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愔苦苦相劝,但是太后就是不肯松口。

    李愔长叹一声,心里也软了下来。

    不由对太后说道:“母后,哪孩儿就留下来,陪着您老人家。”

    听到李愔这么说,太后流泪不止。

    半晌之后,太后才对李愔说道:“愔儿啊,你长大了。雄鹰长大了,就应该展翅高飞。”

    “你走吧!母后不会拖你后腿!只盼着,你每年能回来看母后一眼,母后也就知足了。”

    看到泪流满面的太后,看着她头上苍苍白发,看着她已经佝偻的身躯,李愔眼睛,也不由的湿润起来。

    李愔不由对她说道:“母后,要不,您就跟着我们一起去黄金州吧!孩子们,也都舍不得您。”

    李愔的子女,在长安城,隔三差五就会被请入宫中去。

    太后也经常性的,会到蜀王府中,看望这些小家伙。

    不说每天都能见面,一个月倒是至少有半个月,是能够见得到面的。

    这乍一离开,别说是太后了,就说那些小家伙们,恐怕也很难分离的开。

    太后流着眼泪说道:“哀家的身子骨,已经禁不起颠簸了,哪里还能漂洋过海,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呢?”

    “哀家觉得啊,也没几天好活头了!还是老老实实在这长安城啊,等着归天得了!只要你们都好好儿的,哀家就算在九泉之下,也就知足了。”

    李愔强颜欢笑道:“母后,看您说什么呢?您好好儿的,干嘛总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呢?母后您啊,肯定长命百岁!”

    李愔陪着太后吃过饭,又陪着她不停的说话儿。

    直到太后困的直打盹了,李愔才告退而出。

    过年的这段时间,李愔基本上,就是在皇宫之内,陪着太后。

    过年的时候,哪些孩子们,自然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

    一说起要到黄金州去,都兴奋的跟什么似的。

    而李愔的哪些夫人,都觉得,每过一天,她们待在大唐的日子,就少了一天。

    因此,她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愁肠百结。

    这个年,过的也是美滋美味的。

    过完年,在太后哀求的目光中,李愔迟迟没有出行。

    这一耽搁,就耽搁到了二月份。

    黄金州那边,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李愔去处理,实在是耽搁不下去了。

    李愔决定要动身了。

    (本章完)


………………………………

第六百七十章:当时只道是寻常

    分别的时候,太后紧紧拉着李愔的手,哭成了泪人。

    李愔也是泣不成声。

    “母后尽管放心,我每年,都至少会回来一次的。有空就会来看你,你自己,多保重身体。”

    太后哭道:“愔儿,大海风高浪急,路途遥远,没什么着急的事情,你就不用回来的那么勤了。”

    “母后啊,知道你安全,也就放心了。有空的时候,多给母后报一下平安。”

    李愔重重地点头说道:“母后,儿臣记下了。”

    最后,还是皇上李恪将太后劝了回去。

    临行前,兄弟两个交流了一下眼神。

    虽然心里有千言万语,但是此时,两人都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或者说,有些话,是根本不需要说出来的。

    “保重!”

    “保重!”

    上了船,李愔的几位夫人,也都是以泪洗面。

    离乡之愁,李愔自然是能够理解的。

    这时候,只怕劝也是没多大用处的。

    更何况,夫人有点多,也劝不过来。

    李愔索性让她们自己排解。

    倒是一群小孩子,到了船上,兴奋的不得了。

    这里看看,哪里摸摸。

    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兴奋的跟什么似的。

    “哇!大海好大啊!”

    “大海里全是水啊!好多的水啊!”

    “我们可以下水游泳去吗?”

    “不行!爸爸说了,这里太危险了,谁都不允许下水!”

    “快看!快看!哪里好多的鱼鸭!”

    “真的呢!我们快去抓吧!”

    “这么高,怎么去抓啊?”

    “要不?我们去钓鱼?”

    说干就干,一群小家伙,跑去找鱼竿,准备开始钓鱼了。

    船上,自然是有鱼竿的,也有钓鱼的地方。

    一群负责保护这些小家伙安全的护卫,如临大敌,必须要小心谨慎地盯着每一个小主子。

    这可是在巨轮上啊,一个不小心,要是磕着碰着,还是小事。

    要是万一掉进大海里,那他们就等着哭去吧。

    这海里垂钓,和在河边湖边不太一样。

    在海里,碰到鱼群的话,只掉吊钩甩下去,有时候甚至没有鱼饵都能钓到鱼。

    这种时候钓鱼,是几乎用不到什么技术的。

    如果是在淡水的河里或者湖里,这帮毛毛躁躁的小家伙,估计连根鱼毛都钓不到。

    但是在这里,却是不断的有鱼上钩。

    并且,每一条都不小。

    不用多大功夫,就能钓上一小堆鱼来。

    小家伙们开心坏了。

    他们以前也没少了钓鱼,但是因为缺乏耐心,很少能钓上鱼来。

    偶尔钓到一条鱼,也只是小的可怜的小鱼罢了。

    但是现在,大鱼那是嗖嗖的上钩啊!

