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已经不再是主体货币了,只是沦为一个补充货币而已。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废除这种贵金属货币。
因为制造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印制纸钞,成本低廉,流通性好,用起来也极为方便。
要是像后世那样,直接电子化,财富直接变身成为数字,哪就更节省成本了。
不过,废除贵金属货币这种事情,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准备。
准备不充分,贸然废除的话,是会出大问题的。
在倭国——现在已经改成了海北道,在原本石见银矿的地方。
当然了,这个地方,现在并没有被发现,也根本无人知道,这里还有个全世界最大的银矿。
这里已经住下了十万倭国百姓,还有哪些高句丽士兵。
当然了,哪些高句丽士兵,凡是罪大恶极的,双手染满了老人孩子的鲜血,或者是玷污过妇女的人,全部都被杀掉了。
至于如何区分,哪就更简单了。
这还需要区分吗?
只要有人指认,哪就全部挑出来杀掉得了。
作为俘虏,他们就是待宰的牛羊。
所以,就是宁杀错,勿放过。
因为这些人渣,他们活着,就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一来,会加剧他们和倭国百姓之间的矛盾。
时间一长,迟早是会爆发的。
而现在,李愔提前杀掉一批罪大恶极的高句丽士兵,这个冲突,就爆发不起来了。
二来,这些人人形极为卑劣,留下他们,本来就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不过,三万高句丽士兵,原本就被杀掉了一万多。
现在再次清洗了一批,现在剩下的,也仅仅有六七千人而已。
并且,这六七千人还被李愔分散开,不让他们聚拢在一起。
这里,建设了诺大一片的棚户区。
这里居住了整整十余万人,这十多万人,全部都是青壮。
因为老人和孩子,基本上都被渊盖苏文给杀死。
这些棚户区,当然不是永久的居住地。
只不过,要安置这十万人,现盖房子是来不及了,只能暂时利用棚户来安排。
而在另外一边,李愔已经组织人手,开始烧制水泥,规划城区。
这里目前,是一片荒芜之地。
别说是哪些倭国百姓,或者是高句丽士兵。
就连程处亮、薛仁贵他们,都不理解,王爷为什么会将这么多人安置在这里。
这里有些便宜,安置起来,很不方便的。
但是,他们待在李愔身边,已经有着很长的时间了。
他们太清楚李愔的神奇之处了。
既然王爷要求安置在这里,一定有他的目的。
炼制水泥,烧砖烧瓦,自然少不了从大唐调集过来的专家。
而因为一系列工程的开展,也要召集大量人手。
招募的工人,每天的工钱十文钱,管三顿吃喝。
每天十文钱的工钱,如果是在大唐的话,估计连个六十岁的老头都雇不到。
但是在这里,十文钱的工钱,居然让那些倭国百姓感激涕零。
他们觉得,这一定是大唐王爷怜悯他们,故意给出这么高的工钱。
因为在他们这旮旯,一天最多也就五文钱的工钱,还不带管饭的。
因此,他们做起工来,也是格外的卖力气。
这里的伙食,也实在是太丰盛了。
顿顿百面馒头白米饭,一个大锅乱炖,里面一层油花。
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大碗菜,里面少说也有四五块肥肉片子。
这伙食,感动的他们一边吃,一边都想默默的流眼泪。
天天能吃这么好,别说还给工钱,就是不给工钱也干啊!
而他们听说,这里修建的房子,都是给他们修的。
当然了,这些房子,是需要他们花钱买的。
人家大唐王爷花钱修建房子,然后卖给他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第一批的房子,已经快修建好了。
哪院子看上去,哪叫一个漂亮。
这辈子要是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对他们来说,真的是死而无憾了。
不过,这房子漂亮,价钱也是不菲。
听说这一套房子,要两万钱!
