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人,真的没把朕放在眼里啊!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已经压不下去了。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好,朕便如你所愿!”

    ……

    半个时辰之后,满朝文武齐聚一堂。

    不少大臣都摸不清头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很快的,通过窃窃私语,他们便打听到了事情的缘由,然后不由幸灾乐祸地向程知节、秦琼、尉迟恭还有李孝恭和李道宗他们看去。

    而这几位猛将,也知道是自己的儿子闯祸了,不由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交流着意见。

    不多时,李愔他们就被士兵带进大殿之中。

    刚一进来,程知节就冲上去,照着程处亮噼里啪啦就是一顿猛揍。

    一边打,一边看程处亮傻乎乎地不知道配合,不由小声说道:“混账小子,给老子大声叫。”

    程处亮马上大声配合地大声呼叫起来。

    “啊,疼死我了!啊,要被打死了!啊!”

    那边,秦琼、尉迟恭还有李孝恭等人,也先后走出,找到自己的儿子,上去就揍。

    尉迟宝琪一掌就被尉迟恭给打趴下了,尉迟宝琪被打急了,不由悄悄说道:“父亲,你还真打啊?你瞅瞅程伯伯人家是怎么打的?”

    尉迟恭偷眼向那边一瞧才发现,别听程处亮咋咋呼呼地大呼小叫,程知节根本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就没使劲。

    尉迟恭不由感叹,老实人就是吃亏啊!

    一时间,整个大殿上拳脚声此起彼伏,哭喊声声声入耳,整个大殿上,顿时如同集市般热闹起来。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不由满头黑线,一拍桌子,沉声说道:“你们都闹够了没有?”

    程知节当场收手,一把提起程处亮,嘿嘿笑道:“皇上,这小子整天惹是生非,真是气煞俺老程了,待俺回去好好教训他,告辞!”
………………………………

第30章 卖炭翁

    秦琼还有尉迟恭和李道宗、李孝恭几个人也是有样学样,把自己家的崽子用手一提,大声说道:“告辞!”

    然后这五个货转身就走。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鼻子都快气歪了。

    走的就这么自然吗?

    你以为这是你家啊,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停下,给朕回来!”

    听到李世民出声,这五个货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了回来。

    “皇上,老臣回去之后,一定会狠狠教训这个小兔崽子的,就不用在大殿上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吧?”

    李世民不由沉着脸说道:“把人放下,你们都给朕站一边去,不许说话。”

    对这几个装傻充愣的家伙,李世民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

    程知节等五个老油子不甘心地将自己家的崽子放下,不甘心地走到一边小声嘀咕起来。

    然后,王御史站出来,沉声说道:“皇上,臣弹劾六皇子李愔,郡王府李景仁……卢国公府程怀亮五人,欺压百姓殴打官差。这件事情,六皇子李愔乃是主谋者。这件事情,在民间影响极坏,致使百姓对我朝皇室还有高官,抱有偏见。”

    “这件事情,如果不严惩当事人的话,将会对我朝廷的信誉造成沉重打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啊,皇上!这件事情,请皇上定夺!”

    这个王御史,及其恶毒,将这件事情上纲上线。

    他所弹劾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对这件事情了,而侧重点是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

    而听到王御史的话之后,程知节肺都快被气炸了,不由指着王御史的鼻子骂道:“放屁!放你娘的连环罗圈屁,真是臭不可闻!信不信老子抽你丫挺的?”

    说完,一撸袖子,还真要上去揍人。

    幸好被身边的秦琼和尉迟恭等人及时拉住了。

    李世民一板脸说道:“肃静!程知节,你要是再敢胡搅蛮缠,小心朕把你轰出去了!”

    程知节悻悻地说道:“老臣知道了,皇上。”

    然后,李世民眼神如刀地看向李愔,然后问道:“李愔,王御史弹劾你的事情,你有何辩解?”

    李愔挺直身板,朗声说道:“启禀父皇,儿臣之所以打人,是因为儿臣认为,他们该打!不打不足以平民愤,不打不足以扬法纪,这就是儿臣的辩解。”

    程处亮紧跟着说道:“对,他们该打!不打不足以,不足以,不足以什么来着?”

    尉迟宝琪撇撇嘴说道:“不打不过瘾,你是不是傻?”

    王御史不由阴恻恻地问道:“陛下请看,他们在满朝文武面前,仍旧这么肆无忌惮,请皇上明察!”

    旁边,程知节、秦琼等人不由暗暗叫苦,暗骂这几个小兔崽子傻,没有他们老子当年的风范。

    这种事情,能承认吗?

    坚决不承认打人,先把水搅浑再说,有老子们在旁边帮忙,你们怕啥?