    在这里钓鱼,实在是太有成就感了。

    仅仅是钓了一次鱼而已,他们感觉,他们已经爱上了黄金州了。

    整整钓了一上午的鱼,一直到钓累了,他们才跑去吃饭。

    并且因为是自己钓上来的鱼,格外有亲切感。

    他们还送到厨房,亲自看着厨师把鱼做好,他们才开心地端出去。

    然后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看到,各自的妈妈,眼圈红红的,没精打采的。

    下午的时候,他们干脆拉着他们的妈妈,跑出去钓鱼。

    你别说,李愔的几位夫人,虽然平时也经常被李愔带着出去玩儿。

    有时候在河边,抓鱼抓虾,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她们,其实也不怎么热衷钓鱼。

    平时钓鱼,也没钓出过几条鱼来。

    现在被孩子们拉着出来钓鱼,并且她们也亲自尝试了一番,倒是从中找到了一些乐趣。

    陪着孩子们钓了一下午的鱼,倒是让她们的离乡之愁,都被冲淡了许多。

    李愔看他们玩的挺开心的,并且能够解开诸位夫人的愁思。

    第二天,李愔想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他干脆让巨轮上的船员,在船只后面拖起了拖网。

    然后用拖网捞了一大网鱼。

    然后,等收鱼的时候,李愔的夫人还有子女,都被惊呆了。

    他们当然不是没见过这么多鱼。

    实际上,冬捕的时候,一网打上来的鱼,甚至比这时候还多。

    但是那是冬捕。

    冬捕的时候,鱼跳出水面,基本上就被冻住了。

    而这时候呢?

    鱼出来,都还是活蹦乱跳的。

    两者的场面,是完全不同的。

    这场面,真的是太壮观了。

    一群小家伙,被震惊的大呼小叫。

    就连李愔的几位夫人,都惊呼不已。

    看到这一幕,李愔脸上,不由露出开心的笑容。

    不过,这件事情的后遗症,也是非常严重的。

    他们打上来的鱼,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要搬家,好多东西,自然都会装到船上去的。

    当然了,这么大的船,李愔除非是将整个蜀王府都搬过来。

    不然的话,肯定是装不满这条船的。

    而实际上,长安城内的蜀王府,一直还好端端的留在那里。

    皇上并没有要撤销蜀王府的意思。

    蜀王府内的一应家具器皿,他们统统都没有带。

    什么时候回来,他们依然会落脚在蜀王府内。

    这样一来,他们的东西,就更不可能装满一整艘巨轮了。

    所以,这艘巨轮上,还装载了其他的货物。

    当然了,因为这上面运送的是李愔和他的家人。

    空间自然不可能像是平时那般拥挤。

    事先,已经给他们留出了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但是这些空间,也是相对的,也及其有限。

    但是现在,一网打上来这么多的鱼。

    实在是没地方放,就只能放在这里了。

    这天气,虽然还有些寒冷。

    但是一路上,需要过这么长的时间,很明显的,是放不住的。

    因此,绝大多数的鱼,都需要腌制起来。

    而腌鱼的味道,实在不算是什么好味道。

    然而,整条船上,都弥漫着腌鱼的味道。

    而那些没腌制的鱼,就成了他们美餐的菜品。

    海鱼嘛,味道是非常鲜美的。

    一顿两顿吃着,真的是人间美味啊。

    但是要是天天这么吃,哪可就吃腻了。

    天天闻着腌鱼的味道,天天换着花样的吃鱼,早就把他们给吃腻了。

    于是,李愔就落了许多的挂落。

    不过因为这些事情,反倒是让诸位夫人的心情,居然开解了一些。

    对李愔来说,倒是一次意外之喜。

    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的海上旅行,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黄金州的码头。

    船只停靠之后,上官仪带领人,亲自前来迎接。

    这一次,可是未来的皇后亲至,上官仪当然不敢怠慢。

    走下码头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一片嘈乱的码头,外面是一片荒凉的旷野。

    在这片旷野上,一条公路划破原野,通向远方。

    此情此景,总给人一种看那种抽象派画作的感觉。

    当然了,在这里,还没有人开创这种流派。

    但是那种孤独的感觉,依然扑面而来。

    而另外一边,李愔发现,铁路已经在开始修建了。

    李愔不由向上官仪询问道:“上官长史,铁路已经开始动工了吗?”

