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溃败的话,后果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面前这支大唐骑兵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
如果前几天出战的是这一支大唐骑兵的话,相信他们薛延陀骑兵,绝对会一败涂地,根本就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可是,既然如此的话,当时大唐为什么没有派遣这支大军上场呢?
忽然之间,薛延红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似乎,大唐在给他们挖坑啊!
这时候,要想止住溃败,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兵增援。
但是对方的人数足足是他们的两倍,战斗力更是不知道超出他们多少。
如果增援的话,只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可是,如果不增援的话,等到先锋军溃败回来,恐怕会让整个大军,都有被冲溃的危险。
思虑再三,薛延红还是决定增派援军。
很快,派出去的援军就顶了上去。
而原本被杀残了的队伍,则是退回来修整。
而战场上的形式,果然如同薛延红所预料的那般。
刚刚顶上去的队伍,对上大唐骑兵之后,战场仍然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不过,所谓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大唐骑兵的势头,已经有所收敛,不复最初那么勇猛的状态。
就在薛延红刚刚松下一口气来的时候,忽然,一只兵马从中间的位置,杀将过来。
原来程咬金早就盘算过了。
他虽然带了两万骑兵过来,但是因为战场的缘故,两万骑兵,根本施展不开。
因此,在开战之前,程咬金就兵分四路。
趁着薛延陀士兵增援,混乱的时候,让几路士兵,趁机清楚多处障碍,然后一起杀将过去。
等到薛延红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制了。
完了!
这一次,真的是完了!
大唐骑兵的强悍,完全出乎了薛延红的预料之外。
看样子,他们很难支撑到援军的到来了啊!
甚至,薛延红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他觉得,有可能援军那边,也会出现一些变故。
说不定,这就是大唐为他们挖的坑啊!
关键时刻,薛延红当机立断,马上命令中军撤退,直接抛弃了战场上的五千骑兵。
他自己带着剩下的五千骑兵,迅速撤退。
并且,在撤退的同时,薛延红还不断的命令士兵布置障碍。
大唐清理障碍的时间,必定要比他们布置障碍的时间更长。
而薛延红就是要利用时间差,杀上无名山,将山上囤积的粮食,统统都烧掉。
回过头来,薛延红发现,被他壁虎断尾留下的五千薛延陀士兵,此时已经全面溃败了。
但是,就算是几千头猪,也能让大唐杀上一会吧?
再加上他们一路不断的设置障碍,肯定能够留下焚烧无名山上粮食的时间。
这一次,只要将大唐的粮食烧光,这一趟,也勉强可以算作没有白来。
这时候,远处传来震天的厮杀声。
听声音,应该就是援军和大唐方面的厮杀声。
薛延红感觉,他们的援军,应该也碰到了麻烦。
也就是说,他们真的是掉到大唐挖的坑里去了。
前些日子,大唐根本就是在示敌以弱啊!
可笑他们都跟个傻子似的,都上当了。
当初本将军都给他们说过了,要慎重!
可惜那帮蠢货根本就听不进去,这下子尝到苦果了吧?
一边在心里抱怨,另一边,薛延红也不敢怠慢。
带领剩下的五千骑兵,迅速对无名山展开攻击。
而程咬金这边,瞥了薛延红这边一眼,一点都不着急。
丝毫没有快速追杀,帮助无名山唐军守下粮草的觉悟。
而是在战场上,一边围杀着薛延陀士兵,一边打扫着战场。
同时,也俘虏了好多薛延陀士兵。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好多薛延陀士兵,纷纷选择了投降。
估计,等他们完全打扫完战场,将障碍全部清理干净。
薛延陀五千大军那边,早就把无名山给占领下来,将他们囤积的粮食统统烧光了。
如果薛延红看到这一幕的话,肯定会心生疑惑。
说不定会放弃进攻无名山,选择直接逃走。
只是很可惜的是,此时的薛延红,只想着尽快的烧掉大唐的军粮。
哪里还有精力去留意后面唐军的动向啊!
