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归来之盛爱太子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归来之盛爱太子妃- 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没说完,顾蕴已摆手道:“我高兴你拿我当自己人还来不及,又怎么会笑话儿?”吩咐一旁的锦瑟,“让人打了热水来,你亲自服侍世子妃去本宫的净房梳洗一番,回头我们再好生说话儿。”后一句话,却是对丁氏说的。

    丁氏就越发不好意思了,她为了掩盖自己憔悴的神色和眼睑下的青影,今儿妆难免化得浓了些,可方才却与太子妃没说几句话儿,便忍不住哭了出来,还哭得那样忘形,这会儿脸还不定花成什么样呢,是得赶紧梳洗收拾一番才是。

    丁氏因忙起身向顾蕴告罪:“那臣妾就叨扰娘娘了……”

    话才起了个头,人也才刚站起来,忽然就是一阵天旋地转,然后便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唬得顾蕴一阵呆怔,待回过神来,脸色都变了,忙大声叫道:“太医,快传太医来!”又迭声吩咐白兰,“快把世子妃抱到榻上去,平躺着给她顺顺气,得亏你眼疾手快给接住了,不然让她就这样栽到地上去,本来没事儿的,也要摔出事儿来了。”

    白兰便依言抱了丁氏去靠窗的榻上放平,紫兰也上前帮忙,掐着丁氏的人中给她顺了好一阵的气,丁氏才眼皮轻颤,慢慢醒了过来,待想起自己失去意识前的事后,忙又挣扎着要起来向顾蕴告罪。

    急得顾蕴忙嗔道:“都什么时候了,十一嫂还这般拘礼,难道心里并没有拿我当自己人不成?”

    丁氏闻言,这才不挣扎了,红着脸小声道:“娘娘虽宽和,到底礼不可废。”

    顾蕴见她不闹着要起来了,示意锦瑟斟了杯热茶给她,一面看她吃,一面道:“我已打发人请太医去了,不管怎么说,年轻轻的忽然晕倒,总不是好事儿,让太医好生瞧瞧,开两副方子吃吃,有病治病,没病强身也是好的。”

    丁氏已约莫摸准顾蕴的性子了,知道她不是个规矩大喜欢拘礼的,少不得应了:“那就多谢娘娘了。”

    正说着,王坦来了,给顾蕴行过礼,隔着丝帕给丁氏诊过脉后,笑道:“恭喜世子妃,是喜脉。”

    喜脉?

    这话一出,不止丁氏呆住了,顾蕴也呆住了,片刻之后,还是顾蕴先回过了神来,立时一脸的喜气洋洋,忙问王坦道:“真个是喜脉,王太医可诊确实了?”

    王坦笑道:“千真万确错不了,就是月份还浅些,刚一个多月,若是换了旁的太医来,未必能现下就诊分明,臣却是可以下保,千真万确是喜脉的。”

    顾蕴脸上的笑就越发大了,又问王坦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转而想起王坦与自己说了也是白说,哪怕与丁氏说了,她也未见得都记得住,倒是与贴身服侍她的嬷嬷们说来得更有效,忙改口道:“行了,王太医先不必说了,还是回头待世子妃回了府后,你再去诊脉时,告诉服侍她的嬷嬷们罢。”

    命人好生打赏了王坦,送了他出去,才喜孜孜的与丁氏道:“十一嫂才听见了吗,王太医说你的身孕如今是一个多月,正是进门喜,这样的福气,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可见你和十一哥都是有大福气的,你就等着十一哥明儿传好消息回来,不日再凯旋归来罢。”

    丁氏已经回过神来了,一张小脸上满是惊喜与光彩,早不复方才的凄风苦雨,红着脸小声道:“如此就承娘娘吉言了。不瞒娘娘,我这个月月事是迟了,可我也没往这上面想过,身边的嬷嬷们也没说过,又没个正经长辈提点我……不然我今儿也不会一再的在娘娘面前失态了。”

    她竟然有了世子爷的孩子,真是太好了,不知道世子爷知道后,会是什么心情,是不是与她一样的惊喜交加,觉得此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现在了?

