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厮,把挡在蜡烛前的东西拿开,烛光又照过东头众人坐的这两间屋子里。
哭过的人擦去眼泪,没有哭的人也不笑话他们,反而是一脸感慨,想要说些什么。
只是还没想好说什么,就见众小厮抬进来一张床,床上坐着瘦成一把骨的魏征。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坐在前排,看见魏征出来都吃了一惊,忙起身走到床前道:“玄成你怎么出来了?”
魏征淡然一笑道:“今天是我请客的我怎能不见见诸位呢?”
后面的众人有很多已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魏征了,见病成这样还出来见人,都颇受感动。
忙起身朝他作揖,乱七八糟地道:“郑国公您排了一出好戏……”
“郑国公您就歇……”
……
魏征艰难地朝众人摆摆手,听众人渐渐安静下来,正要说话。
就听旁边的长孙无忌幽幽道:“玄成,太子真得值得你做到如此地步吗?”旁边几位闻言心下了然,都朝魏征看去。
魏征没有理他们,艰难地扯道喉咙道:“诸位都是我大唐栋梁……这出戏是太子殿下写的,写的好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太子殿下曾给刘洎写过一句话,叫叫‘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亦虐上天难欺。’……咱们受老百姓供养,自然得替老百姓着想,……所以大唐不能再乱了,不能再出现,再出现前隋那样的祸乱了……”
魏征说的断断续续的但是聪明都明白,这是要大家保李承乾。
“郑国公说的对,东宫乃是一国之本,在大唐绝不能出现前隋那样动摇东宫的事情。”这话说的郑地有声,众人看过去不是别人谏议大夫诸遂良。
“是啊太子殿下心系百姓,大有仁君之风,如何能被奸邪小人们动太子殿下呢?”
“是啊,要是东宫有变从此朝廷不宁老百姓又要受苦了……”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都说不能动东宫储君之位。
没有人问一句谁要动摇东宫,也没有人说该怎么解决,显然这些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明日就是十二初一,是大朝的日子,而且近来京中发生的事情又都对太子有利,东宫必然选择明对魏王发难。
但是这里只有长孙无忌和岑文本知道,魏王一党也选择在明日大朝上对东宫出手。
长孙无忌心里苦笑,本他以为自己已经看破先机,只要等他们斗的两败巨伤时,自己出来收拾残局就行了,可是现在看来这个残局怕是不好收拾啊?
………………………………
第39章 咱们保荐魏王做太子
十二月初一,寅时初,天上还是星斗灿烂的时候,太极宫门前就已经人群涌动了。
等候上朝的官员三五成群地站在寒风里谈笑风生,很多官员都在谈论昨天晚上在魏征府上看的新《仁寿宫》。
昨天去魏府赴宴的人此时都成了焦点,这些人被众人围在中间,向众人说着在魏府看戏的新鲜,看到众人投来的羡慕眼光都感到十分的自豪。
先说昨晚的魏府前厅是如何布置的,再说太子殿下作的词曲如何美妙绝伦,然后感叹一翻隋朝的灭亡,说到最后自然而然地要说一说魏征最后出来讲的话。
听得人从头听到尾,也觉得隋亡与废长立幼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隋亡没多年,而士大夫又都有评古论今的雅好,所以大家都不免要批评一翻前隋不遵礼教,废长立幼,以致亡国的教训。
就在众人堆里,杜荷找到了前来上朝的房遗爱。
杜荷和房遗爱都是李世民的女婿,杜荷像貌英俊又很有才华,所以娶的是长孙皇后亲生的城阳公主,早早的就被封为襄阳郡公,还是太子承乾的心腹。
房遗爱娶是的庶女高阳公主,本人才名不显,虽然是房玄龄的儿子,现在也不过是个太府卿。
房遗爱因房玄龄的关系得到魏王李泰的看重引为座上客,但是魏王李泰也慢慢地发现房遗爱无才无德,胆小懦弱,而且房玄龄始终偏向东宫,房遗爱就渐渐地在魏王一党里靠边站了。
杜荷从来看不起房遗爱,今天专门来找他当然李承乾交待的。
“原来遗爱兄在此,教小弟好找。”杜荷笑呵呵地走到近前,朝抱拳房遗爱道。
“杜荷,你找我做什么?”房遗爱虽然没有杜荷精明,但好歹也是混了十几年长安纨绔圈的人,一向与他不睦杜荷突然找来自然引起他的警惕。
杜荷闻言叹口气道:“除了要保荐魏王殿下做太子还能有什么事?”说低下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房遗爱听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睁大了眼睛问道:“你?杜荷要举荐魏王为太子?”
杜荷显得更失落了,半天才低声道:“若非万不得已,谁愿意改换门庭?”
看着杜荷失意,房遗爱瞬间觉得自己高大了不少,低头俯视着杜荷,脸上带着矜持的微笑,拖长了声间道:“出什么事了?说说吧!”