此时,无名山上的唐军,也发现了山下的动静。
无名山上防守的唐军,迅速做好重重防备,准备和薛延陀士兵决一死战。
看到这一幕,薛延红不由发出一声冷笑。
所有骑兵全部下马,只留下一千士兵看守马匹。
剩下的三千人,迅速向无名山上杀去。
如果真的是一座高山的话,他们区区四千人,对阵大唐的三千守军,真的没有丝毫的胜算。
但是这无名山只是一座丘陵而已,并且还特么的是一座土山,连山石都没有。
想用滚石和滚木都找不到。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占领整座无名山。
也不需要将唐军赶尽杀绝。
他们只需要赶到能够放箭的位置,将军粮烧毁就足够了。
在薛延红看来,这其实是个很容易完成的任务。
很快,四千薛延陀士兵,迅速向无名山上冲去。
无名山,真的无险可守,只是占据一个高度上的优势。
薛延陀士兵冲的很快,并且他们惊喜的发现,防守的唐军竟然没有下来迎敌的意思。
似乎打定主意要在山顶迎敌。
看到这一幕,薛延红不由大喜过望。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无名山并不高,不多时,他们就几乎冲到顶峰。
在这个距离,他们的弓箭射程,差不多已经能够够得到大唐的粮草了。
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简直出乎了薛延红的意料之外。
薛延红连忙命令士兵掏出火箭,准备烧粮。
就在此时,山顶上的唐军,终于开始反击。
嗖!
嗖!嗖!
漫天的箭矢发出凄厉的声响,顿时成片的薛延陀士兵不断的倒下。
不好!
听到这个声响,薛延红忽然间警觉。
这绝对不是人工拉的弓,而是靠机括之力发射的强弩!
不行,必须要速战速决,不然的话,他们必然会损失惨重。
“发射!”
这边薛延陀士兵,已经点燃火箭,迅速射了出去。
漫天的火箭,映红了半个山顶。
无数火箭落到了粮草堆上。
但是令薛延红无比吃惊的是,那些粮草竟然没有被烧着。
这特么的到底是什么粮草?
这么多火箭射过去,竟然没有被点着?
这时候,薛延红终于意识到不对的地方了!
他们这是被唐军彻底给耍了啊!
他们看到的粮草,绝对是假的,这山上的粮草,只怕早就被他们给转移走了。
山上的守军,之所以没有下山和他们厮杀,为的就是放他们上山。
并且,薛延红敢断定,唐军必然是共事里面。
因为他们刚才发射的火箭,因为距离和角度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火箭都落到粮草上面。
还有一些火箭,落到了唐军阵地。
但是他并没有听到一声唐军的惨叫声,没有看到有盔甲燃烧的情况。
薛延红不由暗自叫苦。
今日之战,真的是一败涂地啊。
而就在这短短的片刻功夫,他们的士兵,已经有一成多,倒在唐军的弩箭之下。
“撤退!撤退!”
薛延陀士兵,早已经被弩箭吓破了胆。
现在听到撤退的声音,忙不迭地向山下亡命而逃。
这一刻,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无数薛延陀士兵,两条腿几乎跑成了残影。
毕竟是下山嘛,借助山的斜坡,跑的速度简直要多快有多快。
当然了,也有不少薛延陀士兵,因为调整不好出腿的频率,一个不小心失去平衡,叽里咕噜滚下山去。
而薛延红则是惊恐的发现,唐军的弩箭居然没有断过。
唐军的弩箭怎么可能有这么远的射程?
也不可能是他们追击上来的原因。
唐军拿着弩箭,绝对不可能跑这么快,更不可能在这种速度下发射弩箭。
虽然在逃亡之中,薛延红依然迅速观察了一番。
然后发现,原来从山半坡一直到山顶,竟然一直都藏有大唐士兵。
他们挖了一个一个的战壕,遮掩的严严实实,他们都是在战壕里发射的弩箭。
刚才他们大军向山顶冲杀的时候,居然都没有发现他们脚底下有人。
看样子,唐军已经把他们给算的死死的啊!
………………………………
第581章 火烧薛延陀
山坡之上,不断的有弩箭射出。
一个个薛延陀士兵,中箭倒地。
甚至,不少箭矢就在他们身边射出。
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强劲的弩箭,又是从他们身后不远处射出,他们根本没有丝毫躲避的空间。
甚至,就连反应的空间都没有,因为,他们是背对攻击,连攻击轨迹都看不到。
他们只能祈求,这些弩箭不是射向他们的。
这个时候,就算弩箭是从他们身边射出的,他们都没有丝毫机会将凶手揪出。
因为,他们正在全速奔跑之中,告诉冲击之下,他们想停下来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看到这一幕,薛延红双目圆睁,连眼眶都撑开,留下丝丝血迹。
损失太惨重了!
