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请罪仪式叫做“肉担牵羊”,比什么“负荆请罪”可要高级多了,一般是亡国国君向胜利的国君请罪时用的仪式,当然今日李元庆用在向李承乾请罪是不合适的。

    而且可能是因为时间紧迫,道王府没有给李元庆准备棺材和陪葬的用品,请罪态度也显得不那么实在。

    李承乾身着戎服站在革车上,面沉似水地看着李元庆,和跪在李元庆身后的道王府官员和嵩县士绅。

    心里盘算着李元庆想要做什么?

    从表面上看,道王府平定蔡文英叛乱,于朝廷是有大功的,他们为什么不拿平定蔡文英叛乱大做文章呢?

    “道王叔为何这般情形?”

    李承乾抬头看着古旧的城墙,声音平静地道。

    “臣有罪,呜呜——!”

    李元庆只说了三个字就伏地痛哭,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

    李承乾看他演戏心里烦躁,神色冷漠地道:“既然道王叔没有别的话说,就把他请到一边去。”

    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两个身着重甲的侍卫上前就要把李元庆拉开。

    道王府长史萧谈见李承乾不按套路出牌,脸色大变,急忙高声反问道:“道王殿下诚心请罪,太子殿下如何能不以礼待之?”

    萧谈的声音很高,话说的也正气凛然。

    跪在地上的道王府官员都忍不住在心里为萧谈叫好。

    李承乾却丝毫不为萧谈言语所动,直接冷酷地下令道:“把这个逆臣拉下去斩首。”

    身着重甲的东宫侍卫二话不说,就先把萧谈往后拉。

    萧谈见李承乾真要杀他,吓得拼命挣扎,一边挣扎一边大喊道:“李承乾你残暴不仁,道王是你的叔父,他裸+身跪地请罪,你就该亲自把他扶——”

    萧谈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侍卫堵上嘴巴强行拉走了。

    “啊!为什么要把萧谈斩首?”

    李元庆忍不住大声质问道。

    其他道王府的官员也都抬头看着李承乾,眼里充满了不服。

    李承乾看一眼李元庆,冷笑道:“道王叔,你赤+身请罪,可知道赤+身请罪的来历?”

    李元庆被问的一怔,接着愤愤地道:“《春秋左氏传》有载,周武王克商,微子启即是裸+身出城请罪,后来许僖公降楚亦是如此见楚成王的,周武王和楚成王都是亲手给请罪的人释缚的。”

    李承乾听了心里冷笑,原来你把自己捆上,却幻想着我亲手给你解开,做什么梦呢?

    这个典故李承乾当然知道,这几年他读的最多的书就是《左传》,这是李世民指定他读的书。

    李承乾冷笑一声反问道:“孤王是周武王还是楚成王?你是微子启还是许僖公?”

    “啊?”

    道王李元庆和所有道王府的官员都被问住了。

    他们不由想难道这一招我们用错了?

    “启禀太子殿下,逆臣萧谈人头在此!”一个侍卫双手托着萧谈的人头,单膝跪在李承乾面前。

    “啊!”道王和他身后的一干官员看见萧谈的人头,都被吓的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抬头看李承乾。

    “拿下去!”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李承乾淡淡地道。

    “遵命!”校尉利索地下去了。

    李承乾低下头看着李元庆寒声问道:“道王叔到底要请什么罪?”

    李元庆闻言被吓的浑身一哆嗦,真想什么都不说,任由李承乾处置。但是想到那人的交待,还是低着头弱弱地答道:“臣在嵩县养病时曾被人骗着给妖女蔡文英捐过钱,当时他们告诉臣,妖女能治病……”

    李元庆低着头都能感到一道刀子一样的目光一直盯着他的后背,让他越说越难受,一抬头看见李承乾正眼含杀气地盯着他。

    李元庆的目光与李承乾目光一接触,李元庆心里任何心思都升不起来了,想好的谎话也说不出来了。

    李承乾胸口起伏强行压着怒火,见李元庆不说话了,才怒声问道:“就这些吗?”

