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边战斗一边看着李承乾的马车越走远直到他看不清了,但是后面的追兵却始终紧追不舍,心里越发着急对战时毫不留力。
李世民也不知道战斗了多久,突然听见一个声音道:“父皇您快住手吧,要是把您伤在这乱之中,儿臣以后怎么做人?”
李世民抬头看见肥胖的李泰一身戎装在数百护卫簇拥下来到阵前,一脸关切地看着他。
李世民身子在马一晃差点没有摔下去,一口老血猛地喷出老远。
李泰见了一脸关切地道:“父皇您要注意身体啊?”
李世民不理他,瞪着两只通红地眼睛看着李泰似是随时准备把他吃了,半天才挤出一句“不孝的逆子。”
“父皇何必如此,眼下大哥已经不中用了,还请父皇立儿臣为皇太子。父皇身体不好刚才还吐了血,就下诏令儿臣监国吧。”李泰话说轻松惬意,似乎李世民已经答应了他的所有要求。
李世民缓了半天才慢慢缓过来咬着牙道:“畜牲休想,就算承乾出事,还有厥儿还有雉奴还有李恪,朕就算死了也不会让你个畜牲如意的。”
“陛下何必如此,当年陛也是如此登上皇位的,现在四殿下效法陛下,也一定成为能像陛下一样明君。”韦挺骑着马笑吟吟地走向前。
“你……”李世民无语。
“杀,保护太子殿下……”
“给太子殿下报仇!”
“杀尽……”
却在此时震天的喊杀声从东边传来。
………………………………
第82章 水能载舟
震天的呼喊声由东而来越来越近,坊道上的人都被这震天的呼喊声震惊了不如何决断。
天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飞舞起雪花来,李泰和韦挺感觉心里发寒,一阵阵心惊肉跳。
久于军阵的张亮一听就知道这动至少有一万以上的兵将。
李泰谋划这么久就是算准了这半天里李世民和李承乾都调不来救兵,所以才敢孤注一郑豪赌这一把。
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李承乾已经中箭而且被追兵紧紧跟着,很快就会被擒来了。
李世民又只带着数十个护卫身陷重围,只要抓住李世民逼迫他降旨让自己监国,大事就成了。
可是这突然冲出来的过万兵马是哪里来的呢?
这是李承乾的圈套?
如果李承乾早知道他们要反,为什么还会受伤,逃跑时还那么狼狈?
现在怎么办?
失败了就只有一条死路,无论是李承乾或者是李世民都不可能让能他们活下去。
喊杀声越来越近不用再猜了,回头一看风雪中薛仁贵一马当先,身后是几百名东宫护卫,再后面是无边无际的手拿着铁铣锄头的灾民。
“哈哈,你们这些乱臣贼子覆灭在即,还有什么话可说?”李世民看清来人豪气干云地道。
“先控制住陛下!”李泰看清来人后,准备破釜沉舟彻底与李世民撕破脸皮。
李世民见此直气的气血翻涌,险些再喷出一口老血,双眉横立大喝道:“畜牲以为就靠着这些府兵和一些乌河之众,就能奈得了朕?”说罢提剑就杀入了战团,席君买和几十个护卫死死地保护着他替他挡住明枪暗箭。
此时若是从高空俯瞰就会发现纷纷扬扬的雪花中,两三千人把百十个人围在中间拼命想往里撕杀,而那百十个人却个个豪气干云地往外突破,双方交界处呈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圆形的边缘就是一蓬蓬盛开的血花。
薛仁贵双眼通红地看着眼前的乱军,大吼一声就带着人杀了进去,心里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报仇、报仇,要替太子殿下报一箭之仇……
原来刚才李承乾靠在老鬼身臂膀上,眼看就要与李世民汇合了,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见两边又冲出来数千乱军,朝着这边冲杀过来。
薛仁贵带的五百东宫护卫在刚才两轮箭雨里就已经死伤了数十人,此时面对数千乱军,还有一辆马车和受伤的李承乾薛仁贵根本不敢冒险往前冲。
“太子殿下,臣等护送着太子殿下怕是冲不过去?”薛仁贵急切地道。
李承乾更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冒险,而且即便是冲过去单靠他和李世民身边的这些人仍然不是这些乱兵的对手。
