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到帐篷里面换好衣服,擦干头上的水渍,出来对李愔说道:“殿下,人家换好了,你快来换衣服吧!”
李愔为了拉武媚娘,浑身也湿透了,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很不舒服。
而风一吹,感觉也有点冷。
不过,他来可没带衣服。
于是,李愔摇头说道:“我不用换了,一会就干了!”
武媚娘笑着将他推入帐篷里面说道:“殿下,你快去换衣服吧,人家给你带衣服过来了!”
媚娘很细心,居然还给自己带衣服过来了。
换好衣服,等头发干了之后,武媚娘就在帐篷里待不住了。
她跑出来,在草层里抓蚂蚱,抓蝴蝶,玩的不亦乐乎。
额,现在草层里的蚂蚱数量,已经相当稀少了。
原因就是因为过度的抓捕,导致蚂蚱的数量逐年降低。
而始作俑者,自然就是蜀王李愔了。
都是因为他推出的全蝗宴,让几乎整个大唐,都喜欢上了吃蚂蚱。
而蚂蚱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这让蚂蚱的养殖产业,这几年很是兴旺。
至于野外的蚂蚱,更是有好多人捕捉。
不过现在,一天下来,已经捕捉不了几只了。
……
武媚娘一直玩到傍晚,玩累了,这才停下来。
这时候,李元芳已经命人打来好多野味,还有从城中带来的菌子和各种蔬菜,命士兵做饭。
不多时,诱人的香味便蔓延过来。
很快,饭菜做好,李元芳命人将饭菜送入帐篷。
至于他们,则是围着锅,直接用碗大块吃肉。
今天,是殿下和总裁的二人世界,他们才不会没眼色地过来打扰他们呢。
在吃饭之前,李愔微笑着对武媚娘说道:“媚娘,我有件生日礼物送给你,你稍等一下,我去给你拿。”
嗯?
听到李愔的话,武媚娘脸上,不由露出好奇之色。
难道今天殿下带自己出来玩耍,不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吗?
殿下来的时候,明明没看到他带什么东西,难道这礼物是在身上随身装着的吗?
可是,如果是随身装着的话,自己掏给自己不就行了吗?
还需要去找吗?
就在武媚娘大惑不解的时候,李愔假装找东西,直接在商城里面购买了一个蛋糕。
蛋糕并不大,太大的蛋糕,两人也吃不完。
不过蛋糕做的非常精致。
“媚娘,这个蛋糕,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希望你能喜欢。”
蛋糕?
难道是从城里的徐家老店里买来的吗?
武媚娘打开之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
徐家老店里,从来都没有做过这么大的蛋糕。
也没有做的这么漂亮,就连口味,恐怕都远远不如。
尽管武媚娘还没有品尝蛋糕的味道,但是单看外形,闻气味,就能感觉出来,一定很好吃的样子。
武媚娘的眼睛,不觉中已经蒙上了水汽,柔声对李愔说道:“殿下,你的礼物,我非常喜欢。今天我好开心,谢谢殿下。”
李愔不由抓住武媚娘的手,微笑着说道:“媚娘,以后我不许你再说谢谢两个字。今天是你生日,只要你开心和高兴就好!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来,先点上蜡烛,然后你吹灭许愿。许完愿,咱们就可以开吃了。”
点蜡烛,吹蜡烛,许愿。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然后李愔开始切蛋糕。
武媚娘品尝了一下,蛋糕的香甜,很快就甜到了她的心里。
这蛋糕,是她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蛋糕。
吃过晚饭之后,李愔对武媚娘说道:“媚娘,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城吧!”
武媚娘摇头道:“殿下,可是,人家不想回去。咱们可以在这里住上一晚上吗?”
霍!
野外那么多的蚊子还有各种小虫子,住一晚上,非咬的你满身是包不可。
不过,武媚娘极少求他。
今天更是她的生日。
而武媚娘提出来的要求,又是这么微不足道,李愔哪里舍得拒绝她。
因此,李愔不由对武媚娘说道:“好吧,既然你喜欢的话,那咱们就在这里住上一晚上。”
还好,李元芳他们,并不止是带来一顶帐篷。
当李元芳听到要在野外露宿的时候,马上吩咐手下的虎牙特战队士兵,在四周搭建帐篷,将蜀王的帐篷围在中间。
晚上李愔又兑换了一瓶灭蚊虫的喷剂,在几个帐篷里挨着喷了一遍。
晚上,躺在铺在草地上的临时床铺上,尽管床板硬邦邦的,躺着膈人,但是武媚娘仍然十分满足,非常开心。
但是武媚娘唯独漏算了一点,那就是,野外的晚上,是非常冷的。
晚上,武媚娘被冻的瑟瑟发抖,只能使劲地钻进李愔怀里。
然后依靠李愔的体温取暖这样子。
第二天一早,武媚娘从李愔怀里醒来。
起床之后,武媚娘只觉得浑身酸痛,但是整个人却是开心不已。
“殿下,谢谢你!”