    顾蕴笑道:“你才成亲几日,十一哥便出征了,之后你又是忙碌又是担忧的,一时间想不到这上头也是有的,我当初都成亲那么久了,还时常有长辈们提点着,尚且不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呢,下一次就好了。回头我便把这天大的喜事告诉太子殿下,让殿下尽快传信给十一哥,让十一哥也跟着高兴高兴,指不定他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有如神助,一举便将瓦剌贼子打个落花流水呢!”

    说得丁氏越发的羞涩,也越发的喜悦。

    顾蕴忙又打发人往荣亲王府报喜去,想着荣亲王做公公的不方便管这些,荣亲王妃直接忽略不计,荣亲王妃的两位侧妃丁氏未必信得过,索性又打发了人去丁府给丁氏的母亲报信,如此等稍后丁氏回府时,丁夫人也已在荣亲王府了,有亲娘陪伴,她心里总能安定许多。

    待这一切忙完了,才压低了声音,正色与丁氏道:“我知道连日来十一嫂承受了不小的压力,那些个风言风语,连我在深宫里都听说了,何况十一嫂日日要与那么多人打交道?我只告诉你一句话,十一哥是一定能平安凯旋的,太子殿下也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他战败,或是自己受到什么伤害!”

    见丁氏满脸的急切,不待她说话,继续道:“所以你以后甭管别人说什么,都当没听见,只安心养你的胎便是,你怀的可是十一哥的嫡长子,他也是那么大年纪的人了,别人像他这么大的年纪,儿子都快议亲了,他却至今才当上父亲,断断出不得任何岔子,有心人害你你要防着,你自己更要注意,你身体不好,或是情绪不稳,对孩子的影响比什么都大,我是才吃了亏过来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敢彻底的放心,所以多嘴提醒你一句,你千万放到心上。”

    丁氏岂能感知不到顾蕴的善意,少不得一一应了,又再三问了顾蕴宇文策真会平安归来吗,得到顾蕴的肯定答复后,一直高高悬着的心才算是落了一半回去,坐了轿辇,由胡向安一路护送着出了宫,再护送回了荣亲王府去。

    彼时荣亲王已经得到消息儿媳有身孕了,喜得什么似的,连带对儿子出师不利的沮丧和焦灼都轻了许多,终于他不用担心自家的香火和传承,不必担心将来自己百年后,儿子后继无人了,越性再说句不好听的,便是此番儿子真回不来了,至少自家也有了希望,——若不是碍于公公不方便进儿媳的院子,他都要亲自等在丁氏的院子里,亲自对她嘘寒问暖了。

    饶是如此,依然打发了自己身边得用的妈妈,去丁氏院里服侍,还带了一大堆药材补品什么的,又亲自发了话,府里的事这段时间就让何侧妃与张侧妃继续操持了,让二人务必色色都打点妥帖,万不能让世子妃操半点心,谁若是不长眼睛敢惹世子妃生气的,一律打死了算完!

    丁夫人等在女儿院里,瞧得荣亲王府上下都这般重视女儿和女儿腹中的外孙,喜不自禁之余,也满是欣慰与如释重负,她与荣亲王的想法差不多,便事情真到了最糟那一步,女婿回不来了,女儿如今有了孩子,好歹终身有靠,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所以丁氏一回来,她便亲自迎上前小心翼翼的扶了她至榻上坐下,笑道:“听得有宫使上门求见,我和你嫂嫂还唬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想到却是太子妃娘娘特地打发来向我报喜的,我当时差点儿没欢喜得疯了,你不知道,这几日因着女婿战败的事,我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还要忍受你几个伯母婶婶明里暗里的奚落,我又是生气又是担心,更后悔当初没有死拦着你父亲答应这门亲事……如今总算可以稍稍放心了,便女婿此番真回不来了,好歹你后半辈子子,也有所倚靠了……”

    “娘,您都说什么呢!”话没说完,丁氏已不高兴道:“世子爷吉人天相,一定会平安凯旋的,方才太子妃娘娘也再三再四向我保证了,太子妃娘娘既敢说这话儿,可见太子殿下也是这个意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您不说为世子爷祈福,倒说出这样的话来,知道的,说是您心疼我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在咒世子爷呢!”

