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用管子进气显然就不太合适了,解决的办法也有,就是可以用两个气缸叠加,其中一个专门做高压气缸,另一个专门是进行活塞运动的变压气缸。进气口与出气口都罩在高压气缸里,通过一个装置同时控制两个通气口协作开合,通过那种协作开合就能活塞两边的气压不断变化,从而使活塞不断地进行前后运…………
想通这点儿,罗明成大呼自己是天才,把正在熟睡的小芹吓了一跳。她揉了揉眼睛,道:“怎么了,官人。”
罗明成想要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就道:“说了你也不明白,你就等着收钱就行了。”
小芹虽然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儿,但从罗明成以前的所作所为看,估计又要有什么新玩意横空出世了,就跟着高兴“嗯!”了一声,然后细心地伺侯罗明成穿衣起床。
吃完饭,罗明成草草地画了草图,然后叫了林逸文,一起向铸炮的工场走去。
兵器作坊虽已搬到蚶江寨了,不过,搬去的都是平常的兵器制造部分,比如刀枪弓箭的制造部分,至于铸炮部分,由于属于“机密工艺”,还是留在了相对封闭的石湖。
到了那边,罗明成认识了铸炮工场“场长”,一个名叫姚知秋的年轻人。
罗明成听说那年轻人叫做姚知秋,又见他与姚知古长得有点相似,就问:“你跟姚知古是什么关系?”
姚知秋道:“姚知古是我堂哥。我们跟徐总管的夫人姚氏都是堂兄妹的关系。”
罗明成笑道:“呵呵,都是自己人,我说你跟姚知古怎么长得这么像。对了,好长时间没见到姚知古了,他现在在干什么?”
姚知秋道:“现在我哥主要负责练兵工作,不在石湖,主要在大夏村的练兵场,不太回来。”
罗明成道:“哦,原来是这样。”
永久地址:
………………………………
第三百二十六节 黄铜
姚知秋道:“罗大人,您是来视察铸炮工作的吧,现在我们已制成子母炮的样炮了,不过,由于用普通的筒子炮就能把土著们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没有大规模制造。”
罗明成道:“那可不太好,能装备子母炮就尽量装备子母炮,不能因为子母炮的工艺复杂就懒得造。”
姚知秋道:“是,罗大人,不过,子母炮虽然射速快,但是却比同样重量的筒子炮打得近,而对付那些土著往往只要一炮他们就吓得屁滚尿流了,所以上边也都没要求要造子母炮。”
罗明成道:“那子母炮也得造,起码造了可以积累技术。以后,筒子炮与子母炮就按一比一的数量比例进行铸造。”
姚知秋道:“是,罗大人。”然后带罗明成查看铸炮工场的各个组成部分。
查看完毕之后,罗明成道:“我记得上次我临走之时让你们弄明白为什么黄色的铜比青色的铜轻的问题,现在你们弄明白了吗?”
姚知秋道:“基本上明白了,那是因为铸造之时所选用的铅料不同的缘故,大部分地方出的铅料铸出的铜是青色的,但也有的地方出的铅料能铸出黄色的。而黄色的铜普遍比青色的铜轻一些。*”
罗明成道:“就这些?”
姚知秋听了有点紧张,道:“就这些。”
罗明成道:“我们应当继续往下研究,把材料分得细一些。看看到底是因为哪种材料才造成了黄铜与青铜之前的这种差异。”
姚知秋道:“我没考虑那么多,不过,我知道,两广产的铅料能铸出黄铜。而北方的铅料大部分只能铸出青铜。”
罗明成道:“带我去看看两广的铅料。”
两人去看看了那些两来自两广的铅料,发现它与其它地方产的铅料混合堆放在一起。
罗明成拿着两种铅料对比了一下,除了铅料本身的比重、颜色有些不太一样外也没看出别的什么道道,不过,他说:“以后这两种铅料不要堆放在一起,铸造时分开,不要弄混了,最好是弄一个专门铸造黄铜炮的作坊。”
姚知秋道:“是。罗大人,我立刻派人去做这事儿。”
罗明成点了点头,道:“这铸炮之事,事关机密。不要用不知根不底的陌生人。”
姚知秋道:“这个,徐总管早就考虑过了,在这儿干活的都是徐州老乡,连本地人也没用。*”
罗明成道:“那就好,我这次来。主要是用用你这个地儿铸造气缸,铸炮的事儿,我只是随便问问。”
姚知秋道:“气缸?”
