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你们会发现,完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里可以上天入地,可以纵横古今,可以窥见世间的一切奥秘……”
就在文庙的门前,柳淳当着一大堆的太学生,还有新科进士,发出了科学的最强宣言!
没用隔夜,下午的时候,整个京城就沸腾了。
原本清净的翰林院,国子监,詹事府,鸿胪寺,全都聚集了无数的文臣,大家伙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有人居然替杨朱说话,以杨朱的门徒自居!这是何等的大奸大恶,何等丧心病狂!我们岂可坐视不理!”
“上书,弹劾!请求陛下,斩了奸佞之臣!”
“对,立刻上书!”
……这帮人的动作再快,却比不过专业的科道言官,都察院,六科廊,数十位言官一起来求见朱元璋,就连左都御史和通政使都来了。
身为翰林学士的刘三吾,此刻也是非常无奈,他欣赏柳淳不假,可问题是柳淳这小子弄出来的动静太大了。
尊奉墨子和杨朱,这是公然跟儒家对着干啊!
多少年了?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虽然儒家几次面临佛道的冲击,但整体上儒家还是官学,而且从两宋之后,儒家的地位越发尊崇。
这么长时间,都没人敢挑战一统江山。
刘三吾实在是想不通,小小的柳淳,挺聪明的一个人,他怎么非要找死啊?
难不成是他爹的婚礼排场,让这小子膨胀了?
可就算再膨胀,也不该做这种自投罗网的事情啊!
假如真的满朝文臣,都要杀你,而且你提出来的东西,撼动官学,陛下也未必会保你,真的到了这一步,就算老天爷都救不了你了。
刘三吾迟疑了片刻,立刻往皇宫赶,他想瞧瞧,有没有机会,保住柳淳的小命。
老爷子忧心忡忡,此刻朱元璋却是怒火中烧。
“兔崽子,这个小兔崽子,他也太胆大包天了!”
朱标刚刚赶过来,见满地的奏折,老爹五官扭曲,他还能说什么,“父皇,儿臣觉得让郭守敬从祀孔庙,确乎太过仓促了,是不是……”
“怎么?你觉得是朕的错!跟那小子没关系是吧?”老朱气得脸色铁青,怒骂道:“朱标!这一次谁也救不了那个小竖子,朕必杀之!”
朱标侧目,轻声道:“父皇,柳淳还是有才学的,可堪一用,若是杀了他,以后谁能替父皇理财……”
老朱气鼓鼓的道:“不要说了,没有这小子,朕也没挨饿不是!朕,朕就是想不明白,他哪来的胆子,他推崇墨子也就算了,怎么连杨朱都敢拿出来讲!他是觉得自己有九条命,吃定了朕,舍不得杀他吗?”
朱元璋准许郭守敬从祀孔庙,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当年他因为孟子的事情,跟文官斗过一场,最后以删减《孟子》告终。
老朱心里始终有个疙瘩儿,这几年,柳淳不断提到郭氏之学,老朱就琢磨着,把郭守敬塞进文庙,恶心一下文人。
朕没本事把孟子请出来,就把你们讨厌的人送进去!
这是老朱的如意算盘,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柳淳居然敢玩得这么大!一个郭守敬还不够,顺便把墨子和杨朱也给提了出来,尤其是杨朱子,那可是被儒家骂了两千年的反面教材啊!还敢替他翻案?
“启奏陛下,现在有在京官吏上百人,聚集午门,求见陛下……另外,有……”
“有什么?”朱元璋声音愤怒。
老太监忙道:“有经历官柳淳,要求见陛下!”
朱元璋气得笑了,“他惹了那么大祸,还有俩来见朕?他应该找个地方抹脖子!少给朕添乱!”
老朱嘴上骂着,但心里总还有那么一丝不忍,沉吟片刻,无奈道:“罢了,就让他们都进来吧!朕也听听,那小子有什么遗言!”
在午门外,陶成道心砰砰跳,怕到了极点,低声道:“师兄,快跑吧!瞧见没有,对面的人要吃了你呢!咱们有热气球,能逃出京城的,再不跑,就死定了!”
柳淳呵呵一笑,满不在乎,“告诉你啊,咱们郭氏有一门学问,准备能对付流氓文人,这帮人在我眼里,如插标卖首尔!”
没错,就这么自信!
就在这时候,午门开放,老太监亲自出来,尖利的声音道:“宣柳淳,及百官觐见啊!”
顶点
………………………………
第236章 柳淳的反杀
“你们快闪开,放我见父亲!”
蓝新月纵马冲入禁军大营,守在门口的士兵拦不住,只能举起弓弩,没有主将的命令,哪怕是太子也进不来军营。禁军禁军,没有令行禁止,叫什么禁军!
就在蓝新月即将被弩箭射中的时候,蓝勇的大手按住了守卫的士兵。
“放她进去,回头我到侯爷那里领罪!”
士兵迟疑了一下,蓝新月已经冲进去了。
“勇哥,谢了!”蓝新月头也不回道。
蓝勇摸了摸鼻子,一句谢谢,怕是要拿他半条命来换,妹妹啊,究竟是谁,值得你这么卖命啊?
