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元璋撇着嘴,怒道:“咋要晚半年啊?俺不服气!”

    年轻人皱着眉头,沉吟道:“大叔,你家里有当官的没?”

    “当官?没那个!俺买地要当官干什么?”

    年轻人又道:“没当官的?那有没有考中功名的?”

    老朱更气了,“怎么?老百姓就不能买了?”

    年轻人呵呵一笑,“大叔,我还就告诉你,我们这儿,只替官绅办事,没有官,没有功名,光有钱,行不通!”

    他说完要走,老朱突然探手抓住了他的胳膊,同时一块硬邦邦的东西塞进了年轻人的手里。

    “俺做了大半辈子生意,就没听说过,这玩意不管用!”

    年轻人缓缓把手放到眼前,展开一看,是黄的!

    一出手就是金子!

    够可以的!

    年轻人咬了咬牙,转身嬉笑道:“大叔……呃不,是大老爷,您跟小的来,这事啊,还就我能给你办了!”

    朱元璋跟着年轻人,到了一处宅子,里面装修极为考究,墙上挂的都是名人字画,不少还是宋代的,迎来送往,都是客人,显得十分忙碌。

    年轻人把朱元璋安排到了东厢房,给奉上了茶水。

    他主动解释道:“老先生,您别嗔怪,我们这都是给当官的办事,正厅您去不了,在这里讲也是一样的。”

    朱元璋满脸不高兴,“俺到哪都去正厅,你们做生意的,怎么能分三六九等?”

    年轻人陪笑道:“老爷子有所不知,我们的生意跟别人不一样,按理说呢,进门是客,我们该恭敬着,巴结着。可是不行啊,这人和人就是不同,您老就说吧,这些天,咱们大明,可是出了个了不起的青年才俊,他聪明睿智,人又帅气,年纪轻轻,功成名就,简直是神仙中人,了不起啊!”

    朱元璋听着,下意识瞧瞧站在身边的朱标,父子俩眼神交流,怎么样,听着熟悉不?

    能不熟悉吗?

    怎么有点像那小子啊!

    这要是查出来,是柳淳四处买田产,那可就有趣了,你小子两面三刀,还敢骂文官,你们要是一丘之貉,朕就把你们都给宰了!

    老朱暗暗咬牙,他大笑道:“你说的够热闹的,是谁啊?”

    “是谁?老爷子猜不到?”年轻人用夸张的语气道:“现在这大明,还有谁不知道,人家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天上的星宿下凡啊!”

    “有那么厉害?”老朱可不觉得柳淳跟星宿有什么关系,即便有,那也只能是扫把星!

    “怎么没有啊?老爷子,人家是六元啊!听过三元及第吧?古往今来,可曾有过六元?”

    朱元璋咳嗽了两声,掩饰尴尬……黄观!刚刚认祖归宗,就急不可耐给家里置产业了,你这是找死!


………………………………

第241章 因祸得福的黄观

    “臭小子,出事了!”

    三爷急匆匆撞进柳淳的房间,发现柳淳正在那里给小猫刷毛,肥硕的黑猫慵懒地露着肚皮,圆滚滚的身躯,像个肉墩子,许是被刷得舒服了,还发出轻轻的嘟囔声,仿佛再打呼噜。

    三爷鼻子都气歪了,这小子怎么又玩物丧志了?

    你不是不喜欢猫吗?

    好几个月都不管,现在倒好了,天天摆弄,你想气死我啊!

    柳淳扭头,懒洋洋道:“爹,这撸猫的乐趣,你哪里知道啊,所谓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你瞧瞧,这小东西多可爱!”

    三爷可没有柳淳的闲心,照着桌子猛地拍了一巴掌,吓得大肥猫一滚身,跑到了屏风后面,等躲好之后,才发出愤怒而急促的“喵喵”声,似乎在喊铲屎的护驾,奈何柳淳也没法,哪有空管它啊!

