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现在他们自己人内讧,哪真是朝死里打,每天都有不知多少人死去。

    整个倭国,除了他们的都城以外,其他地区,已经彻底失控。

    并且就算在他们的都城里面,也并不保险。

    哪些灾民,随时都有攻打进都城的可能性。

    倭国,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倭国王,几乎被气到吐血。

    倭国的文武大臣,开始血谏他们的君王,要求抓住渊盖苏文,并且把渊盖苏文交给大唐,来换取和平。

    倭国王思虑再三,最终答应下来。

    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再不想办法的话,恐怕他即将成为末代君主。

    当然了,渊盖苏文的实力很强。

    他们远远不是渊盖苏文的对手。

    想要对付渊盖苏文的话,就只能用计。

    最终,他们商议出一个绝佳的妙计。

    哪就是设宴宴请渊盖苏文,然后在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

    以摔杯为号,帐内埋伏的刀斧手一拥而进,当场砍下渊盖苏文的脑袋。

    只要渊盖苏文一死,他的三万大军就群龙无首,到时候就能被他们收编过来。

    等唐军退走之后,正好可以镇压反叛。

    额,好吧。

    其实这个计策,是从三国故事里学过来的。

    倭国人,非常痴迷于三国故事。

    非常崇拜哪些三国的武将和名士。

    他们国内的内战,所有的战略战术,基本上都是脱胎自三国故事。

    ……

    此时,唐军正在海上修整。

    现在,整个倭国还有最后一方净土。

    哪就是处于倭国最北部的北海道。

    北海道同样是倭国的领土,不过却是一个孤立的小岛。

    这段时间,李愔一直没有去洗掠北海道。

    而北海道这个名字,其实还是倭国向大唐学习的结果。

    这时候的倭国,各方面都极度落后。

    在各个方面,都在向大唐学习。

    像是大唐流行的跪坐,睡的矮床,这样的细节他们都孜孜不倦的学习。

    并且一直流传到后世也没有更改。

    像是茶道、花道等等,更是处处都在学习和模仿。

    甚至就连取个地名,都是这样。

    大唐分为十道,所以,他们倭国也以道为名字来命名。

    北海道就是这么来的。

    殊不知,整个倭国的面积,还不及大唐最小的一道大。

    李愔此前之所以没动北海道,可不是因为他仁慈。

    他留着北海道,其实就是做一个临时落脚点。

    经过他们的一番抢掠,李愔相信,接下来倭国必然会陷入内乱之中。

    并且有很大可能,倭国王和渊盖苏文之间,会彻底决裂。

    而最后的胜者,李愔更加看好渊盖苏文。

    倭国王,很有可能,并不是渊盖苏文的对手。

    当然了,不管谁胜谁负,李愔都不用管那么多。

    反正他们是狗咬狗,一嘴毛。

    等他们斗完,李愔只需要负责出来收拾残局就成了。

    接下来,李愔发动全部兵力,对北海道发起攻击。

    李愔相信,接下来的时间,倭国必然会陷入内乱之中。

    根本不可能有精力支援北海道。

    当然了,其实就算他们真的来,唐军也丝毫不惧。

    ……

    唐军的船,遮天蔽日般,将整个北海道团团包围住。

    这一次,李愔直接动用了十万步兵。

    这些兵马,都是朝廷方面派来的。

    李愔作为大将军,总要雨露均沾,不能太过厚此薄彼。

    而之前的时候,他们因为需要适应航海,状态不佳,李愔基本上没怎么派他们出场。

    现在,总要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不是?

    这一次,李愔直接跟着上岸。

    然后,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

    很快,他们就来到北海道的主城之外。

    至于其他的小城——额,根本就不能被称作为城,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土村子而已。

    连城墙都破破烂烂的。

    这样的小城,李愔连攻击的欲望都没有了。

    最近抢的东西够多的了。

    运送回去的战舰,至今还没有返回。

    现在有再多的东西,都没办法运送回去。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暂存在这里好了。

    不多时,十万唐军兵临城下。

    李愔讶异地看到,北海道主城的城墙上,居然没有看到一个倭人士兵。

    而就在此时,主城的城门轰然大开。

    李愔微微一笑,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赞许之色。

    这段时间,他带领唐军纵横整个倭国。

    虽然是因为实力上的差距,但是他根本就没有碰到哪怕一次像样的抵抗。

    这样虽然很顺,但是很没有成就感的。

    如今在北海道,总算难得的碰到一个有血气,敢和他们硬碰硬的将领了。

    李愔决定,就冲他的这一份血性,到时候赏他一个全身而终就是了。

    但是下一刻,李愔嘴巴张的大大的,直接被惊呆了。

    从城门里,是走出来一队人。

    但是这些人,可不是什么战士。

    他们身上,都穿着华丽的丝绸。

    这些丝绸,用的都是上好的布料,做工精致,款式新颖。

    衣服上面还有中华商行的标志,一看就是专门从中华商行里面定制的限量版。

    这样的人,肯定不可能是士兵。

    并且,这群人手里,拿的可不是武器。

    而是双手高高举起,为首之人,手里拿着的,赫然是一方印。

    莫非,哪就是北海道的城主之印不成?