急切猛然想起刚才拐弯时还记着这条路往东到城墙边上就是升道坊,那里每天都有几百个东护卫过去帮助灾民重建,而且还几万灾民……
“掉头去升道坊。”李承乾咬着牙忍痛说道。
“哎!”老鬼在李承乾面前从来都温顺的,闻言立即调转车头往东而去。
光福坊离升道坊约有十余里路,老鬼驾着车在前面飞奔,薛仁贵带着东宫的护卫断后,好在这一路追踪过来的都是东莱郡王府的府兵,张亮从军中挑选的那些干儿子都跟着他在围堵李世民。
薛仁贵带在身边的东宫护卫都是对李承乾绝对忠心的人,虽然追兵比他们多了近一倍,但就是这么凭着一股悍不畏死的劲头,一次次把追兵迫退,虽然死伤惨重但却平安地把李承乾护送到了升道坊。
李承乾的马车拐进升道,薛仁贵便带着剩下三百余名护卫立马横刀挡在追兵面前。
他知道升道坊里有忠心于李承乾的护卫,有真心爱戴李承乾的灾民,李承乾进了升道坊是安全的,而他们就是要以死拖住追兵。
马车进了升道坊老鬼却不停车,一路大喊“护驾”引来一众东宫护卫和许多灾民。
但他依然不停车只沿着李承乾新开出来的坊曲(坊里的路)一路向西想穿过升道坊绕道回东宫。
李承乾一路上被马车震的疼痛难忍且血流不止,此时已经毫无力气,但是也知道不能光想着逃跑,而且现在东宫不一定安全。
“老——老鬼停车!”李承乾使尽全身力气道。
老鬼闻言以为李承乾的伤出事了,慌忙停住车,看着李承乾苍白小脸,含泪问道:“太子殿下您怎么啦?”
李承乾无力地抬起手摇了摇,老鬼会意忙轻轻地把李承乾扶起来。
而此时被老鬼喊来的东宫护卫和灾民都看见李承乾胸前插着一支羽箭,都吓得倒吸冷气,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承乾看看面前站着的众人,无力地出一口气道:“孤王没事不要担心……”
“是谁伤了太子殿下?”一个灾虎目圆睁,似是随时要和人拼命。
李承乾缓了一会儿,看一眼面前众人轻轻道:“速把人都召到公事厅外,让各甲的甲长都到公事厅来。”
“哎!”几个灾民含着眼泪应一声就匆匆去了。
见几个灾民都走了李承乾缓了缓才对面前的东卫护卫卢泓道:“卢泓你速去集合所有在升道的东宫护卫,出升道坊去助薛仁贵平叛。”
“平叛?”
“你出去就知道了!”老鬼不耐烦地道。
“臣遵旨!”卢泓见李承乾无力地点点头,知道此时李承乾没力气跟他细说,连忙行礼离开。
李承乾看见还有很多灾民围在车前,勉强一笑,轻声道:“去公事厅,慢慢走。”
老鬼闻言答应一声,小心驾着马车来到升道坊里的公事厅。
升道坊里的公事厅,其实就是几间木头房子,是东宫管理这里的灾民开会议事的地方。
李承乾的管理就是按前世农村的生产队、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划分的,只不过在这里改名字叫做甲、保、组三级,这样一来就在原来的一盘散沙的灾民中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无论建房伐木都十分容易调动,当然也包括打仗。
甲长就相当于公社书记,保长就相当于生产大队队长,组长相当于生产队长,这是一种打破大唐现有管理模式的行政级别划分,但是这样既控住了灾民中宗族势力的抬头,也使其他人无法插手其中,想摸清他的权力分配模式都很困难。
对这些灾民来说打破了宗族和原来户籍划分,每个级别都有几个分管不同工作的话事人,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公证,因此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灾民积极性。
李承乾的马车来到公事厅前停下。
此时公事厅前已经站满了人,他们都知道出事了,一个个神情凝重地看着老鬼小心翼翼地把李承乾扶下马车。
当众人看见李承乾胸前羽箭时,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太子殿下这是……”刘氏走李承乾面前一句没说完,便捂住自己嘴巴,又很快走到李承乾另一边扶助的胳膊。
李承乾一边走一边低声道:“孤王没有事!”
