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女对火绳枪一点兴趣也没有,个个听了都打瞌睡,宋含玉更是直接说:“官人,这些你明天找你那些伙计说去,我们在这儿等着,就是想知道,今晚你到谁房里睡?”
罗明成道:“今晚轮到谁了?”
永久地址:
………………………………
第四百一十二节 巡视蚶江
众女面面相觑,最后,杨依兰道:“官人,你只没跟我一起睡过了。
龚惠道:“还有我。”
徐芹道:“龚惠不算,官人前天晚上去过她房中一次了。”
罗明成听完,微微一笑,道:“那就到依兰的房中去吧。”
宋含玉道:“官人,明天到我房中,我是正妻,而且还带着一个通房丫头秀儿,以后至少每次得轮三天。”
罗明成道:“我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吗?”
宋含玉道:“这些都是我们姐妹商量好了的,如果你不遵守,引得姐妹们相互不睦怎么办?”
罗明成道:“那好吧,我同意。”
…………
灯熄了,罗明成本想搂着杨依兰过一个温馨而平静而夜晚,没想到反被杨依兰给……
罗明成的兴趣被激起之后,把龚惠也叫了过来……
杨依兰的大床上,三人的衣服都脱光了,罗明成正打算享受龚惠身子的温柔,杨依兰在后面搂着罗明成,用她那鼓起的小腹抵着罗明成的腰,嗔道:“你坏死了!把我排在了刘小云的后面。”
罗明成无语,把杨依兰排在刘小云后面确实有点说不太通,不过,好在杨依兰只是牢骚了这一句,并没有太过难为罗明成,而龚惠似乎连句牢骚的话都没有,只是对罗明成万般地顺从,任其享受自己最美好的部分……
二月二十三日,上午。罗明成先去了码头上看了会儿转运金矿的的工作,那边有杨大鹏与吴化文两人一起主持着,罗慧达也在,并且他己向诸人说明了准备铸造金币的事儿。
过了一会儿。当罗明成觉得没什么纰露之后就带了王成与老仁两个,一起去马厮领了三匹马,骑着去蚶江寨。
三人的控马技术都不怎么样,罗明成虽然不熟,但好歹骑过,王成与老仁却都是头一次骑马。
路经石农村,发现那里最大的工地竟是莆家正在修建的清真寺。
到了蚶江寨,一名不认识的头领前来迎接。原来,刘海林追击方腊还没回来,这边作主的是这名副巡检,他名叫刘丙平。是施正涛是堂兄。
在刘丙平的陪同下,罗明成参观了虹江寨的各处产业,其中最主要的是分布在河边高地上的十八座或大或小的炼钢炉,说是炼钢炉,实际上它炼出来的并不是钢。而是熟铁,经过蒸气机与人工反复煅打之后是真正的钢。
这些炼钢炉可以说是罗明成力量的根本,海外各处无论是征战而日常生产所用的铁制兵器、工具,大部分是源自这些钢炉的出产。
参观完了炼钢炉。罗明成与刘丙平又一起去了兵器作坊,那里依旧是热火朝天地忙着。汤隆很快就迎了过来,他说他正带着数名工匠仿制火绳枪。罗明成问了一下仿制的进度,他回答说由于火绳枪工件细致而繁多,且枪管比较难弄,因此,还没有仿制成功。
三人一面谈着一面来到了兵器库,里面除了火炮外,其它的兵器应有尽有,其中甚至有钢制的床弩,汤隆告诉罗明成:钢制的床弩比普通床弩个头要小一些,但威力却更大,不过就是造价太高,一架抵得上普通三倍,其中最主要是弹簧造价太高。另外,他还设计了一种钢制的投石车,准备用弹簧加强投臂的力量,但是由于钢材比较紧张,且还得试验火绳枪,就没来得及制造。
汤隆见罗明成还算满意,就问了一下火绳枪的制造工艺问题,罗明成也不太懂,只是让他自己摸索。
从兵器库出来,三人又一起去专门存放盔甲的仓库,由于徐宁部队前几天的领取,这边的盔甲已所剩不多了,刘丙平告诉罗明成,为了制造盔甲及用水方便,制革工场、皮鞋工场还有肥皂工场都已搬到了蚶江。
三人最后来到了“弹簧作”,发现那边的工人都在用手工的方法制造弹簧,稍一疏忽,就会制出次品,罗明成见此情形,建议汤隆造些工具来辅助,但具体造些什么样的工具来辅助他却说不上来,但他估计制造蒸气机的那伙人说不定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就写了个条子,让汤隆去那边找人寻求帮助。
中午,刘丙平与汤隆本打算约罗明成到寨子上的酒家吃饭,但罗明成却坚持在兵器作坊的食堂吃,食堂突然之间准备不足,让罗明成吃了顿没什么油水的饭,他有点生气,嘱咐食堂的管事:肉可以没有,但菜中必须有油,工人们干活都很累,吃了没有油水的饭,怎能有力气干活?