    李承乾此时已经看明白了,身在嵩县叛军军营里的李元庆,对洛阳的情况一清二楚,必是洛阳那边有人给他指点了。

    李元庆一伙成功反制了蔡文英后,没有去洛阳找李世民告李承乾。因为李元庆知道洛阳那边已经给蔡文英造反的事情定性了,蔡文英造反跟李承乾没有关系。

    李元庆领着这么多人跪在嵩县城门口请罪,其实是为了给一些人建立隔离墙,保护这些人不被李承乾揪出来或牵连到。

    至于保护什么人?

    就看稍后李元庆打算要付出什么代价了。

    “臣自请分封到海外去。”

    说出这句话的李元庆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整个人直接瘫在了地上。

    “分封海外的都是无罪的宗室和有功的大臣。道王叔你的罪还没有讲清楚,就想分封到海外去,也太便宜了吧?”李承乾用想杀人的语气道。

    李承乾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让道王李元庆把事情揽下来,还付出这么大代价,他要保护的除了李治还有天下士族。

    所以李承乾要保留讨价还价的权利。

    李元庆闻言直接吓晕过去了。

    前来嵩县指点李元庆的人,是让他直接找李承乾请罪,并请求分封到海外去。

    可是李元庆不甘心,和萧谈几个人商量了一出裸+身请罪的戏码,以为李承乾为了后世的名声,会仿照周武王亲手给他松绑,并免去他所有的罪责。

    谁知,李承乾不吃这一套。

    不但直接把萧谈杀了,面对他这个做叔叔的跪在地上,李承乾始终都没有下革车。

    最后更是连分封海外都没有答应他,连海外都不让去,除了要杀他还能做什么?。


………………………………

第四百三十六 长孙无忌插手

    李承乾命人软禁了道王,进城又接到嵩县城十多家士绅递上来的奏表,内容都是请求朝廷准许他们举族迁往海外去。

    李承乾看了只是冷笑一声,就把这些奏表扔在一边。

    然后从容对杜荷道:“道王以为孤王会像陛下一样在乎后世的名声,他们请求去海外孤王就该让他们活着,并且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们不知道南方诸多海岛都是好地方,那里气候温暖湿润,粮食蔬果丰富,随便动弹动弹都能活得好好的……”

    杜荷在一旁规规矩矩地跪坐着,神情郑重地听李承乾说话,待李承乾说完才语气凝重地道:“太子殿下,陛下已经下旨拿下戴至德,也把除了晋王以外的其他亲王都斥责回封地去了,道王和嵩县士族又都请求迁去海外,在背后运作这一切的人所求何来?”

    杜荷向来自许聪明,一心要做李承乾的谋臣。

    李承乾也对杜荷信任有加,只是因为忌讳杜荷在历史上失败的谋反,这两年来李承乾一直安排杜荷做一些既重要又简单的事情。

    比如派杜荷去龙首原上安置灾民,谁都知道那里是李承乾的命脉,谁想对付东宫都要考虑那一支数万可民可军的力量。但是实际规划李承乾都依照现代军垦农场的体制做好了,杜荷只需要执行就好。

