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怒道:“让你们来铲雪,怎么都不动手啊?”
“太子殿下您别干了,我们干就行了。”吴王李恪一脸真诚地道。
李承乾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低下头一边铲雪,一边道:“既来了都得干,你们要是多干点儿,我自然就少干点儿。”
说着不理众人,只是一铣一铣往车上装雪,每往前走一步,脚都点一下,行动极其不便。
薛仁贵看红了眼睛,拿起一把木铣“刷刷刷……”几下把周围的雪都铲完了。
“你有劲,你就到那边多铲点儿。”李承乾翻个白眼拿着木铣往前走,不料薛仁贵干活粗糙,有一点雪没铲干净,还被他的木铣给磨的溜滑,李承乾一脚踩上去,一出溜就摔成个四仰八叉。
这一下子动静大了,周围一帮大臣都荒忙跑过来,请太子殿下回宫/
李承乾头有些晕,“嗯”了一声还没有说话,扶着他的吴王李恪看他脸色不对,伸手模一把李承乾的额头吓了一跳。
“太子殿下病了,额头滚烫。”吴王李恪慌忙把李承乾扶到车上,李承乾觉得脚下一轻,就不知什么了。
周围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众臣心里都不轻松,在这个感冒发烧都能要人命的时代,李承乾这一病万一有个好歹,这些人怎么跟李世民交待?
“快快送太子殿下回东宫,传御医。”李世绩说着,薛仁贵已经驾起马车扬长而去,两千名左右监门率也迅速集合,跑步跟在车后。
众人再看那匆匆而去的马车和悠长、整齐队伍心里就更加复杂了。
“哎哟,太子殿下你从下雪前就天天都不闲着,到处去救济这个救济那个,出了雪灾又天天忧心灾情,还到大街上来铲雪,到底把自己给折腾病了。让我怎么向娘娘交待,我死了怎么有脸去见娘娘啊啊!”却j 老鬼从李承乾摔倒他就坐地上,东宫的人都忧心李承乾,没有人顾及到他,现在才反应过来。
李靖走到他身边,碰碰他道:“柏内侍,太子殿下已回东宫去了,你还是快回去照顾太子殿下吧。”老鬼也就是柏舟,是从四品的内侍,在贞观年间只有四个,原本都应该在李世民身边,柏舟是长孙皇后拨给李承乾的。
只不过李承乾穿越过来怕露出马脚从来没有问过,这些他都不知道,李靖、萧禹这样的老牌宰相却是知道的。
柏舟闻言一惊,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出溜一下窜上旁边一匹马,猛一挥鞭子,就飞一般回东宫去了。
东宫一人行人走了,余下的大臣心情沉重,都默默地拿起木铣去铲雪,不时还有人叹口气。
只有李恪一直怔怔地站在那里想着,前日李承乾在魏征家里说的话,心情比别人还要沉重,不自觉地感叹道:“太子这都是被逼的啊!”
话说出口突然觉得不对劲,一回头看见李世绩就在他身后正平静地看着他。
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就见李世绩朝他深深辑道:“吴王殿下,太子殿下病了陛下又不在京城,还请吴王殿下念在兄弟的份去东宫照顾太子殿下。”
“我?”李恪一怔就明白过来,东宫有太子妃,有李承乾的一众心腹,要说兄弟魏王李泰就在东宫,那可是真正的亲兄弟。哪里用得他去照顾李承乾,让他此时去东宫,不过是让他在这场储位之争中表明立场而已。
吴王李恪定定地看着李世绩不说话,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可惜的是他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吴王殿下臣这是一心为大唐,也是为了太子和殿下你啊!还请殿下三思!”李世绩说完转身走了。
吴王李恪站了良久才下定决心,叫上蜀王李愔,也骑马往东宫去了。
…………………………………………
李承乾醒过来的时候还是感觉浑身酸痛知道烧还没有退干净。
艰难地转头看见太子妃趴在床边睡着了,伸手拍醒她温声道:“困了你就到床上来睡了,天这么冷你要是也病了,谁照我?”
太子闻言脸上红道:“臣妾刚一趴就睡着了。吴王、蜀王还有高相公和杨相公都在正殿里候着,要不要请他们进来?”
