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的话,只怕在朝堂之上扯皮倒灶,也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
很快,政令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传递到了大唐各地。
现在传递政令的速度,异常迅速。
当然不是走火车或者客车路线,这些速度虽然快,但也不会快到这种地步。
他们是直接用电报进行传递消息。
以大唐之大,也只用区区三天的时间,就能将消息传递下去。
政令一经传达之后,顿时在整个大唐,引发了轩然大波。
更多的是一片叫好声。
因为对整个大唐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百姓。
这道政令一下,从此之后,他们直接废除了徭役。
他们每年,只需要缴纳一次农业税就够了。
而现在因为几种新作物的推广,哪怕是最偏远的地区,只要家里有壮劳力,都能解决温饱问题。
毕竟这时节,人口还相对较少,每一家都能分到几十亩地。
只要有壮劳力,只要不懒,怎么都不会饿着肚皮。
真有特殊情况,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家庭,可以申请减免农业税。
百姓交的税少了,当然对朝廷感恩戴德。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这个提议是蜀王提出来,是皇上大力支持,力排众议才得以实施。
他们对大唐皇室,就更加的拥护。
而法令的另外一个群体,就是商人了。
商人之中,有人高兴,有人痛恨咒骂。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都在痛恨和咒骂。
毕竟,商税从原本的三十税一,一下子提高到了十税一的地步。
这一下子,整整提高到三倍!
这可是实打实的,要多掏出两倍的钱财。
要是不心疼才是咄咄怪事。
而另外一方面,这一次却也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也就是说,现在他们的地位,变得和百姓一样高。
士农工商,工人的地位,已经得到过一次提升。
现在终于他们商人,也和农民和工人是同等地位了。
而那些交税多的商人,竟然还可以获得爵位。
对那些大商人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总之,这一次的变革,有人欢喜,有人诅咒。
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欢喜大于咒骂。
而对绝大多数的商人来说,就算是十税一,他们也有的赚。
只不过利润凭空少了一部分罢了。
虽然很难接受,但是他们也无从反抗,只能被动接受。
其实这里面最值得玩味的,倒还是四姓六旺等大家族。
这些家族,无论那个家族,都有着庞大的商业经营。
这一次商税提高,付出最多的,其实还是他们。
但是这些世家,真的会老老实实的将商税交上去吗?
别说现在是十税一的商税,就算是三十税一的时候,他们也没缴纳过多少税。
如果到时候,只能收上来那些小商贩的税,而收不上来这些世家的税的话。
……
而这时候,忽然再次爆发出一个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子。
这一次谋反的主角,正是那个鼎鼎大名的绿帽王房遗爱,和他的妻子高阳公主。
他们的同伙还有薛万彻、巴陵公主和柴令武等人。
听到这件案子之后,李恪不由勃然大怒。
没想到这些人如此大胆,父皇的尸骨未寒,他们居然便要造反!
李恪命大理寺、刑部和宗正寺三司会审,审查这件谋反案件。
………………………………
第六百二十一章:杀还是不杀
原来太宗生前,高阳公主深得太宗疼爱。
但是高阳公主为人十分不检点,虽然嫁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
但是看到和尚辩机生的好看,便和他勾搭成奸。
并且还不止辩机和尚这一个小三,还找有很多面首。
这些面首的成分还相当复杂,各种职业的都有。
反正高阳公主的艳名,整座长安城,也没有几人不知道的。
所谓脏唐臭汉,大唐的公主本来就比较强势。
这些乱七,下河网小鱼小虾去了。
这些小家伙,其实也很想下水,但是根本得不到这个机会。
只能在岸上眼巴巴地看着李愔在河里抓螃蟹。
现在的大唐,可没有后世那么多污染。
因此河水清澈见底,河里鱼虾很多。
螃蟹虽然一般都是在晚上出来觅食,但是白天也有在外面游荡的。
“爸爸爸爸,哪里有一只大螃蟹,快抓住它!快抓住它鸭!”
“来啦!来啦!”
河里果然有一只大螃蟹,看到河边的众人,在水底一路狂奔,躲到一个枯烂的树叶下面。
以为这样,别人就找不到它了。
李愔悄然接近,伸手一摁,抓个正着。
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螃蟹的上下盖,在水里冲洗干净,走到岸边,丢到了小桶里面。
“哇,好大的一只螃蟹鸭!”
“哈哈,这只是我哒!”
“我哒,我哒!”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别抢,别抢,河里有的是,等爸爸给你们抓哈!”