蓝新月什么都不管,直接冲到了中军,发现蓝玉没在,她连帐篷都不愿意绕,从上面飞过,横冲直撞,一直到了后面的校场。
此刻蓝玉正在跟张定边较量,论起功夫,张定边远高于蓝玉,可蓝玉正处在巅峰,张定边已经略有下滑,所以两个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爹!”
蓝新月从马背上跳下来,抓起蓝玉的胳膊,焦急道:“快,快跟我去救人!”
张定边沉吟道:“小丫头,老夫跟你爹还没分出胜负呢!再说了,要救谁啊,也值得你这么着急?
蓝玉倒是聪明了,“能把她急成这样,就算我死了,都没门!一准是那小子,对不对?”
蓝新月气喘吁吁,急切道:“爹,现在上百官员,吏部天官,左都御史,还有好些人,都要找陛下告状哩!”
蓝玉的头都大了好几圈,“那个臭小子干了什么事啊?怎么闹得天怒人怨?”
蓝新月急不可耐,“爹,快别问了,赶快进宫去求情,晚了柳郎就要出事了。”蓝新月的眼中,急得流了泪水。
蓝玉还穿着短打,一身臭汗,怎么进宫?
至少要先换件衣服才行,就在蓝玉往中军帐跑的时候,张定边突然追了上来。
“梁国公,你留在军中,我去瞧瞧!”
“你?”蓝玉怒道:“你凑什么热闹,陛下能听你的?”
张定边不屑哼了一声,“蓝玉,你最大的毛病就是瞧不起人!”张定边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个金貔貅,托在手里。
“就凭这玩意,足够换那小子的一条命!”
说完,张定边对蓝新月道:“丫头,你在前面带路,这事情交给我,比你爹管用!”
蓝新月也不知道张定边有多大的本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前后出了军营。
就在蓝新月出城的时候,另外一边,徐妙锦已经找到了四哥徐增寿,兄妹俩径直冲到了柳家。
好巧不巧,三爷跟冯氏正急匆匆出来。
“你们这是?”
徐妙锦忙道:“柳叔,你们是打算帮柳先生?”
柳三唉声道:“我也是刚刚听说,心都乱了,我们准备去见宋国公,他老人家或许有本事能进宫。”
徐妙锦用力点头,“那好,咱们分头行动,我四哥去请信国公,我去东宫,想办法请太子殿下帮忙。”
徐妙锦还不知道朱标已经先入宫了,她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请太子朱标帮忙,只有太子哥哥能救柳淳了。
所有人分头行动,宋国公冯胜,信国公汤和,几乎同时到了午门,此刻百官早就进去了,在午门外,只剩下陶成道和他的弟子们,另外还有一位姑娘!
李无瑕就站在陶成道的对面。
“陶先生,柳大人进去之前,他跟你说过什么没有?”
陶成道挠了挠头,“师兄的确说过,他说咱们郭氏之学,有一门学问专能对付流氓文人。他还说,视百官如插标卖首!”
李无瑕吸了口气,又问道:“那他说过,这门学问是什么吗?”
陶成道思量道:“是叫逻辑,对,逻辑学!可我也没听师兄讲过,这门学问当真这么了得?”
陶成道忧心忡忡,他见到了百官怒火中烧的模样。
遍观所有的争斗,最残酷的就是道统之争!
历经两宋之后,理学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
朱元璋驱逐鞑虏之后,恢复的也是理学主导的儒家纲常。
孔孟之道,成了不容置疑的天理。
不说别的,荀子算不算大儒?
很可惜,就因为性恶论,主张更靠近法家,荀子是不能入祀孔庙的。
对“自己人”尚且如此残忍,墨子也杨朱,尤其是杨朱,被儒家骂了两千多年,柳淳公然以杨朱传人自居,文官的愤怒可想而知。
他们已经盘算好了,杨朱的学说,败坏人心,天子定然不喜,他们只要施加压力,拿出众志成城的气势,天子定然会妥协,到时候就杀了小奸臣,以正人心。
一定要用柳淳的脑袋,告诉所有人,天下除了孔孟之道,就没有其他的学问,也不需要有其他的学问,半部论语治天下,明白了圣贤的微言大义,天下间还有什么弄不清楚的!
“柳先生真能对付得了那么多人吗?”
李无瑕痴痴望着皇宫,一颗心都揪了起来。
宫门外面,闻讯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是最糊涂的人,也知道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在他们的脑袋里,此刻大殿上,必然是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火爆异常。
只是他们都想错了,自从被宣入宫中,柳淳就没什么话,起初老朱问他,是否以郭氏门人自居,是否说过,学问来自杨朱和墨子,柳淳都坦然承认,也不做辩解。
他这个态度,让文官那边更加肆无忌惮。
都察院,六科,翰林院,国子监……这帮人轮班上阵,切齿痛骂,从杨朱骂到柳淳,再从世道人心,骂到诗词歌赋……总而言之,柳淳给杨朱招魂,居心叵测,就该千刀万剐,诛灭九族。
朱元璋听够了文官的慷慨激昂,扫了眼柳淳,他突然发现柳淳的嘴角居然在笑,没错,这小子笑了!