    这些人,特么的居然是出来投降的?

    一瞬间,李愔心里涌起一股想要将他们全部都咔嚓掉的冲动。

    不过,反过来想想的话,倒是不难理解他们的选择。

    最近半个多月的时间,唐军将整个倭国都搅了个天翻地覆。

    北海道这边,怎么可能毫不知情?

    既然知情,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就凭他们这点兵力,如何和唐军作对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如此的话,哪还不如投降的好。

    北海道城主,连同城内的官员,高举双手,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

    一边走,还一边高喊道:“不要动手,不要动手,我们是来投诚的!”

    并且,他们说的话,是正宗的汉语。

    腔调虽然略微有些奇怪,但是极为流利。

    李愔的侍卫,围在李愔身边,用弩箭指着他们。

    只要有人一个失手,这些人,全部都会完蛋。

    只是片刻时间,这些人身上,就涔涔冒出冷汗,将衣服都浸湿。

    李愔摆摆手说道:“放他们过来!”

    这些亲卫,这才收起弩箭,将这一行人放了过来。

    这些人来到李愔身前,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上,五体投地。

    “北海道城主桂山恭迎大唐蜀王殿下,我代表整座北海道,愿意归顺于殿下,从此为奴为朴,任劳任怨。恳请殿下允可!”

    这投诚的姿态,可真是卑躬屈膝,低微到了极致了。

    为了活命,他们也真是拼了。

    李愔微微点头说道:“本王,接受你们的投诚,起来吧!”

    跪倒在地上的桂山他们,根本看不到这位蜀王殿下的表情,心里惧怕的很。

    这位大唐蜀王的一个念头,就能让他们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

    而现在,这位大唐蜀王,终于接受了他们的投诚。

    这让他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接下来,大军进驻北海道。

    桂山殷勤地将自己的城主府收拾干净,然后恭请李愔入驻。

    而李愔带来的二十万大军,对北海道的百姓,秋毫无犯。

    他们在野外露宿,没有丝毫占据当地百姓民宅的意图。

    额,当然了,实际上这也和北海道远不是后世那种繁华的城市。

    岛上的人口,也没有多少。

    如果想让二十万大军全部都住进民宅的话,除非将整个北海道的百姓,全部都赶出家门。

    不过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的话,那么整个北海道,都将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

    这些百姓,会对唐军无比的仇视。

    这对李愔接下来想要执行的计划不利。

    而唐军的这一举动,让真个北海道的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在唐军没来之前,几乎整个倭国,都在传唐军的凶残和恶毒。

    但是在唐军来到之后,他们才发现,其实唐军要比他们倭国自己的队伍要好的多。

    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军队的话,军纪绝对不可能这么严明。

    就算那些将领下严令不得骚扰百姓,那些士兵,一定会偷偷摸摸的欺负他们的。

    并且,哪些将领,本身就不是好东西。

    又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呢?

    而再看这支唐军呢?

    人家真的对他们平民,秋毫无犯。

    倭人素来崇拜强者,这样的唐军,让他们敬畏和崇拜。

    甚至有小娘子看到唐军,还会偷偷摸摸抛媚眼。

    ……

    二十万大军,迅速将整个北海道全部控制起来。

    当然,哪些海船上面,自然也需要留人看守。

    除了李愔和他的亲卫住进了城主府中,其他的将领,都是跟着士兵住。

    而对于原本北海道的城主桂山,李愔并没有为难他,甚至于,他暂时仍然是名誉上的城主。

    到了晚上的时候,城主桂山求见。

    李愔命亲卫将他带了进来,见到李愔之后,桂山慌忙跪倒在地上。

    “尊贵的大唐蜀王殿下,小人办事不利,请大王重重责罚。”

    李愔看着跪倒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桂山,忍不住皱眉问道:“桂山,到底什么事情事情你没有办好啊?”