    丁夫人一听这话,知道女儿是不高兴了,也有些暗悔失言,忙道:“好好好,都是娘说错话了,你别生气,如今你可气不得……你有什么想吃的?我带了你以往就爱吃的酱黄瓜和鱼鲞来,还有……”

    ------题外话------

    十一哥果然好枪法是不?这天气,真是冷成狗了,没有暖气每天都冻得浑身发抖的四川人早已集体哭晕在厕所……在彻底晕倒前,最后喊一句,亲,有票吗?


………………………………

第二百六八回  胜仗

    宇文承川晚间一回到崇庆殿,顾蕴便告诉了他丁氏有孕的消息,“……算来正是二人新婚那几日有的,十一哥倒是个厉害的,十一嫂也是个有福气的,本来她刚来时,还愁容满面,话还没说上几句,便忍不住大哭了一场,没想到竟有这样的大喜事等着她,她离去时情绪就不只是好一点半点了,这样也挺好,有了孩子,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在十一哥没回来之前,总算可以不必见人,自然也不必日日胡思乱想了。”

    什么叫‘十一哥倒是个厉害的’?

    宇文承川本来听得宇文策终于有后了,于公于私心里都是很高兴的,一听这话又不爽了,偏还不好表现出来自己打翻醋坛子了,蕴蕴什么都不知道,一定会想着,这家伙也太小气了罢,连这都要跟人十一哥比……

    于是只能佯怒道:“你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不厉害,让你成亲那么久后,才怀上身孕了?你等着,等你生下孩子出了月子后,不出一个月,我就让你再次怀孕,到时候你就知道我的厉害了!”

    听得顾蕴是哭笑不得:“人家跟你说正事呢,怎么扯到这上头了,怀如今这个就够我辛苦了,这还没生呢,你已经在计划下一个,你是打算累死我啊?我不管,到时候你要生自己生去,我反正得养上两三年的再生了。”

    宇文承川闻言,也反应过来:“对哦,是不能生了立刻又再生,我这都素多久了,好歹也要过上一段时间荒淫无度的日子后,再生也不迟啊,不过,谁说证明我厉害只能以生孩子来做标准了,你就等着到时候我收拾你罢!”

    说得顾蕴越发笑个不住,夫妻两个少不得耍了一回花枪,顾蕴才正色道:“这样的大喜事,殿下还是尽快传信给十一哥,让他也高兴高兴的好,指不定他一高兴,就有如神助,把瓦剌贼子打了个落花流水呢?”把白日与丁氏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宇文承川点头道:“我回头就传信给他,只盼他真能人逢喜事精神爽,尽快打场胜仗罢。今儿早朝时,好些臣工又提出起复永嘉侯了,我瞧皇上也是越发心动了,十一哥再不打场胜仗证明一下自己,只怕我们就真压不住起复永嘉侯了!”

    说到这个,顾蕴也笑不出来了,只能安慰宇文承川,也安慰自己:“十一哥一定能尽快打胜仗的,殿下放心,一定能的!”

    可前提是,得给宇文策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机会啊,若永嘉侯在他还没证明自己之前,便成功起复了,他只怕以后都再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了,——也不知道前世他到底是怎么才撑到最后,成就了自己一番丰功伟业的?

