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打听过李承乾一路走来只要有北地百姓在旁边观看,都表现的雍容大气,像今天这样的情况怎么着也要缓缓进城,把大唐的军威全部展现出来才符合李承乾的性情。

    当然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些人依然继续注视着住着李承乾的长泽县衙。

    长泽县衙只是一处三进的院子,前面两进办公后头一进住人,后面还有一处院子。

    现在李承乾来了自然住在最后一进,虽然大唐护卫把县衙把守十分严密,连墙外头都不允许站人,但是隔着一条胡同也还能隐约发现后院里的一些动静。

    比如从李承乾一住进来,后院就一直在熬药,浓重的药汤子味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

    接下来两天里进驻到长泽县城的李承乾什么都没有做,只有后院里熬药的味道依然浓重。

    这些情况足以判断李承乾这是得了重病,于是远在灵州北方的鲁至就收到了这个消息,李承乾重病根本来不了灵州。

    鲁至得消息阴沉的脸上现出一丝光辉,想了一下走到李思摩的大帐里。

    如往常一样向李思摩行礼问好后才淡淡地道:“长生天的恩惠,那个李承乾得了重病,停在长泽县城。”

    李思摩闻一惊,随即平复下来道:“那我们还让拔灼去擒李承乾吗”说着眼里透出希望。

    李思摩发誓效忠李世民,出手陷害李承乾到底有违本心,他现在只希望李承乾自己病死别影响到他的忠义形象。

    鲁至闻却面无表情地摇摇头,声音里毫无感情地道:“拔灼要做什么不是我们能影响的,现在我们只要打败夷男带领的几万薛延陀人马,劫杀了夷男,对天可汗就有一个交待了。”

    李思摩想想也知道既然拔灼已经去了夏州,而且李承乾病在长泽县那真是天要亡他,至于李承乾手下一万多人打败拔灼的二十万大军李思摩根本不作此想。

    …………………………………………

    深夜,在长泽县后衙里。

    一众大将顶盔贯甲地站在李承乾面前,李承乾用手扇着风苦笑道:“这里的味道真是难闻。”然后看向众将神色一正道:“都准备好了”

    苏定方抱拳沉声道:“回太子殿下,一切都准备了。”

    李承乾凝重地点点头道:“出发!”

    众将闻皆朝李承乾郑重抱拳行礼,身上穿的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李承乾看一眼薛仁贵朝其他人摆摆手,其他人见状都转身出去等待。

    李承乾走到薛仁贵面前略微仰着脸看着薛仁贵刚毅的面容,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这里就交给你了,记得一定要守住,但也别用太多火药,把拔灼吓跑了……”

    薛仁贵闻单膝跪下朝李承乾行礼道:“请太子殿下放心,臣誓死完成太子殿下交给臣的任务。”

    李承乾看着差不多了伸出双手搀扶着薛仁贵道:“起来吧!”

    薛仁贵双眼通红,却不立即起身沉声道:“还请太子殿下为了大唐子民保重!”

    李承乾也有些感动,重重点点头便绕过薛仁贵出去了。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236章 “李承乾”被围

    薛仁贵见李承乾逃也似的走出去,抬起手拭拭眼角,自自语道:“太子殿下还是真性情不善做伪。”

    然后起身走出房门,看着沉沉的夜空两眼露坚定的神色,心里里暗暗发誓:这次算是把长泽县打烂也要拖住薛延陀的二十万大军,让太子殿下无后顾之忧。

    当夜李承乾在一队大唐精锐的保护下悄悄出城,向西走出二十里与早已等在那里的契苾何力王方翼带着的大军汇合,趁着夜色出发前往灵州。

    他们一行人白天派人出去探清道路,然后夜晚大军行军,一路走来竟然人不知鬼不觉就到了灵州。

    李承乾病重驻扎在长泽县的消息传到拔灼的大营里时,拔灼兴奋的大跳大叫,认为擒获李承乾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兴奋的拔灼立即把他手下头领都招来,商量发兵前往长泽县城擒拿李承乾。