现在的他们,可以说身无分文,除了每天能够赚来的十文钱,真的是口袋比脸干净了。
他们根本就没钱买啊。
不过,听说大唐王爷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因此,他们可以申请贷款。
零首付就可以直接入住,分期二十年还清贷款。
每个月都要还款二百文钱。
二百文钱的话,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巨大的压力。
不过,如果一家有两口人做工的话,还是能够买的起的。
一个人一月三百文,两人就六百文。
一个月只需要还二百文钱,问题并不大。
房子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
而中华商行,也正式入驻海北道。
各种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开遍了海北道的每个城镇。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那些倭国人,简直看花了眼。
好多东西,都是他们这辈子都不曾看到过的。
并且,有些东西,哪价格,的确不是很贵。
而目前,海北道,到处都在建设。
这些倭国百姓手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闲钱。
有了这些钱,他们就可以开心的购买他们需要的商品。
就在这时,海北道节度使骆宾王上任。
在大海上航行了好几天之后,骆宾王心里有点凉。
这地方,果然是够偏僻啊。
怪不得,哪些大佬,一个个不是装病,就是丁忧,或者干脆人为制造车祸。
宁肯骨断筋折,也不想来这地方。
等刚刚来到海北道,上岸之后,看到的,就是一片荒无的城镇废墟。
这个城镇,已经被烧的面目全非,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因为乌漆麻黑,没有丝毫生机,就连鸟雀,都不愿意光顾这里。
看到这一幕,骆宾王心里,就更凉了。
很快,他就来到了银城。
当然,这个银城,自然就是在银矿之外建设的城市。
这个名字,也是李愔给命名的。
来到这里之后,骆宾王的眼睛,陡然一亮。
所谓破而重立,不破不立。
我就说嘛,有师傅在的地方,怎么可能会差的了呢?
这里的建设,和当初的益州一模一样嘛!
相信用不了十年,这海北道,就能够成为一个富庶的地方。
现在的这里,百废待兴,正是自己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自己年纪轻轻就成为一道之节度使,这不都是托了师傅的福吗?
想到这里,骆宾王又开始兴奋起来。
接下来第一件事情,骆宾王当然是要去拜见师傅去了。
很快,骆宾王便见到了李愔。
“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李愔哈哈一笑,上前将骆宾王扶起,然后对他说道:“也不知道朝廷中那帮老家伙是怎么想的?”
“这么好的世外桃源,他们居然没人愿意来?这一次,倒是你的机遇!”
骆宾王恭恭敬敬地说道:“徒弟愿听师傅教诲。”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这海北道的发展模式,和益州差不多。”
“这里虽然没有益州那么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银矿。”
“这里,真的是一座银山呢!守着银山,还怕发展不好海北道?”
“这里,还需要引入大量的唐人,然后来一个文化融合,将这里,真正的变成大唐领土的一部分。”
“还有,不需对这里的人太好。这些人,人格之中,都有一种贱性,如果对他们太好的话,他们会迷失自我的。”
李愔所说的话,骆宾王都牢牢记在心里。
甚至为了怕自己会忘记,还掏出纸笔,一一记录下来。
师傅所说的,必定是至理名言。
只要听从师傅的,哪就对了。
不过,对于师傅的教导,骆宾王还有不了解的地方。
骆宾王不由问道:“师傅,你的教诲,徒弟自会谨记。不过,要让唐人迁徙到海北道来,这难道有点大呀!”
“内陆之富庶,远飞海北道可比,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来这里吧?”
听到骆宾王的话,李愔不由哈哈笑道:“其实,这件事情很容易做到的。”
“首先,这海北道,好多领域的发展,都及其落后。你可以花重金招聘哪些专家来。”
“以后,每个行业的翘楚,都花重金招聘。”
“你要让哪些唐人知道,这海北道,遍地都是金钱。”
“只要他们肯来,就能捡到手软为止。”
“人为财死,鸟为事亡。有好处,自然能够吸引更多人来了。”
“还有,只要那些识字,会读会写的,一律都给高工钱。”
“这海北道也是这样,你要让他们明白,会说汉语,会写汉字的好处。”
听了师傅的话,骆宾王豁然开朗。
师傅的智谋,果然是深不可测啊。
跟随在师傅身边,让骆宾王彻底有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感觉。
这段时间,第一批的房子已经建好了。
不过,前来零首付贷款买房的人,寥寥无几。
并不是这房子不好。
房子建的实在是太漂亮了。
并且,这房子可都是他们的人打下手建的。
房子的质量,绝对是刚刚的。
他们顾虑的,是怕还不起贷款。
现在他们还可以在工地上打工。
万一房子建设完成了呢?
到时候,他们每个月,到哪里弄那么多钱还房贷?
………………………………
第六百四十一章:狼心狗肺
而现在,再次曝出一个好消息。
据说,大唐蜀王,要在银城之外的银山之上,开采银矿了。
这些倭国百姓之中,有一些,原本就是生活在这附近的。
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银山之中,还有银矿。
额,这座山,本来也不叫银山,这都是大唐蜀王给起的。
不过,既然蜀王要开采,现在已经准备招募人手了。
听说,在银矿上工作很累,并且还有一定的生命危险。
但是工钱高啊,一天三十文钱,一天管三顿吃。
三十文钱啊!
