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苏氏带领东宫内命妇和在长安城的长公主、公主送至霸桥洒泪而别,朝中文武百官送出长安城外十里才拜别回城。
百官回城时已经日近黄昏,苏定方便下令就地安营扎寨,到了此时来送行就还有吴王李恪蜀王李愔、晋王李治、李象、李厥兄弟以及留守长安城的东宫诸臣要在这里陪李承乾一夜到明早再次为李承乾后饯行才回长安城去。
因为天气炎热,李承乾吃过晚饭没有睡意便把李恪叫到中军大帐来聊天。
李承乾和李恪坐在帐前空地上,刘葵端上来茶来,李承乾便命刘葵带着李象兄弟出去找李愔玩耍。
李恪知道李承乾喜欢李愔,但是还是提醒道:“老六向来胡闹,大哥让李象兄弟跟着他玩,将来若是学成他那脾气恐怕有大哥后悔的。”
李承乾看着他笑笑没接这话茬,而是直接道:“我去灵州后长安城诸皇子以你居长,父皇国事繁忙,你要好好管才教几个弟弟才是。”
李恪听着这一句兄弟间分别时最寻常的话,却是苦笑不已。
确实李承乾走后在长安城的皇子一共就剩下三个,李愔是他一母胞弟不用李承乾说话他也会去管束。
李承乾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是让他管束李治,可是李治身为嫡子让他一个庶子怎么去管教,这不是为难他吗
李承乾见此无奈地叹口气,抬起头来看着天上的明月幽幽道:“我此去灵州会抓些苦力送去剑南伐木造船,但是剑南山多田少獠民众多,你要派人先去探察一下剑南的情况然后传书给我,长安的事情多问问刘仁轨他会帮助你的。”
李恪听说造船先是一喜,但是随即犹豫道:“此事大哥为何不向父皇禀明”
李承乾知道他担心什么,看着他神色郑重道:“你放心,等事情有了眉目我自会禀告父皇,只是此时北疆形势复杂,若是父皇知道我的目的太多未必肯放我出去。”
“大哥……”李恪想说你不怕父皇怪罪,但是想到李承乾这半年来越作死过的越滋润,就说不下去了。
第二天李承乾一行就开始慢慢向灵州而去。
因为天气炎热再加上没有什么紧急军情,所以李承乾一行人走的速度十分缓慢。
但是李承乾北上灵州的消息,却是如飞一般早就传到北方边疆各部了。
……………………………………………
六七月份正是河套地区水草丰美的时候,也是牧民放牧最好的时候,但是在一处党项羌聚居的村落里,却出现了极为血腥一幕。
在进村的路口黑压压的绿头苍蝇,“嗡嗡嗡”地在横七竖八地倒着几十个插着狼牙箭的青壮年男子的尸体飞着。
看这些人的衣着可以知道他们都是党项羌人,这些人的尸体虽然招来了苍蝇但是并没有发臭,可以知道他们被杀死还没有多长时间。
这些已经死的党项羌人到死手里都还拿着自制的弓箭和竹子削成的长矛,但是现场并没有多少打斗的痕迹,可以推测出这些人是被一伙比他们人数多出数倍的敌人围歼的。
往村里看去到处都冒着黑烟,在一些冒着黑烟的房子里不时还有女人和孩子的惨叫传出来,显然围歼他们的人正在村里对这些党项羌人的家人进行着奸淫与残杀。
党项羌也是以放牧为生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党项羌已经开始建房子定居。因为他们小部落定居在一起,而且这些小部落互不统属,相互之间也不是特别团结,所以就成各部抢劫的对象。
在进村的路口披头散发的突厥屈啜律鲁至骑在马上神色阴沉地看着部族里的突厥青壮把这支党项羌的男女老幼屠杀干净,然后赶着他们的牛羊走出来村落,打马转身便往下一个党项羌的村落赶去。
鲁至他们不敢跟定襄牧监翻脸,也不敢贸然去投奔阿史那斛勃,只能在满足定襄牧监要求后带着人出来抢劫附近的小部族。
……
……
当鲁至他们满载而归回到突厥部落时,整个突厥部落传来雷鸣般的吹呼声。
部族里的小孩子和妇女跳着欢快的舞蹈迎了出来,对马上的勇士投以热切的目光。
鲁至对这一切不闻不问直接带着他迎接他的几个留守在部族里的下属回到中央大帐。
“我不在的这几天可有出什么事”鲁至坐在一块虎皮上面无表情地道。
“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让人从长安带来了一封书信。”一个下属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卷黄纸双手递给鲁至。
现在突厥各部还没有文字,东突厥贵族都是使用汉字,突厥人里认识汉字的人极少,所以李思摩也不担心消息泄露。
鲁至接过纸卷打开观看,只是他看到一半脸色就已经阴沉到了极点,一嘴发黄的小碎牙被他在嘴里磨的吱吱作响。
强忍着怒火把这封信看完,然后在手里揉巴揉巴就撕碎了扔地上。
几个下属一见鲁至把信撕了,忙问道:“屈啜律,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在信上说了什么”
