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已经亲身感觉到了,火车的速度很快,非常快。
但是也没料到,居然快到了这种地步。
千余里的路程,这么快就到了么?
。
………………………………
第389章 这是什么妖怪?
长安城外的百姓,看到冒着滚滚浓烟,发出沉闷的嘶吼声,滚滚而来的一个硕大无比的怪物,都被吓坏了。
他们也虽曾看到修建铁路,但是根本料不到,这铁路上跑过来的怪物,居然是人制造出来的。
百姓们被吓得纷纷四散而逃。
就连城外的守军,都被吓得两股颤颤,几欲逃跑。
若不是职责所在,只怕他们,也都会逃走吧。
终于,这个怪物停了下来。
就在这些士兵惊恐的注视之下,发现有人从怪物身上走下来。
“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到底是什么怪物?它身上,怎么会藏着人呢?”
而不多时之后,车厢的门被打开,里面跟随着保护李愔的护卫,纷纷走下来。
这一幕,再次将那些士兵给惊呆了。
“天呢!这个怪物肚子里,居然能藏这么多的人?”
“这些人,不会也是怪物吧?”
“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快,快传讯,敌袭!”
“慢着,那人,好像是蜀王殿下啊!”
听到蜀王殿下四个字,这些士兵,头脑才有些清醒过来。
对啊,这条铁路,听说就是蜀王殿下主持修建的。
而蜀王殿下又是从怪物肚子里出来的。
这么说来的话,这个怪物,就是殿下所说的火车不成?
殿下真的制造出火车来了?
不但如此庞大,还会自己跑,还能跑的这么快?
还能拉的下这么多人?
想到这里,士兵统领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见礼。
与此同时,将蜀王殿下开着火车回来的消息,连忙传递上去。
……
李愔此时倒不急着到长安去觐见父皇。
因为这一次,他并不是奉诏而来。
不过李愔相信,当父皇得知自己是开着火车回来的,一定不会怪罪自己的。
而在此之前,李愔需要给父皇一点反应的时间。
此时,李愔先是找来民夫,让他们将火车上运载的镜子等物品,从火车上卸下来。
然后命人通知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命他们将自己的镜子,统统拉走。
这些镜子,是五姓七望等世家,平均分配的。
他们几家,将镜子的生意给垄断了。
一个多时辰之后,李愔已经将货物全部卸完。
就在此时,却是有千牛卫和羽林军在前面开道。
看着样子,必定是大唐皇上李世民出宫无疑。
而对此,李愔好不惊讶。
要是父皇得知自己是开着火车回来的,他一点都没有疑心的话,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李愔连忙上前迎驾。
不多时,就来到御辇之前,拜见李世民。
步下御辇,李世民几乎没有多看李愔一眼,而是亮眼放光地向火车看去。
“愔儿,这就是你制造出来的火车吗?”
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大步向火车走去。
李愔连忙跟在李世民身边,而身后随行的文武大臣,跟在他们身后,亦步亦趋。
“父皇,正是。”
李世民兴致勃勃地问道:“愔儿,这火车跑的快不快?从益州到长安,需要用几天的时间?”
李愔不由说道:“父皇,这火车是今天上午才从益州出发,到达长安,只需要不足三个时辰的时间。”
“什么?”
听到李愔的回答,李世民完全被惊呆了。
李世民身后的文武百官,也都被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益州到长安,一千多里路程,你告诉我只需要不足三个时辰的时间就能到达?
这玩笑,开的也忒大了吧?
李世民又是希翼,又是难以置信地再次问道:“愔儿,父皇可不是在和你开玩笑。”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父皇要是不信的话,那就问问他们吧。”
李愔所说之人,便是李世民赏赐给他护身的两个暗卫。
这两人,虽然随时保护李愔的安全,但是仍然是李世民的人。
他们,自然不会对李世民有任何的隐瞒。
李世民不由向他们问道:“这是真的吗?这火车,真的是今天上午才从益州出发的?”
那两个影卫,不由恭敬地回答道:“启禀皇上,是的,的确是今天上午才从益州出发的!”
竟然真的有这么快?
这一次,满朝文武皆惊。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这么个庞然大物,是怎么能够跑这么快,在不到三个时辰的时间里,就跑一千多里路的。
很快,他们就走到火车旁。
而越是靠近,他们就越是发现火车的庞大。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堆积在地上的货物,然后忍不住问道:“愔儿,这些是?”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父皇,这些有些是儿臣在益州生产出来的商品,用火车拉倒益州来出售的。还有一些,是儿臣给父皇和太后,还有母后他们,带来的礼物。”
听到李愔的回答,文武百官,不由的向这堆货物看去,脸上的表情,不由的再次呆滞起来。
这一堆货物,怕不有上万斤之多吧?