    “爹,到底出了多大的事情?至于急成这样?”

    三爷用力吸口气,绷着脸道:“我问你,那个黄观如何?”

    “黄观?挺好的,怎么了?”

    “我是问你,他重要不?”三爷追问道。

    “这个吗?”柳淳很想说黄观当然重要,万一还是走到了靖难的那一步,一个猪对手,远比一个神队友有用多了。

    “爹,她怎么了?”

    三爷重重叹口气,“我刚刚从锦衣卫那边得到了消息,陛下降旨,派出一队锦衣卫,把黄观的家给抄了!”

    “什么?”

    柳淳真的惊到了,“他,他犯了什么罪啊?”柳淳的印象里,黄观做事还算谨慎,而且他迫切要出人头地,功名心还是很强的,没有道理会得罪老朱啊!

    “我只是听说,陛下去一处私访,回来就下旨抓人了。”

    “是什么地方?”柳淳好奇道:“父亲熟悉吗?”

    三爷摇头。

    正在这时候,张定边从外面打着哈气进来了。

    “问我不就完了!那是条专门管田地买卖的街巷。”

    柳淳不解,这京城还有这样的地方?

    张定边一屁股坐下来,一脸呵呵道:“臭小子,你知道投献不?”

    “这个……我当然知道!怎么,有人投献吗?”

    柳淳的印象里,投献是明代中后期才有的普遍现象,怎么现在就有了?

    “张老,那条街是专门办投献事宜的?”

    “嗯!”

    张定边点头,“没错,这不,朝廷刚刚举行科举,出了一大堆的新科进士,他们之中,有人要在京城做官,就少不了置办产业,一些想要逃税的人,也就把土地寄到了他们的名下,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

    原来在明初,针对官吏,也有优免的政策,只不过这个优免是不包含田赋和正役,只免除苛捐杂税。

    也就是说,你当了官,你家的田地,该交多少田赋还是要交,正役也不能免。但苛捐杂税可以免除,当然了,这也是很大的肥肉了,差不多能减掉一半以上的负担。尤其是京城,事情多,杂役也就多了,频频征调,修皇陵,建皇宫,清理河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非常容易影响农时,老百姓就不得不出钱雇人。

    如果出不起钱,又不想服役,那么投献就是不错的选择,把自家的田地寄到官吏的名下,不但能逃过苛捐杂税,还能免除人头税,因为原则上成了官吏的家仆,就可以从户口上除名。自然也就省下了人头税。

    前面说了,明初的规定,官员是不能免除田赋的。

    可问题是考中秀才,是可以免除两石田赋的,注意啊,这里是田赋两石,如果折成田亩,大约就是五六十亩的样子。

    如果考上了举人,免除的额度就更多了。

    民间有种说法,叫穷秀才富举人。

    什么意思呢?

    考上了秀才,能免役两丁,能免除田赋,成绩好的,还能领粮食……但问题是,这点优免,仅仅够一家之用。

    换句话说,如果不善于经营,秀才还是过不上好日子,而且呢,读书考试,花费很大的,免除的这点田赋徭役,最多能抵偿学费罢了。

    可若是考上举人,且不说有当官的资格,免除的额度会大大提升,那时候就不只是自己一家人了,还可以帮着别人免除,所以呢,投献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当朝官吏虽然不能免除田赋,但是别忘了,他们多数都有功名在身,又有谁敢征他们的田赋啊?”

    柳淳吸了口气,他这才闹清楚,敢情投献是从一开始就出现的。只不过明初的时候,管理严格,加上读书人的数量少,取得功名的更有限,还不至于败坏整个税法。

    这就像很多问题,都是日积月累的,当发现情况严重,成为了弊病,其实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一个庞大的国家,并没有多少黑天鹅事件,多数都是灰犀牛事件……如果你觉得黑天鹅事件频发,那只能证明,你忽略了很多真相罢了。

    张定边道:“那条街是老夫找到的,目下虽然有人想要投献,官吏也希望发财,但他们还是比较谨慎的。那条街会帮忙处理,把投献的人,弄成官吏的亲属、仆人,看起来合情合理,没有破坏朝廷法度。”张定边轻笑了一声,“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可耻!”