惨重到,薛延红内心在滴血。
冲上山坡到,然后到冲下山坡,这一上一下,他们已经死伤了一千五六百人。
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幸好,无名山并不陡峭,山坡的长度,也没有太长。
薛延陀士兵,总算是冲下无名山。
大唐的弩箭,再也够不到他们。
现在,大唐士兵正在集结,迅速向山下冲下,准备追杀他们。
但是在速度上,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追上他们。
毕竟,他们下山,那叫一个狼奔豸突。
那速度,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极限爆发,绝对是超常发挥。
唐军,肯定没有他们那样的速度。
而他们薛延陀士兵,可都是骑兵啊。
山下,有五千匹战马。
他们很快就能跑到战马边,骑上战马,沿路撤回。
顺便,还能帮助他们的埋伏士兵,里应外合,两面夹击,杀出一条血路,冲杀出去。
这一役,虽然他们被杀死六七千士兵,算是一次大败。
但是他们仍然还有十九万多士兵,总体战斗力,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然而,就在薛延陀士兵马上就要冲到战马前的时候,再次发生变故。
就在他们五千战马之外,三里多远的草丛中,忽然冒出三千大唐步兵,迅速向这边靠拢。
这一刻,薛延陀士兵,都被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大唐士兵给惊呆了。
沃曹特七舅姥姥的啊!
这么多人,到底是从那里冒出来的啊?
要知道,无名山下这一片区域,可是一片平坦的草原。
至少十几里都是草原,如果有大唐士兵靠近的话,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能发现。
可是现在,大唐士兵居然在三里之外出现,并且还是三千人多的规模!
在此之前,他们怎么从来都没发现这一点?
不过,在他们看到这些大唐步兵的服装之后,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身上,都穿着草绿色的衣服。
如果他们趴在草丛之中,一动不动的话,不走到他们身边,恐怕根本就发现不了他们的存在。
甚至他们在草丛中悄悄潜行,他们恐怕都发现不了。
三里的路程,实在是太近了,用不了多久,这三千步兵就能冲杀上来。
而那时候,他们薛延陀大军只不过刚刚来到战马前,甚至都来不及上马。
如果这个时候被大唐步兵近身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这时候,薛延红当机立顿,马上命留守的一千薛延陀士兵,马上分出八百骑,上前阻击大唐步兵靠近。
在平原之上,骑兵永远都是步兵的天敌和克星。
三里不到的距离,虽然有些近,但是差不多也能让战马冲锋起来。
八百骑兵,冲杀三千步兵,足够阻拦他们,甚至,能够重创或者全歼他们。
很快,八百薛延陀士兵翻身上马,向着大唐步兵冲杀而去。
三里的路程,只用了盏茶时间,战马就冲击过去。
这时候,战马的速度,差不多也来到了巅峰。
再需要一两个呼吸的时间,就到了他们的射程之内。
到时候,大唐步兵,将会成为他们的活靶子。
只不过,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大唐步兵,先他们一步开始射击。
按常理来说,骑兵有着战马冲刺的优势,他们的射程,会比骑兵更远。
在骑兵射程之外的步兵,他们的弓箭,根本就不可能够得到对面的骑兵。
但是,这一次大唐步兵用的是强弩。
这强弩,也是大唐这两年推出的单兵强弩。
这弩,借助机括之力,不但更加省力,射程比普通弓箭更远。
并且一张弩上,可以装配三只弩箭,可以完成快速的连射。
在弓箭手只能射出一箭的功夫,他们能够快速射出三箭。
当然了,射完这三箭之后,再继续装箭矢的时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但是这三千步兵,采用的是分段式射击。
也就是第一排先射,然后第二排跟上,最后是第三排射击。
等第三排射击完毕之后,第一排的弩箭,差不多就装好了。
配合默契的话,几乎能达到不间断射击的效果。
眨眼之间,第一排弩箭,就激射而至。
薛延陀骑兵,早以掏出盾牌,严阵以待。
有盾牌阻隔,他们可以将伤亡降低到最低程度。
但是,人家大唐步兵瞄准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他们胯下的战马。
他们可不是重骑兵和轻骑兵,就连战马身上都有盔甲。
他们的战马,可是没有丝毫保护措施。
因此,大量的战马中箭倒地。
而现在,战马的奔跑速度,已经几乎到达了极速。
在这种速度之下,战马倒地,就会将它身上的骑兵抛出。
这样的冲量之下,倒地非死即残。
倒地之后,还要面临其他战马的踩踏,基本上是没什么活下来的可能。
而倒地的战马,也会对骑兵的队形造成一定的影响。
甚至有跟的太近的战马,来不及变向而撞上倒地战马,然后跟着倒地。
并且,对面大唐的弓箭射击速度,实在是太快,太密集了。
八百薛延陀骑兵,不断的倒下。
他们对面,可是有着三千步兵。
每次一排一千士兵射击,每人射出三支弩箭,一次就是三千支弩箭。
三轮下来,就是九千支弩箭。
这样恐怖而密集的射击之下,恐怕等他们靠近对方的步兵,他们八百骑兵,基本上都要死光。
就在这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