更何况,这一次蜀王还拉了百十多号人啊!
拉着这么多的货物还有这么多的人,还能日行千里?
不,半日不到就行千里多!
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而李靖等人,则是心里怦怦直跳。
有了这火车,以后在运送粮食和货物的时候,将会快上多少啊?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地方上上交税赋,还是押送粮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运作。
而光是这些人在路上的消耗,就是一笔恐怖的天文数字。
如果能将这些消耗全部节省下来的话,能够节省下来的钱财,光是想想就让他们兴奋无比。
更何况,火车的好处,绝对不止有这些。
比方说,以前那里有动乱的时候,从准备押送粮草,到大军抵达,前后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而现在呢?
只需要短短几日的准备功夫,就能出发!
这样一来,还有谁胆敢动乱?
这火车和三种新型农作物,带给大唐的意义,实在是太过重大了啊!
走,上火车上去看看!
李世民一时兴起,忍不住爬进了驾驶室内。
“愔儿,你给父皇介绍介绍,这火车,到底是怎么能跑的这么快的?”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父皇,儿臣还是找个人给你说吧,苏鹏成,你过来解释一下。”
………………………………
第390章 程咬金要开火车
什么?
殿下竟然让我来给皇上解释?
此时,苏鹏成心里是又感动,又紧张。
他心里何尝不明白,这是殿下在抬举他。
不然的话,轮起对火车的了解,殿下才是了解最深的人啊,干嘛还要把他给叫过来?
李世民看了一眼苏鹏成,然后若无其事地向李愔问道:“愔儿,这位是?”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父皇,他是这列先锋号列车的列车长,负责这辆先锋号的一切事务!”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那好,那你就来为朕讲解一下这先锋号吧!”
“是,皇上。”
接下来,苏鹏成开始为李世民等人,讲解起了先锋号。
刚开始的时候,苏鹏成因为紧张,声音还有些结巴。
不过很快的,声音便恢复了正常。
这位,可是个狠下心来,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狠岔子,心理素质,自然是过硬的。
随着苏鹏成的讲解,众人听的都是津津有味。
火车的出现,对大唐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在清楚不过了。
火车的出现,对大唐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改革。
是大唐的一次机遇,有了火车和三种新型农作物之后,大唐必然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
不过,在人群之中,却是有一个人,很显然对苏鹏成讲解的这些不感兴趣。
这个人,自然便是混世魔王程咬金。
程咬金不由走上前来,一巴掌拍在苏鹏成肩膀上,大大咧咧地问道:“小子,你会开火车?”
噗通!
苏鹏成,直接被程咬金一巴掌给拍倒,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程咬金不由撇撇嘴说道:“这身子骨真弱,就你这小身板,是怎么能开的了这么大的玩意的?”
程咬金旁边,尉迟恭不由撇撇嘴说道:“程大傻子,你自己说,有几个普通人能禁得起你这一巴掌的?”
程咬金咧嘴一笑,嘿嘿地说道:“我还以为,会开火车的,必定不是普通人呢!对了,小子,你会开火车?”
苏鹏成龇牙咧嘴地从地上爬起来,不动声色地拉远了一点和程咬金的距离,然后赶紧说道:“回,回那个……”
原来苏鹏成并不认识程咬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愣在了原地。
李愔不由上前对他说道:“鹏成,这位是卢国公。”
苏鹏成赶紧说道:“回卢国公,草民会开火车。”
程咬金喜不自禁地说道:“太好了!那你赶紧开动火车,让俺们见识一下,这么大的铁疙瘩,到底是怎么跑起来的!”
开一次火车,居然只是让你们见识一下?
苏鹏成可不敢自作主张,不由为难地向李愔看去。
此时,程咬金说出这话之后,那些文武百官包括李世民在内,非但没有拒绝,反而是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其实何止是程咬金,他们心里也很好奇,也想看看,这么大的庞然大物,到底是怎么样跑起来的?
这里面,只有李愔满头黑线。
霍,你们是不是把火车当成你们家的马车了?
想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开?
李愔不由说道:“卢国公,这火车开动一次,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并且火车每启动一次,都会对火车的寿命造成伤害。因此,除非是正常的来回运输,不然的话,平时是不会随便启动火车的。”
听了李愔的话,程咬金不由恼羞成怒地问道:“小子,是不是去了益州几天,就不把你程伯伯看在眼里了?信不信我抽你?”
