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苊涣夹模
第二,把这些爱卿全都集中保护,皇宫里外现在都是燕云近卫团,这个保护措施一定很严密、很到位,也是一定能让本皇帝和诸位爱卿晚上都睡好觉的!
第三,之前都说宦官府邸如何的奢华气派,逾制超规,难道这些爱卿们的府邸就一定会小吗?他们不单喜欢房子多到住不完,院子也大的能走累人呀,有的人家恐怕大到动物园都装不下。现在嘛……把爱卿们全请进来,估计能腾空半个洛阳城。这么多地方,往后干啥不行?就算当成个开放公园,让百姓们随意进出游玩,也落一好名声不是?
第四,这些人家里有的是门客、仆役、婢女,有的人家多到几百上千人,别的不说,袁本初养了多少门下客?这些人养在各人家里,就等于私兵,一旦搬进皇宫,能全带着么?屯田就怕人少,不怕人多,到候把这些人和流民全都参合参合,撒回田里,城管大队估计能轻松很多。
第五……容本皇帝好好想想……
刘汉少此言一出,整个却非殿静的连掉根针都能听见。是皇帝疯了,还是我们耳朵聋了,没听错吧?要把群臣全都弄到皇宫里去住,那皇帝自己住哪儿?这可不是皇帝给群臣道个歉的事,是半个洛阳大搬家呀!
………………………………
北地卷 第118章 皇宫房管所所长
第118章皇宫房管所所长
……………………………………
无论爱卿们觉得这事有多么不可思议,但是刘汉少没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于是,爱卿们也表情不一,很有意思。
老实说,并不是爱卿们各个都动物园里装不下,有很多寒门士子或是为官清廉之人,日子过的也并不富裕;还有那些像吕布、徐荣、张辽那样的远路来的将官,可能连个正经住处都还没混上,只能住军营;也包括一些家里有钱,但为人低调的,比如荀彧和曹操,目前都是一个人在京,所谓府邸其实也就是一套小宅院。这些人能跑到皇宫里分房子住,有的感激涕零,有的是真开心,有的无所谓。
但是,还有一些人可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想哭……陛下让你们住皇宫还哭?想笑……各人家里不见得比皇宫差,还有那么多老婆那么多娃,那么多家财那么多奴,能都带进皇宫里吗?虽说董卓在的时候,是没少祸祸人,可是,就算抄家,还留套房子呢。怎么现在觉得皇帝这一手,比抄家还狠呢?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粗话的,怎么又是这一句?刘汉少耐着性子,只听太尉黄琬说道:“自古君臣之礼,天地纲常。皇宫乃是天子之居,皇家威仪所在,岂可容他人擅闯,冒犯天颜?”
“老爱卿,这不是擅闯,是哥请大家来一起住的,反正我们家地方大。至于冒犯天颜嘛,也没见谁能把哥丑吐了,难道老爱卿是觉得哥长的丑,见不得人?”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黄琬有些无语,却听杨彪又说道:“天地伦常,自古有之,陛下博爱,亘古未有,今陛下背伦常而惜臣下,实不知是幸或不幸。依臣之见,陛下还是早立后宫,繁荣皇家为善。”
“老爱卿言之有理,然而先帝、母后弃世不久,哥身为人子,当奉守孝道……何况,哥尚且年幼,怎么也得再等个七、八、十来年吧。”
其实黄琬、杨彪都不算太老,不知道有没有五十呢?是硬生生被刘汉少喊成了老爱卿,因为他觉得他们有些东西已经很老了,比如思想。
皇帝要等个七、八、十来年再大婚?这不是笑话,简直是胡说八道!更可笑的是,就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居然还说要奉守孝道……从小到大,您守过什么礼数么?要不是场合不适宜,有些人真想好好笑一通。
“荒唐!荒谬!荒诞不经!这实在是……实在是……恕臣不能奉诏!”
