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比他走的时候,还要热闹几分。
额,别的不说,就拿中华商行推出的布匹来说,这长安城就是一个中转站。
自从上次长孙无忌杀掉了一批囤积货物的商贩之后,现在再也没有人胆敢这么做了。
其实并不仅仅是布匹,中华商行推出的好多商品,都会在长安城内中转。
毕竟,长安城才是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因此,随着益州城的崛起,随着益州和长安城火车的开通,长安城也跟着更加繁华和热闹起来。
离开长安城两年多的时间,再次走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李愔不由有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当李愔再次踏上一条幽静的街道的时候,忽然感觉似乎有人在注视他。
蓦然回首,李愔发现,在一家朱门之前,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少妇,一边喂着孩子,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那少妇眼中,蕴含着难以言表的神情。
李愔回头,两人的视线在半空中相遇,少妇的神情有些慌张,但是却并没有转移目光。
而李愔,也是认出了这个少妇。
她赫然便是当初卖豆腐的,被程处亮叫做豆腐西施的翠花。
还记得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是程处亮这家伙调戏人家,翠花对秤锤浪恶言恶语的。
而对自己,眼神中似乎就藏着一丝喜欢。
之后还曾多次相遇,自己指点过她,让她在豆子价格将到平常价格一半的时候再买进。
结果她们家小赚了一笔。
后来在卖彩票的时候,自己直接给了她一个二等奖,一百万钱。
这一百万钱,让他们家,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没想到,两年多不见,再次相遇的时候,她已经嫁为人妇,并且有了孩子。
尽管他和翠花之间,连话都不曾说过几句,更不要说情谊了。
但是不知为何,看着抱着孩子的翠花,李愔心里,却是有着一丝丝淡淡的忧伤。
李愔微笑着问道:“翠花姑娘?近来可好?”
翠花咬着嘴唇,点头轻声说道:“蜀王殿下,民女挺好的,不知蜀王殿下你呢?”
李愔呵呵一笑说道:“本王过的也挺好,这就是你家吗?”
翠花点头说道:“是啊,这就是我家,殿下进来歇歇脚,喝口水吧?”
就在这时,却听屋里有个男人喊道:“翠花,在和谁说话啊?快把人请家里来!”
李愔摇头道:“翠花姑娘,就不麻烦了,本王再到前面转转,你忙吧!”
说罢,李愔抬脚向前走去。
翠花抱着孩子,怔怔地看着蜀王远去。
直到蜀王走过拐角,看不见身影,翠花才擦了擦眼角,抱着孩子回家。
屋内,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向翠花问道:“翠花,刚才和谁说话呢?怎么不把人请进来喝口水?”
翠花看着这个青年,抿嘴笑道:“是我娘家还没搬家前的一个邻居,以前挺照顾我们家的,闲说了几句话。人家还有事,才不会到我们家来呢,也省的吃你家的饭!”
这青年哑然失笑道:“翠花,你看你,你邻居便是我邻居,便是天天来吃饭那才好呢!我对你怎样,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吗?”
翠花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低头啐了一口,没在搭理他。
……
走在街上,李愔心里忽然浮现出一句诗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走了一条街,笑着摇了摇头,丢掉内心的怅惘,转身向蜀王府方向走去。
第二日一早,李愔便坐火车回益州去了。
回去之后,李愔让武媚娘准备开钱庄的事宜,等到过年之后,开春之后,钱庄大概就可以上市了。
而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了腊月,眼前就要过年了。
李愔决定在年前,再组织一次冬捕。
实际上,已经有好多游客,专门为了冬捕而来。
他们甚至还纷纷询问,今年还组不组织冬捕了,如果组织的话,会在哪一天进行组织?
冬捕,当然是要组织的。
不但组织,李愔还要将冬捕,形成益州城一个特有的节日。
以后每年的冬天,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益州城。
………………………………
第485章 头鱼
贞观八年的冬天,益州继续开展了冬捕和寻找有缘人活动。
这一次的冬捕,吸引了比去年更多的游客。
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在益州的游客基础,已经比以前多了好多。
去年来参加冬捕的那些游客,有八成的今年都来了。
还有一些,是通过益州月报了解到的,或者是通过去年来过的那些游客,口口相传特意赶过来的。
总之,今年来的游客,几乎是去年的两倍。
前一天,李愔就命人开始准备这些事情。
到了第二日,冬捕正式开始。
天才蒙蒙亮,那些游客,身上就穿着厚厚的皮衣,前往冬捕地点。
冰上打的冰孔,已经下好了的网,还有坚固的转盘。
这一切,都让第一次来益州的游客,充满了好奇。
网已经下好,接下来,就开始转动转盘,要上鱼了。
由马拉着麻绳,转动转盘,然后水下的网一点一点的被拽离水面。
在众人的注视之中,第一条鱼跳出水面。
“出鱼咯!”