    大帐里披散发的拔灼裹着一领脏兮兮的白狐裘,大模大样地坐正中间。

    下面依次站着回纥首领吐迷度、同罗首领同罗质尔、仆骨首领仆骨那什、靺鞨首令栗末威生、霫部首领居延胡泽,这些人一个个生得彪肥体悍,身上着裹着黑黢黢油腻腻厚皮毛,也是披头散发的一脸凶像。

    这几个人在大帐里共同发出的气味能熏死一头水牛,但是坐在上位的拔灼却是似无所觉,满意地看着他自认为的几个得力干将,智珠在握地笑道:“哈哈哈,长生天的恩惠,李承乾小儿病在了离此几百里的长泽县城。”

    拔灼嗓音沙哑平时说话还好,一但发笑就如夜猫子一样。

    下面几个人闻也先是一怔,明白过李承乾病倒意味什么,立即大喜过望。

    “大度设,如此以来我们要擒获李承乾岂不是手擒来”仆骨那什陪着笑脸弯着腰道。

    拔灼闻得意哈哈哈大笑,众人也都跟着笑,一时大帐里笑声传出老远半晌才停下。

    拔灼猛地站起来看着帐外的篝火,双眼闪动凶光,咬着牙发狠道:“大唐!我拔灼来报仇了!”

    众人皆一怔,想起贞观十五年拔灼率军偷袭李思摩部遇上李世绩那一场惨败,不由个个都心里发颤。

    “传令下去,大军明日出发两万骑兵先行,直奔长泽县活捉李承乾。”拔灼扯着脖子如野狼一般大吼道。

    “遵令!”一众首领大声道。

    回纥首领吐迷度走出拔灼的大帐脸色立即阴沉下来,快步走回他自己的大帐去安排他的退路。

    在贞观十五年之前薛延陀在与西突厥的战斗争都是以步卒战胜骑兵,所以贞观十五年他们进攻李思摩部时也是以步卒为主。

    李世绩带着骑兵前来驰援,遇上薛延陀大军以后骑战也失利,于是下马与他们步战,大唐步卒举着长枪勇往直前一举把击溃薛延陀的步卒。

    薛延陀逃跑进薛万彻率几千骑兵痛打落水狗,这一仗把薛延陀打损失惨重。

    拔灼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所以拔灼亲自带来三万骑兵作为机动力量。

    当日拔灼下令后,第二天一早拔灼即命令他手下的将领率领两万骑兵出发。

    吐迷度听说后大惊失色,连忙跑到拔灼的大帐里的。

    “大度设,擒拿李承乾的计划是不是要延后几天”在拔灼的帐篷前吐迷度试探着道。

    拔灼看着阴沉的天空知道又要下雪了,正算计着骑兵能不能在落雪前赶到长泽县城,闻收回目光疑惑地看着吐迷度。

    “嗯”拔灼的两只眼睛如同看猎物的饿狼,夷男父子早就对吐迷度与大唐眉来眼去不爽了,原本打算迎娶了大唐的公主就收拾他的。

    这次虽然有变化,但是在与大唐的交战时依然带着回纥部前来,就是想让他们在战斗中与大唐生出仇怨。

    吐迷度来的路上已经想好应对的说词,当下迎着拔灼的眼神看回去,淡淡地反问道:“大度设可是想杀死李承乾,激怒天可汗带兵过大漠征灭薛延陀”

    拔灼闻一怔然后生硬地道:“本汗,只想擒获李承乾与天可汗要些东西,从来没有想过要这个废物的命。”

    “可是眼下李承乾得了重病,万一大度设把他抓过来死在我们手里,到时候天可汗的怒火肯定是发在薛延陀头上的。”吐迷度平静地道。

    拔灼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道理,不禁皱着眉头“嗐”一声道:“李承乾这个没用的东西!”

