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殿下!”
李愔点了点头,这三人都退了出去。
出去之后,席君买不由好奇地问道:“对了,殿下是怎么知道大食大军会撤退的?”
听到席君买的问题,薛仁贵不由翻着白眼问道:“我又不是殿下,我怎么知道?”
席君买差异地问道:“你也不知道?那你在大帐之中,刚才怎么不问呢?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旁边,李元芳翻着白眼问道:“那我问你,殿下所推测的事情,安排下来的命令,可有那一次是消息不准的吗?有吗?”
想了想,席君买不由摇头说道:“那倒是没有。”
李元芳无语地说道:“那不就完了?殿下下达什么命令,执行就得了呗!还需要问原因?”
额,好像还真的是这个道理啊!
看样子,以后得跟着他们,多学着点了。
三人下去之后,很快的陷入到忙碌之中。
……
第二日,韦立德下达了全面撤退的命令。
这个命令一下,除了少数知道这道命令的将领之外,其余人不由一片哗然。
不过军令如山,大食的士兵,尽管不理解这道命令,还是迅速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到了中午的时候,已经全部收拾完毕,开始正式撤退。
同时,在大军出城之后,他们专门派人准备点火。
这些土匪,将事先藏好的油,泼到城中的官署,还有那些闹市的店铺之中。
将整座城烧掉,因为时间的关系,是不太可能了。
他们追求伤害最大化,决定在建筑最密集的地方点火。
那些原本躲藏在家里,被吓得瑟瑟发抖的百姓。
发现外面的士兵要点火,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
有一些百姓,纷纷出来跪地求饶。
但是这些土匪,抽刀上前,将这些百姓唬散。
浇过油之后,便要点火。
咻!
咻!咻!
就在此时,忽然接连有短弩的破空声响起,这些大食士兵,纷纷倒在血泊之中。
原来虎牙特战队的士兵,早就藏匿在城中。
之所以拖到最后才动手,为的就是拖延时间。
如果早动手的话,说不定大食会派遣更多的士兵过来,他们未必抵挡的住。
而现在,他们已经有一部分人去打开城门。
很快就会有大唐的军队入城,不怕他们再派遣人过来。
留下来放火的大食士兵,人数并不多。
哪里是虎牙特战队队员的对手?
不过一时三刻,这些人统统被杀掉。
有哪些大胆的百姓,躲在门口,听到是大唐军队,惊喜地走出门来。
而虎牙特战队的队员,马上组织这些百姓,将那些浇过油的地方,统统处理掉。
周围准备了大量的水,设置放火隔离带,积极做着防火措施。
那边,无人防守的城门,早被虎牙特战队的队员给打开,唐军入城。
到了这会子功夫,就算大食那边知道城中出了变故,也不敢再派人来入城了。
因为虎牙特战队的存在,十几座城池,都免受火灾。
而进城的,其实只是极少数的军队。
李愔不得不留人下来,控制城中的治安和秩序。
其他的人,都是坐到蒸汽三轮车队中,向大食大军离开的方向,追击而去。
而韦立德的计划,其实是非常完美的。
一次毫无征兆的撤退,并且撤退之后,还选择在多座城中放火。
这样一来,唐军势必要组织人手救火,没有时间去追击他们。
他们就可以从容撤离。
然后在路上不断的设置路障,拖延大唐大军追击的步伐。
这样,他们就可以毫发无损的退出大唐的领土了。
但是只可惜,韦立德的意图,全部都被李愔给识破了。
不但知道他们早就要撤离的意图,并且就连他们要放火的意图都知道了,并且成功破解。
这样一来,就几乎没有留下一丁点缓冲的余地。
大唐的蒸汽三轮车队,不多时,就追上了大食撤退的三万步兵。
此时,他们距离他们骑兵设置的第一道防线,还有五六里路的路程。
于是,一场无可避免的屠杀,正式揭开了序幕。
大食的统领韦立德,对此又惊又怒。
他难以理解,自己撤离和准备在城中放火的消息,只有他手下最信得过的几个将领才知道。
消息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尤其是他要在城中放火的消息,根本不应该泄露出去的才对啊!
难道大唐的消息,已经灵通到这种地步了吗?
