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还以为殿下拿出来的对联,都是绝对,现在看来,想必殿下早已经对出下联来了吧?”

    那个书生听到李愔的下联之后,不由对李愔深深一揖说道:“兄台的下联,上官仪佩服之至,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嗯?

    上官仪?

    好熟悉的名字。

    李愔迅速搜索了一下,马上发现,霍,这是个牛人啊。

    上官仪,家境贫寒,通过科举中举而做官,最终做到宰相一职。

    不过后来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而被武则天杀掉。

    上官仪还有个孙女,名字叫上官婉儿,可能名气比她的祖父都要大。

    现在这是个还没有发迹的上官仪!

    想都此处,李愔微微一笑说道:“我叫李愔。”

    听到李愔的名字,上官仪一愣,随即说道:“久仰梁王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来人,取一万钱来给上官公子。”

    上官仪连连摆手说道:“有殿下的下联珠玉在前,我又怎么敢说我对出下联来了呢?实在是惭愧,这赏金,万不敢当!”

    李愔哈哈一笑,对掌柜的说道:“你去做两块匾额,将这两幅下联同时悬挂起来!”

    吩咐完之后,又对上官仪说道:“上官公子,相识即是有缘,今日本王做东,我们畅饮一番,把酒言欢,岂不快哉?”

    上官仪深深地看了李愔一眼,然后洒脱地说道:“梁王殿下相邀,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说罢,上官仪便随着李愔,一起走入天下第一楼。

    李愔直接来到三楼包间里面,窗下,便是浩浩荡荡的河水,临窗而立,别有一番情趣。

    李愔看着窗外得风景,心里却是想着,要如何折服这上官仪。

    在文采方面,李愔有自知之明,除了能够剽窃几首诗词之外,真论起经书功底,人家能甩他好几条街。

    但是要如何才能折服他呢?难道就凭一两首诗词吗?恐怕远远不够。

    半晌之后,小二奉上酒菜,李愔请上官仪坐下。

    李愔端起酒杯,并没有饮下,而是向上官仪问道:“敢问上官公子,为何而读书?”
………………………………

第160章 为万世开太平(一更)

    听到梁王的问题,上官仪微微皱起眉头。

    这个问题,以前从来没人问过他。

    其实,上官仪心目中最真实的答案,大概就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不过,既然这个问题是梁王问出来的,那他就不能这么回答了。

    因此,在听到梁王的问题之后,上官仪沉思片刻之后说道:“我读书,是为了一展平生所愿!”

    听到上官仪的回答之后,李愔微微摇头,不置一词。

    看到李愔得反应,上官仪的傲气也被激发起来,不由反问道:“不知梁王殿下,又是为何而读书呢?”

    听到上官仪得反问,李愔嘴角一抹微笑一闪即逝。

    李愔不由放下酒杯,抑扬顿挫地说道:“本王读书,只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李愔每说一句,上官仪就被震撼一次。

    说到最后,上官仪坐立不住,不由一下子站起身来。

    听完梁王的回答之后,上官仪只觉得热血上涌,一股豪气陡然涌上心头。

    他大声随和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说到最后一句,居然震动窗纸簌簌作响。

    “男儿读书,当如是也!”

    说罢,上官仪对李愔深深一揖。

    这一礼,李愔并没有躲避,而是坦然受之。

    既然上官仪从这四句话里受益,那么他就当的起这一礼。

    这四句话,出自后世张载的四为句,可以说,几乎把古代书生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全都归纳总结在一起。

    李愔相信,很少有弱冠之年的书生在听过四为句之后,还能不热血彭拜,不奉为圭皋的。

    果然,在李愔说出四为句之后,上官仪已经将李愔引为平生知己。

    两人一场酒宴,喝的痛快淋漓,宾主尽欢。

    最终下楼,两人把臂而行。

    走到门口的时候,李愔忽然停了下来,对账房说道:“去给上官公子包一万钱来。”

    很快,一个包裹了一万钱的包裹,就递到了上官仪手中。

    这一次,上官仪并没有推辞。

    接过包裹之后,上官仪对李愔说道:“今日上官仪到天下第一楼来对对联,其实是因为囊中羞涩。承蒙殿下馈赠,上官仪就厚颜收下了。”

    听到上官仪的话之后,李愔不由哈哈大笑,心知上官仪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李愔不由问道:“上官公子,你可有住处?如果没有的话,不妨住进我王府里面。我王府之内,有数千藏书,可供上官公子随意观看。”

    在古代,可不比现代有这么好的条件,想看什么书,随时都能买到,甚至在网上就能在线阅读。

    在哪个时代,想借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数千藏书,对哪个时代的书生的诱惑力,堪比大宝剑。

