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撅着小嘴,道:“我也不知道,我心里很乱……,很乱。都怪你!”
罗明成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他说:“我们把那件事都埋在心里,像没发生一样,这样一来,对你对我,都有好处,行吗?”
小柯道:“那我就让你白白赚我一次便宜?”
罗明成笑道:“好像当时你也非常享受的样子。”
小柯又委屈又生气,道:“你不讲理!”
罗明成道:“那你想怎样?”
小柯道:“我也不知道,我说过,我心里很乱。”
罗明成道:“这样,在这里,我们不便详谈,过个三五日,我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到时侯我再安排一处安全的地方,再详谈一下,如何?”
小柯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罗明成,道:“你想安排在什么地方?”
罗明成道:“兵营如何?到时侯,你打扮成士兵混进去,我就可以用视察兵营的名义去看你。”
小柯一听,道:“哪一天?哪个兵营?”
罗明成道:“三天后吧,霍成富大队的兵营,你如果同意的话,我这就给你写个条子,到时侯你拿着这个条子去找霍成富,他就会安排你。”
小柯听了,竟然甜甜一笑,道:“好的,那,你的伤没什么大碍吧。”
罗明成被善变的她弄得有点六神无主,他心中感叹:这女人的心思真是让人猜不透,同时,他回答说:“没什么,只是皮肉之伤,没有伤筋动骨,很快就会好了的。”
小柯柔声道:“那就好,你去写吧,我在这儿等着。”
过了一会儿,罗明成写好了,发现桌上有个刻着他的名字的私人印章就顺手盖上了,看看觉得没什么问题了,就拿着那纸走出来,道:“小柯,这个你拿好,不过,千万不要让别人发现,否则,事情会很麻烦,会让人解释不明白的。”
小柯将纸轻轻地折好,道:“我知道,不会坏你的事儿的。”然后媚了罗明成一眼,道:“你可要说话算数啊。”
罗明成道:“我把这纸交给你了,就是有把柄在你手里了,能说话不算数吗?”
小柯点点头,珊珊地向外走去。
送走小柯之后,罗明成顺便让门口的卫兵把霍成富叫来,这事儿得跟他提前打声招呼。
院子里清静了许多,罗明成来到书房开始翻看那里的一些书籍,找来找去,意找到一本小蛮盗写的《诛仙》。
那盗写的《诛仙》是手抄版的,字迹工整,不知是哪一个读书人抄写的,厚厚的一大本,里面的文字比原版的还要优美,显然是经过了那个抄书人自己的润色。
宋代印书虽然发达,但主要是雕版印刷,像《诛仙》这么多字的书,如果使用雕版印刷的话成本无疑会相当得大,大到一般的商人不敢投资的程度,再加上里面宣扬是自由恋爱,为各地的封建家长所不喜,所以,社会上流传的《诛仙》,全部是手抄本。
由于小蛮盗写《诛仙》只写了一半,后面的部分她进了宫后就没写,所以抄写《诛仙》的人就根据各人的所思所想,编了好多个版本的结尾,分为几派,有陆雪琪派,有碧瑶派,二合一派,甚至还有田灵儿派…………
永久地址:
………………………………
第三百五十六节 唐诗与钢弩
随便翻看了几页,罗明成想到自己的印刷作坊的事,不知现在铅字做得怎么样了,就出门找个卫兵把印刷作坊的负责人叫过来。《《……》》()
印刷作坊就在附近,那负责人很快就来了,是一个留着短胡子的中年匠人,他口称罗明成为“东家”,问他有什么指示。
罗明成问了铅字的制造的情况,
那中年匠人回复说:制好很多了,但由于准备的印刷的是《源氏物语》所需的铅字数量庞大,所以铅字的制造工作还没有完成。
罗明成听了,告诉那中年匠人:不必第一次就印刷《源氏物语》,第一次应当先印些字数少的书,比如《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书,等积累经验之后再印字数多的书,而且就算是《源氏物语》也不是非印不可,印《诛仙》也可以。印什么书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什么书,印什么书赚钱多就印什么书,如果印《史记》赚钱多,就那印《史记》,如果印《太平广记》赚钱多,那就印《太平广记》。
那中年匠人听了,说如果只是印些唐诗的话,现在就能印,不过听罗明成说是“唐诗三百首”却不知道应印哪三百首唐诗。
罗明成这才知道,这个时代虽有“唐诗三百首”的说法,但哪三百首没有定制,于是他就说:“你从城里,或是乡下,随便找个老儒选出三百首就行了,这个不必问我。”
两人正谈着,卫兵把霍成富叫来了。罗明成嘱咐印刷作坊的中年匠人印好样品后给他看看,然后就让他走了。
印书匠人走后,罗明成让霍成富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清水。道:“你最近在忙些啥?”
