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自然的,他们并不想跟着高句丽士兵干。
因此,前面出现战争,他们虽然闹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但是这时候,跑就对了。
于是,这些手里没有武器,身上没穿盔甲的,所谓的新军。
将手里运送粮食的车子一丢,撒腿就跑。
一眨眼,现场除了丢掉的车子,人都跑没影了。
在后面的高句丽队伍,也是大吃一惊。
此时,他们的敌人,就只有唐军了。
可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能搞清楚,唐军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明明他们根本就没看到唐军的影子,怎么忽然间,他们就遇袭了呢?
难道这些唐军还会飞不成?
听前面他们的同袍的凄惨的叫喊声,他们能够断定,哪些往日的同袍,只怕是很难活下来了。
既然如此的话,哪就死道友不死贫道。
其实,高句丽士兵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强悍的。
在他们最为强大的时候,也占据了北方一大片的地方。
他们不停的侵略,不断的扩张,可谓是身经百战。
但是自从在和大唐打过之后,他们才无奈地发现,面对大唐的时候,他们完全不是对手。
简直就跟爸爸打儿子一样,直接就是吊起来打。
所以,此时他们心里,已经产生了阴影了。
甚至在还没有看到唐军影子的前提下,他们就果断的放弃了粮草和新军,还有他们俘虏来的哪些美人们。
因为他们清楚,一旦等他们看清楚唐军的长相的时候,到时候,他们只怕就逃不掉了。
现在,他们才刚离开城门,没有多少里路的距离。
只要他们能够跑进城里去,不说就能够逃过一劫,但是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而留在这里的话,那绝对是一点活命的机会都没有啊。
但是,就在他们回头,跑出去没有一里路的时候,却是突然发现,他们的去路,已经被唐军给堵住了。
原来唐军不但来了,还是大军压进。
想跑回去,肯定是回不去了。
而他们,完全缺乏和唐军正面作战的勇气。
没办法,因为他们品尝过唐军弩箭的厉害。
在百步之外,仍旧可以穿透他们的盔甲。
并且人家的弩箭,是可以连射的,是用机括发射出来的。
无论是频率还是强度,都远超他们太多。
在他们的认知之中,和唐军作战,纯粹就是找死的行为。
因此,这些高句丽士兵,迅速向两侧跑去。
为了活命,他们的小宇宙爆发,两条腿,直接跑成了风火轮。
饶是唐军训练有素,平时都会进行跑步训练。
在身体素质上,要强出高句丽士兵不止一筹。
但是现在,唐军愣是没追上高句丽士兵,反倒被他们越跑越远。
不过唐军也并不着急,只是慢悠悠地跟在他们后面。
结果,没跑多久,高句丽士兵就发现,在侧方,同样有唐军进行阻拦。
这四面八方,竟然有不知道多少唐军包围过来。
难道唐军大军已经到了吗?
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唐军这么庞大的一只队伍,他们来的话,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为什么他们毫不知情?
这时候,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他们彻底地失去了群众基础。
哪些倭人,就算明知道唐军要来,只会在心里暗自称快,恨不得他们统统被唐军杀掉,会告诉他们消息吗?
只可惜,他们领悟的,实在是太晚了一些。
此时,这些高句丽士兵非常绝望。
他们还在犹豫着。
是直接向前冲,直接杀出一条血路呢?
还是掉过头来,再寻找唐军防守更加薄弱的地方?
而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唐军却是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继续犹豫下去的机会。
唐军迅速追杀上来,然后直接用弩箭进行扫射。
满天箭矢,雨点般向高句丽士兵射去。
高句丽士兵,顿时成片成片的倒下。
剩下的士兵,哪里还有丝毫的斗志?
他们连忙转过身来,争先恐后地向后跑去。
但是,当他们再一次用风火轮般快速的速度,将距离拉开。
当他们跑出几里地之外,累的气喘吁吁,肺里像是着了火一般。
双手拄着膝盖,大口大口的拼命喘息的时候,却是蓦然间发现,前面居然又有一支唐军,正在飞速向他们追来。
这时,他们终于绝望了。
原来,唐军对他们,已经进行了十面埋伏。
今日,他们怕是插翅难逃了。
而原本凶悍异常的高句丽士兵,面对比他们更加凶悍,更加残忍的唐军,他们恐惧了。
当啷!
突然有一个高句丽士兵,丢掉了自己手里的武器。
举起双手,大声喊道:“不要杀我,我投降!我投降!”
当啷!
当啷!当啷!