杜荷闻言把头低得更低了,长叹一口气道:“昨日我叔叔找到我跟我说,太子近来在城中做的事让陛下很不高兴。陛下昨天已经当面告诉魏王殿下,要让魏王殿下做太子。”
“这是真得?”房遗爱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唉要不是这样,我会来找你?”杜荷没好气地道。
房遗爱有些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伸手想去一挠挠头,却碰到了戴在头上的帽子。
杜荷见状又指着那三五成群谈论魏征请客的人道:“你也不看看这么多人都在谈论
什么,他们都在谈论昨天晚上魏府请客的事儿。要不是到了最危急的关头,那快要病死的魏征会这么拼命?”
“这倒也是?
可是,我听见他们都在说不能废长立幼,正在这生气呢!”房遗爱说着有愤愤不平。
杜荷则低声道:“太子殿下这段时间做事你也知道,东宫的几位师傅都被他禁在外面,他还把所有的世家都得罪了。这两天又逼死了宰相,无缘无故把魏王殿下扣住,你说他这做得哪一件事,是陛下能容得下的?
我叔叔昨晚从芙蓉园回来,跟我说了很多,希望我能弃暗投明。
我也想了,跟着太子殿下是为功名利禄,那以后魏王成了太子不也一样吗?
最不济我也不能一条道走黑,跟着他去死吧。
所以我决定转投魏王殿下,然后,然后要给太子殿下争取一个好的地方安置,让他后半生能过得好点儿。”
杜荷说着还抬手抹抹眼角根本就存在的泪水。
“放心吧,陛下不会亏待他的。”房遗爱伸手拍拍杜荷的肩膀安慰他。
杜荷把头低着,似是十分伤心,其实是在等房遗爱来问他。
果然过了一会儿,房遗爱把杜荷说的信息消化完,就问道:“那今天我们怎么办?”
杜荷也似是调整好了情绪,抬起头,郑重地看着房遗爱道:“我叔叔说,今天不一定能搬倒太子殿下,但是要让陛下对太子做出惩罚,也要让群臣知道后头该保谁做太子。
所以要你第一个出来保荐魏王殿下做太子,因为房伯父在朝中举足轻重,是最了解陛下心思的人。
你一出来众人就都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了,你看这些满嘴里说着‘不能废长立幼的人到时候一个都不敢再出来为太子说了。”
房遗爱听到这里那是满心得意,左右看看太极宫前的百官,心里产生一股顾盼自雄的豪情。
杜荷见他如此,语气幽怨地道:“说到底这头功还是你的。”
房遗爱听了十分得意地道:“贤弟放心你我亲兄弟一样,有朝一日愚兄发达了,定不会忘了贤弟的功劳。”
杜荷装成抱怨道:“那就好!”
房遗爱得意过后又有些美中不足之感,抬头看着天上的繁星,略有遗憾地道:“魏王殿下怎么不亲自跟我说呢?”
杜荷听了心里一惊,面上却露出不愤道:“我跟你不行啊?这是什么时候让魏王见你?”故做生气地转过头去,恰好看见杜楚客正在那边和几个大臣说话。
“贤弟不要生气,愚兄也是想着半个多月没有见着魏王殿下了,所以所以……”房遗爱忙向杜荷解释。
“别吵吵了,你看那不是我叔叔正在和其他大臣商量吗?要不要我把他叫过来再跟你说一遍?”杜荷拿捏住了房遗爱的性子越发的疾言厉色。
房遗爱则抱着拳陪笑说好话,杜荷看差不多了,才接着道:“这会儿有那么多大事要忙,我们就不要给他们添乱了。”
“一切听贤弟的安排。”房遗爱虽然心里不服,但也不敢在个时候去找杜楚客,心里想着等魏王殿下入了东宫还是要靠我父亲,到时候你叔叔也就没用,魏王面前还不是我得宠……
因为东宫离太极宫比较近,所以李承乾出发的比较晚,他是等到太极宫的打开宫门才起驾的,这样他就不用在太极宫门口等着了。
李承乾到了在太极宫门口,就换乘四人抬步辇,这是因为李承乾脚上有伤李世民特许他可以在宫里乘辇的。
不过原来的辇就是一张门板,盘腿坐在上面很不舒服,李承乾没有见过明清时的步辇具体是什么的样,就直接把的太师椅底下加几个连接木杠的榫孔,让人直接把太师椅抬起来,这样既安全又舒服。
李承乾到了太极殿前,就有小太监上前把他引偏殿暂候不用跟一群大臣一样在太极殿前整班排队。
………………………………
第40章 请陛下立魏王为太子
李承乾在偏殿里等了一刻钟,就被人引着来到太极殿门前准备进殿。
太极殿前文武百官员已经按品排班肃穆而立,李承乾以皇太子之尊排在右边第一位。
李承乾想着马上要见到千古一帝李世民,心里有些别扭,毕竟是去认爹。
不管李世民有多么伟大,都改变不了李世民现在想要废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事实。
他现在穿越成了李承乾,这也是他改变不了的,所以他必须面对李世民这个敌人。
找个先千古一帝做敌人,听起来很爽很剌激。
但是想一想李世民那些敌人的下场,李承乾就浑身发冷。
宽阔的太极殿里装饰的金碧辉煌,文武百官站立两立,李世民走上宝座,众人朝圣般地向他行礼。
虽然只是一套简单的礼仪,但是在所有人都一丝不苟地行完礼之后大殿里的气氛显得有那一丝庄严神圣了。
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叫‘朝廷’,其实就是朝拜圣人的地方。
李承乾跟着做完这套动作,心里的杂念也少了很多。
他抬头看向上方的李世民,李世民也正透过眼前冕旒朝他看过来。
这些天李承乾在长安城里的动静不小,李世民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世民现在也想不明白李承乾干这些事有什么目的,说他想要个好名声他却得罪了那么多大臣,说他想要铲锄异己,李泰还活的好好的。
但是此时两人目光一接触,李世民感到自己这个儿子与以前有些有同,竟然敢大胆地打量起自己来了。
李承乾十分好奇地打量着李世民,这样的眼光这些年已经很少落到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觉得有些不舒服,眼光就锐利起来,李承乾被他看的一惊就立即低下头收回目光。
李世民心里冷哼一声,还是这么胆小懦弱,将来如何承继大统?