    并且李愔又说了一句话:“上官公子,如果需要的话,本王还可以帮你引荐一下主考官。”

    唐朝的科举制度继承自隋朝,还并不完善。

    当时的考试,不糊名,改卷人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此,这里面暗箱操控的地方很多。

    有很多考生,会在考试之前,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见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喜欢你的诗作,那么成了,这一科,你十有八九会高中。

    所以,当时流行一种说法,功夫在场外。

    比方说,唐朝有一首非常出名的诗《近试上张水部》,就是诗人朱庆馀在考进士科之前,写给主考官张籍的行卷诗。

    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否。

    这首诗猛一看上去,是写的一个新婚女子,洞房花烛夜之后醒来,天快亮了。

    丑媳妇马上就要见公婆了,新娘子很紧张,化完妆之后低声问夫婿,我画的眉,合不合潮流?

    但是这首诗真正的意思呢?其实是朱庆馀在问主考官张籍,不知我的诗文,能入您老法眼否?

    然后很妙的是,张籍给朱庆馀一个明确的答案,写了一首回诗《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哎呀,你长得贼拉漂亮,就跟西施是一样一样的,你就不要谦虚和担心了,我看好你哦!

    这两人这一唱一和,成为千古佳话。

    这种在现在看来很羞耻的事情,在当时就是常态。

    我们的诗仙李白,也曾干过这种事情。

    当时他拜访韩荆州,就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其中有两句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估计金庸老先生的生平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就是从这两句套过来的。

    中间还有一句: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意思就是,我才思敏捷,你快考考我吧。随便出个题目,我都能洋洋洒洒写一万字而不用思考!

    当时的李白,还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青年,当时大概还没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思想。

    当时还是愿意做官,力求上进的。

    只可惜,这位韩荆州并不待见李白,根本就没给李白机会,最终也没成为千古佳话而流传。

    但是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如果李愔愿意为上官仪引荐主考官的话。

    有李愔的身份,再加上上官仪的真才实学,可以让上官仪马上脱颖而出。

    不过,李愔的提议,却是被上官仪给婉拒了。

    上官仪诚恳地说道:“殿下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更愿意凭我的真才实学考中,在下告辞!”

    看着上官仪从容远去的背影,李愔不由摇了摇头。

    根据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官仪这一次应该是考中了的。

    这可是宰相之才啊!

    如果能拉拢在身边就好了。

    可惜,如果自己强要不让他参加科举,留在身边,估计这上官仪也不乐意啊。

    强扭的瓜不甜,也只能随他去了。

    现在李愔真的有些着急,武将还稍微好一些。

    但是有治世之才的文人,能被他所用的,真的太难找了。


………………………………

第161章 贴身保镖(二更)

    上官仪啊,宰相之才啊!

    李愔真的很惋惜!

    但是这种事情讲究两厢情愿,不能强求。

    就在李愔正在思索着,到底有没有机会有没有可能将上官仪拉拢到自己身边的时候,皇宫里面的力士前来传旨,皇上要召见梁王。

    嗯?

    本王最近似乎没做什么错事吧?

    父皇又有什么事情召见我了?

    怀着无限狐疑,李愔来到皇宫之内。

    御书房中,李世民黑着脸向李愔问道:“愔儿,你最近过的很悠闲啊?”

    李愔诚惶诚恐地说道:“父皇,并没有啊!儿臣最近苦读经书,钻研学问,过的很充沛呢!”

    啪!

    李世民一拍桌子,厉声问道:“那你答应朕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呢?拿了朕的五千贯钱,怎么到现在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额——

    这个问题,李愔能说自己都给忘了吗?

    本来如果没有遇刺事件的话,李愔已经准备做这件事情了。

    可是经过遇刺事件之后,李愔就把这件事情抛诸脑后,居然给忘的一干二净。

    但是这种事情,那是打死都不能承认啊!