有了第一个榜样,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高句丽士兵,丢掉自己手中的武器。
高举双手,选择投降。
投降的话,或许还会有一条活路可走。
而这些高句丽战士,他们背叛了他们的国王,跟随了渊盖苏文。
这种人,又有什么忠诚可言?
只要能够活命,他们才不在乎是不是会背叛渊盖苏文呢!
然后,一场战争,只有在西面围堵的唐军,射出一轮箭矢,射杀了一些高句丽战士。
其他的唐军,根本没来得及动手,高句丽士兵,便已经选择了投降。
这让尉迟宝琪十分不爽。
……
接下来,打扫战场,整顿战俘。
战俘之中,高句丽士兵和倭国的新军是分割开来的。
毕竟,倭国的新兵,其实在两日前,还只不过是普通老百姓而已。
是被高句丽硬逼着他们成为士兵。
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对待他们,李愔和对待普通的倭国老百姓是一样的。
说穿了,其实他们本来就是普通的倭国老百姓而已。
而对待高句丽士兵就不同了。
不但将他们的武器全部收缴,就连盔甲也都没收。
没有了武器和盔甲,他们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这些高句丽的士兵,有一部分已经残暴到毫无人性的地步。
这些人,李愔当然不会留下他们。
接下来,李愔将五千高句丽士兵,全部带到城外空地上。
让他们左右间隔一臂,前后间隔两步站开。
这时候,高句丽士兵十分惶恐,不知道这位大唐蜀王,到底要干什么。
接下来,他们就看到,哪些被残害的倭国百姓,也被带了出来,就在他们的对面。
而这些倭国百姓,看向他们的目光之中,充满了仇恨。
简直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这时候,李愔缓步走了过来。
走到那些倭国百姓之前,沉声对他们说道:“你们看好了,在你们面前站着的这些人,就是对你们犯下累累恶行的恶人!”
“现在,本王给你们一个机会!但凡是对你们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的人,你们可以把他揪出来!本王,会为你们做主!”
在李愔说完之后,哪些倭国幸存下来的百姓。
脸上先是有些雀跃,随即又浮现出畏惧之色,然后又迟疑起来。
看到他们的表情,李愔当然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
李愔不由冷笑道:“想要报仇,又不敢站出来,这样的懦夫,根本不配谈报仇。”
被李愔一激,不由有一个男人浑身颤抖着站了出来,大步走向高句丽士兵的队伍。
指着其中一个高句丽士兵大声吼道:“是他,就是他,杀死了我的三个孩子,杀死了我的母亲!就是他!”
李愔点点头,然后向被指认的那个高句丽士兵问道:“他说的,是不是实情?”
那个高句丽士兵又惊又惧,连忙说道:“将军,将军,冤枉啊!这人是小人杀的,但是小人也是奉命行事啊,将军!”
“将军,您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而杀我啊!我们这所有人,有那个双手没沾染鲜血?要是这样算的话,哪里还有没有罪恶的人?”
“战争,就是要流血的!将军,错,不在我啊!”
嗯?
听到这个高句丽士兵的话,李愔不由一愣。
这话说的,竟然有几分道理。
………………………………
第六百三十七章:渊盖苏文的惊恐
战争就是要流血的,如果因为杀过人,就要处死的话。
那么这五千高句丽士兵,只怕全部都要处死。
真的要这么做吗?
李愔微微一笑,然后说道:“这件事情,最后再讨论,来人,先把他带到一边。”
听到李愔这么说,那个高句丽士兵,才暗暗松下一口气来。
与此同时,自己也在心里佩服自己的机智和勇敢。
而那个出来指认的倭国百姓,则是感觉到巨大的失望。
不过,随着这个倭国人之后,还是有很多百姓站了出来。
分别指认残害他们家人的凶徒。
而对于哪些被凌辱的妇女,李愔也让她们出来指认凶徒。
可怜这些倭国的妇人,有很多人的面貌,她们根本就记不全了。
但是就是如此,被指认出来的高句丽士兵,也占了一多半。
对于被指认出来的这些高句丽士兵,李愔做了区分对待。
凌辱过妇人,或者是杀死过老人和孩子的,单独一个队伍。
其他的只是手上沾染过鲜血的,在另外一个队伍。
分好队之后,李愔指着那些祸害妇人和残害过老人和孩子的队伍下达命令道:
“这些人,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听到李愔的命令,哪些高句丽士兵,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
刚才敢和李愔分辨的那个高句丽士兵,不由大声喊道:“大将军,这不公平!这不公平啊!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怎么能因为我双手沾染了鲜血,就处死我呢?”
