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是换成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不会一开始就拿出这么多镜子来,然后傻乎乎地告诉别人,他们有很多这种镜子。
他们一定会限量,一点一点的推出这种镜子。
绝对能够将镜子炒成天价。
这镜子,简直就是聚宝盆啊!
蜀王,终究还是太嫩了啊。
不过,就算是这样,如果他们能够获取专营权的话,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而对镜子最感兴趣的,其实还是五姓七望这些世家之人。
因为若论起渠道的话,整个大人,没有人能够和他们抗衡。
如果他们能够取得镜子在他们各自区域的专营权的话,他们必定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夺取镜子的配方一事,他们现在已经不感兴趣了。
实在是,在和蜀王的多次斗争中,每一次他们都没占到过上风。
每一次都是铩羽而归。
所以,这一次,他们真的是想规规矩矩的和蜀王做生意。
因为这一笔生意的利润,实在是太惊人了。
就算是五姓七望,也免不了心动。
……
此时,李愔正在天下第一楼之中,和程处亮、尉迟宝琪、秦怀玉几个小伙伴们,在一起喝酒。
李愔临行之前,将几处产业都送给了几个小伙伴。
这些产业,让这些小伙伴们,没少了赚钱,日子过的很滋润。
不过,自从蜀王走后,他们忽然间感觉到,少了很多的乐趣。
这次李愔回来述职,可把这些小伙伴们高兴坏了。
尤其是程处亮,根本不用人让,一杯一杯复一杯,喝得舌头都大了。
这时,正拍着李愔的肩膀,大着舌头说道:“殿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走的这段时间,我是茶饭不思,想死我了!”
李愔看着程处亮又鼓了一圈的小肚腩,嫌弃地拍掉他的手说道:“那你去死好了!”
秦怀玉看着李愔,不由皱眉问道:“殿下,依我之见,这镜子如此精美。如果能像是之前的时候,我们销售贞观桌和贞观椅的时候,搞饥饿销售的话,一定能够卖的更加火爆。”
“不知殿下为何一上来就告诉他们,在益州有很多这些镜子呢?这样一来,就很难卖出高价来了啊!”
以前跟着李愔,秦怀玉也学了不少的商业套路。
按照李愔之前传授给他的经验,这镜子的销售,最适合的就是饥饿销售了。
秦怀玉有些搞不明白,这一次,殿下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听到秦怀玉的疑问,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然后解释道:“因为,这一次我的目的,并不是要通过镜子赚多少钱。而是要把世人的目光,都吸引到益州去。”
“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益州,了解益州,进入益州。大量人员的涌入,才是最大的财富。”
这个观点,听的这些小伙伴们都是一头雾水。
就连最聪明的秦怀玉,都听不明白。
额,如果放在后世的话,这就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了。
大量的人涌入益州,这些人需要吃喝拉撒,需要消费。
这些商队,还需要车马,需要人手。
这些巨大的人流,对一个地方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然了,这种论调,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一时之间,恐怕还很难接受。
秦怀玉听不懂,不过这些小伙伴,现在对李愔都有一种盲目的信从。
既然殿下说有用,那就必然有用!
就在李愔也一群小伙伴正在叙旧的时候,忽然包间的门被推开,一个青年含笑走了进来。
“表弟,这么巧,正好在这里碰到你?哟?这不是蜀王殿下吗?草民不知蜀王殿下在此,得罪得罪,还望蜀王殿下赎罪则个。”
李愔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个青年,转头向程处亮问道:“他是谁?”
程处亮无奈地说道:“殿下,他是我表哥催知机,这家伙神出鬼没的,前段时间不知道跑哪了,天天都看不到他的人影。现在又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听到程处亮的话,李愔脸色不由一动,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催知机则是苦笑着向程处亮说道:“表弟,你在蜀王殿下面前拆表哥的台,这么做,真的好么?”
没等程处亮说话,李愔便哈哈一笑说道:“既然是处亮的表哥,那就不是外人。来人,添一双筷子、酒杯,让崔公子坐下说话。”
催知机赶紧行礼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催知机,果然是八面玲珑。
才坐下,没几句话的功夫,居然面面俱到,让尉迟宝琪和秦怀玉等小伙伴,都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催知机,交际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
第340章 松赞干布求婚
磨些蛮、吐蕃还有党项人三路大军进攻益州,最终不但被大军全部化解。
并且党项人被人家益州大都督杀的丢盔弃甲得事情,终于在整个西南传扬开来。
并且越传越神乎。
传到最后,大都督李愔,简直成了下凡天神,左手闪电,右手雷霆。
一抬手,就能杀死几十数百人,在战场上,简直就是死神的化身。
这个传闻,让西南诸方势力,无不为之心惊。
尤其是吐蕃的松赞干布,还有吐谷浑,更是心虚不已。
因为,这两个势力原本就包藏祸心,对大唐的西南,虎视眈眈。
松赞干布,已经准备好,将苏毗王子灭掉,一统整个吐蕃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大唐的西南用兵。
但是现在,突然冒出一个益州都督来,一个人就可顶的上千军万马。
让松赞干布如何不心惊?