李世民不由一瞪眼说道:“卢国公,不得胡搅蛮缠!”
看完火车之后,众人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
而李愔,则是被李世民,直接给带走了。
现在,李世民有太多的话想要问李愔了。
在路上,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愔儿,这火车,能不能大批量制造?”
有了三种新型农作物之后,大唐的经济,势必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大幅度提升。
有了炼钢技术,大唐就能修建铁路。
不用多,只要将几条主干道的铁路修建完毕的话,那么整个大唐的交通,就完全盘活了。
不过,李愔则是为难地说道:“父皇,这一辆火车,已经是儿臣倾尽了全力的结果。十年之内,恐怕都制造不出第二辆来。”
现在李愔的败家值,只有寥寥的数千,想要再次购买火车,遥遥无期。
不过,如果李愔真的全力败家的话,估计只需要短短的一两年的功夫,就能再次购买一辆火车。
但是,李愔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购买,不可能将败家值全部都用在火车上啊。
就凭大唐目前的科技能力,再给他们五十年时间,也很难制造出火车来。
但是,如果李愔源源不断地从商城里购买一些先进的仪器的话,就能将这个过程大幅度提前。
李愔这是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两种办法,齐头并进,能够进一步加快大唐的科技进程。
听了李愔的话,李世民只能遗憾地叹息了一声。
其实,这种情况李世民也料到了。
这火车如此庞然大物,速度又那么快,必定是不好制造。
如果很容易制造出来的话,反倒是不对劲了。
紧跟着,李世民又问道:“愔儿,那三种新型农作物,亩产量真的达到了两千多斤一亩?这三种新型农作物,对土地有什么要求?”
同火车相比,这个同样是李世民关心得问题。
甚至对这三种新型农作物的关心,要更甚于火车。
毕竟,古代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农为本,他们不会本末倒置。
李愔不由说道:“父皇,这三种新型农作物,只有地瓜才能达到两千斤一亩。当然了,如果土地好,肥料能跟的上的话,三千斤一亩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了,其实孩儿哪里,还有一种新型农作物叫土豆的话,亩产量和地瓜相差无几。这些农作物,在整个大唐范围内,都能种植。”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大喜过望地说道:“那真是太好了!那从明年开始,就在大唐范围内,全力推广这三种新型农作物。对了,父皇听说,你还在益州种植了冬小麦,这冬小麦,真的能行吗?”
………………………………
第391章 那, 还不去死?(三更毕)
李愔不由回道:“父皇,这冬小麦自然是可以的。因为种植的早,收割的时期也会早。到明年五月份之后,就可以收割。并且,收割完冬小麦之后,还可以种植花生、玉米或者地瓜。”
“这样一来,农作物就能够从之前的一年一熟,变成两年三熟!并且,儿臣还在命人研究一年两熟的水稻。在南方天气炎热的地区,水稻完全可以实现一年两熟。”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愔儿所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如果都是真的话,那么,整个大唐的百姓,再也不会挨饿了,每一个大唐的子民,都能吃饱饭!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朕的功绩,绝对能直追三皇五帝啊!
一时间,李世民畅想未来,一时间竟然有些走神。
李愔接着说道:“父皇,对了,此次儿臣还带来了一些玉米、花生和地瓜,带来给儿臣和皇后、母妃等人品尝。同样,那些文武官员,每人也都会送给他们一些。”
听到李愔这次回来,竟然还带来了玉米、花生和地瓜,李世民再次来了兴致。
想了想,李世民不由说道:“这样好了,你带来的这些农作物呢,就不要直接分给他们了。直接带到皇宫里来,朕这次啊,直接在皇宫里召开一次宴会。”
“好久没有开宴会宴请群臣了,这一次,倒是一次好时机!愔儿,你就直接命人将三种新型农作物,全部都送到皇宫里来吧!”
李愔只能点头称是。
同时,心里也对自己这个抠门的父皇,鄙夷的很。
父皇真抠啊,拿自己送给这些大臣们的礼物,当成自己的来请客!
……
不多时,在皇宫的御花园中,架起了一口口的大锅。
这些锅里,煮的都是三种新型农作物。
而御花园中,摆放着一个个的贞观桌和贞观椅。
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参加宴会。
那些文官,对这三种新型农作物,充满了期待。
额,他们期待的,并不是美味。
而是这三种新型农作物的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