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

    在骚乱中有人出声不断给众官壮胆声,官员的阵列才算是堪堪稳住。

    李承乾看着这里跟上一次一样,现在刚开始门前站在这里的都是年轻官员,不同的是这些官员比上回的组织性更好一些,显然这些人里隐藏着一些主谋。

    “太子殿下来见臣等,可是想通了要回东宫闭门读书?”一个穿大红袍的年轻官员站在前面高声喊道。

    丘行恭闻言冷冷喝斥道:“放肆!”

    李承乾对此只是淡淡一笑,转头问身后的群臣道:“你们各衙门走出来多少官员?”

    杨师道闻言道:“臣派人去问过了,这些出来的官员的大多数都是闲职,各衙门的实职官员并没有多少出来的。”

    李承乾闻言扭看着下面这些所谓的‘官员’其实都是冗员,对历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宋代冗官非常多,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时重点提了出来。

    其实唐代冗官更多,因为唐代政府太开放了几乎是来者不拒,不说进士科明经科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还有大量的被推荐的、恩阴的、杂流转正的、外族投降的这些人入仕根本就没有任何计划。

    朝廷也不因为官吏增多就改变体制多做点事,所以很多官员都是冗员,这个在唐高宗时大臣刘祥道和杜正伦就提出来了。唐高宗命刘祥道和杜正伦制订详细政策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因为伤害到太多人的利益,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李承乾看着这些官员看一眼杨师道道:“吏部侍郎韦仁昭下狱了,就召杜正伦进京任吏部侍郎吧!”

    “臣遵旨!”杨师道立即答应下来。

    杜正伦做过李承乾的师傅,当初是因为李世民要废李承乾才把杜正伦贬出去的,现在李承乾地位稳固还做了监国召回杜正伦也算合理,群臣并没有多想反而觉得李承乾也不是那么无情。

    下完这道旨意李承乾也懒得再看这些人了,转身就走下了承天门城楼。

    在回甘露殿的路上,李承乾就下令禇遂良写一份诏令斥责承天门前的官员。

    然后命高士廉等人各回官衙稳住各衙门。

    李承乾回到甘露殿门楼上,就命人出去给苏定方送信,让他准备好飞鹰军,随时从天上入城平乱。

    虽然有李世民在不怕张士贵和丘行恭不听话,但是如果叛军和各士族官员为了混淆是非派人弄乱全城,则飞鹰军是最好的震慑叛军的武器。

    最后李承乾又派人去升道坊告诉泾县君刘氏,让她组织人员随时准备出来清理承天门前的官员。

    升道坊都是去前年冬天李承乾求助的灾民,刘氏更是一个忠烈的奇女子,由他们清理大街上的官员的李承乾十分放心。

    就在李承乾把一切准备就绪时内侍来进来回报,又有许多官员来到承天门前逼宫,而且还有一些人走到朱雀大街上。

    李承乾又连忙派人去龙首原,传话赵节让他组织龙首原上的青壮准备进城平叛,他们的目标和刘氏目标一样都是承天门前的官员和朱雀大街上的乱民。

    从上午到下午李承乾一直坐镇甘露殿门楼上,每过一两个时辰就会消息送来,承天门前和朱雀大街上的人增多,但是其他方面却没有任何动静。

    李承乾知道这是对方在不断给他施加压力希望他出错,比如现在就派兵出去镇压。

    但是李承乾也知道如果他先出兵镇压,那么这次叛乱无论结果如何对方都会说是因为李承乾残害大臣引起的。

    如果等对方先出兵造反,这些官员再被老姓打死都是罪有应得。

    为了后面的变法顺利李承乾现在一定要让对方先出手。

    到了下午申时末,丘行恭和张士贵联袂前来求见。

    李承乾并没有见他们而是直接吩咐老鬼道:“你带着他们去见陛下,路上告诉他们此事可以向陛下禀报但是要慢一些。”

    对这两个人李承乾觉得还是直接让他们见一见李世民,他们知道李世民身体越来越好,对士气的影响是极大的。

    ……………………………………………

    李世绩走出太极宫刚来到六部所在的地方就见兵部侍郎崔敦礼走出来,一看见他连忙走过来朝他拱手道:“见过李尚书!”