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间的眼神交汇只是瞬间的事,很快李世民身边的内侍,站出来宣布大朝开始,众臣有事奏事。
像这样大朝本来就是走个流程,朝廷宣布一些重要决定,一些外臣和藩邦使节朝见一下皇帝,上奏国事都是在常朝时上奏。
但今天显然不样,朝廷没有宣布任何新的政令和重大决定,直接让下面的大臣奏事。
这显然是李世民有意安排的,想要给李承乾和李世民认为的那个给李承乾出谋划策的人一个教训。
李承乾也猜到今天肯定会有人对他发难,要不然他也不用做那么多准备。
昨天专门问了大朝的流程,现在见李世民直接让大臣奏事,其目的不言自明。李承乾心里冷笑,既然你李老二要挑事那就来吧!
但出乎李承乾和李世民两人意料之外的是,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左庶子张玄素。
李承乾看着一个身穿大红袍的瘦小干枯的老头,迈着四方步走到大殿中间,一板一眼地向李世行礼,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臣左庶子张玄素上奏,近日东宫太子行事乖张,不近正人,亲近小人如薛仁贵、裴行俭等。这些小人为了得到权力竟然怂恿太子殿下随意改动东宫卫率轮番守卫之责,更是趁陛下不在京中,与太子一起,虐待亲王、插手朝政,遗误救灾,逼死宰相等等有违常理之事。
东宫失德臣时时忧心,故于市井中查访,竟访知太子殿下被邪魔附体,才有此种种荒唐悖逆之行径。
太子之德行已难于副东宫储位,请陛下早做决断。臣昧死以进!”
张玄素话没说完,李世民脸就黑了,说的都是什么东西?连皇太子都能被邪魔附体?那朕成什么了?
站在前几排的大臣,听了张玄素的话,也很不以为然的。孔子都说‘口不言怪力乱神’唐朝又是对巫术禁令极严的一个朝代,一般人都不信这些东西,却被一个大儒在太极殿的大朝上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了。
张玄素刚一住口就有大臣站出来大喝道:“张玄素你喝了早酒了吗?胡说八道什么,还不快快向陛下和太子殿下请罪!”众人看去不是别人正是詹事府詹事于志宁。
于志宁完全是出于好意,但是张玄素却不领他的情,胡子翘的老高,大声道:“这个太子从不肯听你我的谏言,不是邪魔附体了是什么?”
说实话这也不能全怪张玄素,张玄素读一辈圣贤书,从来都是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结果李承乾从不没采纳过他的谏言,所以他心里认为李承乾的所作所为全部都是错的,为什么错呢,被邪魔附体了。
虽然张玄素的弹劾引起满朝侧目,但是李承乾却差点笑出来,因为邪魔附体的说法,本来就是他让许敬宗放出去的。
张玄素曾经就以太子被邪魔附体上过奏疏弹劾他,奏疏还是他亲自安排杨师道送上去的,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消息。
今天张玄素在大朝上直陈其事,算是把东宫的几个师傅都埋进去了,这个坑总算没有白挖。
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看见李承乾的喜色,不待其他大臣反驳张玄素,直接问李承乾道:“太子你怎么说?”
李承乾柱着拐杖一瘸一点地走到大殿中央先李世民行礼,然后才痛心疾首地道:“启奏父皇,张师傅向来如此,只要是谁稍不合他的心意,在他眼里那便是妖魔鬼怪。
儿臣这些日子一直忙着救灾,没有照顾到他,他的病就发作了,在大朝上也说起胡话来了。
当然这件事父皇也有错……”
“混帐东西,你说什么?”李世民霍然起身,愤怒地眼盯着李承乾。
整个大殿里的人都吓的战战兢兢、屏声敛气尤其是后面的人,都不知道李承乾说了什么,更是以天要塌了。
可是李承乾却面色如常道:“父皇您听儿臣把话说完,再发怒也不迟。”
“讲。”李世民愤然坐下,把脸扭向一边不看李承乾。
“父皇有道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你把这样的老师选到儿臣身边去,这能把儿臣教好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