“哎,太子殿下不会有事的!”
在老鬼和刘氏的搀扶下李承乾艰难地走进公事厅坐下,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十几个甲长,无力对老鬼对道:“你跟他们把今天事的说说吧!”
老鬼心里暗想这样的事跟这些灾民说得着吗?
但他在李承乾面一向顺从,闻言也就向众人说了事情的经过。
众人听说都是怒气填膺,一个甲长大声道:“诸位我等的性命都太子殿下救的,狗贼敢伤太子殿下我们定要替太子殿下报仇。”
“是啊,除了太子殿下谁把我们当人看过?今日若是不保太子殿下以后谁还管我们……”
“对,对”
“我们为太子殿下报仇!”
看着公事厅里众人一个个都义愤不已,李承乾无力的摆摆手。
老鬼大声道:“你们静一静听太子殿下说话。”
李承乾攒了半天力气,怒力提高声音道:“诸位的心意孤王知道,而且这会儿陛下还被乱军围着,其他地方的军队调动过来怕是来不及了,所以孤王这次只能请诸位助孤王一臂之力了。”
“请太子殿下吩咐!”先前说话甲长十分配合地道。
李承乾也不客气直接道:“好,你们马上出去召集各甲的青年,带着兵器没有兵器的铁铣锄头都行,出去跟着薛将军去平叛,记住了让东宫的护卫冲在前头。”
“遵旨。”众甲长轰然应诺然后就都出去召集人手去了。
这些甲长都是这段时候李承乾提拨上来的,年龄都不大而且都是灾民里最勇武能干的人又经过这长么时间的历练,对于管理手下人手都已经得心应手很快就整顿好队伍出坊支援薛仁贵。
而余下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拿着石头木棍守在公事厅外保护李承乾。
………………………………
第83章 李承乾的安排
李承乾眼看着众甲长出去,转过头来对老鬼道:“老鬼拿纸笔来!”
“殿下!”老鬼有些担心地看着李承乾。
“快些!”李承乾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他必须亲笔写手令给东宫和尚书省让他们派兵前来。
而且为了预防万以李世民被害死,他还要把城外的灾民都调进长安城,到时候只要左右屯卫的那些人不出手反他就算李世民被害他也能坐稳天下。
老鬼拿来纸笔,李承乾勉强写下三道手令递给老鬼道:“老鬼孤王现在只能相信你了,你换套衣服把这三道手令送出去。
先送去城南让今天在那里郝处俊和裴行俭带着百姓进城去光福坊救驾告诉他们一定要把叛军困在那里。
然后你去东宫找萧太傅让他把另一份手令送往尚书省,让王方翼护送太子妃和象儿厥儿来此与孤王汇合。然后你让苏定方与吴王和蜀王一起带兵前往光福坊消灭叛军救出圣驾。”
“老奴守着太子殿下就行了,薛将军已经带着近万人去了!“老鬼流着眼泪道。
李承乾脸色苍白道:“孤王是实在没办法才让百姓出去的,让他们困住叛军已经为难了,如何能再让他们去冲锋陷阵?
