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大声喊道:“各位百姓你们要伸冤雪恨,就请随本官一道去往东宫,找那东宫太子讨个说法。”好在他还有些理智,没说去拿下太子。

    李承乾发现许敬宗确实有些才学,不但把剧本修改了,他还能指导演员怎么演,舞台怎么布置,怎么跳舞蹈……

    李承乾看他能干就把八风殿的事都交给他了,自己只坐在旁边看着,哪里看不顺眼,就指点几句。

    杜荷和赵节也是天天来东宫听用,毕竟现在双方斗争的很激烈,很多事情都要他们出面办理,所以这两个人也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李承乾身边。

    突然一个小太监进来,声音颤抖着对李承道:“启禀太子殿下,大理寺少卿卢布带着许多人来到东宫门口,说是要为百姓伸冤,请太子殿下出——出去——对——对质。”

    “混帐,太子殿下何等尊贵,他是什么东西,竟敢到东宫来撒野,我出去揍他一顿,让他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赵节说着就要去打卢布。

    “别急!”杜荷忙站起来拦住李承乾。

    李承乾看一眼杜荷,对赵节道:“你去打他一顿,用鞭子抽,别打伤了,这几天我还要他上窜下跳呢?”

    赵节听了似懂非懂的,杜荷却道:“好,我也去。”。

    看着杜荷和赵节出去,李承乾心里暗叹看来得找几个得心的打手才是。

    回头看一眼旁边的许敬宗,被他一眼看的打寒战,忙赔笑道:“太子殿下真是仁慈善良啊。”

    李承乾知道他猜出了内情,也不点破,微微一笑道:“这出戏就辛苦许学士替孤王盯着,这几天天也冷,许学士就住在这八风殿吧。”

    许敬宗心头大震,暗想:太子殿下如此精明,与外头传言完全不相符啊……
………………………………

第12章 短兵接

    杜荷和赵节两个人来到东宫嘉福门外,看见外头闹轰轰的有一两百人,卢布站在最前面和孔颖达正说着什么。看见他们出来,提高了声音喊道:“快请太子殿下出来,给众百姓一个解释,别以天下没有公理了?”

    两个人冷着脸走出来,两双喷火的眼睛看向东宫门前侍卫。

    “你们都是死人吗?让这些人在东宫门前胡闹,还不用鞭子给我抽出去!”赵节怒不可遏地吼道。

    “胡闹!伸冤的百姓如何可以打?”一声大喝立即压过赵节,是须发皆白的孔颖达正怒发冲冠地看过来。

    赵节大怒就要跟孔颖达理论,却被杜荷拦住,他看向有些踌躇的侍卫,大喝道:“你们是听着孔夫子的,还是听太子殿下的?回头对跟来的小监道:“还不把孔夫子请进去,在外面冻着了。”

    小太监闻言,忙上去一左一右架住孔颖达往里走。

    杜荷只冷冷地看着东宫门前的侍卫,众侍卫这才抽出鞭子缓缓上前。

    卢布眼看要挨打了,歇斯底里大吼大叫:“身为储君不讲仁义,欺压百姓,如何继承……”赵节不待他说完,抽出鞭子上前‘啪啪啪’一阵猛抽,众侍卫紧跟着向一众告状人抽去,一时东宫门前鬼哭狼嚎。

    好在杜荷记着李承乾的吩咐,拦住了赵节没有下死手,卢布带着一众伤患往大理寺跑去。

    一边跑还一边喊着什么。

    杜荷和赵节回去路上,走过左春坊大门时听见里面孔颖达还在大声骂李承乾,于志宁劝了几句,见劝不住也就不作声了。

    李承乾听了杜荷和赵节报告,心里大惊,之前在史书上都是看见李承乾派刺客刺杀张玄素,刺杀李泰,后来更是准备造反,觉得他就算文治不如何但起码要有些兵力,怎么门前的侍卫都不听令?

