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李承乾还给他们安排了一个节目,让江洪等人现身说法,说说他们昨日的亲身经历。
江洪他们在各军阵之间不停地重复着昨日的故事。
李承乾坐在宝座上看着觉得差不多了,心想这回应该不会有人能扇动的起军心了。
正要离开之时突然听见下面有人大喊。
“太子殿下末将要揭发李君羡,李君羡散布谣言诋毁太子殿下……”
……
……
………………………………
第326章 孤王要治你们死罪
李君羡五十多岁了被封为武莲县公,左武候中郎将是张士贵的手下。
对于李君羡此时站出来,很多大臣都非常理解。
李承乾自从出征以来就一直重用东宫诸将,东宫诸将的表现也极为耀眼。
谁都知道以后大唐的军方就是薛仁贵等的人了,一些像李君羡这样的将领恐怕这辈子也没有机会站在大唐武将的最高峰了。
李世民看着李君羡跳出来,眼神变得锋利起来。
李君羡仿佛看不见一般依旧自顾自的说道:“……近日军中将士对于太子殿下一意要重用各部族兵,流言颇多,军中诸将人心浮动,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当年西晋八王之乱,致使神州陆沉就是西晋诸王重用胡将所致,前事之师……”
“陛下,太子殿下备位东宫应该礼贤下士读书明礼,岂能以万金之躯而临战阵,重用宵小之徒?”
……
……
随着李君羡站出来,涉及到里面的人一个个站出来上谏说,若不是李世民之前就知道李承乾的打算,几乎都相信他们说的话了。
现在李世民知道李承乾也是一心为国,而且目光长远绝非这些鼠目寸光之辈可比。
李世民在心里冷哼一声,就你们这点本事也想教育承乾?
就在李世民准备强行把这些人压去的时候,候君缓步走出来郑重向李世民行一礼道:“启奏陛下,府兵乃是我大唐的根本,太子殿下一心里要重用各部族兵,使得府兵将士离心离德恐怕不大唐之福啊!”
候君集站出来使得李世民也有些为难,李世民对候君集虽然不太看重,但是候君集到底肱骨大臣若是辱之太甚,不光史书上不好看,就是朝中诸将也会心不怀不满。
候君集见李世民不说话,以为李世民是迫于他们压力,就继续道:“陛下,臣听说军中流言,太子殿下之所以要重用各部族兵,是因为大唐将士忠于陛下……”
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白大唐将士只忠于李世民,李承乾想要一批只忠于他的人。
信了这话的人一定会问李承乾要这一批人做什么呢?
答案是只有一个,李承乾要针对李世民。
没有站出来的大臣全都震惊地看着候君集,你怎么敢当众说出这样的话?
“放肆!”
果然,李世民听了勃然大怒,候君集当众如此说当朝皇太子,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大逆不道。
候君集也是早有准备,闻言双膝跪下沉痛地道:“陛下,此事在军中已经流传数日,别人不敢跟陛下说,臣不能不说呀!
不管流言真假对陛下和太子殿下都不利呀,还请陛下三思!”
刚才站出来的群臣,全部跪下道:“还有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脸色阴沉地看着眼前这些人,他虽然也知道一些传言,但是关于李承乾大逆不道的言论一般人确实不敢跟他说。
半晌,李世民神色阴冷开口道:“都有哪些将士听说过这些传言?”
候君集闻言心里一喜,事情还是按照他预先安排的发展了……
“启奏陛下听说过将士实在是太多了,只要陛下派个使臣前往军中询问,必然有人敢于站出来向陛下禀明此事。”候君集铿锵有力地道。
李世民和没有参与此事大臣脸上都露出了沉思之色,难道李承乾真的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了?
“不知潞国公所说的将士孤王认不认得啊?”李承乾说着缓缓走过来。
所有人的眼光都朝李承乾看过去,很多大臣都想知道这位强势的太子殿下会怎么应对眼前的危机。
可是看见李承乾此时脸上洋溢着如同天上的太阳一般的笑容,灿烂、温暖、自信,从容向前,一点也没有以往那种霸气凌人的样子。
这样的笑容候君集等人看着却有些心惊胆颤。
实在李承乾这一年来的战绩太强大了,看着李承乾从容自信地走来,他们心里都打起鼓来。
但是想到李承乾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收买他们在军布下所有暗子,而且他们现在骑虎难下只能拼命了。
候君集想定以后缓缓站起身,看着李承乾淡淡地道:“将士们不过从中说一句公道话,太子殿下认不认得都不能打击报复。”
李承乾闻言微微一笑道:“这么说潞国公是相信他们说的话了?”
候君集闻言一怔,接着问道:“难道太子殿下早就知道军中的流言?”
李承乾闻言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既然知道军中有流言为何不及时禀明陛下?”来济也站起来对李承乾进行讨伐。
李承乾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轻松地道:“一些小事何必惊动陛下?”
