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荷闻言忙起身道:“遵旨!”然后就转身出去了。

    李承乾从后面看着杜荷的背影,见他一边走还一边轻轻摇着折扇,活脱脱一个风流才子的样子,心里暗道:该不会杜荷才是穿越的吧?

    他怎么过得那么轻松?

    李承乾正想着,有内侍进来禀报道:“启禀太子殿下,中书舍人高季辅求见。”

    高季辅领着众士族的族长一出洛阳,李承乾就知道了,李承乾正等着他们来呢。

    “宣他进来。”

    李承乾略整理一下仪容,正襟危坐等高季辅进屋。

    “臣高季辅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

    高季辅抬头一看李承乾,见他神情不悲不喜,顿觉深不可测。

    心里一惊,把准备好的劝谏之词都收起来,直接把李世民的话说了。

    “既然是陛下的旨意,孤王自当照办。”李承乾声音毫无情绪地道。

    “太子殿下打算何时召见他们呢?”高季辅小心问道。

    “孤王这几日政务繁忙,没时间召见他们。你先带他们去看一看伊川县士绅官员密谋造反的证据,再带他们看看正在清理中的伊河河道,和已经得到救济的伊川县饥民的生活。

    还有就是孤王新排了几出戏,每日晚上让他们看看戏。

    等这些都看完了,再带他们来见孤王。”李承乾一口气说完,便低头处理公文。

    高季辅见此只能行礼告退。

    接下来的几天,来到伊川县的士族族长一个个都叫苦连天起来。

    这些士族族长虽然没有一声令下所有族人都俯首听命的本事,但是作为一个郡望的主祭人,到哪里都是被优待的对像。

    李承乾竟然直接让他们在伊川县到处跑,今天是看河工,明天是看饥民,还让他们看伊川士绅犯罪的证据,不说脚上都磨出也血泡。

    单说伊川的士绅与这些族长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让他们看这些如何能高兴?

    不高兴怎么办?

    忍着!

    不然就看看破败的李半城的家,李半城是伊川首富,干的坏事最多,最招人恨,所以他家被破坏的最严重。

    光是因为反抗被当场打死的家人就有七个。

    这些人的人头现在还挂在那里呢。

    晚上还要看戏,戏里演的都是伊川县的士绅如何盘剥百姓的内容,最后这些士族人家都被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下令抄家了。

    到了第四天下午,李义府正在向士族长讲抄出来的士族的田产、财产分配过程时,嵩县朱氏有族人来报,马九亲自带队把嵩县朱氏抢了。

    朱氏族长朱耀辉当场晕倒在地,其他族长纷纷跪地痛哭,请求李承乾召见。

    李承乾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情况,得到这个消息终于笑了,下旨明日召见洛阳城周边的士族族长。

    第二日,李承乾在伊川县南门前召见洛阳周边士族族长,提前命薛仁贵作好布置。

    李承乾下令他从长安带来的官员,造反的伊川士绅、分得田地的饥民,以及所有住在伊川县城的百姓必须全部在城外观礼。

    当日天气晴朗,微风习习,整个伊川县城像过节一样热闹。

    李承乾摆开全副皇太子仪仗,雍容肃穆缓缓前行,数万百姓看见都觉得目炫神驰,以为是天上神仙下凡了,口里不住地念颂各路神佛的名号。

    三千大唐府兵盔明甲亮,手持各种明晃晃的武器,威严肃穆地排列成整齐划一的方阵,如同一座大山一样摆在李承乾的宝座前面,震摄着所有人的私心杂念。

    李承乾升座,下面数万人如同风吹稻浪一般,纷纷朝着李承乾躬身拜倒。

    “参见太子殿下!”

    山呼之声隆隆,传出数里之外。

    李承乾右轻轻一挥手,刘葵高呼一声平身。

    数万军民再次由前往后依次直起身子。

    士族族长被安排在最外围,和他们一起的还有百十个贫苦的老农,士族族长听说李承乾打算一起召见他们。

    这让这些士族族长心里很不是滋味,自从站在这里脸色就没有好看过。

    洛阳周边这些士族族长也都是见过世面的,其中有好几个还都朝见过李世民,对于朝廷的礼仪一清二楚,但是像今天的这样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尤其是眼角余光看见站在他们左侧的贫农,一个个激动地热泪盈眶地看着高台上的李承乾,就觉得心里一阵不安。

    李承乾看着数万人都直起身子,很想当众说些什么,只是扩音器铺设麻烦,李承乾就没安排,直接下令“召见洛州父老”。

    “太子殿下有令召见洛州父老!”

    刘葵一声传呼,下面数十名内侍一个接一个往外传喝,沿路近二里路上的人都听见太子殿下洛州父老,不由都朝外面看去。

    只见一大群人有老有少有贫有富,被内侍引着缓缓往皇太子所在的高台走去。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族跪了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百十人来到李承乾宝座前行礼。

    贫民见了李承乾都是跪在地上磕头,一众士族族长则只是躬身作揖。

    李承乾嘴角挂着冷笑,起身把贫农刘老头扶起来道:“你们都到这边来。”

    刘老头等人见着李承乾早惊的六神无主了,李承乾说什么是什么,忙随着李承乾的手往右边上首走几步与一众士族族长分开。

    两边一分开,李承乾转身回到宝座上笑吟吟地看着刘老头等人道:“孤王这几日事情太多,也没有时间去看看你们,不知道你们的田地都分到没有,每日的饭食可能吃饱?”

