为好。”

    柳淳特意嘱咐,傅友德点头,“老夫记下来,你放心吧,有老夫在,殿下一定安然无恙!”

    柳淳肩负着圣旨,不敢马虎,在西安只逗留了一天多,就立刻返回京城。

    在返回之前,柳淳还下了一道命令。

    针对所有中原的貔貅卫,一律返回京城,接受赏赐。

    “这叫调虎离山,对吧?”蓝新月喜滋滋道:“我最近在看兵书呢!有朝一日,我会文武双全的!”

    她信誓旦旦说道,柳淳差点笑出来,如果有个期限,至少是一百年!

    不过有一点,蓝新月说对了,那就是柳淳在调虎离山。

    貔貅卫的情况非常特殊,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必须长期潜伏,很多人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身份,周围人也没有丝毫的怀疑。

    这一点和锦衣卫很像,但貔貅卫更糟糕,因为中间有很长时间的断档,就连老朱也不确定还有多少人活着。他手里只有名册,鬼知道在漫长的时间里,貔貅卫改变没改变职业,或者说,已经死掉了。

    比如那份貔貅卫的密报,是通过锦衣卫系统,递交上去的,交完之后,此人就消失不见了。

    柳淳非常想要把他揪出来,但很可惜,柳淳手里,只有此人十年前的资料,最近十年,完全是空白!

    或许应该在这些人身上下功夫,找出朱标死亡的真正原因,提前消除隐患!

    柳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他回京之后,把朱樉扔到了宗人府,去见朱元璋,第一个要求就是整顿貔貅卫!

    “陛下,貔貅卫完全靠着单线联系,朝廷传达命令,他们想接才会接,他们向朝廷送消息,也是想传才会传。固然能保证貔貅卫的安全和神秘,可难保不会有人利用身份,兴风作浪!毕竟二十多年,人心是会变的!”

    朱元璋眉头紧皱,“柳淳,你的是想让朕,彻底废了貔貅卫?”

    “嗯,能招回多少,就厚赐恩遇,那些不愿意回来的,陛下不如就废了貔貅卫密奏情事的权力……臣可不是要闭塞圣人的耳目啊,臣只是觉得,一个工具,若是不听用了,不如就重新换一个,面对有人趁机生事。臣,臣愿意立刻上交玉貔貅!”

    柳淳说着,就往外面掏。

    “留着吧,就算貔貅卫废了,这个玉貔貅还能保你一命!”难得,老朱的心情很不错,语气都和缓了许多,太子能幡然醒悟,没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庆祝的。

    总算是父子同心,不用别别扭扭了。

    老朱倍感轻松,干劲更充足了,时光飞逝,完粮纳税的时候到了,长沙变法的成果即将展现出来,朝野上下,都拭目以待,是不是继续推行变法,就在此一举了。

    可就在成果送到户部之前,一份从西安送来的密报,到了老朱手里……太子病倒了!


………………………………

第271章 发疯的老朱

    老朱虽然降旨停了貔貅卫,但柳淳依旧耳聪目明,没有法子,他爹是锦衣卫的二把手,旁边又有个老货张定边,各种消息,岂有不知之理。

    “太子病了!”

    到底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柳淳拳头紧握,在他的掌心,正是那一个朱标给他的沉香珠子。

    朱标视柳淳为友,柳淳同样把朱标当成朋友,尤其是朱标能幡然悔悟,毅然站在了变法这边,柳淳几乎没有什么迟疑,就跟朱标站在了一起。

    甚至不惜背叛未来的永乐大帝……当然了,柳淳也不会允许朱标对自己的兄弟下手,而且他也有把握,说服朱棣,老老实实,做一个贤王,或者干脆带兵出去打天下。凭着朱棣的才略,打下一片江山,没有什么难度。

    朱标主内,朱棣主外,其实也不错。

    柳淳觉得不管怎么样,朱标活着就比死了强。

    为了能延续朱标的生命,他反复叮嘱傅友德,而傅友德又是精细的人,怎么会出现失误呢?

    是有人害太子,还是单纯的生病?那又生的什么病?

    柳淳几乎想立刻北上,去见一见朱标,如果能挽救朱标的生命,他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只是可惜,此事朱元璋高度保密,根本没有让任何人北上迎接。根据张定边所说,老朱降了密旨,让傅友德护送太子殿下,兼程回京。与此同时,老朱也在四处搜罗医生,尤其是善于治疗瘟疫的医生!

    “怎么会!”柳淳大惊失色,“老张,这么说,殿下有可能染上了瘟疫?”

    张定边脸色难看,“不管怎么讲,太子都是个仁厚的人,瘟疫历来被视作老天降罪,假如真是让太子染上了瘟疫,一定会有人胡说八道的。陛下作为父亲,怎么忍心病中的儿子被人胡乱编排。而且瘟疫来源不清,陛下能相信谁?你想去帮忙,人家还会说,是你带去的瘟疫呢!”