当然了,松赞干布,是吐蕃百年难得一出的天才。
对于这个传闻,其实他仍然处于半信半疑状态。
松赞干布认为,益州杀退了三路兵马是真的。
但是,肯定是他们提前有所准备。
而三路兵马的总人数,其实只不过区区五六千人而已。
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至于益州大都督李愔,一人守一城,完全是无稽之谈。
估计根本就是这个大都督,自己吹嘘出来的,用来神话自己,然后威慑其他势力。
不过,松赞干布为人谨慎,为了查探出虚实,特意派出一队人马,到党项人的地方去打听当日的真实情况。
但是,打听到的消息,让松赞干布大吃一惊。
从那些幸存者口中,打听到的消息是,传言竟然几乎就是真的。
除了在数量上,有所夸大之外,益州大都督掌控闪电雷霆的能力,是真的有。
这就很让人惊悚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吐蕃,就要很好的衡量一番,接下来,和大唐要如何相处了。
这时候,松赞干布的智囊团,给松赞干布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那就是,让松赞干布到大唐求婚,通过迎娶大唐公主,来巩固和大唐的关系。
顺便,还能求的大唐的书籍、技术,甚至就连益州大都督李愔的底细,都能打听的清清楚楚。
只要打听清楚这一切,他们就可以从容地壮大自己,等吐蕃足够强大之后,到时候他们会有更多的选择。
最终,松赞干布听取了智囊团的意见,然后派遣使臣,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来到长安,求娶大唐公主。
吐蕃希望,能够求娶大唐的公主,学习大唐的知识,和大唐永结同好,时代联盟。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松赞干布是贞观八年,也就是公元634年向大唐求婚,不过当时大唐并未答允。
后来松赞干布攻打吐谷浑和大唐的松州,被大唐大败,然后松赞干布再次向大唐求婚。
直到贞观十五年,也就是641年,大唐才将文成公主下嫁给了松赞干布。
而此时,因为李愔这个小蝴蝶,轻轻煽动了一下翅膀,使得历史发生了巨大改变。
松赞干布向大唐提亲的时间,也提前了一年时间。
并且,现在吐蕃还没有完成一统,苏毗王子还没有被消灭掉。
再加上有益州大都督李愔的神力,使得整个吐蕃把姿态放的很低,可以说是谦恭。
得到吐蕃的国书之后,大唐的朝堂之上,开始议论这件事情。
对于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一事的意见,朝堂之上分成了两帮。
一帮是以那些文人为首,他们认为,吐蕃向往大唐文明,主动求婚。
这都是大唐教化的功劳,理应答应他们的求婚请求。
这样,既可以彰显大唐泱泱大国气象,又能稳定和巩固西南边疆。
正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情。
而另外一帮,则是以那些武将为主。
这些武将以为,这些外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于这些外族,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拳头揍的他们乖乖的听话。
嫁给他们公主?
给他们脸了是不?
不服就打,打到服气为止!
不过,武将一派,很显然的处在了绝对的下风。
因为,当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丢出几个问题来之后,武将这边就哑火了。
他们的问题是,一旦拒绝吐蕃的求婚,到时候吐蕃恼羞成怒,从而进攻大唐疆土的话。
到时候,要派出多少士兵前往镇压?
到时候,需要死伤多少士兵的性命?
到时候,需要耗费多少军粮?
而现在呢?只需要答应他们的求婚,派出一位公主,就可以避免这一切情况的发生。
对于这几个问题,武将方面,也给不出更好的解答。
随着武将集团的哑火,和吐蕃联姻,似乎已经成为定局。
不过就在此时,李世民则是提出,既然益州大都督李愔回来述职,就在长安城内,何不询问一番他的意见呢?
……
天下第一楼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催知机终于说出了他此来的目的。
催知机代表五姓七望,前来和李愔洽谈镜子的生意。
首先,催知机先询问了镜子的价格。
李愔给出的价格是,每块镜子,只需要五百文钱。
这个价格,让催知机都大大惊诧起来。
竟然只有五百文钱,这么便宜的么?