    自从知道李承乾是当今皇太子以后,刘老头和所有认识他不认识他的人都说刘老头得了天大的造化。这些日子刘老头早成了伊川县的名人,多少百姓专门去找他,听他讲“与皇太子在一起的日子”。

    此时再次看见李承乾,刘老头激动的话都说不好了。

    “好,好,俺们啥都好!”说罢停了一下,似是想起什么又大声道:“谢皇太子殿下。”说着又趴地上磕头。

    李承乾忙让内侍把他扶起来,又转头看向其他人道:“你们也都分到田地了?”

    这些人比刘老头也强不了多少,见李承乾问都忙道:“分到了,分到了,谢太子殿下。”说罢也都趴在地上给李承乾磕头。

    李承乾看着这些人微笑道:“都起来吧!”

    内侍们闻言忙上前把跪在前头的人扶起来。

    其中一个年轻汉子却不愿起来,依然趴在地上,涕泪横流地道:“俺们家,人老几辈子都是要饭的花子,俺爹一辈子都没有穿上过鞋。

    前几天太子殿下派人给俺们家分了田地,分了粮食,还有了住的地方,还要再给俺农具种子,俺娘在家早晚向皇天厚土祈祷,保祐太子殿下长命百岁。今个知道俺来拜见太子殿下,特意让俺多给太子殿下磕几个响头。”

    都知道大唐有均田制,但是洛阳一直都是北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历代达官贵族多如牛毛,附近的田地早就被瓜分干净了。

    唐朝还有很多还没有开发的土地,但是要饭的人也没有能力开发出来。

    那汉子一边说,一边哭一边砰砰地磕头,让在场的文武官员和将士们,都是感慨叹息不已。

    可越是如此越显得旁边的一众士族族长尴尬,他们到现在还躬身未起。

    李承乾见这汉子哭的情真意切,便亲自把他扶起来,微笑道:“你们有田地以后要好好耕种,一家子都能吃上饱饭才是要紧。”

    “哎!哎!”那汉子忙答应着。

    李承乾走到这些人中间,见他们一个个都是眼含热泪,激动的无以言表,便微笑着道:“这伊川县以后没有了士绅人家欺负你们,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孤王已经下令,洛阳的炼钢厂开始给你们打造农具,还要请来附近的大夫给你们和你们的家人看病。

    你们以后可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士绅和邪教妖人的话,他们各怀私心都是想要害你们的。”

    李承乾说的这些话,这几天八风殿的供奉也一直向伊川县的百姓灌输,能被叫来见李承乾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闻言都争着抢着向李承乾表忠心,还叙说一些他们的亲身经历,说的都是士绅平日里欺负人的事情。

    李承乾走回宝座津津有味地听着,后面还有文吏负责记录。

    可这些话都让那些士族族长听的心惊肉跳,一些事在他们家里极为平常的事情,现在说起来都是罪大恶极,杀头抄家都不为过。

    比如家主看上谁家闺女自然是直接纳进房里,可是看上谁家媳妇就得想办法把对方的丈夫害死。

    总而言之这些有特权的乡间士族平日里真不拿人命当一回事。

    官府给他们面子时,什么事都没有,可是换成李承乾这样的人,抄家灭族也不为过。

    “太子殿下您有所不知啊!俺落到这般地步都是被城关赵家害的。”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含着眼泪道。

    李承乾眼角余光看见那边的士绅依然躬身站着,没有再次行礼的意思,便对他道:“你慢慢跟孤王说说是怎么回事?”

    心道:就不信你们不累?

    那青年听李承乾软语相问,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低下头哭泣道:“说起来也是小人大意的错,小人一家原本是赵家的佃户,世代给他们家当牛做马。

    小人十七岁那年荥阳大旱,荥阳人都来俺们这里逃荒,俺娘看见逃荒的人里有一个小娘子长的好看,就拿出家里的三斗米,给小人换了当媳妇。

    俺媳妇叫大妮,不但长的好看人也贤惠,对俺和俺娘都是百依百顺。

    俺跟俺媳妇成婚后,不到一个月赵大郎的长随就找到俺。说是听说俺娶了媳妇,家里穷日子过的艰难,就让俺跟着他去洛阳买稠缎,回来给俺二两银子安家。

    俺听说了高兴地啥似的,拿上俺媳妇做的干粮就跟着去了,谁知走到半路上,他们竟然趁俺睡熟了,把俺捆起来扔进了伊河里。”

    “啊!他们为什么要把你扔进河里?”裴行俭听到这里不由问道。

    那青年闻言擦去眼泪,咬牙切齿道:“还不是那赵大郎看上俺媳妇了,他害俺只为强霸俺媳妇。

    俺到第二天被水浪冲到岸上,得救后连夜回家,就听说赵家的长随回去说‘俺偷了他的银子逃跑了!’