霍成富双手接过,道:“昨天不是正式整编么,没想到大人您真用我们作亲兵队,徐总管也够大方,一下子调过来十五架投石车外加两百把强弓劲弩,这下我们亲兵队可真是名副其实了,我正给各个小队分配兵器呢。”
罗明成道:“那些兵器质量还行吧。”
霍成富道:“那是,听说都是您自己的兵器作坊生产的。投石车就不说了,那神臂弩的弓弦用的都是正宗的牛大筋,而且每副弩还都有备用的一根,每根弦都有食指那么粗。弹性十足,我想,现在就是朝庭的禁军也未必能有这么好的神臂弩。”
罗明成道:“那做神臂弩的师傅是从京城挖来的啊,现在的京城,纸醉金迷。大部分钱都用在吃喝玩乐上了,估计一般也舍不得花这么多力气做弩了吧。”
霍成富道:“是啊,是啊,现在这朝庭。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就知道欺负我们小民。武备不修,每年送给辽国与夏国大批的财物。那些财物,其实都是我们的血汗啊。”
罗明成突然想起了什么,道:“你刚才说什么?牛大筋?”
霍成富道:“对啊,怎么了?”
罗明成道:“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最近铸炮作坊新做成了一种叫做弹簧的东西,那东西弹性十足,如果用在弩上,说不定比牛筋的效果更好。你去把姚知秋叫来,我跟他说说这事儿。”
霍成富站起身来,道:“是。”走了几步,他又折了回来,道:“罗大人,我还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姚知秋呢!”
罗明成道:“你不用亲自去找,到门口吩咐一下卫兵就行,对于,除了姚知秋,还有汤隆,你跟卫兵说说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卫兵就把他们找来了,然后你再回来,我再跟你说点别的事儿。”
过了一会儿,霍成富回来,道:“罗大人,我跟卫兵都说了。估计过会儿他们两个就来了。”
罗明成点点头,示意霍成富坐下,然后拿出自己的私人印章在一张纸上随便盖了一下,一面指给霍成富看,一面道:“你看,这是我的私人印章,过几天说不定会有一个女子拿着一张盖着这个印章的条子找你办事,你就按她说的办,她有什么要求,你尽量满足。”
霍成富道:“一个女的?您的相好?”
罗明成道:“这你就不用问了,知道的人越少越少越好,能瞒多少人就瞒多少人。”
霍成富道:“我明白,我一定替大人把这事儿做好,保证守口如瓶。”
罗明成点点头,道:“好,这事就拜托你了,不过,这只是私事,公事你也不能耽误,回去后加紧训练,无论是用弩、用弓,还是用投石车都是个技术活儿,训练少了是不行的,战时你们可是亲兵队,可不能给我丢脸。”
霍成富道:“是,回去后一定加紧训练,不过,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您手中还有一种大杀器的,就是那种铜炮,听说全分给了姚知古与徐伟青二队了,您看,能不能也分给我们队一两门?”
罗明成道:“炮那种东西,集中使用才有威力,一门两门作用不大,再说,你们队不是有投石车吗?练好了,一样中用。”
霍成富道:“是,不过,我还是想让士兵们开开眼。”
罗明成道:“到时侯到战场上开眼吧,不过,你得先操练好他们,免得到时侯还没等开眼,自己的小命倒是先没了。”
霍成富道:“那是,其实,就算只是这些武器我也很开心,因为朱言那边还不如我呢,听说只是十架投石车,还都是小型的,而弓弩也只有一百把。”
罗明成道:“打仗么,总有分工,各有侧重,到时侯,朱言这样的大队将主要负责冲锋陷阵,回去转告朱言,就说我说的:虽然他的大队装备不好,但我更看重他们这样的。”
霍成富道:“我知道了,回后一定转告。”
罗明成道:“好了,没什么事你回去吧,把你的兵都练好,不是有句话叫做‘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吗?跟你的兵都说说,要他们平时训练时不要惜力。”
霍成富道:“大人说的好,我这就回去训练他们,一定不辜负了您的期望。”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五十七节 高炉与美宅
午饭是刘姨做的鱼汤米饭,相当好吃。
吃饭之时,罗明成问了小芹他那个私人印章的事儿,得知她是为了给罗明成的名下的各个作坊、商铺指令方便而刻的那个章,那些指令总不能用小芹自己的名义,于是刻了罗明成的名字。
罗明成告诉小芹,不要用这私章给军队发指令,如果有什么事儿要用上那些兵了,就去找徐宁,让他代为出面。
小芹表示她从没有过指令军队的想法,那些人对她来说很陌生。
…………
下午,汤隆与姚知秋终于来了,罗明成跟他们说了用弹簧取代牛筋的事儿,让他们回去研究一下,如果能成的话,就可以少杀许多牛,省下那些牛用来耕田。
姚知秋听了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不过他指出钢料比较难以得到。
