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到了长安,就不怕他跑掉,来日方长,也不必急在一时。
想到这里,李世民连忙命人将袁天罡放掉,然后派人为他安排住处。
……
袁天罡的住处,是皇上赐给他的一个独院。
虽然不算很大,但是也有十几间房子,他一个人住在里面,倒是显得空旷。
里面的家具,一应俱全。
袁天罡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出去找个地方吃饭,然后决定到武家去一探究竟。
卦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袁天罡必须要弄明白,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袁天罡刚刚走到屋外,就发现院里有人来访。
袁天罡很好奇,自己才刚到长安,并没有认识的人,这人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为什么会来拜访自己?
袁天罡不由抬眼向院里的中年人看去,只见这人俊眉星目,长的极为清秀。
当然了,袁天罡看人,当然不会像是普通人一般的眼光。
通过相貌看去,袁天罡竟然发现,眼前此人竟然已经到了龙章凤姿,天资自然的境地。
此人的占卜之数,似乎并不在自己之下啊。
袁天罡当即问道:“不知阁下光临寒舍,有何贵干?”
李淳风从容不迫地说道:“敢问阁下可是袁公?”
袁天罡微笑着说道:“如果你是来找袁天罡的话,那就是我。”
李淳风当即欣喜地说道:“袁公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更胜传闻!在下乃太史馆小吏李淳风,今日前来,便是久闻袁公大名,特来拜会。袁公初来乍到,如果不嫌弃的话,便由小弟做东,为袁公接风洗尘如何?”
袁天罡极为欣赏李淳风的气度,闻听此言,不由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不过就是让贤弟破费了。”
听到袁天罡答应,李淳风哈哈笑道:“袁公能够答允,实乃在下三生之幸,区区一点身外之物,何足挂齿?”
说罢,李淳风在前面带路,两人来到一家酒楼,要酒要菜,慢慢攀谈起来。
额,他们去的酒楼,并不是天下第一楼。
就凭李淳风一个小吏的工资,到天下第一楼吃上一顿饭估计就得破产。
而在酒席之上,两人相谈甚欢。
一番交流之后,不由都将对方引为平生之知己,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
喝到后来,两人都喝的醉醺醺的,早就勾肩搭背,称兄道弟起来。
不过,李淳风并没有忘了自己前来的目的。
忍不住向袁天罡问道:“兄长,你道行高深,可曾遇到过前后两次占卜,卦面截然相反的情况?”
听到李淳风的话,袁天罡不由一惊,忍不住问道:“贤弟啊,你所占卜的,可是大唐气运?”
李淳风不由连连点头说道:“这么说来,兄长也占卜过了?不知兄长可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袁天罡不由摇头说道:“事关一国之气运,我实在难以想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能够让气运出现如此巨变。不过,在此前的时候,我曾为一个女娃算过一卦。”
“当时我曾算出,这个女娃,就是后来将要屠戮大唐皇室血脉之人,将来必定登基为皇!而现在,这个卦象已经出现反复。如果想要知道为何出现反复的话,只要再见一次这个女娃,便可得知。”
听到袁天罡的话,李淳风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这一顿酒,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结果都喝多了。
结完账之后,两人勾肩搭背一同离开,然后来到袁天罡府上,两人依然谈兴不减。
一直聊到很晚,在袁天罡的邀请之下,李淳风索性留宿在此,两人抵足而眠,不在话下。
……
却说到了第二日,武城村的柳树,再次派人送来五头猪。
这五头猪,在武城村都按照梁王的吩咐杀好之后,直接将肉送了过来。
这一日,天下第一楼外,直接架起了五口大锅。
每口大锅里面,都燃烧着熊熊柴火,锅里煮着大杂烩。
扑鼻的香气四溢,几乎弥漫了大半个长安城。
今日前来排队的人就更多了,直接导致好几条街交通为之堵塞。
而那些御史看到这种情况,当时激情四射,赶紧回家研磨,提笔刷刷刷就是一道弹劾梁王的奏折。
御史的职责是什么?
就是风闻言事啊!
就是说,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只要我听到有这种风向,我就可以进行批判!
一个没有战斗精神的御史,绝对不是一个好御史。
而御史最喜欢战斗的对象,无非就是皇子、公主、皇亲国戚还有那些国公。
他们勇于挑衅权贵,越是挑战,就越能彰显他们的清誉。
当然了,还是要挑人的,比方说像是程大傻子那样的,弹劾他就需要慎之又慎。
因为惹急了程大傻子,他真的敢揍人。
相对来说,弹劾梁王就没什么风险了。
作为整个御史群体,你要是没弹劾过梁王,出门简直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
始作俑者的李愔,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由皱起眉头。
人群这么拥挤,极易引发拥挤踩踏等群体事件。
再者说,将街道都给堵住了,也影响到了民生。
因此,李愔派人维持治安,命他们排好队,将中间的道路让出来。
虽然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梁王是大唐第一败家子,人傻钱多是出了名的。
但是他混不吝的劲儿也同样出名!