李愔微笑着说道:“昨天不是给你说过了么?以后,不许说谢谢这两个字。”
……
武媚娘生日过后,不几日,上官庭芝的娘子,居然给他生了一个女儿。
这让李愔大跌眼镜。
我勒个去的,这小家伙才多大啊?
去年才成的亲,这么快孩子都出生了么?
上官仪作为李愔手下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他孙女出生,李愔自然要登门道贺。
道过喜之后,李愔还送出去一个精美的玉镯。
而上官庭芝,则是请求李愔为自己的女儿起一个名字。
恳求长者或者是上官赐名,这也算是大唐的一个习俗。
被求赐名之后,李愔不由说道:“我见她温婉可亲,不如就叫上官婉儿吧!”
听到这个名字,上官庭芝不由大喜,连忙说道:“多谢殿下赐名。”
而才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嘴里咬着手指,嘴角张开,似乎在笑的样子。
这不由让众人为之啧啧称奇。
这就是上官婉儿?
额,似乎比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要早出生好多年。
某些事情,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但是仍然有一些事情,还在按部就班的发生着。
就在此时,长安皇宫内传出消息,长孙皇后病危,估计是没几天日子了。
嗯,原照原本的历史轨迹,长孙皇后,就是在今年病故的。
而长孙皇后的死,也是太子李承乾走向疯狂的开始。
今年开始,大唐要进入多事之秋了。
李愔开始安排益州的事务。
恐怕用不几天,他就要到长安去。
此时,长孙皇后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她自己也预感到,死神在向她招手了。
而她心里,还有许多事情都放心不下。
………………………………
第544章 无题
(这两天,媳妇带着女儿到威海来玩,容烟雨请个假,这几天每天大概只有四千字,望理解。)
自从去年益州自行车火爆销售之后,在整个大唐,甚至就连周边的国家,都引发了一波自行车热潮。
而自行车,也成为土豪和身份的象征。
不过因为销量很少,让很多那些行动晚了一点的土豪,有钱都没地方买。
而今年,中华商行终于再次推出自行车了。
并且,今年推出的自行车,还是新款。
样式更加的新颖,更加的好看。
当然了,价格上面,也是不菲。
去年的自行车价格为一万钱,今年新款自行车,价格已经来到了一万五千钱。
但就算价格贵了一半,仍然遭受到了哄抢。
“喂,你听说了吗?中华商行又推出自行车了!”
“真的吗?真的吗?来福,来福,快拿一万钱跟我走!”
“切,一万钱?那可是去年的价格了,今年的价格已经涨到一万五千钱了。”
“嗯?怎么涨这么多?去年不还一万钱的吗?怎么今年一下子涨了一半的价格?”
“不知道了吧?今年推出的可是新款自行车,和今年的新款一比,去年的自行车,简直就是土鳖啊!”
“是吗?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哈哈!来福,来福,拿上三万钱,快跟我走!”
这样的对话,在大唐境内各处都在发生着。
甚至就因为价格上面贵了一半,反而更加刺激了那些富豪的购买欲望。
甚至就连去年已经购买了自行车的土豪,今年都要再购买一款新款的自行车。
没办法,因为今年已经推出了新款的啊。
并且新款的价格更贵,样式更好看。
现在出门如果还骑着去年的旧款自行车的话,那岂不是太落伍了吗?