    也难怪他造反和刺杀都失败了,这连门前侍卫都不听招呼如何能不败。

    不过这也正好给他一个由头,可以把这件事情闹大。

    “老鬼你去,把左春坊里的奴才每人赏二十板子,让他们伺候好三位师傅,再有师傅乱跑,通通乱棍打死。

    另外,去各处传令把候君集、刘洎、杨师道、高仕廉、孙伏伽叫来嘉德殿见孤王,还有把东宫左右监门率府的左右监门率也叫来。

    让他们把监门率所有东宫的侍卫叫到嘉德殿前的大广场上。”

    左右监门率府就是东宫的门卫局,左右监门率就是两个局长,对应太极宫的左右监门卫。

    “太子殿下您要做什么?”许敬宗一脸担惊受怕的。

    而杜荷和赵节听了,则一脸兴奋,两眼放光地看着李承乾。

    “不做什么,跟他们讲讲道理。”李承乾静静地道:“稍后你也去听听。”

    然后李承乾又回头看一眼,兴奋的赵节道:“有个苦差事交给你,你可愿意。”

    “愿为殿下效死!”赵节脸色一正抱拳道。

    “好,你现在准备五百两银子和几匹快马,拿着孤王令谕,立即动身去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去找一个叫薛礼字仁贵的人。你告诉他:朝廷要东征高句丽缺少先锋大将,本宫夜梦神人提醒,知他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当是东征高句丽他是先锋大将。但因为他兵法不精,本宫现在召他来京,要引荐他拜李卫公为师学习兵法,不得耽误,后日一早我要见到他。路上你要好声看待他,不得对他无礼,五百银子是给他安家的。”

    看李承乾郑重吩咐,赵节忙郑重应下出去准备。李承乾要来纸笔,亲笔写了给薛仁贵的令谕,让人送去给赵节。

    “太子殿下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个薛仁贵真的能做征东先锋大将?”杜苛一脸好奇地问道。

    “神人示谕的。”李承乾莫测高深地道。

    ………………………………………

    大理寺和东宫门前的事,飞一样传往京城各个衙门和府邸,大部分人听了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卢布是大唐的强项令,然后批评太子李承乾嚣张跋扈,有的甚至,连弹劾皇太子的奏疏都写好了只等着明日递交。

    也有一小部分人,觉得卢布带人强闯东宫,是违礼越制的事情,有邀名买直的嫌疑,当然这部分人是不敢把声音发出来的。

    京城只有两处府邸表现有些异常,一处是长孙无忌的府上,下午长孙无忌听说发生在东宫门口的事,马上命家人给他准备行礼,他要去城外道观炼丹。

    同时把几个儿子都叫到面前,嘱咐他们好好当差,不要乱说话,下值就回家闭门谢客。

    长孙无忌差不多是和赵节一起出的城。

    另一处是李靖的府上,前些年李靖因为担心李世民猜忌,把府里的影门墙拆掉,每日住在大厅里,敞着大门任人观看,以示无私。这几年随着李靖越来越老,而且也远离了权力中心,李世民对他的猜忌已经放渐渐放下,所以李靖家的大门又闭上了。

    今天下午的时候,李靖听见发生在东宫的事,第一时间就是命令家人打开大门,不可关闭。

    ……………………………………………

    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候君集、刘洎、杨师道、高仕廉和孙伏伽来到嘉德殿。

    其中候君集、刘洎、杨师道、高仕廉都是留京的宰相,孙伏伽是大理寺卿卢布的顶头上司。

    东宫门前的事诸位宰相和孙伏伽都已经听说了,几位宰相被叫来,以为是李承乾找他们擦屁股的,所以心里很轻松。就算是孙伏伽他的下属带人闯到东宫来了,但他自恃自己是朝廷大臣,自己又请了病假,也牵连不到他身上,所以有恃无恐。

    李承乾在后殿悄悄观察这些大臣,见他们一个个神态轻松,全不将自己放在心上,气的暗暗咬牙。

    候君集现在是想上李承乾的船,但真正的目的是要李承乾做汉献帝,候君集要做曹操。

    高仕廉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算起来是他的舅姥爷,但是高仕廉一直以长孙无忌马首是瞻,不会偏帮李承乾。

