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住进宿舍里之后,发现宿舍里面,居然不但通了电,居然连电视都有!
这里的生活,除了生活习惯上不太一样之外,其他的待遇,比他们想象中的,不知道好了多少。
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事情也比他们想象中的,要轻松一些。
主要是,这里的原住民,虽然语言上面,有些交流障碍。
但是对他们的工作,都非常的支持。
这让他们开展起工作来,十分的顺利。
并且,更让他们难为情的是,这里的姑娘,真的是太热情了。
每天都有好几个姑娘围着他们转,碰碰噌噌的,成何体统?
关键是,还搞得他们心里痒痒的难受。
听说,这里的风气是十分开放的。
男女之间,就算那啥了,也未必会最终成亲。
就算成亲了,也可以和别的男人勾勾搭搭的。
总之,就是毫无廉耻就是了。
如果是寻找娘子的话,他们肯定接受不了。
如果不是的话,嘿,嘿嘿!
这些书生,这些知识分子,其实骨子里,绝大多数都是闷骚的。
他们之所以看上去彬彬有礼,只是因为,没有一个给他们骚起来的环境罢了。
而现在,这个环境,突然间就出现了。
于是,这帮人就开始沦陷,变的乐不思蜀。
因为有一座银矿,银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繁荣。
而现在,就连基础建设,都开始跟不上了。
哪些底层的苦工,倒是不缺的。
在海北道本地,多的是苦工。
但是哪些大工,现在就有些跟不上了。
海北道本地人,倒不是没有人建过房子。
但是,他们没建过那么高级的。
比方说,一下子建造一个五层的办公楼,他们就没办法了。
五层啊,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
还有一些其他的建筑物,在当地,也都找不到合格的人才。
哪怎么办呢?
就只能从中原开始引进人才了。
于是,还是有哪些技术工,甚至是建筑公司,开始将目光瞄准向了海北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
那个地方发展的如何,商机如何,嗅觉最灵敏的,其实是那些商人。
至于朝廷的官员,总是后知后觉的。
海北道发展如此迅速,这里面有着惊人的利润。
这里的利润,吸引着好多商家,都派人到海北道来考察。
考察完毕之后,一旦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派驻商家到这里来。
随着各方的不断涌入,海北道竟然逐渐的繁华热闹起来。
海北道的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模样。
到处都在大搞建设,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局面。
这样,也吸引了更多的中原唐人来到这里。
因为最近几年,大唐的发展,虽然十分迅速。
但是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是相当恐怖的。
现在医疗条件,要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新生儿,都可以打疫苗了。
打过疫苗之后,孩子夭折的情况,大大降低。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孩子的夭折率非常之高。
别说是普通百姓家,就是在帝王家,哪些皇子公主,夭折的都不在少数。
至于普通百姓家,夭折孩子,更是常有的事情。
而现在,随着疫苗的出现,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大唐的人口,也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现在的新皇,听从蜀王的意见,早已经停止了永业田的分发。
并且正在积极努力地,开始限制土地兼并这一情况。
人口的增长,永业田的停止发放。
让大唐内部,有些暗潮汹涌。
这些暗潮,潜伏在波涛之下,如果不在意的话,根本就看不不出来。
但是一旦引爆,绝对会引发巨大的动荡。
现在,随着粮食的高产,粮食的价格,逐年下降。
哪些老百姓,吃饱喝足是完全够了。
但是想要吃好喝好,生活档次提供,就变的非常困难了。
并且,随着人口增多。
而机械化耕种逐渐普及,让人口,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原本一个人,最多耕种十几亩几十亩地。
现在一个人可以耕种近百亩地。
解放出来的这些人手,进一步冲击用工市场。
最近一两年,工都有点不好打了。
而现在,随着海北道的崛起,各大商行的入驻,使得哪里多出来好多用工的机会。
现在,开始有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到海北道。
这样一来,进一步加快了海北道和中原的民族融合。
汉语在海北道,开始逐渐的普及。
哪些原住民,都开始积极的学习汉语。
因为只有会汉语,才能找到更多的用工机会。
哪些学习的精通者,还可以去当翻译。
每天轻轻松松,就能拿到高工钱。
就连那些普通百姓,都喜欢学习几句汉语。
看到海北道,逐渐步入正规。
李愔出征,又是大半年的时间。
最终,李愔决定,班师回朝。
得知大将军要走的消息,樱花泪眼婆娑,依依不舍。
她甚至想要不顾一切,抛弃这里的所有,只想跟着大将军回去。
哪怕只是在他身边,当一个服侍的小丫头也好。
不过,她的想法,被李愔给制止了。
现在海北道电视台,全部都是由这丫头在负责。
在她的带领之下,电视台发展良好,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
将她带走的话,这边就还需要找出一个接手的人来。
当然了,李愔其实还是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事业。
最后,在李愔承诺,有时间就会来看她。
将来一定会把她接回去之后,樱花才这依依不舍地目送李愔离开。
李愔离开海北道的时候,无数百姓,自发的夹道相送。
说起来,还是李愔亡了他们的国,害的他们成为亡国奴。
但是对百姓们来说,谁上台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大将军没来之前,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
现在呢?
