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冬小麦虽然个头矮,但是麦穗又长又大,麦粒颗颗饱满。

    这样看起来,似乎并不会减产啊。

    只不过,在麦子还没打出来之前,他们也没办法判断真实的产量。

    而蜀王似乎是为了帮他们解惑,特意命人收割一亩地的麦子,单独放在一边。

    然后命人用人将这些麦子打出来,专门测一测产量。

    而蜀王李愔挑选的这一亩地的麦子,也没有挑选涨势最好的一亩,而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这样一来,这一亩地的麦子产量,足以代表所有麦田的平均产量。

    当天,这一亩地的麦子,就在场里打了出来。

    看到打出来的一整场麦子,那些百姓都是大吃了一惊。

    这和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

    在他们的想象之中,这些冬小麦,一定会比正常小麦减产很多。

    但是现在看来,冬小麦非但没有减产,反倒是要比正常的小麦产量多出很多的样子。

    这冬小麦居然还能比春小麦更高产不成?

    两天之后,场里的小麦已经晒干,李愔命人将小麦装起来,然后专门称了一下。

    这一亩地的小麦,竟然足足有六百三十多斤!

    这个产量,再次让那些百姓,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已经认识到,冬小麦会比春小麦高产,但是也没有料到,会高产这么多。

    他们种植的春小麦的亩产量,也不过三百多斤的样子。

    而冬小麦的产量,几乎是他们种植春小麦的一倍!

    这实在是太让他们吃惊了!

    如果以后他们都改成种植冬小麦的话,岂不是粮食一下子就提高到一倍?

    而蜀王李愔,似乎是看穿了村民们的想法,不由微微笑道:“并不是冬小麦比春小麦更高产,而是这些冬小麦的品种更好,所以才能高产。”

    “不过嘛,种植冬小麦有一个好处就是,收割完小麦之后,还能种植地瓜、玉米、或者花生。而等秋天收割完这些地瓜、玉米花生之后,还能继续播种冬小麦。”

    “这样一来,粮食就可以从原本的一年一熟,变成两年三熟。等于两年的时间,就能多出一年的产量来。”

    听到蜀王李愔的话,这些百姓,再次被惊呆了!

    天呢!

    蜀王所说的,都是真的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以后,可真是能过上好日子啦!

    还有些百姓不太相信,忍不住问道:“殿下,你所说的,都是真的吗?现在收割完小麦,再种地瓜、玉米、花生,秋天就能收成?不会减产?”

    这是在后世早已经被证实了的事情,但是这个时代的人,还从来都没这么种过。

    也难关他们会疑心重重。

    其实,这些还算不上什么。

    如果要是告诉他们,有一年两熟的水稻,甚至在那些热带地区,有一年三熟的水稻,估计能把他们激动的晕过去吧?

    还好,李愔并没有这样的恶趣味。

    “当然不会减产,等收割完小麦之后,本王就会名你们耕地,然后种植地瓜、玉米和花生。等到秋天,你们就能够看到会不会减产了。”

    听到蜀王的话,这些百姓,才真的放下心来。

    蜀王是何等样人物?那可是天神下凡啊!

    蜀王,又怎么会骗他们呢?

    既然蜀王说能行,那就必然能行!

    这样的话,那以后,他们可就不愁粮食不够吃了。

    他们似乎已经看到,好日子正在向他们招手。

    这些百姓的脸上,都挂上了喜悦的笑容,嘴角都合不拢。

    甚至好多老人,喜极而泣,蹲在地上呜呜地痛哭起来。

    “呜呜,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有了这冬小麦,有了地瓜、玉米和花生,以后再不用怕饿肚子了!”

    “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啊!”

    “这一切,可都是蜀王带给咱们的,咱们可不能忘本啊!”

    “那还用说?咱们要是忘本了,那还算是人吗?”