    于是,李愔不动声色地说道:“父皇,这么大的事情,儿臣怎么会忘记呢?儿臣早就准备好了,至多一个月内,就能制造出价格低廉,洁白如雪的白纸。”

    听到李愔的回答,李世民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由说道:“对了,像是卫生纸,你也一并制造一些。皇宫之内的卫生纸已经不多了,尽快送一些来。”

    在用过一次卫生纸之后,李世民就彻底离不开它了。

    连带着长孙皇后等人,也都喜欢上了它。

    用过之人都说好。

    不过,李世民手头只有那么一卷,大家都用,很快就用完了。

    不得已,李世民只好到含象殿里又顺了一卷回来。

    杨妃就住在含象殿之内,杨妃哪里,自然是少不了这东西的。

    但是堂堂天子,居然要跑到自己的妃子哪里顺东西,这说出去简直没脸见人了。

    而偏偏这家伙只知道孝敬自己的母妃,而不知道孝敬父皇,还非得要自己提醒不可!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愔不由在暗中偷乐,还不敢流露出来,忍得很辛苦。

    半晌之后,李世民语重心长地对李愔说道:“愔儿,你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做的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为父皇做的,也是为我大唐做的。”

    “有过要罚,有功就要赏。你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父皇如果不赏赐你的话,似乎都说不过去了(连读者都看不下去了:)),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沉思片刻,李愔不由说道:“启禀父皇,能为父皇分忧,能为我大唐做些事情,都是儿臣的分内之事,又怎么敢向父皇讨要赏赐呢?”

    李世民感慨道:“如果朕的儿子,都能像你一样明事理就好咯!但是有功就要赏,说罢,你想要什么赏赐?”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愔不由感慨万千。

    要不要这么抠啊?您要真想赏赐的话,直接赏赐下来不就好了嘛?你问我,让我怎么说?

    如果按照李愔的功劳的话,现在大概可以封赏他更大的封地,更换封号。

    但是李世民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恐怕李愔会成为众矢之的。

    李世民一直没有对他封赏,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而李愔自己,就更不会要这些虚名了。

    反正在没有去封地之前,这些都是虚的,顶多封赏更加丰厚一些罢了。

    但是现在李愔日进斗金,差这点钱吗?

    思索了半晌之后,李愔不由向李世民说道:“父皇,我府上有一位典军叫做薛仁贵,上一次就是他带领禁卫军,将辱骂皇室的乱臣贼子擒拿归案!薛仁贵的妹妹薛小小,更是救过儿臣一命。”

    “如果父皇真的要封赏儿臣的话,不如就把赏赐给薛仁贵吧!”

    听到李愔提出的条件,李世民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愔儿真的长大了啊,他没有为自己要封赏,而是在为自己的属下讨要封赏。

    这样一来,他的属下对他只会更加死心塌地。

    想了想,李世民不由说道:“好,既然如此的话,那朕就给薛仁贵封赏一个县男之爵位吧!至于你,就将你的食封增加到一千五百户吧!”

    地盘封王什么的,暂时不动,但是提升他的食封,使的他每月的收入增高。

    一千五百户的食封,这已经和李泰是同等规模了。

    而李泰的封赏,是所有皇子除了太子之外最高的。

    这已经是极为难得的殊荣,当然了,李愔对多出的这几百户食封,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他更在意的,是给薛仁贵的封赏。

    得到这个赏赐之后,李愔不由大为满意,连忙谢恩道:“儿臣叩谢圣恩。”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好了,快起来吧!造纸和印刷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去做。你自己也注意安全,不过若是有人胆敢再伸手的话,就休怪朕将他伸出的手给斩掉!难道朕的钢刀不利否?”

    ……

    李愔回去之后,决定给薛仁贵兄妹一个惊喜,因此并没有将封赏的事情告诉他们。

    封赏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估计要几天的准备时间。

    回去之后,也没什么事情,李愔调戏了一番柳枝和薛小小,时间不知不觉中过的飞快。

    到了晚上,李愔回到卧室,不由被吓了一跳。

    他的卧室之内,居然多了一张床,就和他的床并排而放,中间隔了大概三四尺的距离。

    我了个大槽,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谁要住进本王的房间之内?本王怎么事先毫不知情?

    李愔不由向柳枝问道:“柳枝,这是怎么回事?这张床是给谁准备的?”

    柳枝连忙说道:“殿下,这张床是为小小妹子准备的。这是杨妃的安排,说是让小小妹子保护殿下的安全。”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毕竟男女有别啊!

    到时候万一薛小小要是换个衣服啥的,你让本王肿么办?

    本王是看呢?还是看呢?还是看呢?


………………………………

第162章 一字马(三更)

    原来这是母妃的安排。

    自己有过一次遇刺的经历,幸亏薛小小住的近,被沈威的声音惊醒之后,马上赶了过来。

    要是离得远呢?当时他的情况真的危险了。

    而薛小小不惜用身体为李愔挡镖一事,深深地打动了杨妃。

    然后杨妃将薛小小指给李愔,送出手镯,安排薛小小住进房间,贴身保护李愔的安全。

    一个做母亲的,为了儿子的安全,真的是煞费苦心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

    虽然对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