鲁至看着空空地大帐出口面如寒霜,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道:“还让咱们替大唐卖命。”
“李思摩他也太不是东西了……”一个属下满面怒色地大喊道。
其他几个属下闻也都是一脸怒色,他们这次本来在河北与薛延陀打仗已经吃了大亏,一回到河套又被定襄牧监压榨,此时他们对大唐可以说是恨至入骨。
“屈啜律,我们要不要马上召集其他屈啜律来商量一下对策”一个属下献计道。
鲁至依旧阴沉着脸看着出口,咬着牙慢慢地道:“李思摩说这一次大唐的残废皇太子也来了,就是他要算计薛延陀让咱们打头阵。”
北方部族向来崇拜英雄,所以他们对身有残疾的李承乾向来看不起,这也是李思摩敢于送突厥奴隶引逗李承乾胡闹的原因。
“大唐不是刚刚诏告天下要与薛延陀联姻,怎么转眼又要算计薛延陀,他们还讲信义吗”一个属下不解地道。
鲁至闻不屑地道:“大唐什么时候讲过信义。”几个下属闻怒气更盛。
鲁至顿了顿眯着眼睛透出杀气道:“不过这个废物皇太子我以前可是听说过他的,天可汗把派出一个残废也真是太小瞧我草原上了英雄了,派人去见阿史那斛勃……”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211章 他们也是大唐的臣民
李承乾一行人过了延州就基本进入了荒原,这里人烟十分稀少,一路上只有一些朝廷设立的驿站。
因为天气炎热李承乾一行只是早上和下午赶路,中午一般会找个地方安营休息,这使他们与其他的唐军行路的节奏完全不样,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能无美地错过朝廷的驿站。
好在李承乾这次出来时准备的物资十分充裕,有没有驿站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
而每晚在野外安营扎寨后李承乾都会轮流到各营中与将士们进行篝火夜谈,反倒使得他与随行的东宫将士之间的关系迅速拉近。
有时候他会跟将士们讲一讲朝廷新出的政策如:有功将士可以去皇家军政学院读书,然后可以做官……
也会问一些将士家里和家乡的情况,这些都是由许敬宗负责记录下来。
这一日黄昏时来李承乾一行人走到一处小湖边,李承乾询问了苏定方和尉迟恭的意见后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
小湖这边是一片荒原上面长满了野草,小湖对面是一片树林子,隔着小湖看过去树林里已升起淡淡地轻烟,影影绰绰的增加几分神秘感。
众将安营扎寨毕,苏定方分派了各处警戒人员,各营的将领便在各营中处理本营事务。
李承乾所在的中军大帐的事处都是由王方翼负责处理,所以一安定下来李承乾便带着尉迟恭和许敬宗来到大营外围挨着湖边搭建的一处营盘。
这里是薛仁贵下面的一处军营,李承乾一到薛仁贵也到这里来陪着他。
李承乾和众将士们坐湖边的篝火堆边,迎着湖上吹来了凉风,仰头看着璀璨的星空,和这些年轻的将士们叙说着将来的大唐应该建设成什么样子。
“以后在大唐只有两种人可以做官,要么是对我大唐有的功将士,要么是通过进士考试的人……
以后我大唐要不断地向海外扩张,南海里就有很多很大的岛屿,那里也有一土著,但是他们都很笨,让他们给咱们大唐种粮食,这样我大唐就永远不会缺粮食了,再也不会饿死了……”
……
……
李承乾对大唐美好未来的描述让将士们听的都是十分激动,有些人热血沸腾,心里都在想在着太子殿下一定是天上神仙下凡,他一心想着天下和百姓……
我一定要永远忠于太子殿下,为太子殿下效力……
正说着突然听见小湖对岸负责警戒的程务挺大声喝道:“什么人?”
接着就听见几声闷响然后听见有人呼痛的声音……
李承乾这边的人听见都是一惊“呼啦”一声所有的将士就起身往那边看去,可是隔着小湖只能看见一黑咕隆咚的树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
李承乾身边的尉迟恭也一跃而起,“嗤呤”一声抽出腰刀把李承乾护在身后,两眼炯炯有神向看着湖对岸。
一直顶盔贯甲的薛仁贵一边命手下将校敲锣示警,翻身上马就要绕道去湖对岸查看情况。
却听见“嘡嘡嘡……”铜锣里传来尉迟恭大骂声道:“混帐东西太子殿下在此,你往哪里去?”
薛仁贵闻回头一看见李承乾身边只有三百余人,心里一惊忙调转马头来到李承乾身边,跳下战马双手抱拳对李承乾道:“臣该死忘了太子殿下的安危,请太子殿下责罚。”
李承乾也一直注意着程务挺那边的动静,只是这会儿这边一有动静反而听不见那边的声音了。
闻不耐烦地摆摆手道:“不用多事,快派人去看看程务出了什么事?”