天呢!
这一天的工钱,抵得上他们建房子三倍的工钱!
抵得上他们以前做工六倍,甚至十倍的工钱。
这样的工钱,他们在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于是,这十万倭人百姓之中,报名者云集。
这里的人,基本上全是青壮。
当然了,女人自然是不能上矿上的。
而男人,基本上都来报名了。
第一批,当然用不这么多人。
而挑选人的工作,是由桂山来做的。
桂山,是最早投靠蜀王的倭国大官。
并且,桂山的女儿樱花,现在还跟在蜀王身边服侍他呢。
李愔也不可能不照顾桂山。
负责这银矿的工作,就落到了桂山的头上。
当然了,李愔自然也不可能全部放权给他。
自然还会有监督他的部门存在。
而桂山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虽然现在只是负责一座矿山,看起来,比他以前的官职,小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今非昔比啊。
桂山十分清楚,他能够争取到这么一样职务,和他的女儿樱花不无关系。
但是,如果他不能胜任这项工组的话,只怕就再也没有后续了。
只有他把这件工作做好了,让蜀王看到他的能力,那么,以后说不定就能获得更大的机会。
至于这座银山之上,会不会真的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银矿,其实桂山是不相信的。
这位大唐蜀王,打仗虽然算无遗策,厉害无比。
但是这座银山,甚至都没听说他派人探测过。
难道他会隔瓜猜豆?
用眼就能看出来这座山里面含有大量的银子?
还是全世界最大的?
这种事情,桂山是断然不肯相信的。
但是,无论有没有,他都要把事情做好。
就算没有,只要让蜀王看到他的能力,哪就足够了。
万一要是有的话,哪他就发了。
这个职务,甚至不比他以前的权职小啊!
因此,在挑选第一批人手的时候,桂山也是格外的卖力。
哪些被挑选中的倭国百姓,都兴奋的手舞足蹈。
哪些没有被选中的,则是沮丧无比。
虽然人家说了,等第二批,还会继续招聘人手的。
并且招聘的人手会来越来多,银城这么多人,都未必够用。
但是他们心里,其实是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的。
这座山里真的有大量的银子?
他们这些人,其实是真的不太相信的。
桂山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各项事务,在他手中,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展开。
银矿的开采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为了防止这些工人有顾虑,现在的工钱,可是一天一开的。
每天都有三十文钱啊。
第一批在矿上做工的工人,回去之后,都成了身边之人,羡慕的对象。
并且身受哪些年轻姑娘的喜欢和追捧。
每一个工人,都有至少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姑娘追求。
而其他的青年,更多的,则是羡慕嫉妒恨。
十天之后,正在开采的工人,忽然在石筋之中,发现了一抹银色。
“出银了!出银了!真的出银了!”
这银山之中,竟然真的有银子!
其实,一直找不到银子,他们心里,也是很慌的。
因为这里的工作,他们实在是太喜欢了,恨不得能够做一辈子。
但是如果一直找不到银山,他们又能做多长时间呢?
而现在,终于找到银子了,这样,他们就彻底放下心来了。
这里的主事桂山,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作为管事,他心里其实也很急啊。
如果一直找不到银矿的,他这个管事,怕是也当到头了。
更捉急的是,他到现在,也没能更好的表现出自己啊!
而现在,当他听到终于出银的时候,他表现的,更加的亢奋。
很快,桂山就出现到了现场。
“真的是银矿啊!真的有银子啊!”
倭国本来就盛产白银,在这里,有好多人,都有着判断一个银矿储藏是否丰富的经验。
桂山不由问道:“你们看看,这座银矿,储存量怎么样呢?”
虽然发现了银矿,但是现在还不知道储存量的多寡,桂山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就听有矿工汇报道:“总管,这是一个富矿啊!富矿啊!”
“你看看这成色,你看看这宽度,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比这更好的银矿了!”
“小人不敢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银矿,但是至少,也是咱们全倭国最大的银矿了!”
啪!
桂山狠狠地甩了那个矿工一个耳光。
这一巴掌,桂山用尽了全力,甩的他嘴角都流出鲜血,半张脸更是如同发酵的馒头一般,高高肿起。
这一巴掌,直接把这个矿工扇的转了一个大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