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有顿顿吃肉的资本了。
房子有了,能吃饱能穿暖了,孩子出生之后,还有学上。
这样的好日子,可都是大将军带给他们的。
现在大将军要走了,他们怎么会不想送呢?
这些百姓,对李愔真的是依依不舍。
主要是他们心里在害怕。
如果大将军走了之后,他们的利益还能得到保障吗?
到时候,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大将军在,他们还心安,大将军不在,他们心里发慌啊!
不过,李愔才懒得理会这些。
这一次,他将带走益州的五万大军。
至于朝廷派来的十万大军,会留下五万镇守,海军也会留下一万。
其他的,全部返回。
………………………………
第六百四十四章:为大唐崛起而战斗!
五日之后,大军返回。
唐皇李恪,亲自率百官,在长安城外迎接大将军李愔。
在五里之外,李愔就命大军原地驻扎。
而李愔,则是准备带着几位将领前往面圣。
李愔带了二十万大军前往攻打倭国,带回来十四万大军,留下五万兵马在现在的海北道镇守。
这十四万大军,其中四万海军,李愔都命他们返回了威海卫。
还有五万朝廷兵马,都是就近征集,李愔也全部都遣返。
而现在,李愔带在身边的,就是益州的五万兵马。
而就算这五万兵马,在长安城外,对长安城的威胁,还是十分巨大的。
虽然李愔和皇上李恪,兄弟两人之间,彼此都无猜忌。
但是李愔也需要提防人言可畏。
所以,李愔才决定,只带领几个将领前往面圣。
很快,他们就来到圣撵之前。
李愔等几位将领,翻身下马,李愔向皇上抱拳道:“臣等,见过皇上!臣等戎马在身,不能全礼,万望皇上赎罪!”
李恪哈哈大笑道:“六弟,你们,辛苦了!”
“你们在海外拼死搏杀,扬我大唐国威,为我大唐开疆扩土!”
“这是燕然勒石、封狼居胥的功绩啊!是我大唐武将的榜样!”
“这一次,朕一定要犒劳三军,奖赏哪些有功的将士!”
李愔连忙大声说道:“臣,代替三军将士,谢皇上恩典!”
李恪深情地说道:“不需要谢朕,这,都是他们应得的!应该是朕,谢他们才对啊!”
“来人,摆驾,朕要去看看哪些勇士们!”
“皇上,不可啊!”
听到皇上要去军中去看望哪些士兵,李恪的亲卫不由被吓了一跳。
皇上去军中,他们事先并没有准备,这样前往的话,可是有风险的!
而听到亲卫的话,李恪脸色不由一沉说道:“怎么?朕看望自己的将士,还会有危险吗?”
“没有没有,是奴婢说错话了,请皇上赎罪!”
“既然没有,哪还等什么?摆驾!”
“六弟,来,上朕的车辇,我们一起过去。”
李恪看着自己的弟弟,眼睛里面,满满的都是宠溺。
自己的这位弟弟,小时候顽劣异常,父皇极为讨厌他。
每一次闯了祸,都是自己在为他遮风挡雨。
而他,也最喜欢粘着自己。
没想到现在长大了,反倒是自己经常护着的弟弟,反过来保护自己了。
历来皇上都是称孤道寡,寓意着皇上都是孤家寡人一个。
皇家无亲情,至于友情,哪就更不可能有了。
但是李恪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自己,有亲情。
母后和六弟,就是他最重要的亲人。
这一次,自己的六弟再次立下大功,让李恪,更加的欢喜。
听到皇兄的话,李愔不由被吓了一跳。
连忙说道:“皇兄,这于礼不合,臣弟不敢造次!”