    收割完麦子之后,接下来就是打麦子,入仓。

    接下来,就是种植地瓜、玉米和花生这三种新型农作物。

    而李愔收割起来的这些冬小麦,决定当做重量,在整个剑南道推广。

    推广的价格,只是比普通的小麦价格,高了两成。

    产量这么高,价格又这么便宜的小麦种,引起了剑南道百姓的疯狂抢购。

    好在今年的收成相当不错,整个剑南道的百姓,都用不了这么多的种粮。

    剩下来的,李愔直接出售给了其他地方的百姓。

    相信用不几年时间,这些麦种就能在整个大唐流传开来。

    当然了,这麦种,留上几年,就不纯了,亩产量为大幅度下降。

    以后,李愔也不准备直接从商城里购买种粮了。

    这个工作,李愔都交给了农业专家杨明照。

    杨明照就负责种粮的培育,还有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任务。

    以后,益州还将会成为整个大唐的种粮培育基地。

    整个大唐的百姓,都会购买益州培养出来的种粮。

    这种全方位的领先,会让益州逐渐成为大唐最繁华的城市。

    其实,现在越来越兴旺的旅游业,就已经给益州带来了太大的变化。

    随着益州月报主编夏云天的不断推广,益州的旅游景点也是越来越多。

    旅游业的发达,让整个益州的百姓,都跟着收益。

    像是小河村的村民,自然是不需要说了。

    整个村的人,都因为旅游业,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

    光依靠这些生意,他们的收入,就要远远高于种地收入。

    至于其他的百姓,因为旅游也的带动,像是旅店、餐饮、运输等等,带来了无数的商机。

    那些头脑灵活,而有有点本钱的人,早就赚的盆满钵满。

    就算那些木讷老实的,不会钻营这些生意。

    但是现在益州的繁荣,也带来了无数的工作机会。

    他们只要肯干,就不愁赚不到工钱。

    短短一年的时间,整个益州的人均收入,起码翻了一倍,甚至都不止这些。


………………………………

第433章 元芳你怎么看?

    时间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炎热的六月。

    吐蕃国王松赞干布还有国师张江河,对于大唐境内发生的事情,都颇为失望。

    本来他们已经筹划好,今年大唐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只要等蝗灾彻底爆发,大唐百姓没有粮食吃。

    最终闹出大乱之后,让突厥先行攻击大唐。

    然后由吐谷浑跟着动手,让大唐首尾难顾。

    而他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背后捅刀子,直接进攻吐谷浑。

    在拿下吐谷浑之后,然后视情况而定,决定要不要继续进攻大唐。

    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蝗灾还没有完全爆发,然后就这么结束了。

    他们更没有想到,人家蜀王解决蝗灾的办法,居然如此的简单粗暴。

    直接推出了一道全蝗宴,然后大肆收购蝗虫,就轻易化解了蝗灾。

    在大唐大肆收购蝗虫的时候,甚至就连他吐蕃的子民,都有人跑去捕捉蝗虫。

    他们吐蕃的贵族,还是蝗虫消费的主力军。

    额,此时,就连他王宫里面,都有蝗虫咸菜……

    万事俱备,只欠蝗灾啊……

    但是没有蝗灾,大唐就不会乱。

    大唐不乱,他们主动挑衅大唐,岂不是找死呢么!

    真是可惜了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啊!

    松赞干布极能隐忍,既然错失了这次的时机,那么静等下一次的时机就好了。

    机会来了,就狠狠给大唐一下子。

    机会没有,那就耐心潜伏。

    其实,松赞干布原本并不是这么谨慎的人,但是他实在是被蜀王上次在益州城里拿出来的新武器,给吓怕了。

    松赞干布已经和突厥和吐谷浑通了信息,这次的联合行动,因为时机的缘故,暂时搁浅。

    但是令松赞干布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突厥早就对大唐虎视眈眈。

    在和松赞干布联合之后,更是蠢蠢欲动。

    他们早就厉兵秣马,在做站前的准备。

    然后,他们那边刚刚准备好,蝗灾就这么结束了。

    但是突厥这边,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于是,突厥莽了一把。

    在六月直接侵袭了大唐的领土。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世民大怒,派遣段志玄等人为行军总管,统帅边兵以及契苾、党项之众两路出击。

    他们这边,已经打起来了。

    现在,轮到松赞干布这边,头疼了起来。

    突厥太莽了,现在他们为难的是,他们到底是跟上还是不跟上?

    最终,松赞干布和张江河商议的结果,还是决定跟上。

    虽然没有了蝗灾,但是他们的盟友突厥已经发动,如果他们不动的话,不但会让盟友失望,他们更是要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并且,他们仍然可以先行鼓动吐谷浑出兵,他们依然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既然如此,那何乐而不为呢?

    松赞干布派出使者联络吐谷浑,蛊惑他们攻打大唐。

    而后,松赞干布也没闲着,而是集结兵马,全力围剿苏毗王子。

    其实,凭借松赞干布的实力,早就能剿灭苏毗王子。

    只不过因为蜀王的威胁,松赞干布一直没有动作。

    不过,苏毗王子也早在松赞干布的监视之下,只要松赞干布想,随时都能解决掉他。

    而现在,正是解决掉这个内患的大好时机。

    解决掉这个内患之后,才好腾出手脚来,布局大唐。

    而吐蕃国师张江河的任务,就是试探大唐蜀王,看蜀王还有没有新式武器。

    吐蕃在益州,派出了好多暗探。

    现在益州每日游客络绎不绝,派一些暗探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些暗探,一直都没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至少他们从来都见过益州的军队,在训练的时候使用过新式武器。