这种事情,王允活了几十年也没见过,此刻气的连话都说不好了,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真让人担心他会不会羊癫疯发作。
还哄不好了是不是?
刘汉少也来了脾气,心里话说,你这老货咋这么多事。哥给大家道歉,你说不对,哥让大家住皇宫,你又不干,到底你是皇帝还是哥是皇帝?
这么多年以来,刘汉少唯一认真谋划过的事,就是干掉董卓,保住小命。现在董卓终于被搞死了,刘汉少反而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说是当皇帝,安天下,可是这话太大而空泛,凡事总得一步一步来吧?好不容易,刘汉少琢磨了这么一件自认为好处多多的事,可是话都没说利索,王允就吹胡子瞪眼的,让刘汉少失去了陪他们玩的耐心。
“朕!一番盛意。尚书令当真拒诏?”
一句话,使人倏然心惊,就连假装打瞌睡的袁隗也睁开了老眼。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皇帝好像只在诛杀董卓的时候,自称过一次“朕”,莫不是王子师要步董卓后尘?
刘汉少紧紧地盯着王允,王允也怒视着刘汉少,像是绿豆和某种自带房产的动物。老实说,到目前为止,刘汉少没有丝毫要杀人的意思,尽管他已经攮死了董璜、生劈了董卓,又活刮了李儒,可他不是一个嗜杀之人。连曹操、袁绍这样的,刘汉少都还留着,又怎么可能因为几句话说不投机就生出杀人之念呢?
所以,刘汉少现在是在斗气儿,也是在赌博。他赌的是王允没表现出来的这么刚烈,否则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他又如何能够隐忍?
果然,王允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刘汉少心下大定,趁机立刻说道:“多谢老爱卿体谅。”王允一愣神,纳闷地想,我体谅什么了?可是不等他想明白,只听刘汉少又喊:“袁本初、曹孟德!”
刘汉少喊的又快又急,袁绍和曹操下意识地起身,立正,同时应道:“到!”完事才想起来,自己不是军人,又连忙说:“臣在!”
“命你二人为皇宫房管所所长和副所长,主持为众位爱卿分房一事,一定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好了,没事都散了吧!”
刘汉少说完,也不管别人还有没有啥要说的,抓起书案上的军帽和佩刀,直接蹿了。刘汉少都跑没影了,荀彧才想起来自己该干的活,随便喊了一声“退朝”,也匆匆忙忙地追赶刘汉少而去。
直到此时,王允才反应过来,皇帝说多谢自己体谅,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看样子他是铁了心要干这件事了,自己与他相持不下,到最后,为了帝王威仪,恐怕皇帝想不处置自己都不行。暗自想想,也不知道是该恼怒皇帝多一些,还是感激皇帝多一些。
…………
皇宫房管所所长和副所长,这究竟是多大的官?不过好像汉少给人封官都喜欢带“长”,参谋长、副军长,校长、社长、大队长。但是袁绍和曹操还是有些搞不清状况,自己这个房管所所长和副所长,究竟是应该等着别人拎着礼物上门来巴结自己呢,还是自己上门去求告别人?不管怎么说,被闲置了这么久,终于给派活干了,就一定得干的漂亮!
