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高士廉的话,李世民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其实换底层官吏一事,李愔事先是和李世民商议过的。
只不过,李世民也没料到,李愔居然会将事情搞成这样。
听到高士廉居然主动弹劾蜀王,那些御史不由的大喜,顿时如同打了鸡血一边,蜂拥而上。
这些御史,大部分都是世家的喉舌。
原本蜀王在剑南道搞的那些事,令五姓七望等世家很纠结。
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他们这个时候攻击蜀王,八成不会起到什么效果。
所以他们这时候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弹劾蜀王。
而现在,居然有个重量级的大佬高士廉主动跳出来弹劾蜀王,他们又怎么会放过这绝佳的机会呢?
“皇上,臣弹劾蜀王。蜀王在剑南道,派遣大军,夜入死宅,将整个剑南道几乎所有底层官员,全部拿下,听说还当场杀害了好多人啊,皇上!”
“皇上,蜀王在剑南道肆意妄为。百姓们群情激奋,但是毫无办法啊!现在剑南道,已经是蜀王的剑南道了!剑南道的百姓,只知蜀王,而不知皇上啊,皇上!”
“皇上,现在蜀王在剑南道拥兵自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王!如今倒行逆施,以致民声鼎沸,如果再不正视的话,必将酿成大祸啊,皇上!”
看到这一幕,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之中,看到了笑意。
高士廉只不过带个头而已,这些御史,必然会像疯狗似的,猛地扑上去撕咬。
高士廉弹劾蜀王的,还是事实。
而这些御史呢?
最擅长的,就是上纲上线。
现在已经将拥兵自重,名副其实的西南王都说了出来。
就差说蜀王要造反了。
而纵观历朝历代的皇上,哪一个对谋反不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重处理?
经此弹劾,蜀王只怕很难过的去这一关了。
而以程咬金为代表的那群武将,一听到这群御史在这里满口喷粪就来气。
这帮家伙,整天正事不干,就知道在这捕风捉影。
没事就喜欢弹劾这,弹劾那的!
你弹劾别人也就罢了,但是弹劾蜀王,那就不行!
因为,这帮老货的儿子,基本上都在剑南道,跟着蜀王混呢!
如果蜀王被他们诬陷成造反的话,那他们的儿子,还能跑的掉吗?
甚至就连他们,也会受到连累啊!
这帮御史,弹劾蜀王,不就等于弹劾我们吗?
于是,程咬金率先忍不住了。
就在那帮御史弹劾的正欢的时候,程咬金冲上去就是一通骂。
“少在哪满口喷粪!噢,蜀王在剑南道,动了你们的利益了是不是?只要是对你们不好的,就都不是好人,就都是造反的坏蛋是不是?”
“你们这帮狗东西,除了这招,还会什么?你们这叫什么?这叫排除异己,你们这叫欺君罔上!你们在搞党争!你们合起伙来,一致对外啊?”
额,程咬金的反击,也不可为不犀利。
党争,也是皇上最为讨厌的一点。
而更重要的是,程咬金这么说,还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事实上,这些御史的行为,和程咬金所说的真的相差无几。
平时大家都知道,但是谁都没有说出来过,也不会说出来。
而现在程咬金一说出来,李世民马上就要想想,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是不是故意针对蜀王,故意陷害蜀王的呢?
………………………………
第518章 蜀王现场办公(为长老海角加更)
这一次的行动,犹如闪电霹雳,迅速而快捷。
到天亮的时候,剑南道所有纵火案的元凶,或者是雇凶者,都全部被抓捕归案。
并且所有的凶犯,都曾公开审讯,被确认确系他们作案无疑。
到了天亮之后,那些还在等着看蜀王笑话的人,被吓的脚底板都有些发冷。
蜀王实在是深不可测啊!
这些人作案才几天的时间,并且还是分散在整个剑南道,然而人家蜀王不动则已,一动则将所有元凶,一网打尽。
这说明,这一切,都在人家蜀王的掌控之中啊。
这让所有世家,都噤若寒蝉,唯恐蜀王下一步就会针对他们。
这一次,所有的元凶,居然都格外老实。
没有人敢抵赖,没有人敢推诿。
因为那些抵赖之人的下场,他们都看到了,很凄惨。
烧毁的官署,还有那些亏空的账目,统统都由这些人补齐。
李愔对这些人的处罚是劳教十年,罚他们在道路上服劳役。
上官仪对李愔的霹雳手段,也感到十分的震惊。
现在最感到庆幸的,就是砸锅卖铁,将账目填平的那些被撸官员了。
虽然家产没了,但是他们是世家子弟,每月都可以从家族分的月俸,总不会饿死人。
甚至还可以谋取其他的职务。
但是至少不用锒铛入狱,面临十年劳役的刑罚啊!