下午,辞别刘丙平与汤隆,罗明成到了蚶江寨的海边,查看了准备建造的大型双层海船的造船工场,不过,他一根木头也没看到,那边正在扩建船池,至于胡监工本人则去了其他的造船场找人共同参议新船的设计图去了。
罗明成打听了胡监工的去向,正准备沿着海边一面看风景一面寻找,刘丙平骑马找了过来,急道:“东家,大事不好了!”
海风呼呼地吹着,把众人的头发吹得都有些散乱。
罗明成道:“什么大事不好了?”
刘丙平道:“市舶司的人来查封我们的黄金了!”
罗明成道:“有这种事?”
刘丙平道:“石湖那边都要闹起来了,南边回来的那批的淘金的家伙死活不肯,双方眼看就要打起来了,你快回去看看吧。”
罗明成道:“立刻集合士兵开往石湖,我先走一步。”说完,带着王成与老仁骑上马,向石湖奔去。
马不停蹄,三人赶往石湖,到了那边,果然有两拨人正在对峙,人数多的一方是以吴化文为首的北归的淘金者,人数少的是一些锦衣税吏加一队禁军士兵,税吏及禁军士兵虽然人数较少,但却趾高气扬,对那些淘金者正在指手划脚,要求他们离开。
吴化文一见罗明成来了,立刻迎了过来,道:“罗大人,你终于来了,那些人欺人太甚,要抢夺我们的金子。”
永久地址:
………………………………
第四百一十三节 出现海盗
从市舶司方面也过来一个面白无须的俊美中官,向罗明成拱手为礼,然后道:“罗待制,我是新来的泉州市舶司提举,这些人阻挠我们执行公务,你还不快让他们让开?”
罗明成道:“你们是执行什么公务?”
俊美中官道:“咱家自然是奉上命前来查勘海外输入的金子之事。”
罗明成道:“这些金子不是大宋的矿山所出,怕是不在你们的管辖范围之内吧。”
俊美中官道:“金矿石虽不是大宋矿山所出,但却是大宋子民所采,又是大宋的码头上岸,自然也在本官的管辖范围之内。”
罗明成道:“那好吧,你们打算如何处理这批金矿石?”
俊美中官道:“本官离京之时,上边特别交待,对于海外宋人所采之金石,采取二抽一的方法提取,直接上供皇家内库。”
罗明成道:“二抽一,直接上供内库?我怎么不知道?不是你骗人的吧。”
俊美中官见罗明成这么说,撕下脸皮,道:“大胆!咱家来自内宫,此事是官家亲口对咱家所说,你敢怀疑吗?”
罗明成道:“可有圣旨?”