    李世绩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走过去,崔敦礼连忙跟过来低声道:“李尚书可见过太子殿下了?”

    李世绩闻言继续往前只淡淡地嗯一声。

    崔敦礼见状越发的急切道:“这长安城不能乱啊!”

    “老夫省得!”说罢停一下,又高声喝道:“把老夫的传令亲兵叫来。”

    有在兵部院里伺候的老人都知道,李世绩如此表现都是大战在即了,吓的慌忙跑出去传人。

    崔敦礼见李世绩已经有了主意才长长地松松口气,转身回自己的公事房去了。

    李世绩往兵部大堂上一坐,拿起案上的笔墨便开始伏案疾书。

    不一时,在兵部值守的三十个传令亲兵笔直在站在兵部大堂里。

    李世绩神情严肃地看着这些人铿锵有力地下令道:“尔等拿我手令传喻长安城内外各屯营将士,近日如不见我亲笔签的调兵文书,一兵一卒不得出营门一步,违令者杀无赦。”

    “遵命!”

    三十个传令亲兵齐声高喊,声音传遍整个兵部大院,各房官员书吏都抬头往前看,想知道李世绩倒底传下了什么将令,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接近兵部大堂一步。

    李世绩下完令便在兵部大堂上坐下,两只眼直直盯着出兵部的大门。


………………………………

第361章 窦奉节捉奸

    李承乾这边排兵布阵荆王李元景自然开始准备。

    荆王李元景也没有闲着,早早地就派人告诉窦奉节今夜准备给他打玄武门打开。

    窦奉节接到消息想到明天他就是定策功臣,将如贞观初年时秦王府的文武一样出将入相心里就如猫抓一样。窦奉节在玄武门上激动的一天都心绪不宁,过了午时见大将军张士贵离开半天也不见回来,以为是上天助成此大功,更百抓挠心。

    看看天色还早就想趁此机会回家看看,看看管家是不是按他吩咐的把家里的护卫什么的都派去朱雀大街上了。

    他此时心中不宁又不能与人分说,急需要用行动缓解心里的躁动,想到管家直接带着他的亲卫往家赶。

    窦奉节与永嘉公主的府邸就在太极宫西边的辅兴坊。

    窦奉节从玄武门出去往西走不到一里路再从芳林门进城,沿着掖庭的西墙走过修仁坊,不到半刻钟就回到家了。

    窦奉节带着一众亲卫直接骑着马从角门进府,见府里的行走的家丁护卫比往日少了不少,知道管家应该是带着人出去了。

    窦奉节见此想要掉转马头赶紧回玄武门去以免被张士贵发现他的异常,正要向身后的亲卫下令却看见长广公主和杨师道的儿子杨豫之的马车停在从角门往正院去的门口上。

    因想到长广公主与荆王李元景是一母所生的亲姐弟,李元景乃是杨豫之的亲舅舅,或许这一次的事情杨豫之也知道一些,不若去找他谈一谈。

    下马带着亲卫往永嘉公主的正院去,去找他原来十分看不起的杨豫之。

    杨豫之今年十八岁生性乖巧伶利,喜欢穿花衣和描妆容,因为脸生的黑出门前必定满面涂抹香粉,唐朝的画妆技术和画妆品还很低劣,所以香粉往往遮不住他的黑脸。

    窦奉节对他这些行径都十分看不上,曾当面说杨豫之的脸像霜打的驴+屎+蛋子。

    但是因为杨豫之又是和永嘉公主一起长大的,虽然是姨甥其实更像姐弟,

    永嘉公主也十分喜欢这个比自己只小两岁的外甥,因为杨豫之还和窦奉节闹过几回。

    后来杨豫之每次见到窦奉节都毕恭毕敬地行晚辈礼,窦奉节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来去。

    今日窦奉节因为心里一直不安宁想找人说话,他心高气傲也没有什么朋友,所以看见杨豫之在家里便直去找他。

    窦奉节领几个亲卫一路神色匆匆来到公主寝殿外,也没有注意到院子里四下静悄悄的一个丫环仆妇都没有,直接顺着游廊就走了永嘉公主卧室的窗下。

    正走之间窦奉节就听见室内传出“哗啦哗啦”的水声,心里不免疑惑谁在公主卧室洗澡呢?