    然后又急忙传令下去,骑兵到了长泽县只把县城围起来,不准随意进攻县城。

    待骑兵出发后,拔灼在大营前看着扬尘而去的骑兵,眼里露出嗜血的神色,暗暗道:天可汗你的太子在本汗手里的时候,看你怎么办

    ……………………………………………

    太极宫,两仪殿外跪了一地内侍,一个个把脸贴着地面上瑟瑟发抖。

    “哐啷!”

    “废物!”

    ……

    ……

    自从接到军报李世民已经在里面发了两刻钟的脾气。

    侯君集、李世绩、李道宗匆匆走到两仪殿前,就听见里面摔东西和李世民的咆哮声,忙躬身沉声道:“臣侯君集参见陛下。”

    “几位卿家快快进来!”很快李世民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还听见殿里有脚步声。

    三人一听,知道必然是发生军国大事,也不待内侍起身开门,侯君集径直推门而入。

    三人一走进去就看见披头散发的李世民已经快跑到大殿门口,侯君集、李世绩和李道宗慌忙往前跑几步,双膝跪地痛声问道:“陛下,出了何事有臣等在呢!”

    李世民上前一把拉起侯君集又把李道宗和李世绩拉起来,一只手抓着侯君集一只手拉着李世绩,双眼通红,带着哭腔道:“承乾他……”

    李世绩闻大惊道:“太子殿下遇上什么事了”

    李世绩虽然明面上保持中立,但是因为李承乾今年表现太过出色,且去年李世民不在长安时李承乾毫无保留地相信他,让他一直对李承乾都有好感。

    见李世民如此也紧张起来,以为李承乾真的受了什么邪说入山寻仙去了。

    李世民这会儿一想到李承乾在北方苦寒之地身患重病还被二十万大军包围着,心疼的什么都说不出来,使劲抿着嘴指指书案上的奏疏。

    李道宗会意忙跑过去拿奏疏,这里侯君集和李世绩一左一右扶着李世民往龙椅上走。

    李道宗拿了奏疏粗粗一看,当即气愤地大声道:“小小薛延陀真是好胆!”转身对着刚刚坐下的李世民斩钉截铁地道:“陛下,臣请带兵亲赴长泽县解救太子殿下,提不回拔灼的人头臣甘愿提头来见。”

    李世绩与侯君集两人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忙从李道宗手里抽出奏疏,两人凑在一起快速看一遍。

    只见这份奏疏是云中都督府都督张致温上的奏疏,说薛延陀可汗之子大度设拔灼带领二十万夷兵,把正在长泽县养病的李承乾给围起来了。

    侯君集见此不慌不忙朝李世民一拱手道:“陛下,臣只要五万精兵,一个月内必把拔灼的父子的人头献上。”

    李世绩闻看一眼侯君集又看一眼李道宗,想说什么看见李世民的眼神忙道:“太子殿下吉人天相,定能化险为夷……”

    李世民这会儿已经冷静下来,此事关系着李承乾的生死,而且也关系着朝政的稳定,决不能任他们请战,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出兵规划保证万无一失。

    “陛下臣张士贵、李大亮求见……”殿外传来了张士贵和李大亮的声音。

    李世民闻不动声色地道:“朕还召了一些大臣来见驾,君集和道宗先带着众人在偏殿把事情跟他们说了你们也商量商量,待人到齐了再一同进来。”

    侯君集和李道宗闻只得拿了奏疏出去。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237章 李世民兵出五路

    李世民一听说李承乾被薛延陀二十万大军围住心急如焚,所以急忙把人都召来是要商量御驾亲征。

    但是经过李道宗和侯君集请战,李世民冷静下来了,越是此时越朝廷内外越须要稳定和平衡,他和李承乾都不在长安城,满朝文武带谁留谁必须要仔细权衡。

    不过这些可先往后拖一拖,李世民当下必须要先安排头一批出兵的人。

    半个时辰后在偏殿里的群臣被李世民召进两仪殿。

    李道宗和侯君集一进大殿看见李世民已经恢复平静,只是两只眼依然有血丝想来是怒火攻心所致。

    大殿里也整理干净了,李世绩站在殿中等群臣进来一起向李世民行礼然依班归座。

    众人刚一坐下就见侯君集走到大殿中央再次向李世民请战道:“臣侯君集原意领兵深入蛮荒讨伐不臣,请陛下降旨。”

