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愔则是淡淡地对上官仪说道:“上官长吏,这件事情,本王自有解决办法,你就不用插手了。”
上官仪深深地看了李愔一眼,然后说道:“是,那属下告退。”
其实,早在侯君集带领三千大军在长安出发的时候,李愔就知道了。
织梦也不是吃醋的,皇宫里面的消息,可能一时间他们还渗透不进去。
但是这么大的兵马调动,如果他们还一无所觉的话,那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既然知道了侯君集调集兵马,目标是益州新城。
李愔怎么会猜不出他们的目标,就是崔十娘呢?
所以,李愔早早地就将崔十娘转移了出去,并且将崔莺莺接了过来。
那个崔莺莺真的是叫这个名字,家世什么都是真的,不怕调查。
当然,这个崔莺莺和五姓七望的崔家,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不过,这件事情虽然暂时解决掉了,但是依然有后患。
这件事情如果不彻底解决的话,就会被父皇给盯上,以后会很被动。
所以,早在侯君集大军前往益州的时候,李愔就派出去五百虎牙特战队的队员,让他们去做一件事情。
算算时间,他们也差不多快有消息了。
而就在此时,李淳风前来求见。
李淳风刚来益州的时候,益州大学刚刚成立,那时候教师奇缺。
于是,李淳风被李愔拉着去当老师去了。
后来有毕业生了,教师也够了,李淳风便辞去教师的工作,专门著书。
只不过,因为有过科学研究,李淳风所著的书,也和他原本的写书套路,偏离了很多。
这李淳风简直比他还忙,一年也见不到几面。
这一次,李愔倒是奇怪,这个李淳风怎么会来求见自己了?
李愔将李淳风请了进来,他倒是想听听,这个李淳风来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情。
很快,李淳风便走了进来。
进来之后,李淳风不由对李愔说道:“殿下,我最近观天象,发现半月之内,洛阳方向必有大雨,有可能会酿成水灾。还是及早防范的好。”
嗯?
最近洛阳有大雨?
听到李淳风的话,李愔不由用系统搜索了一下,发现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还真的有这么回事儿。
大雨,谷、洛水溢入洛阳宫,坏官署民居,死六千余人。
这是七月发生的事儿,水灾造成六千多人死亡。
李愔不敢怠慢,连忙写奏折,上书此事。
……
却说李泰和侯君集回去复命。
李世民听到,并没有找到崔十娘的时候,李世民脸色不怎么好看。
因为在李世民心里,已经基本认准了,这件事情就是李愔所做。
没有找到人,并不代表李愔就没干这事儿。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提前把人给藏了起来。
李泰看到李世民的脸色,心里顿时就有数了。
于是不由漫不经心地说道:“父皇,儿臣派人在益州新城到处搜索,不过并没有找人到。倒是有一个消息,让儿臣极为疑惑。”
“听说在崔十娘出事的那两天,都没有人看到蜀王露面呢!也不知道我这六弟,这两天到底去了哪里!”
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心里越发的不自在。
他现在很想治李愔的罪,但是他又没有证据。
正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李世民心里憋的难受,终于忍不住提笔给李愔写了一封书信。
在信里,李世民询问李愔,那两日时间,他究竟在干什么。
写罢书信,李世民命人送往益州,当面交给蜀王。
而就在此时,蜀王的奏折却是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前。
嗯?
朕的信还没送过去,倒是他的奏折先到了。
李世民倒是想看看,蜀王的奏折里到底写些什么?
是伸冤?还是分辨?
结果,打开奏折之后,李世民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猜错了。
结果是都不是,李愔的奏折,是提醒李世民,最近洛阳有可能要发大水,及早做好防范。
看完奏折之后,李世民心里不由一紧。
所谓水火无情,这发大水可不是闹着玩的。
旁边,李泰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父皇,不知六弟奏折里,到底写些什么?”
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他在奏折里写道,最近洛阳有可能发水,提醒朕及早做防范。”
闻听此言,李泰不由哈哈大笑道:“父皇,儿臣断定,六弟是在危言耸听!”
“儿臣猜测,六弟只怕是为了转移父皇的视线,才故意危言耸听的吧?”
“到时候就算洛阳不发水,六弟也大可说,这只是猜测而已!因为他说的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六弟真是打的好盘算啊!”
听了李泰的话,李世民的脸上也是阴晴不定。
不过,最终李世民还是说道:“青雀,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这件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朕必须要好好嘱咐洛阳的官员,让他们做好防水准备。”
“不过,万一他们阴奉阳违的话,到时候受难的,还是那些百姓啊!”