结果几个小家伙,看到这只大螃蟹,都兴奋的跟什么似的,非要抢到自己手里不可。
七八只肉嘟嘟的小手一起伸了过去。
“哇!呜呜,好疼啊,呜呜!”
然后,小石头这小家伙,眼疾手快,率先抓了下去。
但是很不慎的是,一下子被大螃蟹的大钳子给夹住小手。
吃痛之下,小石头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李愔赶紧走过来,将小石头的手放到水里,大螃蟹感迅速松开钳子,在小桶里一通乱跑。
抬起小石头的小手一看,上面留下两排清晰的印痕,正在向外渗着鲜血。
“呜呜,好痛啊!爸爸,爸爸,那个大螃蟹好可恶啊,快打死它!呜呜!”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没事,没事,男子汉大丈夫,哪里有这么脆弱,不许哭!”
这时候,旁边的武媚娘早冲过来,心疼地帮小石头包扎起来。
原来,小石头是武媚娘的第二个孩子,是李蓉的亲弟弟。
………………………………
第六百二十二章:李愔为钦差
小石头,被哄了半天才哄好。
不过第一个大螃蟹,也直接分给了他。
小家伙看着大螃蟹,笑嘻嘻的又开心起来。
李愔再接再厉,抓到不少螃蟹,小家伙们也非常开心。
玩累了之后,李愔直接命侍卫抬来烧烤架,拿出带来的食料,开始在野外烧烤。
一家人玩的非常开心。
一直到晚上,一家人才其乐融融地回家。
然后再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看到李愔,连忙上前施礼道:“尚书令,不知你身体康复了吗?”
此时李愔还在请着病假呢!
听到户部尚书的问话,不由略显尴尬。
半晌才打着哈欠说道:“哈哈,那啥,还是老样子,估计还需要修养一段时间啊!”
“是吗?不过尚书令的气色看上去不错的样子呀!”
嚯,不会说话就别说。
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
……
很快,各地的收缴的税金,陆续送到了户部。
现在大唐的交通十分快捷,有火车有货车,水路也十分畅通。
本来最远的边角,需要好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才能送到京城。
沿途送粮的损耗,都可怕的惊人。
但是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依托铁路,最晚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将税金送达长安。
不过,这一次的税金合计之后,却是出现了一件令尚书令非常尴尬的事情。
哪就是,今年的税金,竟然比去年少了三成!
经过核算之后,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取消了徭役的缘故。
原来的时候,大唐百姓都需要服徭役。
如果不愿意服徭役的话,哪也没有问题,只要你拿出钱财来,官府可以用这个钱财雇佣人手来替你服役。
当然了,缴纳的钱财,还是蛮多的。
而现在,因为改革的缘故,徭役被取消了。
竟然导致今年的税金,比去年整整少了三成。
因为这个缘故,户部尚书不干了,直接上书皇上,大倒苦水。
户部的库房,虽然现在还有结余。
但是一年就这么点税金,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朝廷的运转。
并且,万一出现一些天灾人祸,需要赈灾啥的,那么库银就更不够了。
这样下去,不出几年的时间,库银就更会捉襟见肘。
税收入不敷出,户部尚书上奏折,请求废除变革,继续恢复原来的制度。
紧随户部尚书之后,几乎所有的文官都在上书,请求废除变革,恢复制度。
甚至,有不少御史,开始弹劾蜀王。
因为这次的变革,就是蜀王提出来的。
现在皇上李恪也是左右为难。
没想到变革之后,税金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减少。
现在一年的税金,完全入不敷出。
原本李世民留下来的家底还是蛮丰厚的。
但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不出几年时间,这些家底就会全部败掉。
并且到时候还是一年不如一年,到时候咋办?
难道现在真的要废除掉这次变革吗?
如果真的要废除掉变革的话,那么,对于提出变革的蜀王李愔来说,就势必会引起百官弹劾。
到时候,就必须要对蜀王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
这些,可是李恪不愿意看到的。
最终,李恪将蜀王李愔请到皇宫之内,共同商议对策。
进入皇宫之后,兄弟两人先陪着杨妃吃了顿饭,然后才来到御书房内。
“六弟,没想到变革之后,今年收上来的税金竟然比去年少了三成。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税金竟然会比去年少?
并且还会少了三成?
看起来,这就是四姓六旺做出来的局啊!
怪不得当初改革的提议一提出来的时候,通过的那么顺畅,合着就在这里等着他呢。
改革之后,国家税收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这就证明,这个改革是错误的,是不合时宜的。
作为改革的提出者,也必将受到严惩。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只是,他们想的,未免忒过天真了吧?