“我好多了让他们回去吧,倒是让老鬼进来!”李承乾感觉有些累。
“这三更半夜宫门都关了,殿下还是见见他们,也好让两位相公放心去歇着。”太子妃温宛地道。
“嗯”
一时四人进来看李承乾果然醒了都长松一口气,李承乾要是东宫自己病了,高仕廉和杨师道不知道也就不来了,可这一次李承乾是在救灾现场倒下的,他们做为李世民托付的留守大臣又都是李承乾的长辈不来就说不过去了。
一到东宫看见李承乾昏迷不醒,也就没法走了,所以一直等到半夜。
李承乾看见四人都很疲惫,吩咐给他们准备夜宵,吃了再让他们去休息。
待四人出去,李承乾就把提练酒精方法告诉了老鬼,让他快去提练一碗高度酒精来。
这时代的中医没有特效的退烧药,不能退烧光吃清热解毒的草药效果也会打折扣,所以李承乾准备用物理退烧。
李承乾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对好利索,这期间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一直在东宫,李承乾好些的时候就把他们叫进去聊天。
“我知道你胸怀大志,也确实有些才能可是现在却没有地方发挥。就算是以后父皇万岁了,只要不是你登基朝廷都会防着你。”李承乾看着李恪真诚地道。
李恪点点头表示理解。
“但是终究会不一样的,因过几年我准备重启分封。”李承乾十分肯定地道。
李恪沉默了,李世民的分封已经于去年以失败告终,李承乾更不可把他的天下分给自己。
“父皇没有理解周公分封制的精髓的所在,所以他做错了,他现在改正是对,不然大唐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李承乾毫不避讳地说李世民错了。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李恪忍不住问道。
“分封就往国外分封,周公当年分封的地方都不是西周的,像姜太公的齐国、燕召公的燕国,周公儿子的鲁国等等这些都不在西周境内。
所以大唐要分封也应该把你们分封到大唐境外去。”
“大漠?”李恪两眼冒光,大唐男儿谁不想驰骋疆场。
“不,那里不适合耕种,你带不去人难以立国,而且那些地方我还有用,你们都去海外,像日本、林邑、婆利、陀洹等等南方海上诸国土地易于耕种极为富庶,回头我都封给你们。”李承乾认真道。
“太子殿下说笑了,那些地方都是有国的啊?”李恪是真心失望,说了半天就是哄我高兴的。
“这就是你们读书不精,你去看看《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太公到了营丘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地的一个土国给灭了,才在那里建立起齐国的。
到时候我自然给你派兵灭了,然后让你把百姓带出去在海外建国。”
“太子殿下舍得把百姓送出去?”李恪一脸的不相信,百姓在这个时候可是重要的资源啊。
“一片土地能养活多少人是固定的,我们能做只有两件事,一是努力提高粮食产量,二是获得更多的土地。
如果土地产出的粮食养不活那么多人时,就会出现东汉那样的农民起义,所以大唐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不断地把人送出去。”
李恪已经听愣了,张大了嘴巴根本合拢,他本来就十分聪明,自然一点就透,所以他能边听李承乾讲,边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当他听到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国家大乱时,他一下就想通了。
李承乾的话彻底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些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事,都豁然开朗。
………………………………
第34章 第三十四 灾民的生活
李承乾病好的第二天就不顾众人的劝阻出宫巡视振灾情况,刘洎这个人他已经忍了很久了,这次让他在长安城主持救灾,就是要让他原形毕露,然后借机除去。
李承乾本来计划昨天出手的,突然病了他也没有办法。
李承乾这次出行没有摆仪仗,一辆马车由薛仁贵亲自驾车,车前有五百名东宫左右清道率开路,车后五百名东宫左右内率府随驾。
李恪,许敬宗、郝处俊、裴行俭、丘神绩、张士衡还有几十个崇贤馆的学士书吏等皆骑马随护左右。
李承乾这次几乎把东宫所有的心腹都带出来,算是给足刘洎这个宰相面子了。
浩浩荡荡的车队经过皇宫和皇城时,在里面办公的很多官吏听说皇太子病一好就再次出宫巡视灾情,一面被感动,一面也为皇太子的身体担心。
也有一小部分人认李承乾就是刁买人心,李承乾出宫于否于救灾毫无益处。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李承乾的车队都一直朝李承乾既定的目标行驶。
因为李承乾亲自带百官在朱雀大街铲雪且当众病倒,长安城上下对于清除路上积雪都是非常上心,据说在李承乾当天离开后,其他在朱雀大街铲雪的人一直铲到半夜,直到把整个朱雀大街上的雪铲干净众人才回家。
第二天,各坊又把挨着坊墙的道路上积雪都铲干净,听说今天各坊都在铲除坊内的道路的积雪。
路面冻的硬邦邦的,马车走的很快,李承乾坐在车里面除了有些颠簸其它都很好。
“你们是干什么的?”
“太子殿下驾到快快让开!”