曹操从王匡那里借来了一队城管,带着到处催人搬家,遇上那些好说话的,甚至是巴不得快点搬的爱卿,城管们就成了搬家小帮手,遇上不好说话的,想耍横犯倔的,也得让他们看看能不能给城管们手里的尚方宝棍一个面子。
袁绍更猛,直接就上自己叔叔家去了,因为袁隗是太傅啊,带头作用很大的。他要是肯搬,别人家就都好说了,他要是不肯搬,恐怕这事还有的麻烦。令袁绍有些意想不到的是,来到袁隗府上的时候,仆役们已经在里里外外地忙着收拾东西了,袁隗根本没用袁绍开口劝解,便说道:“陛下圣眷,我自当遵从,你去忙你的事吧。”袁隗说这话的时候,显着有些许无奈,不知怎么着,袁绍忽然就觉得,这位一向令自己敬畏的叔叔好像苍老了许多。
袁绍也不含糊,只是回自己府上吩咐了一些搬家事宜,然后又去找曹操,一起逐家逐户地帮人搬家。起先去的都是小门小户,对于能够住进皇宫这事,都觉得是给祖宗长脸,所以对刘汉少感恩戴德,连带着对袁绍和曹操也是百般恭敬、万般客气。
可是,随着要搬的门户越来越大,问题就出现了。嫡子、庶子,大老婆、小老婆,带谁入宫,不带谁入宫?宝贝要不要带进去,心腹要不要带进去,带进去还能再带出来吗?另外,主人们都入宫了,外面还需要留那么多仆役、婢女吗?
最奇葩的是,那些仆役、婢女也多有怨言,甚至恨不得拼命。外面世道不好,多少人都活不下去,他们能混在大门大户里边,干干活,下下跪,已然算是幸运。就算遇到恶主,今天打一个,明天睡一个,还有那么多没遭殃的可以在旁边看乐子呢。可是现在,主人们都被搬进皇宫了,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没了用途,也就开始为前途担忧。所以,不单是袁绍、曹操没少挨骂,就是连刘汉少也没落得了好。再所以,他们是奴仆,绝不仅仅是一个称呼。
好在这种情况,三个主簿事先已经预想到了,刘汉少也留有后手。
由荀彧主持屯田,黄邵和刘大根从旁协助。山里养不了那么多人,所以一直无法自给自足。先让黄邵和刘大根把嵩山和北邙里边过多的人口迁移出来,参合着流民以及那些高门大户丢弃的多余之人,然后设置乡、村,建屋围院,分田分地。因为北邙和嵩山的农家,都是“有文化”的,比如施肥养田、深耕深播、农渔结合、轮种套种,将他们分散在各个乡村,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农家进行更先进、更科学的种植。
尤其是现在已入冬,要抓紧时间安置好这些流民,才能不耽误春耕,所以三个主簿一下子就跟屁屁着了火似的,从白忙到晚,一刻也不得闲。
安置流民的活虽然累,跑腿多,但是好干,荀彧只要合理地分人分地就成。特别是北邙原本就有几个工匠组,带人建屋建房,制造农具,此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袁绍和曹操的活却越来越不好干了,每说服一家,就像打赢一场仗似的。好在袁绍长的帅,待人也宽厚,而曹操又够狠,手里还有一队城管壮胆儿,所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无论这个活有多不好干,却还一直在前进着。
………………………………
北地卷 第119章 神经病的医学院
第119章神经病的医学院
……………………………………
除了密切关注前方战事外,戏志才一直泡在军营,打算好好调教调教留守京师的汉正军所部,三个主簿也都忙活的像小陀螺,尤其是曹操最像。一转眼,刘汉少又成了孤家寡人,身边只剩下半哑巴和俩胖子,不过他也没能闲着。
首先,刘汉少原来所住的寝宫也成了公租房,得让人赶紧把地道堵上,恢复原样;其次,西宫也在公租房之列,曾经的那些美人、宫人需要妥善安置。除了死难的,还有不少被董卓祸祸过的。活着,好像有辱皇家颜面,处死,好像太过残暴不仁。所以,在别人眼里,这些人仿佛成了禁忌话题,被故意遗忘的一群。
但是刘汉少可不能这么想,他只是觉得她们很可怜,并且,自己也要为她们的遭遇承担一部分责任,毕竟当初放董卓进洛阳为祸,是他和戏志才计划的一部分。所以刘汉少下令,无论是美人、宫人,还是采女、宫女,有家有亲的,只要想回去,一律放回去。那些没地方可去,愿意留下来的,也可以全都留下来。不过,不能呆在宫里了。刘汉少打算成立一个服装厂,专门做军装、被服、鞋子什么的,就让这些人去做工,自食其力。等到将来生活平静了,有机会遇到合适的,再嫁人成家。
除此之外,随着云三妞伤势逐渐好转,五妞、六妞也能腾出一定的空闲,俩人与王越一起负责挑选招收北邙学校的小女娃或原本宫中的小宫女,重新组建云十八骑,不过这一次是一个连的编制,往后专门负责内宫警卫,还有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啥的,就算是皇宫服务员兼女保镖吧。
…………
洛阳医学院,原太学的四分之一,隔壁还有个洛阳理工学院,这种修建倒也简单,拉一道墙,再新开个门就得了。
但是,今天刘汉少不是来巡视学院进度的,就是来找个人而已,只不过因为出了洛阳城的缘故,也算是车马齐备,大队随行,韦光正带着典韦,典韦带着整整一个连。
“陛下,您来了?您快里边请!”