“太子殿下这话就不对了,流言涉及数万大军即便是太子殿下也该谨慎些。”候君集闻言微微一笑,做出长者姿态对李承乾道。
说罢又转身朝李世民抱拳道:“陛下也看见了,太子殿下于治军到底缺少经验,难辩轻重,还请陛下派使者去军中招些将士前来询问一声。”
李世民闻言沉重地点点头,他也觉得李承乾过于轻视军中的流言了。就算眼前这些大臣心地不纯,但也不能对军中流言不闻不问。
“传朕旨意派人去军中询问众将士对于各部武举的看法。”李世民为了不至于李承乾太难看改了说法。
内侍闻言正要出去,却见李承乾笑吟吟地道:“启奏父皇,儿臣刚才与英国公一起召集将士们发布了几条谕令,将士十分欢喜。
有些将领要来亲自向父皇叩谢天恩,儿臣就把他们带到了营外,要不父皇先就问问他们?”
候君集等人闻言都是心里大喜,原来李承乾玩的是这么个把戏,真以为自己可以只手摭天?
连李世民都怀疑李承乾要愚弄他,闻言只是淡淡地道:“承乾带来的人朕要见,但是朕也要派人再去问问其他将士因何反对各部武举。”
候君集等人听了大喜心道:李承乾居然把自己给埋了。
李世民第一次下旨是问有没有人反对各部武举,有没有将士反对都可以不牵连李承乾。
第二次下旨竟然是因何反对各部武举,根据候君集的说法是一定会牵连到李承乾。
李承乾闻言则是面色大变,朝李世民一拱手急声道:“莫非儿臣听错了?”
“儿臣在军听见将士都是十分支持各部武举,没有人反对啊?”
“太子殿下岂能颠倒黑白?”李君羡忍不住了。
李承乾闻言大怒道:“放肆!没有上下尊卑了吗?”
群臣见状这才确认面前的人真的是李承乾。
李承乾犀利的眼神扫视一圈站在中间的大臣,语带威胁道:“你们刚才是说将士们反对各部武举?
那你们就去找些将士们来问一问,若是没有人反对你们就是欺君犯上。
孤王要治你们的死罪!”
众人见李承乾如此越发自信了,李君羡不待别人说话便朝李承乾一拱手道:“臣这就去问一问。”
说着头也不回去地走了。
………………………………
第327章 裴行俭的神助攻
见李君羡走出军营李承乾掉过脸看着一众党项首领霸气地问道:“你们还有什么事吗?”
此时李世民召见各部首领的事情算是结束了,但是党项各部的首领还在当场没有下去他们还在等着李世民给予他答复。
李承乾用这种口气说话就是在向群臣宣布孤王现在心情非常不好。
在事情没有明朗化之前群臣都不说话,但是从脸色上还是可以看出他们不同态度的。
对李承乾有好感的大臣此刻均露出担心的神色,而联名上谏反对各部武举的人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党项诸部首领有一种吃翔的感觉。
看着一脸霸气的李承乾心道:有本事对付你们大唐的人啊。
当然这话谁也不敢说,不但不敢说这样的话还要小心地向李承圪解释。
长和虎背熊腰的拓拔赤词弯腰低头脸上陪笑道:“臣等正在向陛下请示族中不争气的子弟能不能不参加武举,毕竟野利赖伙已经惹得太子殿下您生气了。”
李承乾知道如果答应了,他们族中就全是不争气的子弟了。
但是李承乾还是觉得应该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转过身来看着仍然站在中间的唐朝官员道:“大唐武举要召的都是各部的勇士,你们族中的无赖子弟即便参加了也未必能中举。”
李承乾说到这里党项诸部的首领立时心里一喜就要谢恩。
却见李承乾转过身来看着他们道:“不过你们要想清楚,若是各部武举选中的都是突厥和昭武九姓甚至是一些其他的小部族青年勇士,总之没有你们党项的人,你们还能不能在这里生存?”
啊!拓拔赤词闻言一怔。
李承乾便淡淡地道:“退下吧!”
一众党项首领慢慢退下,李承乾转过身来看着仍然站在中间的那些臣子。
聪明人已经反应过来,你党项人不愿意为大唐效力,那么大唐还能保护你们吗?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大唐臣子反而觉李承乾的这一项政策对大唐应该是有利的,再看站在中间极力反对武举甚至不惜挑动将士们闹事的人,他们的目的似乎不那么纯正。
一些本来就对李承乾有好感的大臣都已经准备稍后要替李承乾说话,却见李君羡一个人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
李君羡走到正中间再次双膝跪下直接道:“臣有罪!”