薛仁贵闻转身便安排了这一营的主将去骑马过去支援,其他营的将官也带着人陆续来到这处营盘保护李承乾。
尉迟恭见来的人多了,询问其他营盘都没异常,便护着李承乾先回中军大帐。
回去的路迎头看见遇上来救驾的苏定方,李承乾便命他亲自去查探清楚。
李承乾回到中央大营里看见王方翼面色严肃地站在大帐门口,众将士都是顶盔惯甲把守住各处,大营没有一丝一毫一乱慌乱迹象。
尉迟恭看着不自觉地点点头道:“真有大将之风。”
王方翼把李承乾迎入中军大帐里等待苏定方的消息,不一时听说李承乾回到中军帐的契苾何力与李思摩也都顶盔惯甲前来参见。
两人刚刚见礼就听见苏定方的的声音传帐外传进来。
“启奏太子殿下,程务挺在湖对岸的小树林里发现几个突厥猎人。”
大帐里众人闻都下意识地朝李思摩看一眼,李思摩听说是突厥人也吓的脸上变色,忙走出来道:“太子殿下让臣出去看看,是什么人这么大胆敢惊太子殿下的驾,臣一定严惩不待。”
李思摩的话说到最后竟然杀腾腾的,可以看出若是李承乾真让他出去,他对这几个突厥猎人绝不会手软的。
只是李承乾出发前就想收拾突厥遗部,此时怎么会让他出去把此事抹去呢?
李承乾看一眼李思摩没有说话,直接高声对帐外的人道:“带他们进来!”
说罢就见苏定方领着,几个军士押着五个披头散发的突厥人走了进来。
几个突厥人一站住就冲着李承乾趴在地不住地砰砰地磕头。
李承乾看这几个个身体都十分瘦弱,六七月份了几个身上还绑着破烂的老羊皮,显然是突厥人中下层人。
便和颜悦色地对他们道:“不必害怕,你们虽然惊扰孤王但到底是无意的,孤王不怪罪你们。”
几人听了李承乾的话如同没有听见一般继续依旧砰砰磕头不止,李承乾看一眼站在他旁边的许敬宗,许敬宗忙对旁懂突厥话使眼色命他翻译。
在帐里会突厥话的人忙替李承乾翻译了,那几个人抬起头来眼神惊恐地看着李承乾,明显是不相信。
李承乾知道用这种方式很难跟他们说得清楚,便王方翼道:“派人去把玄奘找来。”然后摆摆手示意先把这几个突厥人押出去免得把他们吓死在中军帐里。
待军士们把几个突厥人押出去,李承乾问苏定方道:“苏将军,仁贵和务挺去哪里了?”
苏定方忙躬身道:“回太子殿下,薛将军和程将军还在带着在小树林搜查。”
李承乾点点头道:“让他们看看若没有其他异常,就让他们尽早收兵,这还在大唐境内不用草木皆兵的。”
“遵旨!”苏定方说罢出去安排。
李承乾又抬头看着帐中契苾何力和李思摩道:“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也早点回去歇息,明日还要早起赶路。”
“遵旨!”
契苾何力与李思摩两忙躬身退出大帐。
待他们都出去,李承乾回头看着尉迟恭道:“这个时候突厥人不是应该北方放牧吗?”
尉迟恭刚才一直面无表情地坐在李承乾身后,此时闻也露出疑惑之色,想了半晌才道:“按突厥习俗确实如此,这几个为何在此还审后才能知道。”
李承乾深以为地点点头,正要说话就见外面有军士禀报道:“玄奘求见。”
许敬宗见李承乾点头,便大声道:“带玄奘去刚抓住的那几突厥人,让他好好跟他们说说话。”
……
……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便把随行众文臣武将都召到中军帐里。
众臣一进来看见李承乾怒气冲冲地据坐在虎皮椅上,见众臣向他行礼便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道:“都免了!”
待众臣站好,便大声道:“真岂有此理?”
“不知何惹得太子殿下如动怒?”许敬宗陪着小心道。
“哼!突厥兰山部的屈律啜简直是残暴不仁!”
李思摩闻慌忙站出来躬身道:“太子殿下,既突厥兰山部的屈律啜惹您生气臣亲自前去把他绑来交由太子殿下发落。”
李承乾闻一摆手道:“不用了,孤王已经派薛仁贵开路,孤王要亲自过去看看。”
李思摩闻大惊失色语带哀求地道:“太子殿下突厥之事还是交由臣来处理吧!”
没想到李承乾闻冷笑一声,十分霸气地道:“他们虽然突厥人,但他们也是大唐的臣民……”
李承乾此一出,尉迟恭心里暗叹一口气,心道:当初太子殿下说寺院是大唐的地方,长安的佛寺就被他弄没了,现在轮到突厥了……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212章 随孤王去打土豪
随着李承乾的一声令下,大军随即拔营前行。
突厥兰山部的大营驻扎在原州百泉县境内,从这里过去以李承乾的行军速度需要三天时间。
但是在后面两天李承乾却没有再找过李思摩,而且始终也没有告诉他突厥兰山部到底怎么得罪了他。
这让李思摩心里很是不满,但是看着一队队枪戟生辉的东宫卫士他也只有替兰山部担心的份。
李思摩清楚兰山部的屈律啜阿史那杜询也是突厥王族,此人英勇善战而且桀骜不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