李承乾在车里远远听见前面护卫与人交涉的声音,拉开车帘一看,只见到了一处大门口,门前有很多手持长枪硬弩的士兵把守,可以是说戒备森严,听说是太子殿下来了才让开门口。
一进门口马车就停下了,李承乾一下车就看到一幕让终生难忘的画面,一大堆冻僵的尸体,挡住了马车的去路。
尸体横本竖八地堆成一座小山,少说也有几百人。里面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有些孩子身上一件衣服都没有浑身被冻青一片紫一片,看着十分狰狩。
李承乾慢慢地绕过这堆尸体,看到正面有一个破旧的唐式院落,院落门前也有重兵把守。
往西看一片巨大的空地,无数衣衫褴褛的人,拥挤地坐在一处处火堆旁边的干草上,离火堆近些的人可能稍好一点,而火堆外围的人冻的缩成一团,拼命往里挤。
李承乾带着这么多进来,除了少数几个人抬头看一眼,大部分人都没有任何反应。
对于这堆尸体更是没有一个人看上一眼。
就在此时李承乾听见有沉重脚步的声,抬头一看见是两个扛着尸体的士兵从院子里出来。
其中一个士兵扛的是个全身赤=裸的妇人,旁边一个身量瘦小的孩子,那孩子身上披着一件拖到地上破裙子,神情呆滞地跟着那个士兵。
李承乾待那两个士兵走到面前,指那堆尸体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个士兵被李承乾这来历不明的人一问,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太子殿下问你话呢!”丘神绩出声提醒道。
听见是太子殿下,扛着妇人尸体的士兵忙小心地将尸体放在地上,然后单腠跪下向李承乾行礼。
“微臣巡街右使任雅相参见太子殿下。”
“快说怎么回事?”李承乾现在一肚子火气哪有心思理他。
“回太子殿下,这些都是昨天冻死的人。”
“什么!一天一夜就冻死这么多人?”李承乾还以是所有冻死的没有往外送呢。
“不,昨天冻死的微臣还没有扛完。”任雅相低声道。
“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就你们两个人?再怎么说你也是巡街右使怎么还亲自扛尸体?”许敬宗是官场老手立即找出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微臣是带一百人来的,但微臣看他们冻的实在可怜,所以就让人去给他们找些树枝生火取暖,所以只能微臣自己扛这些尸体。”任雅相说话声音充满了悲愤。
李承乾看着那些坐在火堆边上的人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让你的人带着那些灾民一起找柴火呢?”
“刘相公下令不准灾民出去。”任雅相咬着牙道。
“这是为什么?”李承乾大是不解,本来他准备让这些灾民自救的,比如把被压塌的房子里东西抢救出来,冻死家禽家畜找出来,东西虽然不多,但也聊胜于无啊。
“刘相公说现在寒冬腊月山里地里都没有吃的,这些人出去要想找吃的只能去偷去抢,所以不让他们出去,每天只给两碗稀粥,省得他们吃饱了闹事。”任雅相说着眼泪都流出来了。
“任雅相你起来吧。”李承乾心里很后悔为了算计刘洎害了灾民,又隐隐透出兴奋,因为这次刘洎完了。
就在这时听见院里响起三下锣声,李承乾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呢,就见那些坐在地上的灾民都慌忙起身,跌跌撞撞地往院门前跑,很多人同时往一个地方跑,很快就变成人挤人跑不动了。
门前的几个士兵见他们一直往前挤,拿起大棒就往人头上抽,前面的人被后面的人推着,退不回去,只能挨打,后面的人担心吃不到,还一直往前挤。
“他们这是干什么?”李恪不明所以。
“施粥了!”任雅相恨声道。
李承乾沉着脸继续往前走,带来的护卫忙上前去强行分开一条道路,让李承乾一行人过去。
李承乾走到最前面时,已经从院落里抬出两口大锅。
李承乾往锅里一看,清水一样,锅底沉着些‘红了吧唧’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最重要是锅里连点热气都没有。
“万年县主薄参见太子殿下。”万年县主薄一个矮胖矮胖的小老头匆匆出来。
“这就是你给灾民们吃的东西?”李承乾寒声问道。
“回太子殿下,这是高梁粥啊,灾民吃了也是很好……!”
矮胖的主薄把李承乾当成傻子了,不过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李承乾大声怒斥道:“高梁都是用来酿酒和喂牲口的,什么时候人可以吃了,你把孤王当傻子吗?”李承乾愤怒已极,说着举起手杖就没头没脸地往那个主薄头身上狂抽。
“太子殿下您息怒,当心闪了您的手,要打也让他们打……”老鬼和李恪忙一左一右把李承乾拦住。
矮胖主薄连挨几早趴在地上了,李承乾还不解恨,咬着牙道:“你们给我打,往死里打,丘神绩去带兵把他的家给我抄了。”李承乾气的呼呼出气。
众护卫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旁边老鬼忙大声道:“你们聋了吗,把太子殿下气成这样还不拖出打。”
经他一提醒,众人忙轰然应诺,把趴地上矮胖主薄拎了出去教训。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慢慢平静下来,看一眼低眉顺眼老鬼,转头对裴行俭和郝处俊道:“郝处俊你去把刘洎给孤王带来,裴行俭去把户部尚书唐俭给孤王找来。”
“微臣尊旨。”郝处俊和裴行俭领命匆匆而去。
李承乾对许敬宗道:“你去看看这里有什么人吃的东西,再给他们做点稠的,这些都是清水,吃了顶什么用啊?”
“微臣尊旨。”
“太子殿下院子里面都妇孺。”任雅相低声对李承乾道。
李承乾没有明白什么意思,“嗯”了一声直接往里走。
“太子殿下仁德!”外面灾民堆里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
第35章 骂死刘洎
李承乾听见这话差点没摔倒,心想这一定是讽刺。他不敢回过头来看,因为那是一群快被冻饿而死的人,只有让他们吃一口饱饭,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