这让韦立德,不由的感觉到了胆寒。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对面的大唐蒸汽三轮车队,碰到他们的步兵,可以说是肆无忌惮,横冲直撞。
同时,车上的弩箭,更是不停的在扫射。
这短短的五六里路的地方,已经成为炼狱。
如果有骑兵在的话,或许还能稍微帮的上一下忙。
但是现在,他们的骑兵被他们自己隔离在隔离带对方,那真叫一个眼睁睁。
匆忙之间,韦立德只能采取壮士断臂的方式,留下一万五千士兵,死死缠住大唐的蒸汽三轮车队。
剩下的,丢掉所有东西,全速向关隘出奔跑。
不得不说,大食军队的执行力是真的强。
留下来殿后,就意味着在送死。
但是留下来的大食士兵,在短时间内,居然没有出现溃败。
不得不说,韦立德对军队的掌控力,非常惊人。
额,这大概和他们的信仰也有关系。
有信仰的人,很多时候,并不会过于畏惧死亡。
这大概也是大食帝国能够南征北战,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之一吧?
而前队的一万五千大食士兵,身上的所有负重,包括盔甲,统统都丢掉了。
甚至恨不得连身上的衣服都丢掉。
然后,用快到令人难以想象,足以令十六国运动会上长跑运动员都感觉到羞愧的速度,一路狂飙。
最终有惊无险的逃离险境,一万多大事步兵,忍不住流下劫后余生的泪水,集体泪奔。
而唐军,则是一路命人迅速清理道路,在后面狂追猛赶。
追的大食大军,始终不得停歇。
……
此时,长安城,皇宫之内。
皇上李世民最近心神不安,一直在等待着安西都护府的消息。
不过,安西都护府到长安,距离遥远。
并且哪里飞鸽传书的通道,都随着安西都护府的沦落而沦陷了。
消息的传递非常之慢。
到目前为止,蜀王李愔,带着五万多大唐士兵,赶赴安西都护府,已经有十余天的功夫了,却是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也不知哪里的战况到底怎么样了,愔儿能不能阻挡的住大食大军?
如果能够抵挡的住的话,那也就罢了。
如果不能抵挡的住,那么大唐的西部,只怕要糜烂了。
想到这,李世民忽然自嘲的一笑。
愔儿才去了不过十余日功夫而已。
按照正常行军的话,现在只怕也就刚刚抵达安西都护府而已,消息哪里会那么快传递过来?
就在此时,一碗汤轻轻放到了御案之上。
“皇上,喝了这碗燕窝汤,补补身子吧。这段时间,皇上消瘦了许多。”
李世民回过头来,发现是杨妃。
长孙皇后过世之后,都是杨妃善解人意,一直在身边陪伴,倒也让李世民解了不少分离之苦。
李世民不由抓住杨妃的手,叹息道:“杨妃,辛苦你了!”
杨妃微微一笑说道:“臣妾哪里敢说辛苦,辛苦的是皇上才是。这汤刚刚好,皇上还是趁热喝了吧!”
李世民心里烦躁,哪里有食欲喝汤,不过确是不愿意拂了杨妃的好意,从桌上端起碗来。
尝了一口,李世民不由抬头说道:“香!这汤,又是你亲手煮的吧?别人可煮不出这味道来。”
杨妃抿嘴一笑说道:“好喝,那皇上就多喝点。”
杨妃煮的汤,倒是让李世民有了胃口,几口将一碗汤喝了下去。
看李世民喝的香甜,杨妃心里也欢喜,不由问道:“皇上,锅里还煨着呢,臣妾再给你盛一碗吧!”
李世民摆手说道:“剩下你,你们自己喝了吧,我就不用了。”
就在此时,有力士前来禀报。
“皇上,兵部尚书求见,说有安西都护府消息。”
“什么?安西都护府有消息了?快让他进来!”
………………………………
第554章 大食,挺住!
听到安西都护府有消息传来,李世民不由一惊,连忙将兵部尚书侯君集传了进来。
“陛下,大喜!”
一进门,侯君集就迫不及待地给李世民报喜。
而听到侯君集的话,李世民原本悬着的一颗心,也是马上放了下来。
忍不住问道:“快说,安西都护府那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侯君集马上说道:“启禀陛下,蜀王带领五万兵马到达焉耆都督府之后,命刺史龙栗婆准隐瞒消息,连夜袭击龟滋镇。”
“全歼龟滋镇一万大食士兵,目前正在龟滋镇排兵布阵,准备和大食大军一决高下!”
“好!”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李世民神情大振。
大唐还是第一次和大食交手,听说大食是个非常可怕的对手。
此前,根本就不了解大食的深浅。
现在通过蜀王之手,终于了解到了一些。
蜀王这一次,开了一个好头啊!
虽然兵力上只有大食的一半,但是既然能取得这样的好局面,相信抵挡他们两三个月的时间,问题不大。
李世民马上吩咐道:“召集众将领,还有各部尚书等人员议事。”
李世民吩咐完之后,马上有人下去通知去了。
不多时,众人便被宣至,齐聚一堂。
李世民登上龙椅,说道:“安西都护府有消息了,大家都看看吧。”
当下有力士过来,取过消息,递了下去。
第一个看的就是长孙无忌。
看过之后,长孙无忌不由欣喜地说道:“好!好啊!好一个蜀王!”