罗明成道:“这事你就不用管了,找几个工人过来听我指挥就行了。”
过了一会儿。姚知古找了三五个工人,罗明成确发现用不了那么多人。主要做样机的话,指挥别人动手还不如自己亲自动手来得快。于是他就留了一下人,把其它的人都打发走了。
留下来的那人姓陈,徐州的乡下小民,没什么名字,因排行第七,大家都叫他陈七。
三人一起动手,用水泥制作气缸的模型,第一次造,不求精巧,造得有些粗大,宽与高都是一尺,而长有足有三尺。
陈七做这个模型轻车熟路,因为做的这个模型与做筒子炮有些类似。
根据第一个变压气缸的尺寸,罗明成算出高压气缸的尺寸,长至少为三尺,而宽也是一尺,高度低一些也行,就订为半尺多一点儿。
接下来的关键是连动协同装置,这个根据制造织机的经验,用连杆、曲轴、飞轮就能做到,不过,这个得做好气缸后才能进行具体的调配。
中午,两个气缸的模具都做好了,正好杨依兰过来给罗明成送饭,送的是人参鲍鱼,味道十分鲜美,陈七与林逸文也跟着沾了光,吃到了这不容易吃的到了山珍海味。
由于水泥模具干硬还得很长时间,罗明成吃完饭后就回家去睡午觉去了,至于陈七跟林逸文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午觉之后,闲来无事,罗明成龚惠、杨依兰两女一起推着婴儿车带着小春兰在村子附近到处走走。
小春兰已经会说话、会走路了,不过,却什么也不懂,除了知道瞎玩就是乱吃,罗明成领着她走了一会儿,很快小丫头就嫌走路太累,要求抱着。正好此时奶妈不在,婴儿车里也没有空地儿,于是罗明成就尽了一个父亲责任,抱着小春兰。
蓝天白云,海鸟翔集,春花烂漫,芳草青青,彩蝶飞舞。
罗明成抱着小春兰,没有一点隔阂,给她指指点点这个美丽的世界。
和风吹拂,龚惠见罗明成与小春兰这么融恰,掀开婴儿车上的布帘幸福地亲了小海霞那水嫩的脸蛋一口。
…………
一家人走在清雅别致的碎石小路上。路上,看到了一些半空着的院子,罗明成问了原因,得知是由于石湖十分缺水,原本的作坊搬到别处后空出来的。
走着走着,看到越来越多半空的院子,罗明成想到石湖这么一直缺水下去可不行,必须想办法解决,一个很自然的办法就是建水渠从别处引水。于是他把小春兰交给龚惠,辞别两女,去找徐宁商量这事去了。
到了水军衙门,徐宁正在处理公务,罗明成跟他说了建水渠引水的事儿,徐宁告诉他:他也考虑过建水渠引水的事儿,不过,那是个很大的工程,等于建一条小型的人工运河,须要的土石量很大,不如将各个用水量大的作坊搬出去划算。
罗明成根据他在京城建泳泳池时用陶瓷管子引水的经验,觉得不必要建明渠引水,只需要建个封闭式的暗渠就行,至于建暗渠所用的材料,用陶管的话显然太浪费了,用水泥管的话渗水是免不了的,但由于水泥管造价低,比较划算,所以他建议用水泥管建暗渠。
徐宁想了一下,觉得可行,就把这事儿应承了过来,然后问了罗明成想造的那个神秘机器造得怎么样了。
罗明成告诉他:那个神秘的机器已经有眉目了,正在制造。
永久地址:
………………………………
第三百二十七节 幽会
徐宁又跟罗明成说了上午时送泉州x市舶司的那老中官还有池明湘他们北上的事儿,同时告诉罗明成,这次随罗明成回来的士兵由于都分到了金子,个个都衣锦还乡,走得一个不剩,现在得重新招兵了。
谈到招兵,罗明成问了大夏村练兵场的事儿。
徐宁告诉罗明成:大夏村已建成两个练兵场,正在建第三个,每个练兵场都是以练五百名士兵的标准建造的,炮兵的靶场也在大夏村附近。
如此算来,石湖附近,加上新兵,罗明成所控制的士兵至少为两千人。
这些士兵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听命为徐宁,而罗明成似乎是个光杆司令。
罗明成感到徐宁的势力有点太大了,不过,由于他这段日子得研制蒸气机,没空去训练自己的亲兵,似乎一之时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个情况。
好在还有杨大鹏可以制衡一下,不过,那家伙竟然呆在台湾还没回来。不过,此事关系不大,因为徐宁跟自己算来也算是亲戚。
罗明成又问了自己装病的事儿:有没有在北上的人中统一口径?
徐宁说:“那些队长、小队长之类的都说了,不过士兵们没有说。”
罗明成道:“那就好,那些士兵怎么说,估计朝庭不会注意吧。”
徐宁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罗明成又问:“我回来的事儿,发信鸽跟东京方面说了么?”