他还记得,刚才当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这位大唐的大将军,还愣了一下。
看脸上的神色,似乎还很认同的样子。
怎么现在突然间就反悔了哪?
就听李愔冷笑道:“战争是要流血,是会死人!但是,哪些老人和孩子何辜?”
“侮辱妇人,残害老幼,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不过,本王承认,你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听到这里,那个高句丽士兵,脸上不由露出狂喜之色。
然后就听李愔接着说道:“战争,哪有不死人,哪有不流血的?既然如此,死的人,为什么不能是你?”
“所有人听令!统统处死,一个不留!”
随着李愔的命令下达,早已经站好位的唐军,开始扣动扳机,对准那一队高句丽士兵,疯狂扫射。
哪些高句丽士兵,有如稻草般,一个个的倒下。
一个个的,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随着这些高句丽士兵的倒下,旁边倭人百姓的队伍,顿时传出一阵阵号啕大哭的声音。
他们的大仇,终于得报。
原来高句丽队伍中,哪些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并没有做过恶的人。
此时脸上都流露出兔死狐悲的哀伤。
至于那些虽然双手沾染了鲜血,但是不曾杀害老人和孩子,没有玷污过妇人的队伍,则是露出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
幸好,他们当初不忍心下手,没想到竟然因此而躲过一劫。
而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哪些高句丽士兵才发现。
原来这位大唐将军,并不是一个仁慈的人。
心狠手辣起来,可没有丝毫的手软。
刚刚被他所处决的同袍,足足有两千多人。
哪可是说杀就杀了,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幸好,他并不是杀人狂魔,而是还有自己的底线。
至少,他不杀普通百姓,不杀乱杀无辜之人。
以后跟着这位大唐将军,只要乖乖听话,小命大概还是能够保得住的。
想到这些,哪些幸存下来的高句丽士兵,反倒是服服帖帖,加倍的小心。
倒是无比听话起来。
至于那些倭国的百姓们,那就更不要说了。
和哪些残暴的高句丽士兵比起来,这位大唐将军,简直就是一个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啊!
跟着这位大唐将军,至少也强过被高句丽掠了去吧?
对于大唐将军,他们自然是归心的,并且还心存感激。
因为要没有这位大唐将军的话,他们早就惨死于高句丽士兵的刀下了。
再次修整了一天,李愔带领大军,继续出发。
在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高句丽士兵。
伺候的城池,全部人去楼空。
哪些残暴的高句丽士兵,杀过人之后,甚至连尸首都没有掩埋。
任由他们暴尸街头。
一进城,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腐臭味道。
如果这么搁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带来瘟疫。
接下来,李愔让哪些高句丽士兵,戴上口罩,将城池之中的尸首,全部都掩埋起来。
这都是他们的人做的恶,打扫战场这种事情,自然也要他们自己来做。
收拾完尸体之后,李愔让这些高句丽士兵进行消毒,并且单独隔离起来。
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他们确实没有感染瘟疫之后,才能将他们放出来。
此后一连好几座城池,都是这种情况。
而城池之内,暴尸街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腐烂的情况,也越演越烈。
这种情况,别说是唐军了,就连那些幸存下来的高句丽士兵,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原来,曾经的他们,是这么的恶。
反正都是空城,倒也不用派人防守。
而令李愔赶到奇怪而又好笑的是。
他们距离倭国的王城越来越近,但是看情况,似乎渊盖苏文的人,直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这已经不是大意能够形容的了。
敌人眼看都到了你眼皮子底下了,你居然都还不知道,这渊盖苏文,就这点能力吗?
其实,李愔这倒是冤枉了渊盖苏文了。
渊盖苏文,可以算的上是一代枭雄,能力还是很强的。
但是无奈,他现在面临的出境,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随着他几路大军的派出,不断的征集哪些倭国的青壮加入到军队中来。
现在,他新招募的倭国士兵,已经达到五万人之多了。
当然了,伴随着这个数字的,就是有更多的老人和孩子,都被他们给杀死了。
还有同等数量,甚至还要多上一些的妇人,也都被他们给抢夺过来。
再算上自己的三万兵马,现在渊盖苏文手头,已经有八万兵马了。
但是对这新招募来的倭国士兵,渊盖苏文既想他们早点有战斗力。
因为形成不了战斗力的话,这五万人的军队,其实也五万头猪也没多大的区别。
但是对此,渊盖苏文又非常的忌惮。
因为,他的士兵,可是杀死了他们的家人,夺走了他们的女人。
可以说,这些士兵和他们之间,有着血海深仇。
一旦他们形成战斗力,万一要是反噬该怎么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