既然有新款的,那就必须要骑新款的啊,这样才有面子。
一时间,新款自行车,再次成为整个大唐境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一种小推车,也在大唐境内悄然出现。
它的出现,并不如自行车那样引人注目,没有那么高的关注,根本就没有引起上层人士的重视。
不过,在民间,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种小推车,车身是铁铸成的,轮胎却是用橡胶做出来的。
车身不大,但是整辆车重量很轻,推起来很省力。
比起以前他们用的笨重的木轮车,不知要节省多少力气。
并且这种小推车的价格也不算贵,一辆车只有五百钱。
五百钱,虽然也算的上有点小贵,但是和自行车一万五千钱的价格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值一提了。
这个价格,现在大唐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能够承受的起。
并且经过他们实验之后发现,这种小推车真的很实用,很方面,很灵活。
因此,这种小推车在民间,也迅速风靡起来。
李愔对武媚娘所说的,要用一半的橡胶,另作他用,其实就是用来生产小推车的轮胎的。
其实小推车的利润,和自行车根本没办法比。
一辆自行车的成本也不过二百钱左右,而一辆自行车的售价却有一万五千钱,这里面的利润太惊人了。
而一辆小推车的售价才五百钱,单论利润的话,和自行车根本就没有比较性。
但是自行车只是那些土豪用来装十三的工具而已,而小推车,则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
所以,李愔才不惜拿出一半的橡胶来生产小推车。
嗯,今年,橡胶树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因为橡胶带来的利润十分丰厚,云南等地,适应种植橡胶树的土地,现在绝大多数都种植上了橡胶树。
等到明年,橡胶的产量会再攀新高,到时候,就可能生产更多的新产品了。
……
年底的时候,杭州通往益州的火车线路全线修建完成,只要检查完毕,就可以完成通线。
而长安通往杭州的铁路线,大概需要等到明年才能竣工。
不过只要杭州通往益州的铁路航线开通,杭州百姓想要到长安的话,完全可以先绕道益州,然后再到长安。
这样也不过是三天的时间而已。
而如果他们直接从杭州到长安的话,怕不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只要杭州到益州的铁路线通行,就能够大大的节省他们的时间。
火车线路的检验,是件非常麻烦并且十分繁琐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不过,这些麻烦在系统面前,就统统都不算是麻烦。
李愔通过系统进行检测,发现了三处异常的地方,只需要进行小小的修整,就可以通线了。
沿途的车站已经修建完毕,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因为这条线路的通行路线实在是太长了,并且大多数都处在五姓七望的势力范围之内。
这条航线的安全,李愔铁定是没办法完全防护的。
因此,李愔放弃了这条铁路航线的控制权。
而是将控制权交给了唐皇李世民。
毕竟,这条铁路航线,都是朝廷出资修建起来的,中华商行,可没向里投资一文钱。
而交给朝廷之后,铁路的铁道安全,自然由朝廷负责。
出了什么事情,也找不到他头上去。
李愔相信,如果这条铁路航线出了什么岔子的话,父皇会毫不迟疑地向世家举起屠刀。
这是父皇的底线,李愔相信,世家是绝对不敢突破父皇的底线的。
而只要世家不动手,那么凭借朝廷的力量,足以保护的住这条航线的安全。
不过,这条铁路的修建,虽然李愔并没有出资,但是火车头,肯定是要由他来提供的。
这一个火车头,就可以让中华商行站有一成的分红。
有了这一成的分红,李愔感觉,用不几年时间,就能将投入赚回来。
在线路彻底整修完毕之后,李愔悄然从系统中兑换出一辆蒸汽火车,放到益州通往杭州的铁轨之上。
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铁道部部长苏鹏成操心了。
现在,在整个大唐范围之内,也就只有苏鹏成这么一个铁路方面的全能专家。
对于铁道方面的安全与管理能力,苏鹏成还要在李愔之上。
所以,新的铁道路线的同行,自然需要苏鹏成来掌舵。
原本苏鹏成只是剑南道的铁道部部长。
而现在,唐皇李世民正式在大唐成立铁道部,苏鹏成为铁道部部长,品阶为正五品。
正五品的官衔,如果通过正规科举一步步提升的话,这个时间可能需要用到十年,甚至十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而现在呢?
苏鹏成只不过用了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并且,作为铁道部部长,这可是实打实的实权。
这正五品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李世民准备,在十年之内,在大唐在修建五条铁路线路,争取贯通整个大唐。
一旦这五条铁路再修建完成的话,那么整个大唐境内的运输能力,将会显著提高。
到时候,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将会进一步加强。
比方说,大唐现在对边境的掌控能力,其实非常弱。
像是安西都护府,还有一些边境地区。
山高皇帝远,哪里的百姓,甚至可能不知道皇上的存在,而只知道当地的地方官。
但是,在火车通行之后,这种事情,将不复存在。
现在苏鹏成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的给大唐培养铁路上的人才。
现在只不过是有两条铁路要通行,所需要的人手,可能会达到数千人甚至上万人之多。
人才的缺口非常之大。
并且,这些人才必须要会识字会写字才行。
那些辛辛苦苦读书的书生,一心为了科举。
并且能够读得起书的,基本上都家境殷实,他们也没有太大可能去铁路上做工。
因此,一时间,剑南道的百姓,可就成了香饽饽了。
因为纵观整个大唐,也只有剑南道教化最好,百姓之中,识字率最高。
而铁路部门的工作,纵然是铁路维修工,那也是铁饭碗,高薪酬,那些普通百姓,那个不羡慕?
不过,纵然是整个剑南道,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这么多的人。
不过前期暂时是够用了,后面还需要继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