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于志宁闻言一滞,这个他倒是没有问清楚,但他写过二十卷《谏苑》也是久经战阵的人,立即就强辩道:“太子殿下已在关中招募了十几万人运粮、打铁、开荒这些人原来种的田地自然没有人种了。”

    “混帐!”李承乾一听他强辩火就不打一处来,接着厉声问道:“谁告诉你说他们原来有田种的,他们有田种怎么会没有饭吃?”

    “请太子殿注意仪态!”萧禹站出来道。

    李承乾看一眼多事的萧禹没有理他,而紧盯着于志宁道:“说!为什么他们有田种会没有饭吃?”

    于志宁被问急了,红着脸道:“自然是因为他们懒惰,不事生产才没有饭吃的。”

    李承乾闻言冷笑一声道:“于志宁你记性不怎么不好啊,刚才你说他们来龙首原开垦他们耕种的良田就荒废了,这会儿又说他们不事生产所以才会没有饭吃,到底哪一句是真的?”

    “呃!臣……”于志宁哑口言。

    “启奏陛下,于大人说的没有错,太子殿下年前救的灾民自然是没有田地人,但是这几天招来的人是有饭吃人,来了龙首原确实会造成关中良田荒废。”吏部侍郎苏勋站出来替于志宁辩解道。

    “就是龙首原本来已经开始开垦了,为什么还要再招募佃农呢?”

    “太子殿下行商贾之事实是千古罕见!”

    “太子殿下当以仁孝为先,好好在东宫读书才是……”

    ……

    ……

    随上存苏勋站出来,朝上立即站出来十多个大臣都是反对李承乾的,一时间李承乾成众矢之的,众臣群起而攻之。


………………………………

第118章 被打击了

    李承乾看着下面群情激奋的大臣,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大唐朝廷上成了过街老鼠。

    但是李承乾绝不可能向这些人低头,龙首原那里已经开始开垦了,不可让来的人再回去。

    李承乾本来还想着农时不等人,今年就招这么多人算了,没想到这些关中大午竟然还敢来找事,眯了眯眼睛射出两道寒光看着以于志宁为首一众大臣,胸口不断起伏。

    李世民稳稳地坐他的宝座上看下面的大臣和李承乾,他希望李承乾能顾全局,如果李承乾的应对能让这群大臣满意或者无话可说那他就放心了。

    “砰”

    “住口!”

    李承乾终于忍不住了,挥杖打倒一只御座前的香炉,愤怒地看着下面的怔住的大臣,大声骂道:

    “你们这群废物懂什么?”

    李承乾这一骂下面的大臣反倒反应过来了,初唐的大臣都是自恃出身名门望族,一开口就是出身哪里哪里,这既是炫耀也是他们的骄傲。当朝大臣自有其气度,甚至有些门第出来的官员都不把李唐皇室放在眼里,怎么受得了李承乾一个皇太子的当朝责骂?

    “太子殿下请慎言,臣等为国家大臣,不是太子殿下奴仆……”苏勋铁青着脸义正辞严地指责李承乾道,其他大臣也都是忍着怒火看着李承乾等着他给出交待。

    李承乾见状冷笑一声道:“孤王说错什么了?你们难道不是废物?”李承乾说到这儿眼神轻蔑地一扫下面的大臣,见他们又有火山爆发之势,便轻轻地道:“那就是你们别有用心?”

    “哼!太子殿下不必如此恐吓臣等,臣等一心忠于大唐,天日可鉴。臣弹劾太子殿下也是一心为公,所弹劾的事也是句句属实,还请太子殿下关了粮店,放那些百姓回乡吧!”于志宁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

    李承乾看见他这副样子,就生气,大声道:“于志宁你哪一句话属实了?就算苏勋说的对孤王这几天招募来的农户去年没有饿肚子,可是你们有问问他们为什么出来吗?”

    李承乾说着一瘸一点地慢慢走下去,走到大殿中央近距离地面对着群臣,质问道:“是孤王派人强逼他们出来的吗?”