“出来了!出来了!”
“快,头鱼出来了!快抢头鱼啊!”
刚刚跳出来的头鱼,被事先早就准备好的工作人员一把抓住,然后放在一边。
今年这头鱼,是要现场拍卖的,这也是今年冬捕的一个噱头。
很快,越来越多的鱼蹦出了水面。
群鱼乱舞的场景,在冰天雪地的冬日,绝对是一大奇观。
现场顿时爆发出尖叫声和惊叹声。
将网全部收上来之后,冬捕上来的鱼,顿时就遭到了哄抢。
三四万斤的鱼,也就是几千条鱼。
而来的游客,最起码上万人。
当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抢的慢的,真的是抢不到了。
毕竟这益州的湖还是小了点。
放在后世的东北,一次冬捕能够捕上来的鱼,多的时候高达二三十万斤,那才叫一个壮观。
抢到鱼的无不欢天喜地,在他们眼里,这可不仅仅是鱼,这更是一份好彩头啊!
那些没抢到的,倒也没多少失望,能够看到如此精彩的场面,这一趟算是没有白来。
接下来就到了拍卖头鱼的环节了。
在头鱼面前,围了一圈的人,更多的人,则是在后面围观。
能够站在前面的人,都是有着丰厚身价的土豪,一般人,还真不敢往前凑。
“头鱼拍卖,现在正式开始!这头鱼没有低价,现场拍卖,价高者得!”
这一次的拍卖,是李愔现场主持。
额,去年的时候,头鱼并没有拍卖,直接被程咬金给拿走,然后被他们给炖了吃了。
而这一次,头鱼直接向外拍卖,也可以说是第一次向外拍卖。
那些有钱人,自然想讨一个彩头。
鉴于是第一次,也是由李愔亲自来主持。
李愔话音刚落,很快就有人出价。
“我出一千钱!”
这出价的,是吐蕃的一个大腹便便的贵族。
虽然吐蕃的松赞干布和国师张江河,对蜀王李愔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但是他们根本就管不了吐蕃的贵族,吐蕃的贵族,没事就喜欢往益州城跑。
有些人,甚至在益州城住的时间,要比他们本部落住的时间还要长。
“一千钱?切,这个价格,你也好意思叫的出口?我出三千钱!”
“五千钱!”
“一万钱!”
一条鱼而已,难道它的肉是金的么?
还是说是神仙肉?吃一口能让人延年益寿?
看到这头鱼的价格节节攀升,价格上涨的居然这么快,周围的吃瓜观众,不由都看傻了。
其实一条鱼而已,又不是什么珍稀物种,怎么可能这么贵?
关键都是要博得一个彩头!
而这些叫价的人,哪一个都是土豪,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这点钱。
不过,随着价格节节攀升,还是让一些人退出了竞拍。
“五万钱!”
这个价格一出,顿时让现场不由的为之一静。
就连主持人李愔,都没料到价格一下子会涨到这么高。
其实,后世的头鱼拍卖,那价格才叫一个高。
动不动十几万,几十万。
但是后世的头鱼拍卖,都形成一个传统了,是多年累积出来的口碑。
这在益州,可是第一次。
而第一次就能拍出这个高价来,真的是十分难得。
李愔不由抬头望去,发现叫价的这个人,他居然认识。
原来是崔家的崔知机。
而在崔知机身旁,还站着一个娇小的女孩。
身上穿着皮衣,头上戴着一顶小巧的帽子。
皮衣的领子翻上来,恰好盖住了脸,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不过,就算看不见脸,也能从她身上感觉到一种优雅从容之态。
这女孩子,估计不是崔知机的妻妾,就是崔家之女。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家闺秀的风范吧?
怪不得,在唐朝中后期,就连当时的宰相,都想娶五姓女为妻。
无数人,都以娶五姓女为荣。
没想到,五姓七望世家之人,也会前来参与拍卖。
“这位崔公子出价五万钱,还有人出价更高的吗?没有的话,这条头鱼就归崔公子所有了,五万钱第一次,五万钱第二次……”
“我出六万!”
嗯?
居然还有人和崔家相争?
李愔不由向喊价之人看去,不过他并不认识此人,看衣着,不像是大唐人士。
听到居然有人抢夺,崔知机脸上露出傲色,淡淡地说道:“十万!”
李愔不由向刚才叫价的那人看去,不过李愔很明显的在他脸上看到了犹豫之色。
或许他犹豫的不是十万的价格,而是崔知机那种势必要抢到手的决心。
“崔公子出价十万,还有人出价更高的么?没有的话,这条头鱼就归崔公子所有了!十万钱第一次,十万钱第二次,十万钱第三次!成交!”