难道他还能翻过来不成?
老朱突然来了兴趣,他也想知道,柳淳这小子,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
“柳淳!”
“臣在!”
“你听见诸位大人的话了吧?他们要朕杀了你,还要灭你的九族,你有什么辩解之词?”
柳淳撩起官袍,跪在了地上。
“启奏陛下,诸位大人之言,振聋发聩,如黄钟大吕,让臣茅塞顿开。臣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赎罪!”
朱元璋大惊,这小子这么快就认输了?
“那你打算怎么赎罪?”
“启奏陛下,方才诸位大人说了,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就是说,杨朱自私自利,自甘堕落,贪财吝啬,与禽兽无异。臣痛定思痛,臣恳请陛下,收回我们父子免赋免役的特权,家父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臣作为经历官,愿意和普通百姓一样,官绅一体纳粮!”
“再有,臣曾开办大宁铁厂,办厂之初,臣恳请朝廷,减免税赋,今天,臣受诸位大人的指点,痛改前非,臣不能占朝廷的便宜,不能一毛不拔!臣愿意纳税,而且臣觉得,三十税一太少了,可以提到十税一!”
“还有,如今银行发展,交易频繁,臣斗胆交易,陛下征收印花税,充实国库。”
“臣还觉得,天下穷苦人太多,经过二十年的太平,百姓生息繁衍,好多地方,出现了田地兼并,臣再向陛下谏言,立刻重新丈量土地,再次按照丁口,均天下之田!”
……
柳淳的声音越来越大,整个金殿,就剩下他的声音在回荡。
最初老朱还在震惊,但很快老朱的眼睛冒出一道光,然后就老神在在,他也笑了。在一旁的朱标偷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砰砰乱跳。
“行啊,臭小子!你是个人物!一个必死之局,都让你给翻过来了,孤服了!”
在所有官员当中,最放松的就要数刘三吾了。
他急吼吼赶来,是想替柳淳辩解开脱,可一上来,柳淳就被动挨打,一句话不敢反驳,老先生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可当柳淳滔滔不断,把他的主张提出来的时候,刘三吾暗叹了一口气,完了!百官败了!
而且是败得很惨很惨那种!
说到底,还是立身不正!
你们抨击杨朱,说得好听,可杨朱只是讲了,不像某些人,确确实实做了!还有什么脸面骂人呢?
果不其然,就在柳淳滔滔不断说着的时候。吏部天官詹徽怕了,废除宰相之后,他是百官之首,权柄最重,肩负朝野之望。
他带着人,气势汹汹杀来,结果让柳淳三言两语就给击败了,还活不活了!
“柳淳,你一个区区的地方经历官,怎么敢妄言天下大事?陛下体恤士人,鼓励读书,故此减免税赋徭役,是天心仁慈。三十税一,也是陛下休养生息的善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还有清丈田亩,重划土地,更是劳民伤财,有百害而无一利。你所言,皆是荒唐之论,不值一提!”
柳淳轻笑:“天官果然见识高明?下官想请教,什么才不荒唐?莫非说,享受着免赋免役,甚至可以携带商品往来南北,也不需要纳税。家中子弟繁衍生息,四处霸占土地,仗着功名在身,不交一斗粮食,不服一日徭役,这就不荒唐吗?嘴上孔孟之道,所作所为,尽是杨朱学理。”
柳淳突然笑呵呵道:“我说自己的学问来自杨朱,提到了他,你们就气急败坏,跑到陛下这里告状,还要杀我?其中的缘由,不是杨朱不对,而是我不该泄露你们的机密吧?”
“诸位大人!要说起来,谁才是真正的杨朱门徒,恐怕真要好好推敲,你们说呢?”
顶点
………………………………
第237章 给杨朱正名
柳淳的反杀,堪称经典,他先是看似莽撞,去祭奠郭守敬,然后提出杨朱。让文官们误以为机会来了,他们果断出击,痛打杨朱,甚至信心十足,能逼着朱元璋,杀了柳淳,剪除这个离经叛道,胡言乱语的小家伙。
可看起来完全处于下风,蒿草一般的柳淳,却是头角狰狞的可怕杀手,高明的猎人,他耐心等着文官进入了陷阱,然后才果断出击。
要说起来,文官最大的弱点,就是表里不一。
他们嘴里说的是仁义礼智,但该享受的特权,半点不少,为了自己争取利益,也没有手软过。
所以谁都可以批评杨朱,唯独他们,会让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
这也就是不学逻辑学的致命问题,没有严密的逻辑,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中,非常容易吃亏。
这不,哪怕贵为吏部天官的詹徽,也被柳淳打得节节败退。
“到底谁是杨朱的门徒?到底谁占了朝廷的便宜?又是谁不愿意拔一毛以利天下?方才诸位大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说得头头是道,现在怎么没人能给下官解惑了?你们只要能说服下官,下官当然任凭处置,可若是不行,我也没有别的要求,我想请你们给郭守敬上一炷香,不是拜他,而是拜科学,承认我们科学一脉,也是正统学问,如何?”
“柳淳!你不要欺人太甚!”
詹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