    在他想来杨豫之来了就算他跟永嘉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在卧室待客。

    “哗啦哗啦!”

    “那窦大愣子就这么一天天的在玄武门守着也不回来,我若不经常来陪伴姨母,姨母恐怕也要像高阳公主那样去找几个和尚。

    哎哟!我的宝贝姨母,快撒手小的还得用那地方伺候你呢……”

    “哗啦哗啦……”

    紧接就听见永嘉公主娇嗔道:“我叫你个没良心的,人家把身子都给你了,你还这么编排人家。”

    ……

    ……

    轰隆!

    站在窗下的窦奉节如遭雷霹一下子就被定住了,过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痛嗷一声整个人合身撞向窗户。

    “扑通!”一声巨响。

    “啊——”

    “啊!”

    窗户直接被窦奉节撞掉,正在洗+鸳鸯+浴的两个人吓得大声惊呼。

    看清室内的情景窦奉节气的两眼通红,他向来自许出身高贵鼻孔朝天,在长安城都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如今头顶一棵万年青,瞬间就丧失了所有的理智。

    双拳握的“咯咯”作响,眼睛通红,缓缓朝被几个丫环扶着都站不直的杨豫之走过去。

    “啊,啊!”杨豫之看着窦奉节眼里杀机毕露,吓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被丫环拉磕磕绊绊地后退,两只眼睛惊恐地看着窦奉节不断走近,只是脸色惨白啊啊叫着。

    窦奉节走到跟着前,伸手抓住一个丫环的胳膊用力一扭,便把那个丫环甩出老远,撞在雀屏上闷哼一声就晕过去了。

    其他丫环以为她被窦奉节摔死了,吓不敢再扶杨豫之,想四散躲开却被窦奉节身后亲卫一一抓住扭到一边去了。

    窦奉节看着杨豫之祼身靠在牙床边上不敢稍动,便举起碗口大小的拳头,左右开弓,雨点一般落在杨豫之头脸上。

    “砰砰砰……”

    “呼呼呼……”

    “啊——”

    拳击声,窦奉节的出气声和杨豫之的惨叫声充斥着整间房。

    随着窦奉节的拳头和杨豫之的头脸不断相撞发出砰砰声响,杨豫之的声音越来越小。

    “窦奉节住手!”

    胡乱穿件衣服的永嘉公主披头散发跑过来,看见杨豫之头上脸上都已经血肉模糊了,是又痛又怕忍不住撕心裂肺地喊起来。

    窦奉节闻声回看一眼披头散发的永嘉公主心里怒火更炽,伸手抓起杨豫之的头发提起来往前拖两步猛地掼在永嘉公主的面前,抬起沾满鲜血往的手指着永嘉公主,面目狰狞地骂道:“贱人!我河南窦氏数代清白,窦奉节一世英名都毁在你这个贱人的手里了,今日我就是拼着一死也要手刃了你们两个奸*夫****!”

    说着回头大喝道:“拿刀来。”

    窦奉节的亲卫看见窦奉节要杀公主都被吓坏了,慌忙上前拦住窦奉节道:“郎主,公主身份不宜动用私刑。”

    此时窦奉节哪里顾得这些,大声喊道:“杀了这个贱人我自去抵命!”

    “郎主不可!”

    “郎主不要冲动!”

    ……

    ……

    这几个亲卫都祖辈就跟窦氏,与窦奉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以拼命地拦住他劝说。

    窦奉节被亲卫拦着不得杀了永嘉公主,不禁大哭起来道:“啊,不孝子孙窦奉节玷污家声,对不起祖宗啊……”哭就去夺亲卫的长刀想抹脖子自尽,被亲卫及时拦住。

    但是依旧委屈地大哭不止,一众亲卫看见窦奉节受辱个个愤恨不已,甚至有人想自己替郎主杀了永嘉公主,然后把罪责一身扛下。


………………………………

第362章 揭发

    窦奉节主仆这边正伤心时,却突然听见永嘉公主撕心裂肺地大喊:

    “豫之——”

    “豫之,豫之,豫之……”

    “豫之,你醒醒啊……你醒醒……”

    “快来人啊!快来人救救豫之!”