    柳淳无奈苦笑,“那也比明目张胆兼并土地,收了几十万亩,连一点田赋都不交要好吧?”

    张定边翻了翻怪眼,怒道:“要是那样,大明朝就亡国有日了!”

    柳淳能说什么,历史上不就是这样吗?许多所谓的名臣,大肆兼并田产,上下同吃,吃穷了百姓,吃空了国库,吃垮了大明江山……

    “张老,说了这么多,黄观干这事了?”

    张定边无奈道:“我怎么知道?陛下去私访,兴许就碰上了呗!什么狗屁六元,头些日子,老夫还觉得他不错呢,现在一看,也是个欺世盗名之徒……跟你差不多!这就叫蛇鼠一窝,要不你们怎么会凑到一起呢!”

    柳淳气得翻白眼,“我清清白白做人,至于黄观……我觉得他不会那么傻的!”

    “不会?人都被抓了?你还说不会?”

    柳淳眼珠转了转,“兴许有人打着他的名号干坏事呢!我现在就去宫里,我要替黄观说话!”

    柳淳还真是行动派,他立刻穿好官服,直奔午门而来。

    柳淳不是一时冲动,他仔细盘算过了,黄观恢复了原来的姓氏,黄家当下的日子还不好过,虽然出了个六元,但也不至于立刻就能四处兼并土地,接受投献,毕竟把功名转化为权力,还要一段时间。

    而且黄观因为支持迁都,又给柳家主持婚事,被许多文官鄙夷,这帮人会不会趁机暗害黄观?

    柳淳觉得不无可能。

    打黄观,就是要打他的嘴巴。

    柳淳岂能坐视不理!

    急匆匆赶到了午门,正准备递牌子求见,突然黄观从里面一步一步走出来了,一抬头,看到了柳淳!

    黄观吸了口气,吃惊道:“柳,柳大人?”

    柳淳轻笑:“黄兄,你没事了?”

    黄观略微沉吟,突然激动道:“你,你是为我的事情来的?”

    柳淳笑容温和,“看样子,是没事了,那就好!”

    一瞬间,黄观真有点泪崩的冲动,他疾步上来,抓住了柳淳的胳膊,用力摇晃!

    “柳大人,我这是从鬼门关转了一圈,你,你太够朋友了!”

    黄观两眼泪汪汪的,柳淳请他上了马车,两个人找了一处酒楼,喝一杯压惊酒。

    黄观就道:“柳大人,说实话,锦衣卫到我家里,把我都吓坏了。”

    “锦衣卫,凶名在外,不怕才奇怪哩!”柳淳笑道:“黄大状元,陛下怎么把你给放了?是查无实据吗?”

    黄观摇头,“不是查无实据,而是确有其事!”

    这下子轮到柳淳吃惊了,“那,那陛下怎么会放了你?”

    黄观突然大笑,“柳大人,是许家的人,打着我的名号,在接受投献,兼并田亩!”

    “许家?他们不是准许你恢复……”

    黄观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们明面上答应了,可心里头还是不满,这不,觉得我不敢跟他们撕破脸,就趁机以我的名号,聚敛土地。说起来也是凑巧了,愣是让陛下给撞破了!陛下不但没责怪,还跟我说,及早断开和许家的关系,恢复黄姓,是做对了!听到没有,我做对了!”

    柳淳也没有料到,只能摇头苦笑,“这么说,黄大状元是因祸得福了,恭喜你。只不过,许家可就要倒霉了。”


………………………………

第242章 坐而论道

    许家的确是惨了,他们假冒黄大状元的名义,跑到京城附近兼并土地,还让皇帝陛下给抓了正着,罪名怕是一个巴掌都数不完了。

    黄观真挺高兴的,发自肺腑那种。假如不是被老朱撞破,他还真不好说什么,毕竟已经写了感谢的文章,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欠许家的,许家打着他的旗号,拿到他还能翻脸不成?