    可是近来李承乾要对大唐内部进行改革,他身边又多是士族出身的人,关键时候很可能不执行李承乾的命令,这让李承乾很不放心,便又把杜荷带在身边。

    杜荷是个一心要在青史上留名的人,一听李承乾的改革计划,兴奋的两夜没有睡着。发誓要助李承乾做成这件事,使自己在青史上的名声超过乃父杜如晦。

    杜荷向李承乾保证待他辅佐李承乾改革成功后,就功成身退,带领他的子孙家人去海外称王。

    李承乾也答应杜荷到时候多给他派一些百姓去,让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海上国王。

    此时李承乾听了杜荷的话一想,便明白了,能给李元庆保证,并有信心救下李元庆的人只有李世民,李世民想要做什么也十分明白,那就是保住晋王李治。

    “我不管是谁在救他,等李义府找到证据,我就在这里把他们都给办了,然后把诏书明发天下再去洛阳。”李承乾想明白这些发狠道。

    李承乾对李治已经没有任何耐心了。

    杜荷闻言一想,急忙一轱辘爬起来,大声道:“单凭李义府怕是不行,臣也去看看。”说罢就匆匆出去了。

    李承乾看着杜荷走出去脸上露出了笑容,一个敢跟着他造反的人,是不怕得罪李世民的。

    杜荷还是去晚了,或者说李承乾他们本来就来晚了。

    在李义府找到潜伏在嵩县的东宫侍卫时,一些士族与三明仙教勾结的证据已经被销毁了,陈水平、蔡文英、马九等三明仙教重要人物也都“自裁”了。

    杜荷和李义认两人神情沉重地把事情向李承乾说了一遍。

    “什么?”

    听到消息的李承乾几乎不敢相信,对手竟然做的这么绝,陈水平、蔡文英这些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是要公开斩首以彰显朝廷威严的。

    居然被人偷偷处理了。

    李承乾面沉似水,杜荷和李义府站在下面也觉得这一次败的太惨。

    “去洛阳!”

    不知过了多久,李承乾神色狰狞地道。

    他要去见李世民,当面问问李世民脑子里是不是进水了?

    ……………………………………………………………

    洛阳行在。

    申时初刻,李世民的酒宴才结束。

    醉熏熏的李世民接过内侍递上来的一杯温热的竹叶茶,一口气喝完,把杯子递给内侍,示意再给他倒一杯竹叶茶。

    内侍很快又递上来一杯温热的竹叶茶,李世民接着没有立即喝,而是低头看着杯子里淡绿色的茶汤,忍不住想起了李承乾。

    竹叶茶这两年在大唐很是流行,竹子到处都有,无论贫富贵贱摘几片竹叶,泡一杯清香淡雅的竹叶茶总是能做到的。

    因为竹子历来象征“有匪君子”也就是高雅的君子,所以很多读书人又称竹叶茶为“君子饮”。首创竹叶茶的李承乾早就被一些人盛赞为“有匪君子”,当然另一部分恨他为天降灾星,乱世魔头。

    “有匪君子?”

    说罢,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

    “启奏陛下,晋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正看竹叶茶时,一个内侍进来启禀道。

    内侍奏罢,大厅里没有人吭声,启奏的内侍吓的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抬头厌恶地看一眼奏报的内侍,重重地把手里的竹叶茶放下,起身就走进了内室。

    李治知道今日李承乾带兵去了,一直坐立不安,因为李世民一直跟程咬金、尉迟恭喝酒也不敢来求见。

    一听说宴会散了,就立即来求见。

    此时李治正焦急地在李世民寝殿外等着,见内侍出来什么都没有说,脸上露出惶恐的神色,急忙撩衣跪下。

    李治这一回是真的被吓到了,自从周晋自杀以后,李世民只见过李治一次,就是问他是否参与了蔡文英造反,参与了多少?

    李世民告诉他,李承乾做的事关系到大唐的千秋万代,李世民不但不会插手破坏,还会全力支持。

    到了此时李治才知道他跟李承乾的差距,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他都没法跟李承乾相比。