    李世民闻面无表情地道:“征灭薛延陀一事,朕已有方略。”说罢回头示意内侍宣旨。

    内侍忙拿出一卷彩缎郑重扯开高声宣旨道:“诏曰:古先帝王,爰有征伐。尧战丹浦,舜伐有苗,文王戡黎,成汤征葛。此四君者,岂乐栉沐风雨,劳师疲众?以为不诛凶残化不洽,不翦暴乱人不安。薛延陀本为漠北蛮夷,大唐灭突厥立其为诸夷之长,然魔鬼之心,禽兽其性,不思报大唐之恩,反欲为中国之患。

    前年曾出兵攻伐漠南,后又卑词晋献以求和亲,朕以天下初安不忍兴兵,顺天应民,特降天恩,允嫁公主,以慰其心。

    皇太子承乾以国为重亲赴灵州,召见蛮酋欲使德化。

    不料彼豺狼本性,又呈凶顽,兵围承乾,欲以要胁大唐。如此恶行昭昭早引人神共愤,必被天地同弃。

    朕受命于天不诛此等凶顽之辈,灭彼禽兽之族,后必受天遣。故朕自决断亲征薛延陀,现先遣数名朝中大将,前往求援承乾。

    命营州都督张俭帅所部骑兵及奚、霫、契丹压薛延陀东境;命兵部尚书李世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将兵六万,骑千二百,驰援长泽;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将兵四万,骑五千,驰援长泽;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将兵一万七千,为庆州道行军总管,出云中,断其归路;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出其西境。”

    内侍念完李世民的圣旨,群臣怔了一下,然后起身郑重拜下,大声道:“吾皇圣明。”

    这只是先遣部队后面李世民御驾亲征必然要发出更多的兵马,所以没有受命领兵的大将也没有着急。

    这一次李世民五路大军齐出,从长安出发也有三路就是李世绩、李大亮和张士贵。

    三人虽然都是行军总管但是李世绩是兵部尚书遇事仍以李世绩为尊,不过三人也都明白李世民没有把李大亮张士贵安排成副将,他们都要受李世民直接统领。

    ……………………………………………

    长安城里李世民排安布阵发誓要一举灭了薛延陀,使得的天下震动。

    灵武城外的一处不起眼的山谷里按照五行八卦之法矗立着一大片帐篷,李承乾率领着的大军悄悄来到灵武城外屯驻在此。

    雪下了几天,今天一早突然就风停雪住升起太阳来了,李承乾披狐裘带着风帽和手下大将一起在明亮的阳光下巡视军营。

    “昨天派去见赵道兴的人回来了吗”李承乾一边走一边问道。

    跟在他身后的王群忙回道:“回太子殿下,还没有回来,想是路上积雪太多不好走。”

    赵道兴是隋朝右武候大将军赵才之子,现居灵州大都督之职。

    唐时北地各都督府分为三等,大都督府一般设在边关重镇上,统管数万甲兵,中都督府和小都督府一般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统领着境内的羁縻州兵力较少,像夏州都督府就是一处中都督府。

    灵州都督府设在灵武县是大唐关内道最北边的一处都督府,也是直面薛延陀的都督府。

    灵州都督府下辖羁縻州主要是突厥降部,原来突厥部中的昭武九姓归顺后都聚居在灵州境内。

    李承乾的秘密来到这里是为了消灭李思摩和夷男,可是以李承乾手里的兵马就算是他们双方两败俱伤了,也很难将他们聚而歼灭。

    所以李承乾准备调动灵州都督府的兵马,一起出动确保把薛延陀和突厥的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