他们之前的决定,真的是太明智了。
不过现在整个节度使府却是面临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现在那些官员,经过半月的培训,已经可以上岗了。
但是现在官署被烧,他们根本就没有了办公的地方。
而百姓们的事情,这段时间找不到地方办理,已经积压了许多。
虽然百姓们知道事出有因,对节度使府,并没有丝毫的怨恨。
但是这些事情,总不能就这么积压下去。
官署建造完成,至少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而百姓们的问题,能等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吗?
于是,李愔对所有的基层官员进行了一次培训结束训话。
“你们都是通过这一次的公务员考试,脱颖而出的精英,本王对你们寄予厚望。而现在的情况呢?你们也都知道了,官署被烧毁,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很难修筑起来。”
“可是,地方上积压了那么多的事情,百姓们还能等上一两个月再给他们办理吗?我们能等的起,百姓们,能等的起吗?”
“所以,本王建议,接下来的时间,就要辛苦大家一下。先露天办公吧,将百姓的事情处理好!”
“本王对你们的要求就是:第一,态度要端正,你们要牢记,你们,是为百姓服务的!一定要给百姓宾至如归的感觉。”
“第二,本王将所有事务的程序,都进行了简化。能当场办理的,绝对不允许拖沓。”
“第三,本王会不定期的对你们的业务进行抽查,一旦不合格的,将会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分!”
“第四,本王每月会抽出一天的时间,作为节度使接待日。整个剑南道任何的百姓,无论有任何的事情,都可以来节度使府,直接找本王进行投诉。无论投诉到谁,一旦查处为事实,本王将严惩不贷!”
嗡!
李愔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放了一颗原子弹,顿时激起了滔天巨浪。
蜀王真的和他们所见过的所有的官员,都完全不一样啊!
这些考取上来的官员,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民出身。
听完蜀王的话,他们心里都觉得热乎乎的。
蜀王,才是真正对百姓好,一心为了百姓着想的好官啊!
蜀王,真的是剑南道所有百姓福气啊!
接着,蜀王继续说道:“今日呢,本王将会亲自在益州办公,所有人在旁边观看,本王给你们做出一个示范。今后,你们就需要按照本王的工作态度进行办公。”
嗯?
李愔的话,再次让那些官员震惊。
如果蜀王只是有这些政策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要亲自下去办公吗?
并且蜀王还要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蜀王真的能够拉的下脸来吗?
带着这样的怀疑,他们都跟随蜀王走了出去。
蜀王选择一个空阔的地方,首先搭起帐篷,抬了几张桌子,充当办公桌。
然后,李愔命令那些士兵到下面去宣传,从今日开始,恢复办公,有事情的可以到临时办理地点办理公务。
在帐篷外面,李愔命人制作了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临时办事处。
旁边还有一个大牌子,上面也写着五个大字:为百姓服务。
上午没什么人来,估计都是才刚刚接到通知,还没来得及赶过来。
到了下午的时候,一个老头拿着一叠文书走了进来。
一进来,看到这么多人围在这里,不由被吓了一跳。
老头畏畏缩缩的,有点不敢进来了。
李愔连忙迎上去,和蔼可亲地问道:“老丈,你要办理什么业务啊?”
听到李愔询问,老头连忙行礼,然后说道:“长官啊,俺是青山口的里正,这里都是俺们村最近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先前是找不到人办理,现在你看?”
李愔微微一笑,然后搬了个贞观椅给老丈,说道:“老丈啊,你先坐下,将那些资料给我,我现在就给你办理。”
咦?
来办事,居然还能坐下?什么时候待遇这么好了?
老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李愔让了几次,他才敢坐下。
而李愔从他手里,接过那些资料,当场办公,很快就给他办理完毕。
接下来,陆陆续续的有里正啊一些人办理业务。
对这些人,李愔始终保持温和的态度。
并且李愔办理业务的速度十分快捷,基本上不用等待,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办理完毕。
这让那些里正纷纷感慨,这个长官,真的和他们以前见过的所有长官都不一样啊。
不但态度亲切,并且能力出众,很快就能将事务帮他们办理完毕。
当然了,也有些里正,是认识蜀王的。
当他们认出蜀王来之后,被惊的差点跪下。
还是李愔再三安抚,他们才激动地坐在椅子上,等着蜀王为他们办理业务。
同时,李愔也将在每月十五举行节度使工作日的决定,宣传了下去。
………………………………
第519章 再弹劾蜀王
第二日,李世民再次召集百官早朝。
等议完朝廷大事之后,李世民不由对群臣说道:“昨日,申国公还有一干御史弹劾蜀王。朕回去想了一夜,觉得不能但听凭你们一面之词。”
“所以,朕决定,带着申国公、众御史,到剑南道亲自走一走,看一看。看看事情到底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现在宣太子监国,众位爱卿随朕一起去剑南道。”
自从蜀王去了益州,修建完铁路之后,半天时间就能到益州。
正因为便利,李世民也没少去益州。
一年要去好几次,对此,百官也都习惯了。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程咬金连忙说道:“皇上,俺老程去保护你!”
