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王此言一出城楼上的几个人不由都朝李承乾看去。
连李世民也咬着牙道:“朕不是郑庄公!”
春秋时的庄公放任他的弟弟段谋夺公位,最后一举把他弟弟赶出郑国。君子指责他不提前教育弟弟段是虚伪。
李世民如此说就是表明这事他不知道。
李承乾见状不由大怒,看着城下的荆王道:“你自己勾长安士族,密谋造反居然还反咬一口?
你现在身死族灭就在眼前,不该好好想一想,除了你的野心还有谁能劝的动你?
莫说是你败了,就算你赢了明日登上皇位,你也不过是士族手里的傀儡,难道你会是那些士族的对手吗?
像你这样猪狗不如的蠢货除了祸害天下半点用处也没有,孤王用得算计你吗?”
“承乾!”
李世民听见李承乾如此尖酸地骂自己的叔叔,忍不住出声喝道。
“李承乾你辱我太甚,今天本王就跟你拼了!”
说着率先打马向前疯了一般向着城门冲去,身后数十个死忠也跟着他打马向前。
李承乾毫不犹豫地下令道:“放箭!生死勿论!”
这就是下了必杀令。
李世民闻言震惊地瞪大了眼睛,正要说话就见王方翼手持大弓引弦一箭正射中荆王的面门,荆王中箭应声落马。
紧跟着一阵弓弦声响起,跟着荆王往前冲的数十个叛军也尽数倒毙。
瓮城中还剩下三百多叛军不知所措呆立中间。
“你们是跟荆王一起去死,还是放下武器听候孤王发落?”李承乾看着他们淡淡地道。
李世民看一眼李承乾,提一口气对下面的叛军道:“朕念尔等是亦是受荆王裹挟,最后关头尚有悔意,若是现在投降可免尔等死罪。”
“陛下都免了你们死罪难还要顽抗到死吗?”
张士贵怕有人没有听懂做出不智之举,引得李承乾大开杀戒,连忙加一句。
下面将士一听“忽啦”一声纷纷放下武器跪倒在地。
“我等愿降!”
“谢陛下不杀之恩”
……
……
李承乾看着这些人跪下淡淡地点头,知道荆王这一次谋反他算是胜利了。
“启奏陛下,李则率兵在外攻打宫门!”窦奏节快步走过来向李世民行礼道。
李世民现在对他的感官十分复杂,扭头不理他,窦奉节尴尬地不知如何是好。
李承乾看见便下令道:“王方翼协助窦将军守住宫门。”
“遵令。”
王方翼今日准备的火药因为李世民亲自出现在城头没有用上,这回正好用上。
闻令忙指挥着将士把靠近玄武门的投石机都推到玄武门那一边城墙上去。
李承乾回头见李世民一脸的疲惫落漠,便对他道:“祸首已死,父皇还是回甘露殿歇息吧!”
“哼!”李世民把头扭到一边去。
李承乾见状知道李世民对他直接下令射杀荆王不满,便不吭声只看着前方的战斗。
“轰隆隆……”
王方翼的投石车一摆好立即朝着城下的叛军投掷炸药包,一连数十包炸药投下去李则就连忙率领叛军落荒而逃。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李则率叛逃跑,臣请率军出宫去追。”王方翼前来禀报。
李世民正要答应,就听李承乾直接道:“不用,孤王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了,他们跳不掉的。”
李世民和众将都不明白正要询问,却见李承乾指着南方天空飘来的几颗橙色的大星道:“父皇请看,孤王的飞鹰军到了。”
“那是?”
李世民眼神惊恐,半张着小嘴看着天上的热气球朝着玄武门方向汇集。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为报太子倾城动
当热气球出现在承天门前时李世绩等人也吓了一跳,但是听见热气球上传出的话,知道这些“神仙”是李承乾安排的救兵。
“太子殿下可是真是深得天心啊!”高士廉见了不由感叹道。
站在承天门上的大臣很多都是不相信的,但是谁也不能解释天上飞的热气球是怎么回事,只能认可高士廉的话。
……
长安城里的很多百姓和官员都知道今长安城不太平,住在朱雀大街两边的人家,很多还受到了叛军骚扰。
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些人家都选择了各家自扫门前雪,只要叛军不进自己家门,或者进了自己家门打出去就算了,没有人敢出头上街去帮朝廷平叛。
因为大部分百姓和官员都不知道朱雀大街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当满天的热气球缓缓从头顶飞过,上面传下的话涉及李承乾时。
长安城的百姓不淡定了。
太子李承乾对于长安百姓来说并不陌生,李承乾一穿越过来时就坐着车驾在长安里抚孤恤寡,几乎走遍整座长安城。
后来关中大雪成灾又是李承乾出面救灾,再后来东宫八风殿的供奉在长安城各处表演节目。
他们颂扬的李承乾的仁德与功业,很多长安老百姓都背出来。
本来不知道朱雀大街上发生的事跟太子李承乾有关也就算了,现在天上的“神仙”说有什么王,要谋害太子殿下,那怎么能行?