在催知机看来,这镜子,只要操作得当,每块镜子卖到万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在他的认知之中,这镜子的成本价,在三千钱以下,都有惊人的利润。
没想到,人家蜀王的要价,才有区区五百文之多。
这让原本已经准备好了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催知机,都不好意思和蜀王讲价了。
沉思片刻之后,催知机不由说道:“五百就五百,这个价格,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殿下可否能够保证,不在益州之外出售这种镜子?将镜子的销售权,全部都交给我们五姓七望来做?”
这是催知机最担心的问题。
只有垄断的生意,才有最大化的利润。
如果不能做到垄断的话,那么,就算是五百文的价格,他们五姓七望,也不敢贸然接下来的。
不然的话,恐怕就和之前的书籍一样,会被这位蜀王,算计到死。
………………………………
第341章 皇子守国门
而李愔,自然知道催知机在担心什么。
于是,李愔淡淡地对催知机说道:“你们尽管放心,这镜子的生意,只要你们能够全部吃下的话,自然可以全部交给你们来代理。不过,如果到时候你们吃不下的话,那就不要怪本都督交给其他家族来做了。”
听到李愔的话,催知机心里不由打了个突,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那镜子,每月的产量,到底有多少?”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如果全力生产的话,每月至少有三千块!”
听到李愔的话,催知机不由有些为难地说道:“殿下,可是这产量,有些多啊!我大唐有能力购买者镜子的,其实并没有多少。根据这个产量的话,市场很快就会达到饱和,这……”
咦?
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能够看到这一点。
五姓七望家族,果然没有笨人啊!
李愔不由哈哈一笑说道:“崔公子,眼光何必如此短浅呢?你们的眼光仅仅局限在大唐,这产量,自然是多了。但是如果你们放眼星辰大海——”
“额,放眼周边的其他国家,那些所有和大唐有贸易关系的国家,这销量,会有多少呢?你认为,每月区区三千块的数量,还真的多么?到时候,恐怕根本就不够你们几家分吧?到时候莫要因为这份额的事情起纠纷才好。”
听完李愔的话,催知机的眼睛不由得一亮。
没错,如果只是将市场局限在大唐的话,的确是太短浅了一些。
如果放眼周边,那些所有和大唐有过贸易的国家,这里面的市场,实在是太惊人了!
一时间,催知机的目光闪烁,在推断着这里面庞大的商机。
于是推断,越是觉得骇人,心里就愈加的兴奋。
额,催知机所不知道的是,其实此时的西方,玻璃早就已经出现。
甚至其工艺,已经达到相当先进的地步。
虽然在质量上,和李愔在商城里兑换出来的镜子,没办法相提并论。
但是真正的差距,恐怕也没有太大。
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就成为玻璃制造中心,包括镀金、切割、吹制、雕刻、吹模、缠丝、镌刻等沿用至今的制作工艺。
五姓七望销售玻璃的话,估计也就只能在周边位置销售一下。
如果运送到西方去销售的话,恐怕能连底裤都陪的一干二净。
……
很快,就有皇宫的侍卫前来,命李愔到殿前议事。
殿前议事?
李愔有点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询问皇宫的侍卫才得知,原来是因为松赞干布前来求婚,要征求他的意见。
其实,这件事情,只需要文武大臣议事便可以解决的问题。
父皇让自己到殿前议事,这里面的含义,耐人寻味啊!
不多时,李愔就来到大殿之上。
李世民询问道:“愔儿,吐蕃的松赞干布来我大唐求亲,要迎娶我大唐的公主。并且,准备学习我大唐的文化,和我大唐永结同盟。你身为益州刺史,不知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听到李世民得询问,李愔不由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件事情,断不可为!”
李愔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站出来问道:“蜀王殿下,吐蕃仰慕我大唐文化,主动要和我大唐结盟。这都是我大唐大国之气象。所谓大国者下流,令万邦来朝,这正是我大唐国威之体现,敢问蜀王,为何会反对呢?”
李愔微微一笑,不屑地问道:“那么,敢问赵国公,被选之公主,可曾是心甘情愿和亲?”
皇家女子,固然是金枝玉叶,但是婚姻多不得自由。
尤其是碰上和亲,就只能沦落为和亲的牺牲品。
唐朝后期,和亲的静乐公主和宜芳公主,最终都被残忍的杀害。
不过,长孙无忌听到李愔的话之后,不由鄙夷一笑。
“蜀王殿下,和亲乃是关乎家国天下之事,岂可掺杂儿女私情?能为整个大唐做出牺牲,乃是公主的荣幸!”
闻听此言,李愔不由喟然一叹说道:“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