    但是现在倒好,他们自己主动承认了,还这么嚣张,这下真不好办了。

    李世民脸色也不好看,不由厉声问道:“李愔,说出你打人的理由!如果你不能跟朕说出正当理由的话,今日朕决不轻饶你!”

    李愔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说道:“父皇,容禀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李愔正在吟哦的,是白居易流传千古的一首名篇卖炭翁。

    因为这首诗和眼前之事,非常应景非常贴切,所以李愔就选用了这首诗。

    李愔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饱含感情,铿锵有力。

    将卖炭翁那种辛苦、艰难和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满朝文武,此时也都被六皇子李愔给惊呆了。

    他们万没想到,六皇子竟然当场作诗。

    并且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僻字眼,也没有晦涩的典故。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浅显易懂,六皇子能够做出这种诗,他们倒是不以为奇。

    但是这首诗只不过短短几句,就将卖炭翁这种底层人物的艰辛表达的淋漓尽致,倒是让那些文官,高看了李愔一眼。

    其实,这正是白居易的高明之处,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词句,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涵,非大师不可为也。

    李愔继续吟哦道: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数骑来是谁?王家豪仆白衫儿。一车炭,千余斤,豪仆驱使无奈何。老翁悲愤来争辩,惨遭拳脚险丧命。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的最后,因为情景不符合,所以李愔不得不做了一点改动。

    这一改动,难免降低了这首诗的整体性,文学性也降低了许多。

    但是那种整体的悲愤,还有王家豪仆的趾高气昂却是完美地表达出来了。

    李愔这首诗吟诵完之后,真个大殿之上,不由都为之一静。

    实在是,这首诗太了不起了,让所有人几乎都沉浸在卖炭翁凄苦的遭遇之中。

    这,就是一首伟大诗篇魅力所在!

    如果李愔只是按照事情的经过来描述的话,绝对达不到现在这种效果。

    但是这一首卖炭翁,却是将整件事情给升华到另外一种高度。

    李愔接着说道:“父皇,身为大唐皇子,看到这种事情,儿臣怎么不管?所以,儿臣上前打了王家豪仆,然后,儿臣就被武侯铺的官差给带走。”

    “来到武侯铺之后,他们不询问事情经过,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把我们关押进大牢,让我们家人拿钱赎人。并且还扬言,要在大牢之中好好收拾我们一顿!”

    “并且,武侯铺的武侯,伸出手来要打儿臣的脸,儿臣才被逼反抗!儿臣想问的是,儿臣身为皇子,做了这种事情,尚且还要被御史弹劾!要是儿臣是普通百姓呢?这件事情,又有谁知道?”

    “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话,岂不是要被他们活活打死而无处申冤?区区王家豪仆,就能罔顾法律?原本为民伸张正义的官差,就能官匪勾结,知法犯法吗?”
………………………………

第31章 武士彟

    “好!”李愔说完之后,程知节带头叫起了好:“说的太好了,诗写的也太好了!”

    长孙无忌不由鄙夷地说道:“你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听得懂殿下写的什么诗吗?你知道这诗好在哪儿吗?”

    程知节一瞪眼说道:“长孙老鸟,你是不是想打架?我老程怎么就听不懂了?能让我老程都听懂的诗,那才叫好诗呢!人家那个卖炭的老头,多可怜啊?就指望烧炭卖炭过日子,这么冷的天,连件保暖的衣服都没有。”

    “来市场卖个炭,还碰到王家这样的恶霸,拿着半匹红绡一丈绫,就把人家一车炭拉走了?人家老头和他理论,还遭到他的毒打?并且,我家崽子还有六皇子等人上去打抱不平,他们居然叫来官差,把人全都给抓走了。”

    “我老程就想问了,这官差,是他们王家的官差吗?他们王家好大的威风啊,可以随时指使官差,可以无视法纪,他们王家,是不是比皇上还大?是不是想要造反了?”

    嗡!

    程知节的话,犹如一块石头投入一个大湖里面,顿时惊起了惊涛骇浪。

    要轮扣大帽子,程知节可一点都不比王御史差,甚至比他更狠毒。

    这不,连造反都扯出来了。

    王御史连脸都气绿了,指着程知节哆哆嗦嗦地说道:“程老匹夫你给我住口,休得信口雌黄,胡言乱语!”

    程知节须发皆张,大声呵斥道:“姓王的,我老程怎么就胡言乱语了?兴你们做,还不兴别人说了嘛?你们王家如此欺压百姓,草菅人命,早晚要逼反了那些百姓!”

    “当时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天下会有七十二路反贼共同造反?还不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欺压百姓的恶霸,还有那些助纣为虐的狗官造成的?如果不重重惩治你们的话,我大唐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皇上,老臣以为,六皇子还有我们几家的崽子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请皇上一定要奖赏他们!”

    程知节话音未落,秦琼马上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六皇子还有我们几家的崽儿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所以,请皇上奖赏他们!”