于是各坊凡是听到这话的百姓纷纷拿出家里的武器、农具,家里利器少人丁多的就找邻居去借,实在没有的就拿出挑水扁担甚至折根树枝。
反正手里拿一样可以打人的东西,就纷纷走出家门,去保护他们的太子殿下。
当各坊里的百姓拿着‘武器’跑到到朱雀大街时,柴令武带领的叛军早就被热气球上传下的话吓得士气全无投降了。
但是老百姓不愿意啊!
就这些人要害我们的太子殿下,一定让你们尝尝我们老百姓的厉害。
百姓纷纷上前对投降的叛军棍棒相加,朱雀大街上一时间鬼哭狼嚎。
任雅相和郝处俊等人连忙向百姓解释,
“太子殿下说了‘这些人都是要用来做苦力的’现在若是打死,太子殿下就没有人可用了。”
劝了半天才劝信愤怒的百姓,但是满大街几千叛军包括柴令武在内都被百姓们打的头破血流,滚地葫芦一样躺在地上惨叫。
直到此时没有参与叛乱的官员士族人家才带着家丁出来。
李靖一行人被堵朱雀大街后头全程看见百姓对叛军的恨意,转头对他身后学生们道:“太子殿下得民心如此,是谁也反不了的。”
他身后大唐皇军政学院的学生一个个都看的热血沸腾,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就跟李承乾干了。
而被他押着薛万彻一伙叛军,则一个个垂头丧气再也没有正义在手的感觉了,只希望别被百姓发现他们也是叛军,临死还要被狠揍一顿。
百姓们打完叛军,仍不放心李承乾,纷纷要求去太极宫看太子殿下一眼。
任雅相和郝处俊闻言十分为难,既不敢当众拒绝百姓们要求,又不敢替李承乾答应。
正在为难时却见赵节派人来称承天门前贺兰楚石带领的叛军还没有投降,请任雅相和郝处俊处理了这边去承天门前帮忙。
旁边的百姓听了,也不用谁指挥一窝蜂全都冲进了皇城。
承天门前叛军很快就被打的倒地不起。
高士廉、李世绩等人看着突然冲进来数万拿着工具的百姓一时也都被吓住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了。
直到李靖走上来告诉他们,这些百姓是来助太子殿下平叛的,才算稳住心神。
可是又听下面的百姓非要见李承乾一面,只得进宫去请示李承乾。
……………………………………………
随着热气球飞临玄武门上空,玄武门城楼上的众人分明听见上面传下话来。
“逆贼李元景谋反,天地不容!”
“李元景陷害太子殿下,天地不容!”
……
……
“承乾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下意识抓住李承乾胳膊问道。
李承乾见此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道:“父皇莫惊,这是儿臣命杜荷和苏定方新训练出来的飞鹰军。”
“飞鹰军?”李世民抬头看热气球,指着其中一个道:“这是杜荷和苏方训练出来的?”
“正是。”
李世民眼睛一瞬不瞬地看了半天,收回目光看着李承乾道:“这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此法甚是简单,回头父皇一看便知。”
“嗯!”
李世民以为李承乾不方便说就没有再追问,又抬头再次看向天上橙黄的热气球。
看了一会儿又问李承乾道:“虽然把人送上了天,可这也没法打仗啊?”
旁边的李道宗闻言忙附合道:“陛下说的是,这人在天上打不着地上的人也是无用。如果人能下来的话在攻城的时候倒是可以把人直接送进城里……”
李世民听了眼睛一亮,忙称赞道:“还是道宗脑子机灵,不过今夜有他们盯着量那李则也难逃出升天,明日派遣大军把李则的叛军击灭就是了。”
“陛下如此一说臣倒觉得这个好斥堠,不但看的远敌人还打不着。”那边的张士贵也跟着附合道。
李承乾眼睛一直盯着有几个热气球已经飞到芳林门的位置,便指给李世民道:“父皇您看芳林门那边,他们要开始轰炸叛军了。”
“轰炸?”
“他们怎么轰炸?”
李世民闻言不由神色一怔看着那几个热气球头问道。
李承乾还没来及回答就见芳林门那边火光闪烁,“轰隆隆”一阵巨响传来。
因为玄武门离芳林门十分近,李承乾等人都感到地动山摇。
李世民等人见状不由大惊失色,没想到这种热气球威力竟然这么大。
神色紧张地看着李承乾问道:“承乾这热气球怎么也能轰炸?”
“是啊太子殿下,这热气球也太神奇了吧?”
……
李承乾想往玄武门前去看看芳林门的情况,便直接道:“那是热气球上的人往下投的火药包。”
“站在热气球上投火药包?”
李世民是仔细研究过火药的,闻言一想,站在热气球上往下投掷火药确实可行。
脸上不由露出恍大悟的神情。
李承乾不没有动脚就见老鬼急匆匆地走过来,声带惊喜地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城外的叛军的都跪地请降了。”
李世民闻言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五千人马一个瞬间就被炸的跪地请降,这热气球也太厉害了。
李承乾闻言看一眼已经快飞出长安城范围的热气球便道:“热气球的事暂时还不能对外公布,就请张将军出城受降吧!”