    李愔不记得给他安排过任务,还真没想通他到底什么事情没有办好。

    桂山颤抖着说道:“尊贵的大唐蜀王殿下,就是,就是,就是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问题。”

    “我们这地方,实在是太贫瘠,粮仓里的粮食,最多能够支撑大军十日的军粮。小人已经将粮草,全部准备妥当,正准备送到军中去。”

    “不过,不过十日之后,之后,就真的没有粮食了。”

    说罢,桂山胆颤心惊地把头抬起来一点,悄悄观察李愔的表情。

    而听完桂山的话之后,李愔不由哈哈一笑说道:“是这个事情啊?这件事情,并不怪你。”

    “军粮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们可以自行解决。以后见面,不需要动不动下跪。好了,没什么事你先下去吧!”

    “是,是是,小人告退。”

    小心翼翼地从地上爬起来,拱着身子一点一点的退了出去,桂山的脸上,兀自挂着茫然之色。

    就这么轻轻放过我了?

    真的放过我了吗?

    这么轻易的么?

    可是,他们千里迢迢来攻打我倭国,又对倭国的百姓这么好,他到底求的是什么?

    一时间,桂山有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大唐,真的和我们倭国不一样啊!

    怪不得,人家大唐是大国,果然有大国的风范啊!

    ……

    晚上伺候李愔的人,本来一直是他的亲卫。

    其实李愔也不怎么用人伺候,平时也就给打打水,铺铺床,洗洗衣服。

    其他的事情,李愔自己就能做。

    在后世的时候,就是个扑街写手,什么事情不都得自己做?

    虽然现在养尊处优,娇气多了,但是这些简单的事情,李愔还是会做的。

    不料,晚上来伺候他的,竟然换成了两个美女。


………………………………

第六百三十四章:残暴

    这两个女子,既然能出现在他面前。

    证明他的亲卫一定是搜过身,并且验证过她们没习过武,才能出现在李愔面前。

    有没有习过武,通常看手就能看的出来,手常年握武器,必然会有痕迹。

    而李愔的亲卫,个个都是万中挑一,他们甚至单从走路上就能判断出有没有功夫。

    而他们的大将军,其实是有功夫在身的。

    不过他们倒是从来都没有机会,能够见识到大将军的武功。

    但是他们从大将军上下车的矫健,平时走路时候的姿势,能够判断出,大将军的武功,至少是二流行列。

    并且修行的是顶尖的内门功法。

    额,还的确是,系统出品的易筋经,必然属于精品。

    因此,当北海道的城主桂山送来两个美女,他们略加搜查,就很放心的把她们放了进来。

    李愔看到这两个女子,倒是感觉到有些诧异。

    桂山会送女人来服侍他,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他想活命,就必须要讨好于他。

    但是送来的这两个女子,却是有些出乎李愔的预料之外。

    倒不是这两个女子不漂亮。

    她们虽然身材矮了一点,但都是一等一的美人儿。

    但是这两个女子,一个是二八年华。

    另外一个,年龄着实有些大了,李愔判断,估计要再三十上下的岁数。

    桂山这个人,看上去很奸滑,必然是个办事办老了的,怎么会选个岁数这么大的女子过来?

    难道是在试探一下本王的口味?

    李愔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耐人寻味之色。

    这两个女子进屋之后,随即跪倒在地上,用膝盖一点一点的前进。

    不多时,就来到李愔身前。

    岁数大一点的女子,媚眼如丝,妩媚地说道:“主人,请让奴婢服侍您吧!现在,奴婢就是您的一条狗,随意您怎么处置!”

    说罢,伸出手来,轻轻为李愔捶腿。

    嚯!

    这女子表现的,无比下贱。

    但是却更能激发出男人的一种本能的兽性。

    有种恨不得当场把她按在地上摩擦的冲动。

    而年轻一点的女子,则是脸上带着羞涩,走到李愔身后,为他揉肩。

    李愔不由微微一笑,然后问道:“你的汉语说的很好啊。”

    听到李愔的话,年长的女子不由媚笑道:“主人,人家从小就喜欢大唐文化,从小就在学习呢!”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停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王爷,将军,您的每一首诗,奴婢都倒背如流呢?”

    这时候,身后的女子也跟着说道:“奴家也是。”

    “奴家最喜欢的,就是王爷的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爷的这一首词,真的把七夕写尽。但是奴家认为,这首词,可不仅仅是写尽了七夕,更是将男女爱情给写尽了呢!”

    听到少女的话,前面年长的女子噗嗤一笑,然后说道:“樱花,是不是看到这首词,你就春心萌动,芳心暗许了呢?”

    “说实话,人家看了这首词,也是为王爷倾心呢!当时就想,不知王爷会是何等风流人物,才能写出这等才情的词作出来。”

    “等今日看到王爷,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