    杨师道倒是心在这里,但他胆小怕事,能力一般,没什么大用。

    刘洎是李泰的死党,嘴炮工夫还很强,一定会反对自己的一切命令。

    分析完这几个人情况,李承乾得出一个结论,这里一切都得靠自己。

    李承乾柱着特制的铁手杖,一步一步走进大殿,众臣忙起身行礼,李承乾满面寒霜理也不理,径直走上主位坐下。

    等了有一会,才淡淡道:“都平身吧。”

    众人腰弯的有些久,抬起头不免细细打量李承乾。

    李承乾已经很久没有处理公事了,跟大臣们也很少接触,一时这些大臣对他都有一种陌生感。

    李承乾静静地等着他们说话,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开口。

    看着老狐狸们都不说话,李承乾心里暗暗咬牙,还是冰冷地道:“传东宫左右监门率。”

    一时,两个青年将领走进大殿并向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看着这个年青的不像的话将领,知道他们不是功勋之后,就是大家族的子弟,靠家势进入东宫混资历的,不是现在的自己能拉拢的,也就没有客气。

    “把今天下午东宫门前的事跟孤王说说。”
………………………………

第13章 压住政事堂

    众人又听两个东宫监门率讲了一遍。

    两人一讲完,刘洎第一个就站出来说话:“太子殿下这就不对了,既然有人告了太子殿下,大理寺少卿卢布都带着人到了东宫门口,太子就该出来跟大家讲清楚,如何让人把他们打走呢?”

    李承乾不理刘洎,看向众人依旧淡淡地问道:“你们也是这么这认为的?”

    众人都不作声。

    “你们两个呢,你们是东宫的左右监门率,是不是也认为别人打到东宫门口,该孤王出去?”李承乾寒声朝两监门率问道。

    两个监门率此时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吓得慌忙跪下,不敢出声。

    “东宫千牛卫何在?”

    随着李承乾的一声断喝,一众东宫千牛卫轰然应诺,领头的正是候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

    “今天在嘉福门外站岗的侍卫每人杖责八十军棍,左右监门率和副率以及长史各杖责六十……”

    “太子殿下自己的错,何以要责罚别人?”刘洎勃然色变。

    “刘洎!孤王犯了什么错?”李承乾转过头来定定地看这个老头。

    “太太……有人告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就没有错?”刘洎强辞夺理道。

    李承乾知道刘洎向来刚愎自用,懒得理他。

    “孙伏伽有人告孤王,你们大理寺该怎么办?是该带人闯东宫吗?”

    “这,这……”

    孙伏伽被这么一问一时竟答不上来,闯东宫肯定是错的,可是在太子面前认错?

    “咱们这位刘参政知事不懂如何审案决狱,不知道大唐律法,不明白上下尊卑也就罢了,怎么连你这大寺卿也不懂吗?”李承乾坐在高处府视着孙伏伽,高声质问道。

    “事涉太子的案子,当审问明白,奏请陛下定夺。”孙伏伽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这句说出来。

    “你们今天是怎么做的呀?”李承乾继续质问道。

    “臣有罪!”孙伏伽拜伏在地上,头上已经在出冷汗。

    此时李承乾才抬头大喝道:“贺兰楚石把这两个废物拉出去打一百军棍。”

    “是”众千牛再次轰然应诺。

    “太子殿下饶命啊,饶命啊!……”

    李承乾随即听见外面传“砰砰……”行杖声和惨叫声。

    李承乾这才低下头看着依然趴在地上的孙伏伽,淡淡道:“听说你们大理寺今天只有一个卢少卿在衙门,他下午一到衙门就接到有几十人状告孤王,接了状子问都不曾问一句,就带着人来强闯东宫,你们这是商量好的吗?”