    如果不能断然翻脸,以后许家弄出了什么事情,他是不是也要跟着倒霉?

    现在的局面对他是最好的,不过黄观也有些发愁。

    “柳大人我跟你说实话,许家对我,怨多恩少,下场如何,我是不太在意的。可我担心世人说我薄情寡恩,所以吗,我打算上书,替许家求情,只是我又担心陛下责怪,我好不容易逃脱了干系,万一再被陛下怀疑,我,我就不好办了。”

    柳淳轻哼了一声,“状元公,不是不好办,是你吃着碗里瞧着锅里,里子面子都想要,这世上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吗?”

    黄观老脸发烧,讪讪道:“柳大人教训的是,我明白了……不说许家的事情,他们咎由自取!”

    黄观说着,举起酒杯,跟柳淳推杯换盏。喝了起来。

    朱元璋的效率是不用怀疑的,当他问过许家的人,黄观的确不知道他们兼并土地的事情,老朱震怒!

    黄观已经恢复了原来的姓氏,跟许家没了关系,许家却依旧打着人家的旗号,败坏人家的名声,居心不良!

    兼并土地,破坏均田,影响税收,更是可恶。

    还有,许家身为豪强,是不是有鱼肉乡里,欺压百姓的恶行?

    查!

    一查到底!

    锦衣卫指挥佥事吴华亲自带队,赶往池州许家,把许家上下全都给抓起来,一个不剩,悉数押解京城。

    按理说,抓个地方豪强,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还是出事情了。

    当把许家人押到城门的时候,突然有个妇人挣脱了,冲着人多的地方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喊。

    “我外甥是六元相公!我外甥是文曲星啊!”

    “快让他救救小姨啊!”

    “我还给他喂过奶哩!你考上了状元,不能忘恩负义啊,你吃过我的血变的奶啊!”

    ……

    妇人凄厉大吼,这时候锦衣卫终于冲上来,把她按住重新塞住了嘴巴。

    可即便如此,妇人的话也传出去了。

    京城上下都知道了,这次被抓的人,有黄六首的亲人!

    虽然改回了原姓,但亲戚关系还在。

    连亲人都不管,姓黄的该何等无情!

    无情无义之辈,又怎么会是忠臣孝子?

    这是继迁都争议之后,黄观第二次被集中吐槽,他去翰林院,结果同僚都离得远远的,纷纷拿眼角瞧他,仿佛在说,瞧见没有,这就是那个无情无义的畜生,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岂是说割断就能割断的。

    别说一个大活人,就算是条狗,还不至于见死不救呢!

    黄观郁闷想死,他多想揪住那些人,告诉他们,自己跟许家是怎么回事,自己受了多少委屈?

    奈何,他说不出口,人家也根本不想听。

    铺天盖地的骂声,能骂到你怀疑人生。

    没想到我竟然是那么丑陋的一个人!

    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黄观晃晃悠悠,从翰林院出来,心神恍惚,一驾马车从旁边飞驰而过,险些把他撞到。

    “活得不耐烦了?”

    马车停下,车夫骂骂咧咧,这时候帘子撩起,柳淳往外面一瞧,笑了,“黄状元,正好来找你,随我进宫!”

    “是,是柳大人?”

    黄观迟愣一下,但还是赶快上了马车。

    等他进去才发现,在旁边还有个老太监。

    “咱家是奉了圣人旨意,来请柳大人的。可柳大人说,一定要让黄六首帮着作证!”

    黄观不解,柳淳轻笑道:“是这样的,我对许家的情况很感兴趣,查了一下卷宗,然后给陛下写了一点东西,陛下就召见我。有些细节,还要请黄状元帮忙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