    李承乾看众臣不吭声自己接着道:“不是!是他们自己原意来龙首原开荒的,为什么他们愿意来?”

    李承乾看着众臣一脸茫然,冷笑一声道:“哼哼,你们当然不知道了,因为我大唐定鼎关中已经二十六年了,关中各地人口孳生翻倍,而各地土地却没有增加,土地的产出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一众大臣被李承乾问的无话可说,但眼里却都透着不服气,李承乾看他们一眼冷哼一声转身往他的小宝座上走去。

    “陛下《商君书。算地》上说‘民胜其地,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就是地狭民众务在开拓和开垦,关中二十几年休养生息,自然该开垦田地了。”马周走出来对李世民道。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正想说什么时,却见高季辅往前走两步道:“陛下,秦行商君之法二世而亡,治国理应清静无为才是,关中虽然百姓孳生但是孳生的百姓自会在当地开垦荒地,何须背井离乡来龙首原呢?”

    李世民也点点头皱着眉头道:“也有道理。”然后转头看的长孙无忌想让他说话。

    “高季辅你不要颠倒黑白,秦用商鞅之法六世而灭六国,你不要把秦二世的罪过算到商鞅头上。”李承乾不等长孙无忌说话,直接冷冷地回怼过去。

    李世民回头看一眼李承乾,然后转头对长孙无忌道:“辅机此事你怎么看?”

    一直看戏的长孙无忌闻言走出来,先是朝上一礼,然后淡然一笑道:“太子殿下博古通今自然不会错的,只是臣也听说东宫印的书在长安东市往外发卖。还有从年前开始东宫就派灾民去洛阳运粮回长安,除了灾民吃的也在东市有卖……”长孙无忌很狡猾,他不跟李承乾在龙首原开荒这件事上争论,他只是要坐实李承乾经商。

    果然李世民听了怒哼一声,转头看着李承乾道:“你舅舅说的可是属实?”

    李承乾只得起身向李世民行一礼道:“回父皇,儿臣奉旨主持救灾一事,凡事当然为朝廷和灾民打算,长安缺粮肯定要从洛阳运粮来长安,用灾民运粮并无不妥,粮店卖粮所得悉数用在了灾民身上,并不曾往东宫送一分钱。

    东宫崇贤馆一直在印书,印的书除东宫分赐大臣的,其他的自然也要传播出去,不在东市卖总不能扔大街上吧?

    且东宫卖书只是收回成本算不得做生意。”

    “你!”李世民见李承乾不肯认错,伸手想打他一下子,手伸到一半又忍住缩了回去。

    李世民转过脸面向众臣,沉声道:“承乾退下!”待李承乾坐回去,才接着道:“龙首原开垦今年不得再招新人,东宫在东市开的粮店和书店关闭,龙首原的铁坊交给少府监掌冶署办理。”李世民说到这看一眼于志宁等人接着道:“承乾当殿辱骂大臣,在东宫闭门读书一个月,除了跟值平章院的东宫师傅和崇教殿大学士学习政务外不得再过问其他事。”

    “父皇!”

    “陛下圣明!”下面众臣向李世民行礼退回班列。

    李世民回头看李承乾道:“这是圣旨!”说罢李世民沉着脸起身直接走出大殿,身边的内侍慌忙大喊“散朝!”忙跟着李世民去了。

    下面的大臣也都跟着退去,只有诸遂良郝处俊颜师古等人留在大殿上等李承乾。

    李承乾看见他们不肯走,便起身走下宝座,对众人道:“你们也去忙你们的吧,孤王要从正门回去。”

    “太子殿下,陛下也是为了太子殿下好,不想让太子殿下成为众矢之的。”诸遂良看李承乾失落宽慰他道,虽然他的政见与李承乾也有不同,但是他还是认为他是东宫的师傅,本份就是为李承乾分忧。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道:“孤王明白,父皇虽然罚我在东宫里可是平章院的事情还是由孤王做主。”

    “太子殿下能这样想臣就放心了。”诸遂良听出李承乾对李世民没有怨言露出欣慰的微笑。

    李承乾虽然知道李世民有意回护他,但是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受到打击,心里怎么能好受呢?