    上官仪回答道:“启禀城主,铁路的路线,经过再三的核对之后,确定没什么问题。

    现在工人已经到位了,正在开始修建。

    并且,采取的是多点齐头并进的方式,因此,修建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估计和公路修建的速度,相差无几。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不由点了点头。

    迎接他们的车辆,已经到了。

    不过,他们有一些随身使用的物品,在船上还没卸下来,估计还要等上一点时间。

    所以,李愔干脆和上官仪一起,到铁路那边去观看了一番。

    而一帮小家伙,看到有热闹可看,都兴冲冲地跟了上去。

    李愔微微一笑,并没有阻拦他们。

    不多时,李愔就来到铁路修建的地方。

    很快,就听到了哪些佣工的对话。

    “唉,你说这个是修什么的?”

    “不是说了吗?是修铁路的吗?”

    “我知道是铁路啊!可是,这上面得跑什么车啊?就连路都是用铁修出来的,这也忒奢侈了吧?”

    “这不光是奢侈啊!你们看,这路也忒窄了吧?就这么宽窄,别说是汽车了,就连一辆马车都跑不了啊!”

    “就是啊,你说这铁路,修出来真的有用吗?”

    “不会修出来,根本就不能用吧?”

    “我看啊,你说会不会是城主经常不在,那个叫上官仪的,在糊弄城主呢?”

    “我看像!那个上官仪啊,一看就不像是什么好人?说不定啊,这修路的钱,都装进他的兜里去了呢!”

    “谁说不是咋地?等有空见到城主大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情况向城主大人反应一下!一定不能让上官仪那个小白脸给骗了啊!”

    这里的小白脸,可不是后世的那个小白脸的意思。

    这个小白脸,其实也不知这些原住民的本来用语。

    这都是跟着唐人学过来的。

    这白脸,是戏曲的一种。

    在戏曲上,有一种,是要给人画脸的。

    而但凡画白脸的,一定都是奸贼。

    说人是小白脸,意思就是说他是小奸贼。

    这个戏种还是新出的,李愔怎么感觉,都有点京剧的意思。

    当然了,现在,肯定不能是京剧了,必须得换个名字。

    并且唱腔什么的,可能也会变化很大。

    额,李愔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思路似乎岔劈了。

    关注的重点,是不是不对?

    转过脸来,就看到跟随在他身边的上官仪,脸色变的很难看。

    被人当面说是小白脸,脸色要是不难看才见了鬼了。

    看到上官仪的脸色,李愔不由拍着上官仪的肩膀,哈哈大笑。

    哪几个正在议论的工人,这才发现两人的到来,并且很快就认出了他们两个来。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去过华夏城的。

    而在华夏城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电视。

    而那些电视台的新闻上,经常能够看到上官仪和李愔的身影。

    对华夏城的一号和二号人物,他们是十分熟悉的。

    没想到,他们刚刚在背后正说人坏话呢,没想到正主就跟着过来了。

    并且城主听到他们的话,开心的不得了。

    这些原住民,不由被吓坏了,连忙七嘴八舌地解释。

    李愔一边摆着手,一边哈哈大笑道:

    “好了,你们不需要解释!上官长史可没那么小气!”

    “还有啊,这条铁路呢,上官长史完全是按照本城主的意思进行修建的,可没有丝毫糊弄我的想法!”

    “所以啊,上官长史并不是小白脸,哈哈,哈哈哈哈!”

    在李愔身边的上官仪,脸色无比的幽怨。

    皇上也真是的,这几句话,真的有这么好笑吗?至于的笑的这么开心的吗?

    铁路的修建,李愔其实是不懂的。

    这里,有专门的铁路方面的专家在这里看着。

    但是,这可是开头,开头必须要做好。

    李愔用系统对铁路验收了一下,发现无论是地基还是铺设,都做的没有任何问题。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才满意的离开。

    ……

    当天晚上,他们就进入了华夏城。

    武媚娘和崔莺莺,两女出城迎接大夫人。

    到了华夏城之后,李愔将家人安顿好之后,也陷入了忙碌之中。

    而李愔的几位夫人和孩子,到了华夏城之后,只用了短暂的几天时间,便适应了下来。

    实在是,这华夏城里,虽然经常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面孔,这都是哪些原住民。

    但是这些原住民,聪明善良,彬彬有礼。

    并且他们都会说汉语。

    当初他们在益州新城和长安城的时候,见到的外国人,可一点都不比这里的少。

    他们见到的哪些外国人,基本上还都不会说汉语。

    就算偶尔碰到几个会说汉语的,还都没有这里的原住民说的好。

    这里的建筑,和益州新城的相差无几,甚至比益州新城的,还要好。

    这里的制度,和益州新城同样相差无几。

    甚至,比益州新城那边,还要健全。

    听说,这里女人也可以当官,也可以管事。

    虽然对于这种改变,有些人颇有微词。

    但是,也仅仅只是微词而已,没有人敢正面反对。

    李愔的几位夫人来到这里之后,基本上感觉不到生疏的地方。

    额,好吧。

    其实,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益州新城的翻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