李恪不由板着脸说道:“哪朕金口玉言,朕的话,你就敢不听了?来,快上车!”
“是,皇上!”
无奈之下,李愔只好登上龙撵,和皇上同车,一起向军中行去。
另外一边,早有人通知前面的五万大军,皇上前来亲**问。
这五万士兵,没想到皇上居然会如此看重他们。
这些人,都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其实他们自己,内心都有着小小的愧疚。
因为这一次到倭国去打仗,他们基本上没怎么出力。
一来是他们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
有五万海军,人家占着工具的优势,出力最多的,自然就是他们。
还有十万朝廷兵马,虽然战斗力不如他们,但是人家胜在人数是他们的一倍啊。
而敌人的数量,着实少了一些。
轻易的,都碰不到需要他们出场的机会。
二来,倭国还有渊盖苏文的军队,未免也忒怂了一点。
好多战役,他们一看到唐军,都是望风而逃,根本就不敢和他们战斗。
到了战场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尽兴地打过一场真正的硬仗。
以至于,他们这五万士兵,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仗。
为大唐开疆扩土!
但是他们,无一人阵亡,真正的实现了零伤亡的目标。
所以,现在他们才觉得,有些愧对皇上的赏识啊!
不多时,皇上的龙撵就来到了他们面前。
这五万大军,一个个的,胸脯挺的笔直。
整个队列,前后纵横,无论从每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一条条笔直的直线,丝毫不乱。
而每一个士兵身上,都露出那种强悍和血腥的气息。
这让哪些文官,在看到这肃整肃杀的行伍,都有种双腿发软,呼吸困难的感觉。
看到这五万军队,李恪忍不住赞叹道:“真威武之师也!”
说话的功夫,李恪一招手,顿时有亲卫,拿上来一个电喇叭上来。
不得不说,现在真的是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以往的时候,在五万乃至于十几万,几十万大军面前讲话。
你就算嗓门再大,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要知道,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队伍,光是列队,就有几里甚至十几里长。
就算是张飞再世,召唤李逵,也不可能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让所有人都能听的到。
当时用的办法,是皇上在上面说一句,下面隔上一段距离,就会有人在重复传递。
一站一站的传下去。
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来传递信息的。
而现在呢?
直接有电喇叭,直接用一个喇叭就足够了。
根本不需要用那么多人来传递消息。
一个力士,手里高举着喇叭,放在皇上李恪的嘴边。
李恪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众将士们,你们辛苦了!”
等李恪说完之后,李愔微微做了个手势。
下面的众多士兵,忽然爆发出一声大吼:
“为大唐崛起而战斗!”
“为大唐崛起而战斗!”
“为大唐崛起而战斗!”
五万士兵在一起发出来的声音,响遏行云。
这声音,振动的地面都在微微颤动。
这声音,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听的清清楚楚。
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今日,是蜀王凯旋而归的日子。
是他们大唐的将士,凯旋而归的日子。
而他们的皇上,已经带领文武百官,前往迎接蜀王归来。
现在,当他们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所有百姓,都为之震撼!
这些士兵,绝对是他们大唐的骄傲!
而现在,当他们听到士兵们高喊着,为大唐崛起而奋斗的时候,他们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无数百姓,都被震撼到热泪盈眶,甚至于,潸然泪下。
就连那些文武百官,都被震撼到眼眶湿润!
唐皇李恪,更是被感动的心情澎湃。
李恪忍不住大声说道:“众将士,你们,都是我们大唐的精兵!”
“你们为了我大唐,出生入死!你们为了大唐,浴血奋战!”
“没有你们,就没有大唐的安定团结!没有你们,就没有大唐的富强强大!”
“朕,为你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请你们,受朕一拜!”
说罢,皇上李恪,竟然当众,深深的向着众将士深深的鞠了一躬。
这一幕,将五万将士,无不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时候,他们再次看到了大将军的手势。
于是,他们大声吼道:“首战用我,全程用我,用我必胜!”
这样的气势,这样的声威,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和骄傲。
皇上李恪纵声大笑道:“好!你们都是好样的!”
“你们所有人,都不急着回去!除了正常的论功行赏之外,朕将会在城外,摆上三天酒席,宴请你们这些,有功之臣!”
“到时候,朕会带领文武百官,和你们同醉!到时候,你们这些功臣,不醉不归!”
“好!”
“好!”
“好!”
给众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