    窦奉节等人抬头看去只见永嘉公主抱着杨豫之的头弄的一身血污,疯了一样大喊大叫。

    一个亲卫见状忙过去抓起杨豫之的手腕把脉,片刻后猛地摔在地上,走到窦奉节面前脸带喜色道:“郎主,杨豫之已经死了。”

    窦奉节闻言抬头看着疯子一样的永嘉公主,咬着牙道:“死的得好!”

    永嘉公主紧紧地抱着杨豫之怨毒地看着窦奉节也咬牙切齿地道:“窦大郎,你找死!等荆王登基必然要替他外甥报仇。”

    窦奉节闻言冷笑一声正要说话却听见一阵脚步响,从外面涌进来一大群丫环内侍护卫仆妇人等。

    永嘉公主与杨豫之是亲姨甥,他俩偷情与高阳公主和辩机不同。

    高阳公主虽然也不公开,但她心里并不是特别害怕此事败露,所以她身边的丫环仆妇护卫人等都是知道的。

    而永嘉公主与杨豫之因有违伦常,所以连她身边的人都要尽量瞒着,每次两人私会都是把院里的仆妇护卫通通遣出去,只留几个贴身的丫环一同欢乐。

    原来还会安排一个晓事的老奴守在门口防着窦奉节突然回来,这一次因为派家奴和护卫去朱雀大街支持荆王造反,把那个老奴也带了出去。

    永嘉公主本想着窦奉节今日在外面做大事,就放心在家玩乐,这才让窦奉节撞上的。

    主院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被遣出去的丫环仆妇听见就都匆匆进来,众人走到门口一看屋里的情形都被吓着了。

    “这是怎么回事?”伺候永嘉公主的朱嬷嬷一见永嘉公主狼狈不堪的模样,当即厉声喝问道。

    朱嬷嬷是从小带永嘉公主的人,永嘉公主一看见她就如找到依靠一般哇一声哭出来了。

    朱嬷嬷连忙上前心疼地抱着永嘉公主道:“公主不怕,咱们去找陛下。”

    其他丫环仆妇见此都忙上前清理现场,还有人去给已经死了的杨豫之穿衣服……

    朱嬷嬷抱着永嘉公主扭头看着窦奉节恶狠狠地道:“马驸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就算是公主不追究,老奴也要去见太子殿下,请太子殿下为公主作主!”

    李承乾在长安的名声不好,是以朱嬷嬷一说话就用李承乾吓唬窦奉节。

    窦奉节闻言立时火冒三丈,指着永嘉公主道:“你问这个贱人,她和杨豫之那个畜牲干的好事!”

    朱嬷嬷闻言立时明白一切,看着怀里的永嘉公主流着眼泪道:“这可如何是好?太子殿下他可是个六亲不认的主啊!”

    她刚才拿李承乾吓唬窦奉节,现在开始替永嘉公主担心起来。

    要知道永嘉公主的事涉及伦常是重罪,依着李承乾处置高阳公主的例子,永嘉公主最轻也是幽禁终生。

    她一句话提醒了窦奉节,想严惩永嘉公主非李承乾不可,便对身边的亲卫下令道:“走咱们冲出去进宫求见太子殿下,请他为我做主。”

    朱嬷嬷闻言忙喝令护卫道:“拦住他。”

    这时候就看出窦家的底蕴了,要是一般人家的家奴根本不敢跟公主身边的护卫硬杠,可是窦奉节身边的亲卫此时却一个个煞气毕露就要护住窦奉节往外冲。

    “让他去!他去见李承乾本宫就把他与荆王勾结谋反的事揭出来,看李承乾不把他碎尸万段!”永嘉公主也抬起头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