俊美中官“哼!”了一声,道:“早就料到你有此问。请看好了!”说完,从怀中拿出一道黄锦圣旨,上面用瘦金体写着:海外所入之金石二取其一,其余各项按原例,赵佶。
罗明成拿过了看了一下。在上面还有赵佶的大印,估计不会是假的,道:“既有此旨,你怎么不早说?”
俊美中官笑道:“如果早说了。你还敢大摇大摆地在石湖卸金子?怕是会偷偷摸摸、一点一点地地把金子运进来吧,那样的话,我怎么抽税?”
罗明成听了,心中有气,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允许那俊美中官带人进衙门里、海船上查勘那些金矿石。
吴化文见了,道:“罗大人,我们辛辛苦苦采的金子。怎么能凭白分给他们一半?罗大人,你舍得,我们可舍不得。”
罗明成道:“我知道。”然后将吴化文带到一旁,耳语了一番。
吴化文听后。阴狠一笑,然后招呼他那帮人去兵营领取兵器去了。
罗明成又叫过杨大鹏,耳语了一番,让他找些台湾来的蛮子兵配合吴化文的行动,同时监视他们。
杨大鹏也带兵走后。周围的士兵立即减少了许多,让罗明成觉得周围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安全感,好在刘丙平很快带兵赶了过来。填补了空缺。
市舶提举在如此准确的时间带人过来勘查,一定是有人告密。而告密者八成是石湖市舶务的人,想到这里。罗明成四处张望,想找个石湖市舶务的小吏问问,但却没有找到。
过了一会儿,俊美中官带着他那些手下出来了,不但如此,他还要求罗明成出人出船帮他将金子运回泉州城。
罗明成面带微笑,一一按照俊美中官的要求做了。
庞大的财富立刻被中官分去了一半,这种情况连一旁当看客的刘丙成也觉得心急,劝罗明成想办法让那阉人少弄点儿。
罗明成心里也急,他很想把那可恶的阉人推进水里淹死,但是他不能那么做,如果那么做,朝庭方面交待不过去,但是偷偷弄死他却完全可以,他估计,朝庭不会为了一个阉人与一点金子而去他过不去,尤其是在浙江方面郑魔王正在起义的情况下。
天色渐晚,罗明成目送那俊美中官带着诸税吏与禁军士兵乘船返回泉州,心中七上八下,不知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夜色深深,罗明成在码头上等了好久,晚饭也是附近将就着吃的,在隐约听了几声炮响后,甚至连晚饭也没心情吃了,又回到码头上等待。
码头上点燃了许多火把,亮如白昼。
终于,海面上出现了点点的灯光,杨大鹏带人回来了,看着那给中官运送金子的海船又完整地回来了,罗明成放下了大部分心事,他迎了上去,找到杨大鹏,问:“情况怎么样?”
火把的火光照着杨大鹏,他的脸、他衣服上都可以看到点点的血迹,他跳上岸来,道:“全解决了,金子一两不少,杂毛死了,圣旨抢过来了,不过,有几个活着的,我看他们也挺可怜的,没舍得杀。”
罗明成道:“没杀就没杀,送到台湾去你爹做苦力就是了。圣旨呢?”
杨大鹏道:“在吴化文手里。”
过了一会儿,罗明成见到吴化文,将圣旨要了过来,查看无误,当场放在火把上烧了,然后对他说:“如此以来,你们先到台湾避一避,过段时间,风声一过,你们再回来。”
吴化文道:“那金子呢?”
罗明成道:“铸成金币后分发给你们。”
吴化文道:“可是有些兄弟思乡心切怎么办?”