先是打死了王家的子弟,然后先后多次直接打断别人的腿,听说就连同安大长公主家的管家的腿都给打断了。
管家回去向长公主告状,最终这件事情都不了了之了。
因为梁王凶名在外,他的一句话,居然很快就将街道给疏通开来。
………………………………
第199章 梁王肉
李愔不知道的是,这件事情,此时已经捅到皇上李世民耳朵之中。
没办法,长安城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金吾街使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而这么拥挤的人群,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一旦引起人员伤亡,到时候就是他们的责任。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却是梁王殿下,那可是个动不动就要打断别人腿的主儿。
他们也不敢去和梁王理论。
于是,马上将这件事情禀报给了皇上。
李世民听到这件事情之后,也是大吃一惊,暗骂李愔不知轻重。
紧跟着,李愔赶紧派人下去维持秩序,生恐引发群体事件。
不过,等到李世民的人下去之后,才发现,拥堵的街道早就被疏通开来。
排队的人排成一个长队,队伍居然蔓延了半个长安城。
等他们将这个消息奏报给李世民之后,也不由的让李世民哭笑不得。
这个愔儿啊,还真是不消停啊。
想必这件事情,又必然会惹得那些御史上奏折弹劾他了吧?
但是这些御史又如何知道,愔儿做这件事情,实则是为了推广猪肉,让大唐百姓多养猪,改善他们的生活呢?
他这么做,并不是胡闹,而都是为了大唐百姓啊!
这件事情,之前的时候,李愔就给李世民提起过。
李世民回去之后,也曾做出过种种措施,但是一直效果不大。
但是这一次,因为愔儿推出了这么美味的食用方法,一下子就推动了整个市场。
李世民相信,这一次根本就不用朝廷出面宣传,百姓们自己就会主动去养猪。
只不过,用猪头、猪下水煮出来的汤,真的有那么香吗?
到时候有时间了,倒是要去品尝一下。
既然这么多人为之倾倒,想必味道必定鲜美非凡。
……
一连三日的时间,天下第一楼都免费让人品尝,来者不拒,直到分完为止。
三天之后,天下第一楼开始推出新的菜品。
这些新菜式,足足有十几道,都是用猪身上不同的部位做出来的。
虽然价格不菲,但是那味道,真的是没的说。
并且,就连那些平民,在得到梁王张贴出来的猪肉做法之后,回去有人试着做了一次,发现味道真的极为美味。
因此,短短两三天的功夫,长安城里吃猪肉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
以前,他们不会做猪肉的时候,想要开荤,大多都吃鸡鸭鹅或者鱼肉。
但是这几样,都比不上猪肉便宜啊。
有猪肉这种又好吃又便宜的肉食,当然要首选猪肉了。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家,天天都能吃上猪肉,也就是隔三差五的买上几斤解解馋。
但是架不住长安城里人口基数大啊,因此,这两日卖猪肉的根本就不够卖。
看到这种情形,那些聪明的百姓,都开始悄悄购买小猪仔,开始养起了猪。
而每一日,武城村的村民,都要向天下第一楼送好几头猪。
不过,一头猪身上,只有一个猪头,一副下水,四个猪蹄。
这些每天都要消费好多,但是猪肉就不可能消费那么多了。
天下第一楼消费不了的猪肉怎么办呢?