    张定边武功通玄经得多,见得广,可,面对这么个结果,也是束手无策,只能避而远之。

    柳淳眉头紧皱,“瘟疫……瘟疫!”

    他念叨了两遍,突然豁然站起,“我知道了!”

    “你知道了?”老张还想问,却发现柳淳撒腿往外面跑!

    张定边急了,“兔崽子,你别找死啊!你要是死了,我徒弟就守望门寡了!”老张往外面追,奈何柳淳的速度太快,此刻他已经骑上了马匹,直冲皇宫而去,等到了宫门口,发现这里的侍卫数量,是往常的三倍还多,一股浓云,盘旋在头顶,柳淳深深吸口气!

    他把玉貔貅递给了守门的太监。

    “柳,柳大人,圣人吩咐了,不见任何臣子!”

    柳淳点头,“我知道,你拿着这个进去,陛下会见我的。”

    小太监迟疑了片刻,还是转身跑了进去。

    半个时辰之后,柳淳向老朱行礼之后,规规矩矩,侍立老朱的面前!

    朱元璋已经没有心思跟他斗嘴皮子了。

    “说吧,你听到了什么风声,为什么要见朕?”

    “这个……臣听闻,太子……病了!”

    此话一出,老朱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好啊,你们这些人果然耳聪目明,消息灵通,太子染了一点病,你们就知道了,天天盯着天家,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啪!

    老朱的巴掌,重重排在了桌面上,震得笔架都倒了,老朱愈发烦躁,猛地一推,桌上的奏折,笔墨,全都扔到了地上,洒落一片!

    “唉!”

    重重叹口气,他怒视着柳淳。“说!说吧!你想说什么,朕都听着!”

    柳淳知道,此刻的老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一句不慎,就会丢了性命。可他又不能不讲!

    “启奏陛下,臣前往西安的时候,听说秦王殿下灭了数个村子,将村民的尸体堆在一个山谷之中,尸体腐烂发臭,遍地白骨……”

    “够了!”

    朱元璋冲到了柳淳面前,抬起一脚,踢在柳淳的肩头上,这一脚劲头儿极大,把柳淳踢得滚了一圈。

    “朕不想听,朕不想管这些烂事,你给我滚,滚出去!”

    “陛下!”柳淳真的急了,他忍着痛怒吼道:“陛下,尸体腐烂,就会滋生病菌,太子曾经去看过那个山谷,这或许就是太子染病的原因!”

    “什么?”

    老朱失声大叫,他愣了片刻,急忙跑过来,把柳淳拉起来,盯着他道:“你说,你快说,太子的病是怎么来的?”

    柳淳吸了口气,“陛下,臣也只是猜测,每逢水灾,战乱之后,尸体处理不及时,腐烂发臭,就会滋生病菌。因此,每逢乱世,极容易产生瘟疫。蒙古人就曾经用尸体和粪便作为武器,传播瘟疫,攻克坚城。”

    朱元璋略微沉吟,“对,对啊!就是这么回事!”老朱惊道:“莫非说,是那个山谷的尸体,滋生了病菌,害了太子?朱樉!朕要杀了你!”

    老朱伸手去摘天子剑,就要冲出去……朱元璋不许百官觐见,他是怕自己控制不住,当听到太子病了,而且还可能染了瘟疫,老朱的心都碎了!

    三十几年,他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个儿子的身上,眼瞧着儿子理解了自己,父子同心,一起把大明的江山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那一刻,朱元璋是何等欣慰啊!

    柳淳从西安回来,把消息带给老朱,高兴的洪武皇帝,一个晚上没睡觉。

    他甚至打算过两年就退位,当个太上皇算了,把江山交给儿子,忙碌了一辈子了,也该享清福了。

    可才过了没两个月,就传来了朱标染病,而且还是瘟疫的消息,老朱能不发疯吗!

    瘟疫啊!

    为什么儿子会得这种病?难道是老天降罪不成?

    有什么罪过,朕一人担了,为何要牵连太子?

    老朱不愿意派人去迎接,只是担心消息传出去,会有人诽谤太子,恶语中伤……老朱会受不了的,那么好的一个孩子,谁敢说他,朕就要杀了他满门!

    老朱真的要疯了,可当柳淳把猜测说出来,老朱突然发现了一种可能。

    “柳淳,你是说有人要害太子?”老朱突然又劈手揪住了柳淳的衣服,红赤着眼睛,怒道:“你知道危险,为什么不告诉太子,为什么?”

    幸好柳淳跟张定边练武,结识了不少,不然非让老朱给弄散架不可!

    而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