罗明成道:“那就先支些钱钞回家使用,等什么时侯用完了,再来领取。如果当地有石湖钱铺的分部的话,到当地领取就行,不用回来。”
吴化文道:“那好吧,我们离家太久,还是各自回乡吧,这次活儿做得干净利落,没留什么把柄,只要这边口风严了,那些人就像从没来过一样,只要小心点儿,我想,不过有什么问题。”
罗明成道:“也好,但一定要几个人一起回去,不要单独一个人走动,然后尽量地早去早回。”
吴化文道:“这些我都明白,我会跟弟兄们说的,那边天大地大,说实在的,要不是想回乡找个婆娘,还真不想回来受这些鸟气。”
…………
回到家中,宋含玉关心地问了一下那边的情况,得知罗明成竟把市舶提举给害了后,大吃一惊,道:“你想过没有,你在京中还有许多家人,他们怎么办?”
罗明成道:“没什么,朝庭不会把我怎么样的的,那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中官。”
宋含玉道:“可是,万一朝庭来查怎么办?”
罗明成道:“没事,又不是在石湖出的事,是在外边海上出的事,就说是被海盗给劫了。”
永久地址:
………………………………
第四百一十四节 陈满财
宋含玉搓着手,道:“只好如此了,千万不要出什么大乱子。”
罗明成毫不在乎地道:“没什么,朝庭现在根本顾不上这边,浙江那边郑魔王闹得正欢呢,我想朝庭不会傻到要把我逼反的程度吧。”
宋含玉道:“也是,我明天立刻写信回京,让爹爹在京中运作一下,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罗明成道:“好,那京中的事就麻烦伱了。”然后问:“秀儿呢?”
宋含玉笑道:“在里屋睡着了呢!”
罗明成听了,毫不客气地到了里屋,点亮了蜡烛,看了看已经睡着了的秀儿。
睡梦中的秀儿神情安逸,呼吸均匀,她的睫毛又黑又长,跟含玉有得一拼,皮肤虽没有涂抹脂粉,但却光滑而粉嫩,像个可爱的布娃娃,罗明成见了,爱不释手地摸了摸她的俏脸。
秀儿“嗯”地一声,翻了个身,接着又睡了。
宋含玉道:“喜欢吗?”
罗明成道:“嗯,秀儿越长越好看了。”
宋含玉道:“喜欢她就不要把她叫起来了,让她睡吧,说实话,她还正是长身子的时侯呢。”
…………
二月二十四日,罗明成起床之后,突然发现天竟已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看着这场小雨,罗明成想:这真是一场好雨啊,在合适的时侯来了,正好来给大地洗刷一下污垢。
金子已经抢回来了,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却还有一个尾巴,就是留在石湖的市舶务,那些人,早就嫌他们碍事了。不如趁此机会一并解决。
雨时断时续地下着,趁着雨小的时侯,罗明成带了两名卫兵,撑着油纸伞出了门,到了水军衙门,找到吴化文,道:“伱找几个人,跟我去找市舶务的人问问。这次市舶提举能这么快找来,估计就是他们告的密。”
吴化文问了一下市舶务的情况,道:“那些狗崽子,喂不熟的家伙。早就该解决了!”
很快,二三十名北归的淘金者就各带了雨具与罗明成一起出了门,在熟悉石湖情况的一名文书的带领下一起向那名市舶务小吏所住的小院走去。
路上,水军衙门里的文书告诉罗明成,这名市舶务小吏名叫陈满财。平日里看为人不算不坏。
到了那边,敲门之后,一个相貌端庄的女子开了门,见来了这么多人。惊问:“伱们是谁?来干什么?”
罗明成没有理她,带人陉直进院。*
陈满财的所住的小院虽然不大。倒也干净利落,里面种着不少花花草草。进了屋,他正抱着孩子…《 》…起来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罗明成道:“陈满财,伱好日子是不是过够了啊。”
陈满财放下孩子,起身道:“罗大人,您何出此言?”
那名女子立即抱着有点受惊的孩子到屋外去了。
罗明成道:“我在这边转运金子,怎么可以这么巧就被市舶提举碰上了?说!是不是伱告的密。”
陈满财道:“此事我确实知情,但我没有告诉提举大人,您也知道,我只是负责记录过往的船只、货物,并不提税,每个月只去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