    如此又过了几日,许是老天爷终于听到了东宫一系上下的祷告,辽东又有最新的战报送呈回京,这回却不是坏消息,而是好消息,还是大大的好消息。

    东征军主帅宇文策在被瓦剌贼子打了个措手不及后,痛定思痛,表面不动声色,暗地却亲择了三千精锐,皆反穿了羊皮袄子,再在袄子外披一白布,马匹也以白布裹了,还裹了四蹄,不叫其跑动时发出声音来,趁某夜大雪纷飞时,偷袭了瓦剌贼子的大营。

    本来瓦剌攻破山海关,占了广宁三城后,就该据城不出的,自古守城容易攻城难,只要他们坚守不出,大邺的援军纵来了,一时三刻间,也休想奈何他们。

    可瓦剌穷苦惯了,一旦攻破广宁三城,就跟老鼠忽然有幸掉进了米缸里,头一件事便是不管不顾的大吃大喝一气,才不会想到以后怎么样怎么样,更没有想过要收服大邺的子民,也慢慢演化成与大邺一样的国家,而不再做一到冬日,便看天过活的游牧民族,端的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得本就恨他们入骨的三城百姓越发恨他们,情愿一死,也不情愿留给他们一颗粮食一尺布。

    更兼守城的将士虽在城破当日死伤众多,到底还有幸存的,暗地里纠结起来,也集成了几股不小的实力,一到入夜便仗着熟悉地形各种偷袭他们,烧他们的粮草军火。

    所以表面看似瓦剌占尽了先机,实则却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他们拿着广宁三城,倒有些似是捧着鸡肋般,食之嫌无味,弃之又嫌可惜了,毕竟他们发动战争的本意,说穿了就是为了能多抢些粮食和值钱的东西,改善一下自己子民的生活,真放手与大邺一搏,他们还是不敢,也知道自己没有多少胜算的。

    如今被困在三城,边陲小城,本就不富庶,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该毁的还被毁了个大半,害他们东西没抢到不说,还得时时严以待阵的守城,不能再去抢掠其他地方,更甚者还得从自家运粮草辎重来,实在算不得划算买卖。

    瓦剌上下正暗自后悔呢,大邺的援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们一时是进进不得,退又显得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能咬牙策划了一场偷袭,没想到竟然成功了,什么天朝神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原来也不过如此!

    瓦剌众将士都被这场胜利弄得飘飘然起来,搭在城外专放粮草辎重的营帐四周便不自觉放松了警惕,至于他们何以会将粮草辎重都搭在城外,还分了不少将士驻守城外,而没有进城,却是他们的二王子下的令。

    瓦剌的这位二王子年纪虽不大,今年只得二十余岁,却是个有野心有见识的,又深得瓦剌如今的可汗,他的父亲宠爱,此番瓦剌忽然犯边,打了大邺一个措手不及,就是他向瓦剌大汗出的主意,说辽东才换了总兵,正是最好的时机,还说瓦剌就这样常年游牧下去哪有什么前景可言,当然要让他们像鞑靼那样对大邺俯首称臣,也不可能,但他们完全可以割据一方,以后慢慢变成与大邺一样的国家嘛。

    奈何这位二王子虽有见识,他的长兄、瓦剌的大王子却处处与他过不去,惟恐再这样下去,将来自己可汗的位子就真要被弟弟抢去了,所以凡是二王子主张的,他一律反对,凡是二王子反对的,他一律拍手叫好。

    这也是瓦剌大军攻入广宁三城后,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主要原因,谁让二王子要下令不许扰民更不许作恶的,大王子偏就要让自己的手下反着来,二王子其奈他何?

    眼见己方的将士将好好儿的城池弄得面目全非,二王子虽气得恨不能杀人,也只能强忍着,这种时候,正是该一致对外的时候,自家先窝里斗了算怎么一回事儿?只能下死令让半数以上的将士退守至了城外,以免与大邺百姓双方的矛盾再激化,也有防着大邺的残兵游勇再偷袭他们,烧他们粮草的意思,再让他们偷袭下去,大邺的援军不用发力,他们自己就先要饿得退回老家了。

    这才会给了宇文策反击的机会,直接便带着三千精兵,趁着夜黑雪大,悄无声息的抵达了瓦剌大军的大营前,第一件事便是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报了先前的仇。

    瓦剌将士倒也警醒,话说回来,这么大冷的天,连日都吃不饱穿不暖的,也的确睡不安生,是以粮草才一着火,便立时清醒过来,整队抗敌了。

    奈何宇文策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