    以前他每次跟李泰和大臣们战斗都是他胜利,可是这一次群臣一起上谏,连李世民都得把他关在东宫保护起来,这让他心里十分难受。


………………………………

第119章 李泰的结果

    李承乾回到东宫时心情已经调整过来了,既然这些人想要保住他们的利益,那就让他们失去更多的利益。

    李承乾一到崇教殿就吩咐传李义府,李义府还没有来,一个小内侍就领着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走进来。

    “臣程务挺参见太子殿下!”李承乾闻言精神一振,他昨天就吩咐过程务挺来了可以直接带来见他,今天果然来了,别看程务挺现在年轻但是武艺高强,他在新旧两唐书的列传里都是和薛仁贵同在一卷列传里。

    程务挺在历史上贞观十八年也就是明年,李世民征高句丽时他的功劳与薛仁贵相当。但是他的父亲程名振是平壤道行军总管有意压制他的功勋没有给他往上报。

    李承乾现在把程务挺找来就是要让程务挺接替薛仁贵做他的的保镖,让薛仁贵全心全意地练兵。

    李承乾抬头看程务挺身材高大有些像他父亲程名振,但是脸上却比他父亲秀气多了,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尖尖下吧,若不是两条刀削斧刻一般的剑眉趁出一脸勃勃英气,那简真就是一个现在的流量小生。

    李承乾看着很满意,不自觉地点点头,亲切地笑道:“程务挺平身,孤王听说你的武艺很好,以后你就接替薛仁贵给孤王驾车。

    孤王被陛下罚在东宫闭门一个月,你就到裴行俭那里去接受一个月的训练,等孤王出去的时候就用得着你了。”

    “臣遵旨!”

    “这会儿孤王这里忙,你先去找薛仁贵吧。”李承乾看见李义府已经走到崇教殿门口便打发程务挺出去。

    “臣告退!”程务挺退出去时还不清楚李承乾给他的差事有多重要。

    “臣参见太子殿下!”李义府毕恭毕敬地向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回来的路上就想好了,现在要打李泰这张牌,所以也不管李义府是什么表情,直接道:“听说庶人李泰得病瘫痪了?”

    李义府闻言一怔,不知道李承乾是什么意思,李承乾也不理他接着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

    “如果李泰瘫了,等案子审完就让他去昭陵守陵,让阎氏去照他的后半生,他儿子李欣交给吴王李恪照顾,日后开拓海外孤也一样封给李欣一个岛屿。”李承乾说到这顿了顿,加重语气道:“但是李泰必须把他的同谋都招出来,不然陛下和孤王都不放心。”

    李义府听完心里掀起惊涛骇浪,李义府虽然心黑,但也想不到李承乾会为了对付长孙无忌和于志宁等人连李泰都要放过。

    但是反过来一想,李泰双腿瘫痪去守陵,活着比死了还要难受,而且儿子还拿在李承乾手里,这个结局也够惨了。

    忙低头道:“臣遵旨!”

    “嗯,去吧!”李承乾看着李义府出去,就看见有一个小内侍匆匆进来。

    “启禀太子殿下,薛将军要和程公子要比武!”

    “仁贵要和程务挺比武?”李承乾觉得很奇怪,他俩好好的打什么?

    “正是。因为两位将军这会儿都有火裴大人怕他们有个闪失,所以让奴婢来回禀太子殿下。”小内侍忙奏道,他怕说不清楚,出事了懒到他身上,因为东宫众人都知道武仁贵是李承乾最信任的武将。

    程务挺一来就接薛仁贵的班,李承乾对他的信任可见一般,因此众人见他们要比武,就荒忙派人来禀报李承乾。

    李承乾心里暗道:怎么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想着便起身去往嘉德殿前去,东宫练兵一直都在嘉德殿门前的广场上,目前东宫十率的士兵基本都接受了李承乾制订的新式训练。