李愔也没有墨迹,数万三声之后,直接宣布,头鱼归崔知机所有。
然后李愔将头鱼交给崔知机的随从,对崔知机说道:“崔公子,头鱼归你了,恭喜恭喜!”
崔知机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殿下,这十万钱,我却是没带在身上,不过殿下放心好了,等到了益州城,必定分文不少的奉上。”
李愔哈哈一笑说道:“本王难道还信不过你崔公子不成?钱的事,好说!”
………………………………
第486章 崔十娘的感动
回到益州城之后,崔知机命下人将头鱼小心包装存放好,等回去的时候,还带回去给崔家老太爷。
在无人的时候,崔十娘才脱掉外衣,露出她的真容来。
顿时,一张宜嗔宜喜、倾国倾城的脸庞,呈现在崔知机面前。
饶崔知机是她亲哥,都忍不住升起一种惊艳的感觉。
也难怪崔十娘平时总喜欢将面容遮掩起来。
也幸好,她是生在崔家。
如若不然的话,只怕单凭她这相貌,都不知要惹出多少祸事出来。
崔十娘不由撅起嘴巴,对崔知机说道:“哥,你怎么能拿十万钱来买一条鱼呢?十万钱,都能买好几车鱼了呢!”
崔知机不由哈哈一笑说道:“十娘,这可不是普通的鱼啊,这可是头鱼!谁抢到了头鱼就是抢到了气运和彩头,你难道没看到这么多人在抢吗?十万钱,又算的了什么呢?”
崔十娘撅着小嘴说道:“可是,哥,这明明就是一条普通的鱼嘛!那位蜀王说这是头鱼,象征着气运和彩头,你们一群傻瓜,统统都相信了,还真的好骗呢!十万钱买一条鱼,这蜀王还真的会做生意呢!”
听到崔十娘的话,崔知机不由微微一愣。
是啊,这特么的不就是一条普通的鱼么?
就给它冠上一个头鱼的名字,就值十万钱?这身价翻了多少翻?一万倍?
如果将这条鱼带回去,献给老太爷的话,只怕老太爷会拿拐杖抽自己吧?
没想到啊,这一次居然被蜀王给忽悠了,干了一件蠢事啊!
而崔十娘似乎是看出了崔知机的心思,微微一笑说道:“哥,你只管放心的献给老太爷,保管老太爷会喜欢的!”
听到崔十娘的话,崔知机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是了,老太爷自然是了解这一切的。
但是老太爷可不会说破,因为这个彩头对崔家来说,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十万钱买一个彩头,值!
此时,崔知机不由越发钦佩起自己的妹子来。
这小丫头,真的是聪慧过人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瞒不过她呢!
说起来,这还是崔十娘第一次到益州城来呢。
而崔知机,是专门陪着她来的。
想要对付一个人,就必须先要了解一个人。
所以这一次,崔十娘决定到益州城来,亲眼看一看。
看一看,这蜀王到底是何等样人。
而刚来到益州的第一天,就碰到了冬捕。
看完整个冬捕,不由的让崔十娘对蜀王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崔十娘能够看的出来,这个冬捕,技术含量非常之高。
真是难为蜀王到底是怎么能够想到这种办法的。
如果只是这一种冬捕也就罢了,更加可怕的是,蜀王已经不知道做出过多少次让人震惊的事情了。
难道一个人,真的可以全知全会,无所不能吗?
接下来的时间,崔十娘又体验了一下益州城客栈的舒适度。
然后,崔十娘在整个益州挨着转了个遍。
是整个益州,而不仅仅是益州城。
她连益州下面的每个县城都挨着走了一遍,就连村庄都去了一半。
崔十娘这一次到益州来,可不仅仅是为了见证益州的建筑有多么的神奇,益州的商业有多么的繁华。
崔十娘更想要看到的,是蜀王对益州带来的改变,还有整个益州百姓对待蜀王的态度。
所以,崔十娘更多的,是到县城,农村去了解情况。
而根据崔十娘所了解到的情况,这位蜀王对待百姓是真的好,可谓是爱民如子。
崔十娘还到益州大学里面,旁听了几节课。
结果居然是听不懂。
崔十娘自认为自己看过好多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各种知识都有射猎。
虽然不敢说有多么精通,但是至少也达到入门的水准。
但是在益州大学里面,好几门学科,她是真的听不懂。
然后,崔十娘借了几套初级教材。
这一看之后,顿时就被这些教材上的知识,所深深吸引住了。
这些知识,就如同在她面前打开了好多扇门,分别通往不同的世界。
这让崔十娘觉得,以前的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而不知天地之大。
在对蜀王做过这么多的研究之后,崔十娘心里不由升起一种不愿意与蜀王为敌的念头。
但是双方的立场不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让崔十娘的内心,非常的矛盾。
……
年关将近,徐惠隔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