此言一出满朝大惊,没有参与此事的人见候君集来济李君羡等人来势汹汹,都知道他必然有所准备。
而站在中间一直等着李世民宣布取消武举的人,更是心惊不已,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准备的有多充分……
“你有何罪?”大惊失色的候君集厉声喝道,他已经顾不得不别的了。
“潞国公你不用着急,让他自己慢慢说。”李承乾慢悠悠地道。
候君集扭头对上李承乾那双充满杀机的眼神,心里冰凉一片。
去年候君集曾经想要助李承乾造反然后他做曹操,可是因为李承乾穿越过来就跟他这边断了来往,而且处处防范着他。
候君集不知就里以为李承乾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对于任何一个有不臣之心的臣子都有所防范,候君集这样的人在他手下不可能有所作为了。
候君集因为受到李世民的打压的就敢到处和人说他要造反,对李承乾更是除之而后快,他从来没有想过李世民和李承乾能把他怎么样。
可是到此时他只想从这一滩泥水中脱身,回到长安辞去一切官职养老,烧香拜佛求李承乾忘掉他。
当然这是他一时的想法。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也很好奇,李君羡究竟遇到了什么事让他跪地请罪,淡淡地问道:“卿家去寻军中反对武举的将士,怎么一个人回来了?”
李君羡低着头不敢看李世民,低声道:“臣,臣没有找到反对武举的将士。”
此言一出站在两边的大臣心里了然,悄悄看一眼李承乾便都继续装死。
可是站在中间的人却都被震的外焦里嫩,半晌才艰难地转头恐惧地看着李承乾。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抱着希望,不到最后不想绝望。
“没有找到?”李世民也不敢相信,他们准备了这么久就被李承乾化解的这么干净?
李承乾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脸上再次露出灿烂的笑容,轻轻往外移一步朝李世民一躬身道:“启奏父皇,儿臣带来了一些之前反对武举的军中将校。”
李世民还没有说话候君集就怒声道:“原来是太子殿下已经把军中异己都给抓起来了!”
别看这句话说的很直接好像揭露了李承乾的本质,实际是上还是在挑拨李世民与李承乾的关系。
李承乾闻言淡淡一笑道:“他们要见父皇,孤王自然把他们带来此处,何谈抓起来了?”
李世民看看李承乾再看看候君集李君羡等人,便淡淡地道:“那就传他们进来。”
“遵旨!”李承乾躬身一礼刘葵便转身出去了。
不一时,刘葵和李世绩带着一百多名将士走到营寨门口,刘葵和李世绩一起走进营寨。朝李世民行礼后李世绩便把有将士揭发李君羡鼓动将士反对武举并发动兵谏的阴谋,向李世民奏明了。
李世民看着营外的证人,就知道李世绩所言不虚,目光凌厉地看着候君集等人。
候君集见状忙躬身行礼道:“陛下,臣,臣,臣对此一无所知!”
“哼,你们刚才的表现可不像一无所知的样子!”李承乾语带讥讽地道,他是真想把这一群人都拿下。
候君集等人闻言不由转身向李承乾看去。
就在众人以为又要开启一场唇枪舌战的时候,突然听见站面后的裴行俭,大喊一声:“保护太子殿下。”
原本站在靠后的王方翼和程务挺快步走到李承乾身边,眼神戒备地看着站在中间的候君集等人,好像防备他们暴起伤人。
李承乾见此也连往后退几步,目光惊恐看着候君道:“潞国公你们要是敢犯上,可是要诛九族的。”
李世民和群臣见状先是一怔,但是随即就惊怒交加地看向候君集等人。
站在后面李大亮、张士贵、苏定方裴行俭等人更快速地走到李承乾身前,把他与候君集等人隔开以防不测。
而一直站在宝座前面的尉迟恭和薛万彻更是把刀都拔出来了,其他将领也都走到另一边隐隐把候君集等人围在核心。
这些事情发生只有几个呼吸的工夫,候君集等人还没有明白出了什么事,就已经被围住了。
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想向李世民解释却见李世民面如锅底咬着牙道:“你们欲在朕面前行不轨之事吗?”
候君集等见此知道百口莫辩,只得跪下垂泪道:“陛下臣等绝无不轨之心啊……”
“哼!”李世民显然是不愿意相信他了。
在场的大臣也不相信他,你们没有不轨之心太子殿下就会那么紧张?
这是一个逻辑的盲区,如果一小孩子回家对家长说被恶叔叔欺负了,家长看看小孩子身上没伤没痛的可能就不相信了。
如果他带着孩子走到街上看见恶叔叔走来,双方打招乎孩子被吓得躲到家长身后瑟瑟发抖。
不管恶叔叔表现的多么和蔼可亲,家长都要起疑心恶叔叔欺负我们孩子了,孩子不说家长也得问。
李承乾刚才的表现就像是个被吓住的孩子候君集则那个恶叔叔。
李承乾脚上有伤候君集等大将绝对有暴起杀死李承乾的能力。
李世民对于伏地哀哭的候君集等人看都没有再看一眼就直接下令道:“拿下!”8)
………………………………
第328章 顺昌逆亡自己选(四千字大章)
在李世民接见诸部首领的当天出了这样的事情,晚宴就只是草草而已。
李世民没有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