    赵大郎带着人抓了俺媳妇去抵债,还报了官到处捉拿俺。

    俺娘被他们活活气死了,俺本想偷进他家救出俺媳妇逃离伊川县。谁知没过三天,俺媳妇在赵家也被赵大郎的娘子给打死了,呜呜……”

    “伊川县城关赵氏听说是天水赵氏的分支,竟然干出这样的事情。”裴行俭惊讶道。

    天水赵氏是战国七雄中赵国王室的后代,秦始皇时迁往天水,北魏时有一支迁居洛阳。在洛阳历经百年开枝散叶,附近州县有很多赵氏宗族。

    今日来求见李承乾的族长中就有个姓赵的族长,就是天水赵氏的后人。

    李承乾没有理会裴行俭直接回头问李义府道:“这个城关赵氏怎么判的?”

    李义府忙躬身道:“启禀太子殿下,城关赵氏一族所做恶事极多,除了谋害孙大郎一家外,仅我大唐立国以来就有数十桩人命案子,臣判他们家十六岁以上的男丁一律斩首,家小流放岭南,永不得回归故里。”

    那些士族族长听了都是心惊肉跳,不过这些事情他们这几天也知道一些,此时再听还能撑的住。

    众族长依然躬身站在那里,等着李承乾先命他们平身。

    不过李承乾也是早有准备,当即起身,神情肃杀沉声道:

    “陛下早就有意在洛阳营建东都,像李半城赵大郎这样的人家必须提前清锄干净。传孤王的命令,洛州各地百姓可以结队去官府上告揭发当地土豪劣绅的罪行,凡查问属实的一律重判,田产平分给当地无田的百姓耕种。”

    “啊——”

    扑通、扑通、……

    李承乾话音一落,一众士族族长再也撑不住了,纷纷跪下。

    “求太子殿下开恩!求太子殿下开恩!”

    这些人多少都长点脑子,知道有了李承乾这道命令,贫民、佃户就算是为了田产,也一定会齐心协力去告发他们往日的罪行的。


………………………………

第四百二十九章 耳光响亮

    一众士族族长下跪求饶。

    李承乾身边的一众文武大臣都是心里有数,见此一个个不动声色地看着,想要置身事外。

    李承乾眼角余光看见他们这副样子就生气,心里不爽,脸色一冷寒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说罢不待一众惊愕的士族族长开口,直接点名道:

    “高季辅你也是东宫的师傅,你来为孤王解惑!”

    高季辅闻言嘴比一众士族族长的嘴张的还大,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嗯?”

    李承乾等的不耐烦,长长地嗯一声。

    高季辅一惊,恨铁不成钢地看一眼跪在地上的一众士族族长,连忙躬身作揖道:“启禀太子殿下,他们是求太子殿下早日发兵平定嵩县妖女蔡文英的叛乱。”

    李承乾看着一众士族族长,脸色稍霁,问道:“是这样吗?”

    “正如高中书所言,我等确是请求太子殿下早日发兵平叛的!”

    卢氏族长卢权连忙道。

    李承乾听了神情转为嗔怪,看着他们反问道:“既是如此,你们怎么不早说?”

    一众士族族长几乎要破口大骂,我们弯着腰行礼,你看都不看一眼,我们怎么说话?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按礼制他们身上没有爵位、官职,见了李承乾是要行下跪礼的。以往没有人拿他们当普通百姓看待,见了四五品的官员多数都是平礼相见,时间长了他们自己也不把自己当普通人了。

    看李承乾的脸色这话是不敢说出来的。

    李承乾见他们都低头不吭声,心里略爽,缓缓站起来,往前走两步,来到一众士族族长面前。

    神情淡漠地道:“都平身吧!”

    一众士族族长心里哀叹,相互搀扶着吭哧吭哧地站起来,李承乾看也不看他们一眼,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缓缓朝前走去。

    站立两边的文武大臣缓缓在后跟着。

    一众士族族长见李承乾气势俨然,一时不敢上前。

    李承乾走到高台边缘站定,回身一看一众士族族长没有跟上来,轻轻朝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走近些。

    “你们看朝廷有这样忠心威武的铁血将士,什么样的叛乱不能平定?”

    一众士族族长刚走近几步,就见李承乾一脸傲然地指着下面的军阵朗声道。

    险些被李承乾气吐血,有这样军威强盛的军队,你咋不早点平叛?

    让蔡文英那个妖女祸害我们?

    嵩县朱氏已经被马九带兵攻破损失惨重,朱耀辉打算破罐子破摔,直接怼李承乾道:“太子殿下,草民曾闻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李承乾闻言一怔,想起来齐桓公征楚时确实有这样的对话,不过当时齐楚之间是交战的两个诸侯国,跟今天的情形完全不同。

    李承乾顿时沉下脸,寒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跟孤王说说,当今谁是楚国谁是齐国?再看看这些百姓,孤王的德行又哪里有亏?”

    “大胆刁民竟敢污蔑太子殿下!”

    气宇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