李世民直翻白眼,霍,你那是去保护我的么?明明是你自己想去益州!
不过,对这帮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老臣子,李世民还是非常优待的。
“那好,卢国公就跟朕一起去吧!”
这时候,尉迟恭连忙喊道:“皇上,还有老臣!”
秦琼:“还有我,还有我!”
李世民满头黑线,不想搭理这群老货。
……
散朝之后,李世民带领高士廉众御史,还有程咬金等一帮老将,一千羽林军,直奔火车站。
半日之后,众人就来到益州。
李世民今日才决定要到益州来,半日的时间他们就来到了益州。
所以,消息绝对不会传到益州来,也不怕蜀王提前弄虚作假。
而高士廉和一干御史,也根本没有得到益州的任何消息。
此时他们还以为,益州的地方官署,都被大火烧毁,没有几个月的功夫,休想修建起来。
所以,地方的事务,必然堆积如山,百姓必然怨声载道。
所以此时他们的心里,十分的淡定。
皇上不是不相信他们,要亲自到益州来走一走,看一看吗?
哼!
等皇上看到益州的乱象,倒是要看看,皇上该如何收场。
到了益州,下了火车之后,李世民命那些羽林军前往益州新城。
而李世民等人,则是装扮成商人,暗中带了一队影卫,直接到下面微服私访。
不多时,他们就到了益州辖下的一个县城。
在高士林和一干御史看来,这里因为蜀王大肆抓捕,官衙被烧,必定十分混乱。
然而等他们进城之后,并没有发现这一幕。
县城之内,仍然和往常一般,秩序分明。
没有看到他们原本想象中的乱象,高士廉和一干御史,不由有些傻眼。
这时候,一个御史不由拦下一个进城的百姓,然后问道:
“老乡,向你打听个事啊!”
“啥子事嘛,你说撒!”
“听说你们这里,前两天官府抓了很多人?官府怎么能乱抓人呢?你们难道不怕吗?”
“怕个啥子嘛!你是不知道撒,这被抓去的人啊,可坏啦!他在位的时候,贪赃枉法,不知贪污了多少!蜀王让他们填补亏空,他们居然将官署都给烧掉了!这不,现在官署还在修建的撒!你说他们该不该抓?”
嗯?
原来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他们贪赃枉法,蜀王只是让他们填补亏空,他们居然将官署都给烧掉了?
如果不是朕亲自来的话,这个消息,就被他们埋在鼓里了!
嗯,还有朕的影卫,还真是个摆设啊,连这种路人都知道的消息,居然都打听不出来?
还是说,朕的影卫之中,也有世家之人?
一时间,李世民不由的无限狐疑起来。
而听到这个百姓的话,问话的御史不由暗暗叫苦。
原来这里的消息,他并不是十分了解。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问这么愚蠢的问题了。
所以,问话的御史,及时改变了问题。
“老乡,你们的官署被烧,听说你们好多业务都办理不了。你们的生活,难道不受影响吗?”
听到那个御史这么问,那个百姓不由来了兴致,拉着这个御史的手说道:
“你是外地来的撒?你这是根本就不了解情况嘛!怎么会有业务办理不了撒?蜀王早就下达命令,在各地都有临时办事处,所有的业务都是现场办理。”
“现在的速度可快了,不像是以前,要跑好几趟都办不好。现在就在哪等一会就能办好!人家蜀王还专门在每月十五,成立了一个节度使工作日,整个剑南道所有的百姓,无论有什么冤屈,或者发现那里不好,都可以去投诉。”
“你是不了解情况勒!走,我现在就是去临时办事处的,我领你们去看看。”
听到这个百姓的话,这个御史不由的傻眼了。
什么?
居然还有这种情况?
该死的,为什么他不知道!
早知道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出头弹劾蜀王啊?
现在就希望这临时办事处,没有这百姓说的那么好吧。
李世民等一行人,跟随着这个百姓,很快就来到了临时办事处。
到了地方之后,领路的百姓也顾不上他们了,连忙去排队去了。
这个临时办事处,就是在一个宽阔的露天的场所,搭建了一个帐篷,摆了几张桌椅而已。
现场排着不短不长的队伍,李世民他们感觉到好奇,不由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