因为李愔前段时间,为了败家值还买了两个铺子,最近闲着一直都没开张。
这一次,李愔索性拿出一家距离天下第一楼很近的铺子,在里面销售猪肉。
猪肉的价格也很便宜,只要两文钱一斤。
不过,那些百姓在天下第一楼这边买过猪肉,再和在其他地方买的猪肉一对比,不由发现,还是天下第一楼这边卖的猪肉更香。
好吧,这边养的猪,都是阉割过的。
其他地方买的猪肉,大多数都是没被阉割过的,味道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这种情况,在此后的几天,直接导致天下第一楼出售的猪肉供不应求。
那些百姓,只有在天下第一楼买不到猪肉的情况下,才会到其他地方购买。
甚至有些百姓,宁肯一顿不吃,都不肯到其他地方去。
出现这种情况,顺应市场,猪肉的价格直接提高到了三文钱一斤。
而饶是如此,仍然是供不应求。
而三文钱一斤的猪肉,生猪的价格在一文一斤的话,武城村那些养猪的村民,可就要吃亏了。
因此,李愔很干脆的,让武城村的村民,杀掉猪之后,将猪头、下水、猪蹄留给天下第一楼,李愔相应的提高了价格。
而剩下的猪肉,让他们自行去铺子里卖。
这样一来,虽然梁王殿下不在用一文一斤的价格进行收购,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收入反而是增加了。
并且猪肉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他们四个村养的上万头猪,根本就不愁卖。
有些村民,甚至继续购买猪崽,扩大养殖规模。
不过,这时候猪崽的价格也持续走高,并且也很难买的到。
而李愔,则是悄悄给柳树支了个招。
他们四个村,在养猪的路上,先走了一步。
而其他百姓养的猪想要长起来,起码要一年的时间,他们养的猪根本就不愁卖。
但是随着养猪的人越来越多,后续他们就没什么优势了。
因此,李愔给柳树支的招就是,让他们现在购买母猪,产猪崽卖小猪崽。
相信在今后好几年时间里,猪崽都会畅销,供不应求。
养猪崽的利润,绝对要比养猪大的多。
听了李愔的话,柳树顿时茅塞顿开,连连点头,对梁王殿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梁王不亏是王爷啊,人家脑袋瓜子就是好使!
于是,回去之后,柳树赶紧在四个村子里组织人手,开始养母猪,养小猪崽。
虽然这个周期长,但是他们算了一笔账发现,养猪崽要比养猪更赚钱。
日后,这四个村子,成为猪崽供应基地,附近几十里地想要购买猪崽的百姓,都会跑到这里来购买。
养猪崽,竟然在这里形成一个特色。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事情到这里,自己食封的百姓养的上万头猪,总算得到了完美解决,李愔也松下一口气来。
而因为李愔的一篇猪肉颂,使的长安城内的百姓,都喜欢用这种方法烹制猪肉。
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菜,人们都亲昵地称为梁王肉。
(其实,烟雨本来想写一写程咬金等一帮老货吃肉的场景,后来觉得你们一定会说烟雨水,所以,这个场景就略过了,咱们只来干货:))
………………………………
第200章 梁王殿下不是人
这几天真把李愔给忙活坏了,终于难得一日清闲。
这日,李愔就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底下,喝着白开水,躺在贞观椅上,后面有柳枝和薛小小在扇扇子,日子过的悠闲的很。
额,之所以喝的是白开水,主要是因为现李愔实在是受不了大唐的茶汤。
所以,宁肯喝白开水,都不喝茶汤。
而这时候,正是采摘茶叶的时候。
李愔已经让程处亮他们,发动他们家族的力量,到南方去购买哪些鲜茶。
当然了,这些鲜茶,必须要用他给出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运送到长安来。
然后炒过之后,就有茶叶喝了。
因为这几家不做茶叶生意,李愔也不知道能收购多少回来,反正是够他们喝的就够了。
暂时,李愔没打算做茶叶的生意,等到明年到封地的时候在做理论吧。
就在此时,柳山前来通报,说府外有两人求见。
这两人一个叫袁天罡,一个叫李淳风,柳山询问一下到底要不要见他们。
嗯?
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之后,李愔不由一惊!
袁天罡和李淳风?
他们怎么会到本王的府上来拜访?
沉思片刻之后,李愔不由说道:“把他们请进来吧!”
在历史上,这两个是被神化了的人物。
这两人联手著作的推背图,足足推算了后世一千多年的历史,并且已经发生的历史,无不吻合。
而直到李愔穿越过来之前,推背图仍然有不少预言还没有发生。
这种手段,简直就是神仙手段。
而在历朝历代,推背图都被朝廷列为禁书。
对于这两个几乎是神仙级别的人物,李愔心里的第一想法就是要亲自出去迎接。
不过转眼再想想,其实这两个活神仙,两人的官职并不高。
李淳风只是太史馆里一小吏,袁天罡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现在李世民还没有给他安排职务,即便安排了,也不会太高。
就凭这两人的职务,可以说,李愔能够见他们,就算给他们面子了。
如果亲自迎接出去的话,未免太过惊世骇俗。
并且,李愔还有更深一层的忧虑。
这两个人,在占卜上,都有非凡的造诣。
但是这两人都是淡泊名利的性子,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根本就没听说过他们和那个皇子走的太近。
那么,他们今天为什么要来找自己呢?
这很明显的,并不符合他们的本性。
这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已经在怀疑,历史发生改变的根源,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就更不能迎接出去了。
如果自己亲自前往迎接的话,只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心虚。
正因为有这种思虑,李愔才命人传话,将他们都请进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