    “臣有罪,但是臣今日确实是因为肚子不好没有去衙门。”孙伏伽现在是真的怕了。

    李承乾见收到预期效果,就不再理他,转头看向高仕廉道:“舅姥爷你看父皇才离开京城,就有人按奈不住了。

    就说今天的事情吧,大理寺里的官员能躲的都躲了,然后就有人告孤王,卢布明明是大理寺少卿却知法犯法,带着人来强闯东宫。

    偏偏东宫左右监门率死人一样,孔师傅竟也不问青红皂白,就在东宫门口大吼大叫,好像只等孤王出来呢?

    你们说孤王今天若是出来了,人群里有剌客后果会怎么样?”说到这又把目光转向其他人。

    “此事需要彻查,一旦查出里面确系有阴谋,所有牵涉之人绝不姑息。”高仕廉算是表态了。

    “臣也觉得需要彻查。”杨师道终于说了一句话。

    “臣也同意彻查。”候君集也表态支持。

    “好,就依诸位。孤王听说右武侯将军丘行恭生性严谨,被同僚忌惮,此案步及甚广就交给他来查办吧。”

    李承乾根本没理刘洎,不过刘洎还是要跳出来的。

    “太子殿下不能因为有告太子殿下,就说是蓄意刺杀太子殿下吧?”刘洎的话一说出来其他三位宰相都对他怒目而视。

    “怎么人都闯到东宫门口了,连查一查都不能查吗?”候君集直接硬顶回去了。

    “这样吧,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告孤王的案子,这个务必查清楚问明白,他们所告之事是否诬告,如非诬告查清楚到底是什么人冒用孤王的名儿去干那些害民之事,只要查出来,哪怕是涉及到东宫里的人,孤王也绝不袒护。

    如果是诬告,也要查清是什么人指使他们诬告的。此案不查清楚孤王也难以洗刷冤屈,这个交就给孙伏伽孙卿家去查。”说着顿了顿,见孙伏伽不应声,寒声问道:“孙孙伏伽你可愿意去查清此案啊?”

    “臣愿意!”孙伏伽还是戴罪之身,已经跪了半天,敢说不查吗。

    “你平身吧。另一个是查卢布、孔颖达和东宫的监门率,这个交给丘行恭来查,看看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

    这个办法很高明,明白告诉众人,不管在大理寺状告的事情是真是假,牵涉到强闯东宫的人都有罪。状告东宫的事继续在大理寺按正常流程走,后一个却是专门派一个将军办理,哪个重要一目了然。

    李承乾说完看向刘洎,刘洎依旧是那副欠揍的表情,道:“无论太子怎么说,此事臣会奏知陛下的。”

    “这里没有人说要瞒着父皇,你当然可以奏知父皇,孤王现在就问你,这件事孤王这么办你有什么意见?”李承乾实在火大。

    “臣无话可说。”刘洎面无表情道。

    “既然事说定了,那就下令吧!”李承乾面无表情地道。

    “谨尊太子谕令。”候君集三人同时道。

    “为防夜长梦多,杜荷你先带人把这些人都抓起来,注意别让他们畏罪自杀了。”杜荷领命出去。

    “那孔颖达已经年介七十,恐怕受得牢狱之苦吧。”高仕廉提醒道。

    “孔师傅就禁在左春坊吧。今夜城门已经关闭,给父皇的奏疏明天再递过去。

    还有这东宫里的左右监门率出事,就让丘行恭的儿子丘神绩来权知左右监门率吧。”李承乾一件件安排下去,井井有条让在坐的几位宰相都深感压力,再也没有来时的轻松。

    随着一条条通过中书省和门下省加盖了宰相印章的太子令传出东宫,整个长安城都动了起来。

    李承乾送走了几位宰相,丘行恭和丘神绩父子俩一起来到了东宫,李承乾在丽政殿接见了他们,丘行恭是一个六十余岁高瘦老头,神态十分严肃,一丝不苟的向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把事情跟他讲了一遍,还没说要求他一定要严肃审理,他就先郑重地向李承乾行了一礼道:“请太子殿下放心,微臣今夜就把这一干人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