    李世民之所以多疼他几分,还是看在已故的长孙皇后的面上。

    李治当时就失魂落魄地离开李世民的寝殿。

    后来还是武才人给他出主意,让他一面给已经上路的长孙无忌写信求救,一面到李世民面前哀哭求饶,只求不要被分封到海外去。

    只是李世民到底不是李治,根本不让李治进他的寝殿。

    历史上武则天听说唐高宗命上官仪写废后诏书时,跑到唐高宗面前哭诉一通,唐高宗心一软,就把上官仪满门男丁抄斩了。

    这种事在李世民身上无法提前上演,这些天李治已经认命了,准备被李承乾分封到海外去。

    直到前天李治突然收到长孙无忌的来信,在信中长孙无忌告诉李治,不用担心李承乾。长孙无忌已征得李世民同意,以后还把李治留在大唐。

    李治的心又活起来了,这两日又每日都来求见李世民,只是始终没有见着。

    但是武才人又给李治以指点,让他每次来只要李世民不见他,都在门口跪半个时辰再回去。

    冬天的石板冰凉冰凉的,李治虽然在膝盖处着意加了布料,但是跪在那里时间一久还是觉得膝盖疼痛刺骨。

    李治疼的嘴里不住地倒吸冷气,心里却想着这一切都是因李承乾,早晚有一天要全部还回去的。


………………………………

第四百三十七章 要收拾李世民

    第二日,李承乾起驾去洛阳,同时下旨道王李元庆和所有士族随驾前往洛阳。

    只是因为所有士族与蔡文英勾结的证据被毁,李承乾也不能再把除了伊川县起兵攻击过他以外的士族族长,用囚车运回洛阳了。

    当然这一次士族也十分给李承乾面子,所有李承乾下旨严办的士绅,比如嵩县朱氏无论有没有证据证明他与三明仙教有勾结,都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

    甚至道王府所有官员亲笔写证词,证明被李承乾斩首的萧谈就是道王府唯一一个跟三明仙教勾结的官员。所以李承乾杀他杀的对,哪怕李承乾想杀他全家,道王府的官员也能给萧谈找出罪名来。

    对此李承乾只能暗暗咬牙,却不能再拿这些人怎么样。

    嵩县县衙门口皇太子的车驾、仪仗,从前到后排出有二里多地远,一千多人各执兵器旗帜神情严肃地站在那里,等候李承乾起驾。

    薛仁贵和王方翼两个人小心地骑着战马来回巡视,生怕仪仗出一点差错。

    嵩县县衙后堂。

    李承乾神色平静地端坐是主座,下面坐着工部尚书薛大鼎、崇教殿大学士许敬宗和太子府家令裴行俭,李承乾要对他们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安排。

    “薛卿家修水库的事孤王就交给你了,在营建水利工程上陛下和孤王都十分信任薛卿家,希望薛卿家给大唐修一个百年不坏的水库。让这座水库造福于嵩县和伊川两县的百姓,也为洛阳的炼钢厂出一份力。”

    薛大鼎闻言眼睛都红了,十分郑重地起身向李承乾行一个跪拜大礼,语调铿锵地道:“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就算是肝脑涂地,也要把嵩县的水库修好!”

    薛大鼎已经知道这一次的事情牵扯到各方势力的利益,自己险些被人陷害,甚至连累到太子殿下。但是眼前这位太子殿下为了修这一条水渠,不但保护了自己还继续重用自己,真是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太子殿下的隆恩。

    李承乾见此便起身把薛大鼎扶起来,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道:“你是干实事的人,孤王给你干实事的机会,你只要把孤王交待的事情办好,不要去想其他的。”

    “臣谨遵太子殿下教诲。”薛大鼎再行一礼。

    李承乾扶着薛大鼎坐下,转身坐回去,然后收敛情绪,看着许敬宗和裴行俭道:“嵩县刚被三明仙教祸乱过,百姓人心惶惶,你们两个留在嵩县要把这里的百姓安置好。

    至于安置方法,你们在伊川县也做过了,孤王相信你们能做好,这里的士绅也都向孤王递交奏表请求迁往海外,他们的土地除了修水库占用的都分给百姓。

    没有田地分的百姓就让他们随道王一起去往海外,告诉他们,朝廷发给兵器和农具帮助他们在海外开拓出一片天地。”

    “臣等遵旨!”

    许敬宗和裴行俭心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