李愔脸上,不由泛起一丝冷笑。
商税整整提高了两倍,到头来,税收居然反而减少了三成?这怎么可能?
必定是底下的各级官员在捣鬼。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四姓六旺的可怕之处。
税收之所以收不上来,必定不可能是一州一县这样,而是大半个大唐,都是这种情况。
这里面恐怕不乏官员本身贪污的情况,但是四姓六旺,一定出力甚多。
他们的实力,依旧深不可测啊。
不过,你们以为,你们这些小动作,本王就毫无办法了吗?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对李恪说道:“皇兄,今年的商税,比去年多了多少啊?”
听到李愔的问话,李恪还真的没有注意。
一愣之下,李恪不由说道:“这个,朕并没有留意。额,朕派人到户部去问一下吧。”
不多时,李恪派去的力士,就将两年的商税数字,还有每个地方商税的详细税收详情,全都拿了回来。
而看到这个数字之后,李恪脸上马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今年的商税收入,和去年基本上是持平的结果。
而再看地方的商税税收的时候,清河这个地方,商税居然比去年还少了三成。
商税提高了整整两倍,但是税收却比去年少了三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也有一些地方的商税,是比去年提高的了。
但是还有很多的地方,商税是和去年持平,甚至比去年还少。
这里面的猫腻,一眼可知。
李恪怒道:“这些杀才,阴奉阳违,欺上瞒下,是欺朕的钢刀不利吗?朕马上派钦差前往调查税收事宜!”
李愔对李恪说道:“皇上,现在那些文官,都反对变革。这些事情,只怕和他们和脱不了关系。如果派他们去的话,只怕未必能查的出什么来。”
听到李愔的话,李恪有些泄气。
不错,现在满朝文武,觉得皇上居然提高了整整两倍的商税,这是在与民争利啊!
这绝对不是明君所为!
想必会造成这种结果,也少不了他们的暗中支持。
这里面固然有四姓六旺在发力,但是没有他们的支持,怕是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派遣他们这些人当钦差的话,只怕最后什么都查不出来。
于是,李恪不由深深地看向李愔。
李愔苦笑一下,然后说道:“皇兄,这件差事,不如就交给臣弟来做吧!”
李恪起身,排着李愔的肩膀说道:“六弟,辛苦你了!但是这件事情,也只有你肯帮皇兄,也只有你,才是朕最信任的人!”
李恪是真的想做一些事情,想让大唐变的更加繁荣昌盛,想让自己的丰功伟绩,能够超出父皇。
但是背后掣肘的人,实在是太多,也只有他的这个兄弟,是真心实意的在帮他了。
……
很快,圣旨下达,皇上任命蜀王李恪为巡查使,调查大唐各道。
巡查使并非是常设官职,而是皇上任命的钦差。
除了没有军权之外,可以调查各道的吏治还有官员的政绩等事宜。
当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一次的巡查使的任命,就是奔着税收去的。
这也让朝廷上的好多官员,还有四姓六旺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蜀王这一次,来者不善啊。
不过,他们既然敢做这个局,事先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只要蜀王查不出他们的证据,那么蜀王就拿他们没有丝毫的办法。
并且,他们甚至做好了铤而走险的准备。
如果时机合适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可以找机会将蜀王暗中解决掉。
而只要拿下蜀王之后,皇上的根基,机会被彻底断掉。
甚至皇权将会发生更迭,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而李恪,很明显的也知道这一点。
一旦蜀王发生不测的话,那么他的皇位,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因此,皇上直接御赐金符,给了蜀王可以调动地方军队的权利。
并且,还命蜀王直接带领一万士兵,来保护蜀王的安全。
李愔自己,当然也不会有丝毫的大意。
这一万士兵,李愔不但调动了李元芳和一千虎牙特战队成员,还让薛仁贵带领九千精兵,一千钢铁战车跟随。
这一万人,甚至可以抵挡的住普通军队十万大军。
临行前,皇上李恪,亲自为李愔送行。
李恪拉着李愔的手,仔细叮嘱道:“六弟,此行千万小心。宁肯什么都查不出来,也一定要保证你的安全。”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皇兄尽管放心就是,有这一万大军跟随,可保臣弟安全无虞!”
“那就好,皇兄在此,预祝六弟一帆风顺!”
“皇兄也要多保重。”
……
这一次,皇上动真格的了!
无数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蜀王身上。
他们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