张士贵闻言忙走出来向李承乾行礼道:“臣遵旨。”
张士贵行礼后就直接转身就带着兵出城受降去了。
李承乾见这边的事情了,便对李世民的道:“父皇身体不适,又操劳了大半夜,现在反贼已经被请降,儿臣就送父皇回甘露殿休息,再让御医给您看看。”
李世民闻言冷哼一声道:“摆驾去两仪殿,朕要见一见今晚平叛的臣子。”
李世民和李承乾的车驾先后来到李两仪殿时,李世绩等大臣已经等在这里了。
………………………………
第三百六十八章 被赶出太极宫
众人看见李世民和李承乾车驾先后来到两仪殿前连忙上前行礼。
李世民坐在车驾上沉着脸道:“众卿平身,先进殿里再说。”
群臣进殿后再次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行礼。
李世民半歪在罗汉床上李承乾坐在旁边有些担心地道:“父皇还是先让御医给您看一看,吃些药再商量国事不迟。”
高士廉也关心地道:“陛下身体为重!”
李世民闻言叹一口气,摆摆手道:“朕的身子没事,再说了现在外面的叛军肆虐,朕如何放心的下?”
说到这看一眼李承乾,又神色复杂地道:“承乾虽然仁孝但是到底年轻,出了这样朕不能不管啊!”
见群臣面色有异以为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便直接道:“好啦,有什么为难的事直接跟朕说,有朕在大唐江山变不了天!”
高士廉闻言忙道:“启奏陛下,宫外的叛乱已经平定了,叛贼都跪地请降,一个都没有跑掉!”
李世民听有些疑惑问道:“谁下令禁军出宫平叛的?”
因为今夜的主要战场在玄武门,所以要等玄武门平定之后承天门的禁军才能大批出宫平叛。
玄武门平定后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没有下令禁军出宫平叛,怎么就已经就平定了?
李世绩今夜负责承天门,闻言知道李世民误会了忙出列解释道:“禁军没有出宫,是长安城的百姓出来打败了叛军。”
“长安城的百姓?”
李世民听了更加不解了。
李承乾闻言含笑对李世民解释道:“启禀父皇,儿臣担心叛军劫掠城中百姓所以下令龙首原上和升道坊的百姓出来与叛军周旋,没想到他们直接平叛了。”
李世民闻言脸色有些不自然,点点道:“这些义民也要好好封赏!”
“儿臣遵旨!”李承乾含笑道。
见李承乾误会了,李世绩忙再行一礼解释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平乱的除了龙首原和升道坊的百姓,还有长安城几万丁壮也都出来了。”
李世民闻言不敢相信地看着李世问道:“懋功你是说全长安的丁壮都出来了?”
李世绩闻言一滞,然后缓缓道:“臣也不知具体有多少丁壮,但是看数量总有几万人。”
“哈哈,大唐的百姓忠义无双,朕就常说‘民为水,君为舟……’在关键时候还是百姓们忠于朕。
等荆王叛乱平定后朕要下旨长安百姓免租税一年,民年满八十者赏粟帛。”
李世民亲自下旨大赏,是为了让史书上详记下此事。
“陛下与太子殿下仁厚爱民自然深得民心!”高士廉忙跟着凑趣道。
李世民闻言笑着点点头道:“荆王为朕兄弟,被奸人盅惑密谋造反也是朕教导不严之过,可是长安百姓能分清是非,出门平叛可见朕也不是一无是处。”
说到最后神色不由有暗淡。
不管有情无情,兄弟相争总不是好事,李承乾既然已经杀了荆王,李世民于情于理都要表现出他作兄长的自责之心。
马周忙上前行礼道:“陛下圣明烛照、大唐君临四海,更能教导出太子殿下这等英果仁孝的储君,何愧于天下?
荆王元景私心作祟,愚蠢昏溃,竟敢私窥至尊之位,合该遭受天诛地灭,与陛下何干?”
李世民闻言叹口气没有说什么。
高士廉便接着道:“启奏陛下,城中百姓听说荆王要谋害太子殿下,甚是担心,想要在承天门前看一眼太子殿下……”
高士廉越说声音越低李世民脸已经越来越僵硬,刚才他还想着以后史书上记载荆王叛乱,长安百姓助帝平贼,那他得多有面子?
可是如果后面记载上,出兵平贼是因为要保护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却不注意李世民脸色,起身朝李世民行礼道:“儿臣先上承天门城楼上去见见长安百姓!”
如果不是李世民非得要来两仪殿,李承乾早就出去了,毕竟刚刚平定叛乱谁出去稳定人心,以后谁的威信就高。
……
……
李世民仿佛没有听见李承乾说什么,而是看向李靖道:“药师也来了,承乾疏忽致有荆王叛乱,连你也不得安宁,何况长安百姓?”
“呃!”
群臣感到画风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