你快去传令吧,孤王在这里是安全的,如果不能及时平叛陛下那里出事,必然天下大乱,到时候四方强虏再入中原百姓流离失所……。”
老鬼听着李承乾说天下兴亡,知道此时关系重大他必须离开,便含着眼泪郑重地向李承乾行一礼道:“太子殿下保重,老奴去了。”
然后又郑重朝站在李承乾身旁的刘氏行一礼道:“泾县君,太子殿下就交给你了,太子殿下可是一心为百姓好啊,你……”
刘氏向来性格刚强,但是此时却早已泪流满面,慌忙朝老鬼回一礼道:“柏内侍放心,老身就是死也要保太子殿下周全。”
老鬼得到保证,扭头就往外走,还没有走公事厅就跑起来了。
见李承乾交待完事情,刘氏拿过来一些布来想要给李承乾包扎伤口,李承乾见状无力地摇摇头道:“把这些布用开水煮一煮再用。”
刘氏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她相信李承乾所以没有任何犹豫,就去安排人去煮布自己则站在旁边守着李承乾。
李承乾坐在公事厅里不知道外面的事情进展如何,渐渐地适应了伤口的疼痛,脑子不由自主地想起今天的事。
看来的初唐果然还是人心不稳,很多后人都以为历史进入唐朝就稳定了,实则不然,唐朝前面的隋朝只有三十八年的国运,再往前南北两朝的几个小朝廷都不到三十年的国运。
比起东晋、北魏来那就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历史虽然进入了唐朝但是人心还是从那个乱世里来的,所以从贞观末年到唐高宗前期谋反叛乱接二连三出现。
若非武则天、李世绩等人帮李治守住了大唐,这大唐能有多少年真不好说啊!
隋朝初年采用南朝的做法用皇子镇重镇,皇太子和诸皇子的权柄极重,李建成和李承乾都是承袭了这些制度,才有这么重的权柄和军权。
后来隋炀帝把他的兄弟屠戮殆尽皇子镇重镇也就废了,唐初李渊也曾大封宗室后来被李世民废了,李世民又分封世袭刺史也于贞观十五年彻底失败。
这些加强皇权的做法虽然失败但是东宫与各王府、各公候府的实力却是非同小可,这才是叛乱不断的由来。
贞观十六年是李世民最志得意满的时候,所以才不在乎李承乾两次提醒他有可能会出现叛乱,但是过了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对下面的大臣防备又到了另一个极端,连房玄龄都防着。
李承乾想着这些的时候,薛仁贵已经带着东宫的护卫和升道坊的灾民在追赶叛军去了了。
这支队伍从将军到士兵,从甲长到百姓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愤怒与仇恨,那是因为他们最为敬爱的太子殿下被人暗算了,他们要去替他报仇。
不知何时飘起的雪花盘旋在这些人头顶、身旁他们却一无所觉,但是这些雪花却装点了他们的悲壮气氛。
李泰和韦挺远远地看见只有几百名东宫护卫剩下都是普通百姓心里大喜,哈哈大笑道:“本王早就说过李承乾没什么出息,整天只知道跟一群吃不饭的灾民混在一起,现在竟然还想用这些灾民来打败本王真是可笑啊哈哈……”
“我从来就看不起李承乾整日与小人为伍,今日看来还是四殿下更有君临天下的气度。”韦挺此时也松了一口气。
但是张亮却不敢小看这一万多百姓,因为他从这些人身上看见了同仇敌忾的气势。
忙催促手下人猛攻李世民所在的军阵,想尽快擒下李世民,行挟天子以令诸候之事。
李世民看见来人是薛仁贵却是哈哈大笑,对身边席君买道:“别看承乾派来的只是一万多百姓,只要有朕在照样能把张亮这些逆贼打的丢盔弃甲,儿郎们随朕杀贼!”说着猛挥宝剑带头朝张亮冲过去。
席君买却暗暗叫苦,本来张亮就在全力进攻保护李世民不易,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