    李承乾计划的野外拉练还没有开始,所以大部分人都在接受苏定方制订的军阵训练。

    此时嘉德殿门前训练的将士已经都到广场两头去了,看着骑着高头大马的薛仁贵和程务挺在广场中央相对对峙。

    薛仁贵和程务挺两人相隔有百十步,此时看对方的眼神都在放电,两人一边积畜着气势一边紧盯着对方,随时准备放马过去,开始一场震惊长安城的大战。

    裴行俭苏定方和李大亮也骑着高头大马在一边看着,裴行俭知道薛仁贵和程务挺都是李承乾看重的人。非常担心他们哪一个出事,所以骑在马上眼睛不停往嘉德殿门前飘,希望李承乾能早点出来。

    看学生着急,苏定方忍不住道:“守约你不用担心,仁贵手里有分寸,不会真伤了程务挺的。而且程务挺年轻气盛让仁贵挫一挫他的锐气也是好事。”

    “老师你的心可真大,太子殿下刚被陛下罚在东宫闭门读书,东宫这会儿要是出再出了其他事,那起小人还指不定要怎么诬蔑太子殿下呢!”裴行俭说着就来气。

    苏定方闻言沉着脸训斥道:“不许胡说!”

    裴行俭看一眼苏定方想要说什么,但是看见一直笑吟吟的李大亮便把头扭向一边。

    苏定方尴尬地冲李大亮笑笔道:“李大将军莫怪,守约是被太子殿下宠坏了。回头我也得跟太子殿下说说,哪天闲了让我好好揍守约一顿,要不然我这个老师也当不了。”

    李大亮闻言却是哈哈笑道:“苏将军你这是在我面前显摆啊?”苏定方闻言嘿嘿一笑却不说话。

    李大亮又对裴行俭道:“裴大人也不用担心什么,陛下是最喜欢勇武的良将的,这个薛仁贵也就在太子殿下这里效力,要是在其他地方陛下早要过去亲自调教了。程务挺只要能和薛仁贵打个半斤八两,陛下知道了定会龙颜大悦的。”

    李大亮嘴里这样说心里却是感叹道:太子殿下怎么就能找到这么多能臣良将来……

    裴行俭闻言忙向李大亮抱拳道:“多谢李大将军指点。”

    三人正说着,裴行俭就看见李承乾带着一群内侍一瘸一点从嘉德殿后面绕出来,连忙一提马缰绳就迎着李承乾去了。

    刚才还要打裴行俭的苏定方则抚须而笑,看起来很是高兴。

    李承乾走到嘉德殿门前,裴行俭已经跳下马快步走到他面前。

    李承看着广场中央的薛仁贵和程务挺两相对峙却不动手,皱着眉问道:“他们怎么还不打啊?”

    “啊!”裴行俭一怔太子殿下不是来劝他们的吗?

    怎么像是来看打架的?

    “嗯?”没听见回答,李承乾回头看着裴行俭。

    裴行俭见了忙抱拳道:“回太子殿下,是臣告诉他们已经派人去禀报太子殿下了,令他们两个不得随意动手。太子殿下您还是劝劝他们吧。”

    李承乾闻言心想:是不是这两个人就是为了让我过来看他们的本事,所以才一直不动手的?

    想到此李承乾问道:“他们为什么要比武啊?”

    “回太子殿下……”

    原来程务挺从崇教殿里出来,小内侍为了讨好他这个太子殿下面前的红人,就把给太子殿下驾车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跟程务挺说了。

    程务挺一听是哪此重要的差事,一方面心花怒放,一方面也感到了责任重大,忙向送他小内侍打听之前替李承乾赶车的薛仁贵。

    听了小内侍把薛仁贵吹的天上少地上无的,就起了攀比之心,最后听到薛仁贵竟然让李承乾中箭受伤过,攀比就成的不屑了。

    而薛仁贵听说程务挺要取代他的位置,看着程务挺就想这个小孩有什么本事能替太子殿下驾车?

    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