罗明成不知道怎么炼钢,不过他出主意说可以把从高炉里炼出来的生铁块再回炉炼一遍试试,说不定多练几遍就能练出钢来,实在不行的话,就用蒸气机带动锺子不断地锻打铁块,直到把铁锻成钢为止。
汤隆的兵器作坊一直用锻打法得到钢,他支持用蒸气机打铁,不过,罗明成还是建议他建一座特殊的高炉炼炼钢试一下,因为制造弹簧须要大量的钢,而锻打法得到钢料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姚知秋提出如果有了大量的弹簧的话,不但可以用来制造弩。还可以用来加强投石车:如果在投石车上也装上弹簧的话,那么小型投石车就能发挥中型投石车的威力,而中型投石车就能发挥大型投石车的威力。
三人经过讨论,认为姚知秋的想法的是可行的。但却在经济上不划算,因为木头很便宜,制造一架大型投石车其实花钱并不多,弹簧却很贵,尤其是在只有锻打一法才能得到钢的情况下。但如果能用特殊高炉直接炼出钢来的话,钢势必会便宜好多,到时侯或许用弹簧加强投石车是个可行的选择。
讨论得差不多了,三人均意识到这个技术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懂得炼铁的技术工人把高炉炼铁的技术再往前发展一步。
汤隆与姚知秋都用一种询问的眼神看着罗明成,希望能从他嘴里听到什么惊人之术,说不定很容易就把一堆便宜的生铁炼成宝贵的钢材。
罗明成道:“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快速把铁炼成钢。
找小说素材就到这个问题。需要炼铁技术工人来解决,我能指出的,仅仅是多炼几遍罢了,因为,按我的理解。铁与的钢的不同主要是含杂质多与少的区别,铁含的杂质多,多次锻打之后,渐渐地把杂质砸出去了。只剩纯的铁质,那就是钢了。而铁矿石含的杂质更多。高炉的作用是把铁矿石中的杂质大部分除去,于是铁矿石就变成了生铁块。而如果多除几次,说不定就能除干净了,那样的话,铁就变成钢了。”
汤隆听了,道:“罗大人的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对我们来说很有用。不过,一座您说的那种特殊高炉怕是得试验好多遍才能建成,这恐怕得要花很多钱。”
罗明成道:“没事,缺钱就过来跟我要,我不在的话找小芹要。”
汤隆道:“这个还是您给我写个批条吧,我怕到时侯芹夫人疼钱,不肯给我,这种大试验我可出不起钱。”
罗明成点了点头,回书房拿了张纸,给汤隆写了个条子,让他可以任意支钱试验新式高炉,同时还添了些试验成功之后的奖励:美宅一座加一成纯利润的提成。
姚知秋似乎有十成的把握得到“美宅”,他问:“东家,你说的美宅是建在哪儿啊?还有,什么样的美宅?”
罗明成道:“我想,就建在石湖或蚶江,就建在工场的附近,这样的话,各个懂技术的工匠上下班还方便些。”
姚知秋道:“是个好主意,就是现在石湖还是比较缺水,另外,附近的地主都趁机抬高地价。”
罗明成道:“石湖缺水的事情估计建成输水渠道之后就会解决,而地价太高我也没有办法,谁让我们是外来户呢,不过,我们可以用建二层小楼的办法来节约用地。”
姚知秋道:“那太好了,我就喜欢住二层小楼,到时侯,希望能多用些水泥,那样的话,还能结实些。”
罗明成道:“那是,不但要多用水泥,还得在水泥中掺上钢筋,那样才最结实。”
汤隆道:“东家,就像您造灯塔那样,用那个什么‘混凝土技术’造二层小楼?”
罗明成道:“不用全部都用那种技术,只需要在四个角与楼板用那种技术就行。”
汤隆道:“那太好了,那样造出的小楼在上面乱蹦估计都可以吧。”
罗明成道:“我估计能行。”
汤隆道:“东家,您说的那种小楼,我也想有一座呢。”
罗明成道:“那就好好干,我希望在我来年春天回到石湖之后能看到你把能炼钢的高炉给造出来,到时侯我亲自给你们主持建那种二层小楼。”
姚知秋似乎有点心急,道:“不能先建着么?您这一去南边,估计又会运来大批的黑奴,闲着他们也是闲着。”
罗明成道:“主要是我怕那些建筑工人胡乱设计,发挥不出混凝土的效果,再说,前方正在打仗,有了黑奴,自然优先用于开矿、修路,再者,我干爹就要来了,怎么着也得给他建个像模像样的经略府,总不能随便给他的小院让他当经略府吧。”
汤隆道:“东家说的是,到时侯您准备给他建个什么样的‘经略府’?”
罗明成道:“这个我就不管了,就由他自己设计吧。我估计等他来到到石湖,我也就好走了。到时侯再跟他商量一下。”
汤隆道:“东家说的是。”
几人正说着,刘姨进来说外面有三人求见,其中一个她叫做林逸文的她认识,其余两个她不认识。
永久地址:
………………………………
第三百五十八节 妻管严?
罗明成让外面那三人进来,原来其余二人是陈七与陈元兴,见到来人中有自己的救命恩人陈元兴,罗明成快步迎了上去,先向陈元兴拱手,道:“原来是陈兄啊,您怎么亲自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