郭嘉一看到刘汉少,热情的就像个小跑堂的,把人往自己的“病房”里让。刘汉少没搭理他,反而问身边的华佗。
“华校长,这娃死得了不?”
华佗把眼皮一翻,很是不屑地说:“死是肯定会死的,不过,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还能活个几十年。”
嘿……你说这人贱不贱?郭嘉笑的跟菊花似的,自己还懒得搭理他,反过来客客气气地找华佗说话吧,人家还懒得搭理自己。
刘汉少尴尬地一笑,直说:“那就好,那就好,华校长果然医术高明……哦,没事您忙去吧,哥和这个小娃唠叨两句。”
华佗向刘汉少一拱手,转身走了,郭嘉小声嘀咕道:“别理那老头,那老头有病!”
来到郭嘉的“病房”,瞧瞧左右无人,郭嘉伸出大拇指,一脸媚笑地说道:“汉少,高啊……实在是高!”
“啊?啥呀?”
“住皇宫呀!”
郭嘉继续献媚地说:“小臣实在想不到,陛下竟有如此魄力,把皇宫都分给他们住。话说,陛下有没有给小臣留一间房啊?小臣长这么大,还没住过皇宫呢!”
刘汉少忽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眼前这个小娃到底是鬼才郭嘉,还是狗才嘉嘉,怎么比自己还能忽悠呢?
“嘉嘉,你真的能干活了?”
“能啊!汉少不信,就去问华老头,他不是也说了,小臣还能活几十年嘛,死不了,死不了……”
郭嘉说死不了的时候,不像是为保住小命而开心,倒像是生怕刘汉少不带他一起玩,不分房子似的。
“好!既如此,哥就带你去找点乐子。”
“哎,好咧!”
俩人正准备往外走,华佗去而复返,匆匆又跑了回来,一见刘汉少,立刻惊喜地说道:“陛下,您怎么来了?您来应该早点告诉微臣一声,微臣好去接您啊!”
刘汉少当时就懵圈了,转头看了看郭嘉,郭嘉也正呆呆地看着自己呢。那意思是说,我说这老头有病吧,你还不信。刘汉少点了点头……嗯,哥信了。
只见华佗一脸的羞涩,支支吾吾地又问:“陛下,这个……上回……就是咱们一起为云三姑娘救治的时候,您弄的那个酒精,还有没有?呃……能不能再赐给微臣一些?”
哦……酒精!
怪不得你这个老娃对哥前倨后恭,像换了个人似的,敢情是酒精用完了。你求我……你求我呀!
“这个嘛……”
刘汉少故作沉吟,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单就医术而言,华佗自然没得说,但是有本事的人大多有怪癖。作为医生来说,最常说的就是“医嘱”,而别人又没本事在医道一途指点华佗,久而久之,华佗就养成了说一不二的性子,最讨厌别人质疑自己。所以,为云三妞缝合伤口的时候,刘汉少一句无心的“你行不行”,就引得华佗瞪眼,刚才问郭嘉能死得了不,又使得华佗不快。哦……您把病人交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