“对了,青雀,干脆你就跑这一趟吧!你去洛阳,督促哪里的官员,做好防水工作。提前预防,千万不要让百姓受灾。”
李泰起身说道:“是,父皇!父皇请放心,儿臣必定会完成父皇交代的任务!”
“父皇没什么吩咐的话,儿臣先行告退,回家准备一下,儿臣准备马上就前往洛阳!”
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欣慰地说道:“如此甚好,洛阳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
从御书房里走出来的时候,李泰脸上不由露出不屑之色。
哼!
这摆明了就是自己的好六弟,为了转移视线,而故意抛出来吸引人眼球的。
虽然在李世民面前,很痛快地接下这个任务。
但是只不过是做表面文章罢了。
其实在李泰心目中,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儿。
不过,李泰的表面文章,的确是做的很足。
回到魏王府之后,李泰简单收拾了一下,带上侍卫,火速出发。
而李泰这边还没出城,李世民那边就接到了消息。
这不由让李世民对李泰,越发的满意起来。
在自己众多儿子之中,还是青雀办事,朕最为放心啊。
……
第二日,李愔收到了李世民寄来的一封家书。
看过这封信之后,李愔不由冷笑起来。
看起来,自己的好父皇,根本就没有相信他啊!
额,好在自己也没辜负他的不信任。
因为人的确是被他给救走的!
但是那八百多人,真的不是他杀的!
当初,他可是就带了李元芳一个人前往。
当然了,路上还有几个虎牙特战队的士兵在接应。
但是一共也没有超过十个人,怎么可能杀的了那么多人?
对于那八百护卫的死亡,李愔并没有证据。
而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寻找证据。
只要将证据找出来,就可以洗刷掉他身上的污名。
………………………………
第576章 五百七十四章:水灾爆发
就在此时,五百虎牙特战队队员,终于陆续返回。
而他们,也给李愔带回来了好消息,并且带回来八个人。
前些天,李愔就把他们全部都派出去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到颍河下游,到周围的村庄,去寻找幸存者。
崔家的侍卫,全部都是被杀死的,全部都是当场死亡。
但是卢家的不是啊!
卢家的侍卫,都是沉船之后,被河水给冲走的。
而卢家四百多侍卫,李愔不相信他们全部都被淹死在河水之中,没有一个人幸存下来。
并且李愔断定,卢家的这些侍卫,就算幸存下来,他们也不敢再回卢家。
回去,纯粹就是找死的行为。
而他们如果不会去的话,多半会隐藏在周围的那些村庄里面。
而这些人,如果用心的话,其实还是很好找的。
当然了,李愔最怕的,其实是五姓七望在他们之前,把这些人找到,并且杀人灭口。
那么,到时候就真的不好找证人了。
幸好,五姓七望忽略掉了这一点。
额,严格说来,只能说卢勇忽略掉了这一点。
因为整件事情,都是卢勇一个人做的,其他人并不知情。
也或者说,卢勇也根本没有在意这些,他并不认为,这件事情会被翻案。
被找回来的八个,幸存下来的卢家侍卫。
李愔分别找他们谈话。
然后发现,这八个人都恨死了卢勇和卢家。
只要能够咬卢家一口,他们死都不怕。
更何况,李愔答应他们,只要他们站出来作证,就能够保证他们无罪。
并且事后还可以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下半生衣食无忧。
因此,这八个人都很痛快地答应作证。
第二日,李愔就派人护送这八人前往长安。
第二日下午,李世民就收到了蜀王回信。
打开信笺的时候,李世民脸色还极为难看。
但是看过内容之后,李世民却是无比吃惊起来。
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来人,宣益州使者觐见。”
不多时,李世民便接见了益州的使者。
然后李世民亲自审问了那八个幸存下来的卢家侍卫一番。
审问之后,李世民不由的震惊不已!
接下来,便将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官员,一起审问这八个卢家侍卫。
这些官员里面,其实不乏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
当然了,卢家派系的,全部都回避了。
这些官员,听到审问出来的消息之后,都是无比震惊。
实在是这件事情,太过惊人了!
卢家居然敢私自藏匿将要进宫的皇妃,然后将自己家和崔家的侍卫,统统杀掉。
这就是欺君之罪。
而之后,竟然还栽赃陷害给一位皇子。
如果这件事情没有暴露出来的话,不但是李世民,甚至天下人都会认为,这件事情是蜀王做的。
谁又能想的到,这完全是卢家在监守自盗呢?