    尉迟恭也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六皇子还有我们几家的崽儿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所以,请皇上奖赏他们!”

    后面,李孝恭和李道宗也有样学样地站出来,跟着说着一样的话。

    程知节这番话一说出来,王御史忽然感觉到要糟。

    这个程知节,实在是太不要脸了,胡搅蛮缠、东拉西扯,连造反、官逼民反这种事情都扯出来了。

    其实他没想想,他刚才的弹劾,何尝不是这样?

    其实他弹劾的重点,主要针对的是皇子违制,并且殴打官差这件事情上。

    也就是说,无论你因为什么事情做出这种事情来,都是不对的,都是必须要加以制止的。

    现在程知节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而更令王御史心惊的是,六皇子李愔,用一首卖炭翁,硬生生将这件事情拔高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将他们王家的仆人,塑造成万恶典型,而他们殴打这种恶人,不但无过,甚至反倒有功!

    如果没有六皇子的这首卖炭翁的话,程知节的话完全是在强词夺理胡搅蛮缠。

    但是有了六皇子的这首诗,再加上程知节的胡搅蛮缠,竟然一下子将事情推到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去了。

    所以现在事情的关键是,一定不能承认这一点。

    想到这里,王御史不由悲愤地说道:“殿下,你怎可血口喷人?我王家乃是名门望族,诗书传家,虽然是府里的仆人,也读书识字,懂得道理!老夫敢拿清誉保证,他们断然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李愔看着王御史,不屑地说道:“王御史,事实胜于雄辩。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一调查马上就可以一清二楚。当时市场上有很多人在围观,只要派人前去调查,马上就可以弄清楚事情真相!”

    因为这件事情,李世民原本对李愔极为失望。

    但是当他听到这件事情另有隐情的时候,李世民心里不由升升起一股愧疚之情。

    原来自己,是这么信不过愔儿吗?

    另一方面,就是对王御史的恨意不断加深。

    你们王家作恶在先,恶人先告状在后,真以为朕收拾不了你们吗?

    于是,李世民一拍桌子,沉声说道:“来人,前往南市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王御史微微一笑,心里虽然吃惊,但也并不是过于紧张。

    因为他相信,经过这么长时间,他们王家一定做好了手脚。

    虽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改口,但是他们王家也必定会有对他们自己有利的证据。

    不过就在此时,只见一个大臣跨出一步说道:“启禀陛下,不必去派人调查,臣可以作证。”

    众人抬头看时候,发现站出来的人赫然是工部尚书武士彟。

    李世民不由询问道:“爱卿不知为何人作证?”

    武士彟不由沉声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家里做木材生意,皇上是知道的。今日微臣恰好到南市巡查,亲眼目睹了此事。微臣可以作证,六皇子殿下说的都是事实,并无半点虚假!”

    武士彟的话,令整个朝堂之上都是为之一惊。

    王御史也万万没想到,武士彟竟然会出来作证。

    难道他就不怕我们王家的报复吗?

    其实何尝是王御史,就连李愔,都没料到这一点。

    程知节等人,则是直冲着武士彟竖起大拇指,夸他仗义。

    而在听到武士彟的作证之后,李世民终于怒了,猛地一拍桌子,向王御史厉声责问到:“王御史,你王家的恶仆欺行霸市,欺压百姓,现在人证物证聚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王御史被吓得噗通跪倒在地上,连连求饶道:“微臣该死,请皇上赎罪,请皇上赎罪啊!这些恶仆,在外面做的这些事情,微臣实在不知啊!微臣回去之后,一定会重重处置他们!”
………………………………

第32章 武珝看法的改变

    李世民双目如电,直视王御史。

    王御史不敢抬头正视,仍然能感觉到两股犹如实质般的视线射向自己,如芒在背,被吓得瑟瑟发抖。

    李世民不由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王家的恶仆,看样子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王御史,你纵仆为恶,又反诬皇子,你认为朕应该如何处置你呢?”

    王御史连连叩首,求饶道:“皇上,王家仆从的行为,微臣真的不知,请皇上赎罪,赎罪!”

    说罢,忍不住抬头向长孙无忌看去。

    本来王御史没准备搞这么决绝,只准备上奏折弹劾,都是被这个老东西怂恿才这么做的。

    现在出事了,这个老东西又开始装聋作哑了。

    如果他再不开口保老夫的话,老夫非要把这老东西给咬出来不可。

    看到王御史求助的眼神,长孙无忌非常无奈。

    他也没料到,这家伙居然如此脓包,如此废物。

    居然被一个败家子皇子三言两语给挫败,现在还不得不出来给他擦屁股。

    长孙无忌不由站出来说道:“皇上,王御史只是被仆从蒙蔽,但是用心良苦,一心为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