    而这一次,吐蕃国师张江河,要亲自出手试探一下了。

    当然了,这次的试探,他们会在拿下苏毗王子之后。

    让他们的士兵穿上苏毗王子士兵的衣服去试探。

    这样的话,能够杀掉蜀王自然是最好。

    就算杀不掉,最终也能将事情推到苏毗王子身上去。

    而刺探蜀王,最难的一点,其实倒是蜀王不经常外出。

    他们必须要抓住蜀王外出的时机,或者将蜀王引出城外来才能动手。

    而现在,吐蕃国师张江河,则是正在苦思,用什么办法才能将蜀王引出来。

    寻常的办法,自然是不管用的。

    上一次他们用武媚娘引出来蜀王一次,结果那一次,他们准备用狼群消灭蜀王的计划失败了。

    想必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蜀王一定会更加的谨慎。

    而只要蜀王一旦离开益州城,国师张江河就能第一时间发现蜀王的动向。

    因为国师张江河养有一只鹦鹉,能够随时在高空侦查,并且还不容易被别人发现。

    ……

    这一日,李愔忽然找到李元芳,向李元芳说道:“元芳,本王决定让你组建一只百人规模的特种部队,你负责为本王训练。”

    李元芳好奇地问道:“殿下,什么是特种部队?要怎么训练?”

    李愔解释道:“特种部队,就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而在军队中选拔组建的,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特种部队要具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特点。”

    听完李愔的解释,李元芳不由挠了挠脑袋,很显然的,他还是没听明白。

    古代有特种部队吗?

    还真有,三国时期就有了,像是白马义从,像是先登死士等等。

    但是那时候的特种部队,其实并不是后世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

    因此,李元芳听不明白,实属正常。

    为了向李元芳解释清楚什么是特种部队,还有特种部队的训练。

    李愔直接祭出了大杀器,笔记本电脑!

    这个笔记本电脑,还是先前为了解决小河村的问题,特意在商城里面购买的。

    现在倒是正好派上了用场。

    李愔直接找到后世特种部队训练的方法,打开给李元芳观看。

    然后李愔就发现,看到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李元芳的眼睛都快看直了。

    李愔不由微微笑着问道:“元芳,你怎么看?”

    李元芳眼睛亮晶晶地说道:“每日追看!”


………………………………

第434章 吓死耶了(三更毕)

    看完了现代的特种兵训练方法,当然了,是祛除了现代枪械训练环节的。

    李愔直接命人在全军中挑选人选,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筛选出五百人来。

    这五百人,都将归于李元芳训练,不过最终能够留下来的人选,只有一百人而已。

    而李元芳在看过现代特种兵的训练方式,还有作战技能之后,对这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特种作战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元芳,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训练出这样的一支无敌军队了。

    不过,此时的李元芳还有一个问题。

    “殿下,这支军队,就叫做特种部队吗?”

    特种部队,这是这种军队的总称,当然不可能这么叫。

    想了想,李愔直接说道:“这支军队,番号就叫虎牙好了!”

    “好!好名字!”

    接下来,李元芳就拉着这五百人,展开了魔鬼式的训练。

    而这五百人,陆续有人被刷下去。

    半个月的时间,就被刷下去三百多人,还剩下一百六七十人的样子。

    这一日,李元芳准备拉着军队到丛林里进行下一个科目的训练。

    这个科目过后,大概就能确定下来最终的一百人。

    而恰好,薛小小在家里无聊,这几日都在军中观看他们的训练。

    听说他们要到丛林里训练,薛小小顿时来了兴致,央求李愔也要跟着过去看看。

    听到薛小小的请求,李愔不由哈哈一笑说道:“好吧,那本王就陪你一起出去转转也好。”

    听到殿下答应了她的请求,薛小小当下喜不自胜,连忙去准备马匹。

    不多时,李元芳就带着一百六七十人的队伍,出了益州城的城门,直奔城外的一处丛林而去。

    薛小小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兴致勃勃地跟随在李愔身边。

    而宠物豆豆,也跟随在两人身后,一路狂奔。

    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当李愔的身影,出现在城外的时候,天上有一只不起眼的鹦鹉,忽闪着翅膀,向城外的一个方向飞去。

    鹦鹉是种很常见的鸟类,在野外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因此,这只鹦鹉的行为,丝毫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不过,这只鹦鹉,却是吐蕃国师张江河饲养的。

    通过鹦鹉,张江河得知蜀王今日居然出了城门,这不由的让张江河大喜过望。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妄自己这边还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想把蜀王诱骗出来。

    没想到今天他自己居然主动送出门来了。

    于是,张江河马上命人他手下的士兵,迅速在后面跟上,试图找机会刺杀蜀王。

    就算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