至于卢家为什么会这么做,怎么敢这么做,这已经不重要了!
那些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也不由的暗中长叹一口气,这一次,卢家只怕是在劫难逃了。
五姓七望,盘根错节,同气连枝,一向同共进退。
但是这一次,其他的几家,全部都退缩了。
这种事情,那是谁上谁死啊!
李世民雄心勃勃,正找机会削弱他们还找不到呢。
现在有个如此大好的机会,他又怎么会放过这大好的机会呢?
因此,五姓七望其他的几家,都选择了放弃卢家。
死道友不死贫道。
尤其是崔家,更是对卢家有着怨恨之情。
如果他们家的崔十娘能被送入皇宫的话,绝对会更加的得宠。
他们崔家的实力,能够再提升一个台阶。
但是现在,全部都被卢家给毁掉了。
审理之后,李世民下圣旨,捉拿卢勇等卢家一干人员,查封卢家财产。
卢家在范阳,在今保定以北,北京以南的那片区域。
朝廷的抓捕命令要到达范阳,需要几天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这道旨意的内容,肯定能够先一步传递到范阳卢家手中。
这样一来,卢家就能转移一部分家产,转移一部分家族的子弟。
然后,这些子弟可以到其他地方,成立分族。
可以保证卢家延续不倒。
但是,卢家的主族之人,是断然不敢跑的。
因为一旦他们跑了,一旦惹怒了皇上,恐怕他们整个卢家,都将会被除名。
当然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五姓七望中的卢家,都将会被除名。
而这道圣旨,李世民派遣钦差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赴范阳。
然后在范阳调集官兵,对卢家进行了抓捕。
其实留给卢家,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这一天的时间,卢家能够转移的家产,也颇为有限。
第二日,范阳卢家被团团包围,家族的主要成员,全部被抓获。
其他人,也都被控制住。
主犯卢勇,直接被人押送进京。
而接下来清点卢家家产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方才清理完毕。
最终清理出来的数字,达到一个触目惊心的数额,十分之巨大。
这个数字,至少是大唐二十年的税赋收入。
就这个数字,还仍然不是卢家全部的底蕴。
五姓七望等所有世家,都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们会将家族财产,分散开来,不断的开枝散叶,建立分支。
并且,在家族财产被查封之前,他们还藏匿了一部分。
如果将卢家的全部家产都查封的话,将更是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被送往长安的卢勇,在半路上,居然服毒自杀。
卢勇的自杀,最终给这件案子定了性。
卢家,也将最后一丝能够减轻刑罚的机会丧失了。
其实,卢勇的自杀,出乎了不少人的意外。
因为卢勇没多少自杀的理由。
就算被押送到长安,三司会审,说不定事情还能有所转机。
至少也不会更坏。
不过,怀疑归怀疑,却是没多少人真正的提出来。
卢勇所犯的罪责,死不足惜。
至此,五姓七望的卢家,彻底除名。
远在益州的蜀王李愔,在听到卢勇的死讯之后,发出一声叹息。
……
卢家被除名,五姓七望剩下的六大家族,都生出兔死狐悲的感慨。
他们的行事,也变得更加的小心谨慎。
话说魏王带着旨意,一路奔波来到洛阳。
魏王可是当今最受宠的皇子,如今又是钦差。
一来到洛阳之后,就受到洛阳全体官员的热烈欢迎。
一到洛阳,魏王就宣读了圣旨。
接下来,自然是洛阳官员为魏王摆下接风宴。
而魏王来洛阳的目的,一是为了能够在父皇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二个目的,就是拉拢洛阳的官员了。
现在魏王身边,已经聚拢了一小批官员。
虽然人数不是太多,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班底。
这次来洛阳,正是一次扩大自己势力的大好时机。
对于这一次的接风宴,魏王自然是欣然而往。
“魏王殿下大驾光临,顿时让我洛阳蓬荜生辉啊!我建议,这第一杯,我们大家敬魏王一杯!”
“来,干杯!”
“干杯!”
喝过一个酒之后,李泰放下酒杯,微笑着说道:“这一次呢,添为钦差,还望诸位多多支持,将父皇交代的差事做好!”
“魏王殿下尽管放心,我们回去之后,一定会大力做好防洪工作,确保在大水来临之际,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绝对不会让一家百姓受灾。”
“好,既然诸位如此有信心,那本王也就放心了。”
说了一番场面话之后,李泰又问道:“对了,本王刚刚来到,对洛阳的情况也不熟悉。”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