听到长孙无忌的声音,众人的一颗心,也都平复下去。
牵挂安西都护府的,可不止是一个皇上啊,这些大臣们,哪一个不悬心?
现在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就知道传来的一定是好消息。
自己看过之后,长孙无忌抬手准备将这个消息递给身边的房玄龄。
不过早被等不及了的程咬金一把夺了过去。
程咬金一目十行,很快看完消息。
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蜀王,够种!”
“带着五万大军,用了五天时间就抵达焉耆都督府,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夺回了龟滋镇,全歼大食一万大军!并且我大唐大军,死亡人数不到十人!”
“蜀王,真的有俺老程当年一半的风范啊,哈哈!”
听到程咬金的话,尉迟恭不由鄙夷地说道:“程大傻子,你还能要点脸不?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过了?”
秦琼则是若有所思地说道:“蜀王,真有皇上当年的风范啊!”
秦琼的一句话,勾起了这帮武将的回忆。
当初的皇上,还是秦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那时候的秦王,端的是厉害非凡。
而在秦琼说完之后,群臣也不由纷纷随声附和。
都说蜀王有皇上当年的风范。
这句话,虽然有恭维的嫌疑,其实倒也不是一味的拍马屁。
蜀王这一次的事迹,其实就算是皇上当年,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战绩!
一夜拿下一座城,算不上什么。
一夜全歼敌人一万人马,也算不上什么。
但是如果自己的士兵阵亡数字在十人之下,这就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了。
李世民不由吩咐道:“户部现在粮草准备的如何了?蜀王现在在安西都护府,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你们现在也必须抓紧。不能让蜀王孤军奋战太久。”
户部尚书不由说道:“皇上,现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准备之中,两个月后,即可准备完毕。”
听到户部尚书的话,李世民有些不满。
人家蜀王五万大军,只用了五日的时间便抵达战场。
你们这十万大军,需要准备两个月的时间。
这一比较,户部就显得太过无能了。
不过,其实李世民也知道,户部已经尽力了。
这件事情,就算是交给他自己去做,也不可能更快了。
而就在此时,李世民这才回味过一件事情来。
李世民忍不住向李靖问道:“卫国公,朕问你,如果是你带领五万大军,从吐谷浑出发到安西都护府,你需要多长时间?”
听到李世民的问题,李靖脸上不由露出了苦笑之色。
自己能够看出来的问题,皇上没道理看不出来啊!
李愔这小子,还真的是个妖孽!
李靖不由说道:“启禀皇上,老臣带兵的话,至少要半月时间!就算是完全不带辎重,权利行军,也需要至少七日的时间。”
听到这里,群臣现在也反应过来了。
对啊!
五万大军,从吐谷浑出发,就算军神李靖,都需要七日的时间才能抵达。
就这,还是完全不带辎重的情况下。
而人家蜀王呢?
只用了五日的时间!
并且,人家肯定是带着辎重的。
不然的话,就算是赶到地点,在没有补充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夺下一城,全歼大食一万兵马。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若有所思地问道:“蜀王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听到李世民的问题之后,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露出茫然之色。
这个问题,他们根本就回答不出来啊。
这时候,侯君集不由上前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大概知道一些。蜀王应该是利用蒸汽三轮进行的运输,他这次出征,应该是没有携带战马。”
李世民不由皱眉问道:“这蒸汽三轮,又是什么呢?”
侯君集不由解释道:“这蒸汽三轮,就是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原理和火车相差无几,只不过只有三个轮子。”
原来如此,怪不得啊!
李世民忍不住问道:“这蒸汽三轮,是何形状?有多高多大?每一辆能装载多少人?速度几何?”
听到李世民的问题,侯君集不由苦笑道:“骑兵陛下,微臣也不知道。”
因为他是兵部尚书,所以,李愔出征的时候,有些事情他是知道的。
但是也仅限于知道而已,他并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见过参数,自然说不上来。
居然没有人知道这蒸汽三轮的规模。
李世民不由再次皱了皱眉。
“蜀王为了赶时间,所以并没有带战马,只用了五日功夫便抵达焉耆都督府。并且一夜的功夫就拿下了龟滋镇。”
“可是,他没有战马,今后怎么和大食大军作战?只怕,也只剩下防守一途了!你们必须要抓紧时间筹集军粮才是!”
“是,皇上!”
又商议了一番运输军粮的事情,群臣都退下。
大殿之外,程咬金瓮声瓮气地说道:“殿下,撑住!等俺老程去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