徐宁道:“说了。还说了您得病的事儿,由于信鸽中途会停留各个中间点,没法保密,所以发信鸽时就直接说了您得了怪病。没敢说您是装病。”
罗明成道:“对,这么做就对,有你办事,我就少操很多心。刚才我听说用信鸽传信时有许多中间点,是不是上次我说的那个信鸽通信网已经建立起来了?”
徐宁道:“东南与北方的通信网是建立起来了,不过,西南、中部与两广只有几个点,没有组成通信网。”
罗明成道:“哦。为什么?”
徐宁道:“那些地方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另一方面是人烟稀少,所以,来给咱们做代理商的商人也少。”
罗明成道:“这样啊。那就不必强求,实际上,只要有东南与北方这两大块儿就够我们用的了,其它的偏远地区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吧。”
徐宁点点头。然后说:“罗大人,还有燕青的事儿,我总觉得那个人信不过,要不要派人把他招回来处理掉?”
罗明成道:“你已派人这么做了吗?”
徐宁道:“没有。不过,我已派人了可靠的老乡去警告他。监视他了。”
罗明成道:“那就行,派个人去监视就行。我估计他不做那种透露我们的情报的事情,倭国距我们这儿这么远,从时间上来说也来不及,发生那样的事儿,只能说是倭国本身有能人,不能怪在燕青头上。”
徐宁道:“大人,您是说,倭国也有一个类似神仙附体的人?”
罗明成道:“我估计是。”
徐宁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然后说:“看来,这天下要大变啊。”
罗明成道:“有些事情,知道就行,不要乱说。”
徐宁微微一笑。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得知从遂宁请的会制糖霜的人已经来了,已经提取出一批糖霜了,罐头已经做出一批了,而且已经发往东京,不过,东京那边却把货款扣下了,说是用来招人。另外徐良已经回来了,不过,南边极为缺人,他到了泉州后直接带了一些来自两淮的灾民去支援徐新去了。
…………。
四月七日,水泥模型成型了,正式开始铸造气缸,由于罗明成想摸清黄铜的秘密,再说黄铜还轻一些,铸好之后比较容易搬运,所以罗明成决定用黄铜铸造气缸。
这一天的工作主要用烧好的黄铜水烧铸在水泥模具上,另外就是计算各个配件具体的配制位置。
时间在忙碌中总是过得很快,晚上,秦婉儿过去罗明成回家吃饭,这次的她,风髻雾鬓,白衫合体,黑裙飘逸,略施脂粉,清雅动人。
尽管罗明成心里想着蒸气的事儿,但如此美人就在眼前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
两人一起出了铸炮工场,沿着村里的小路向回走去。
秦婉儿玉臂轻摇,莲步珊珊,婀娜多姿,飘逸如仙。
罗明成跟在后面,想着明天给如何给气缸钻孔的事儿。
秦婉儿突然回头道:“我恨你!”
罗明成吓了一跳,道:“不会吧,你不恨我了吗?”
秦婉儿停步等着罗明成与她并排,然后用美丽的白眼球瞥了罗明成一眼,小声问:“你把我男人弄到哪里去了,让我活寡?”
罗明成道:“他应该很快就会回来的。”
秦婉儿道:“谁信?你当时说半年就会回来的,你这出去一趟,到那么的地方,挖了那么多金子,倒是半年回来了,可是他,过了一年了,还没回来,你,你得负责。”
罗明成道:“这个,我怎么负责?”
秦婉儿偏着头、撅着嘴,用一种比前几句诱惑得多的声音道:“我不管,你想办法!反正得让我满意。”
罗明成听了,心里痒痒的,见周围没人,凑近她的耳朵,道:“我后半夜,到你房间去?”,说完,生怕别人看到,赶紧正正经经地走路。
秦婉儿低声说了句什么。
罗明成没有听清,于是问:“你,刚才说什么?”
秦婉儿看看周围没人。低头羞道:“我的房间现在在前院了,不要像上次那样走错了房间。”
罗明成又忧又喜,喜的是有如此美妇肯与自己幽会,忧的是这个妇人自己已经送给陆航了。只是暂时在自己家里做事。
后半夜,当大家都睡熟了之后,罗明成披着衣服,开了前院与后字院之间的垂花门,蹑手蹑脚地走到秦婉儿的闺房之前,轻轻地敲响了人家的房门。
月光下,美丽的秦婉儿开了门…………
两人倫情之后,秦婉儿搂着罗明成的脖子。问:“死鬼,舒服吗?”
罗明成揽着秦婉儿的细腰,道:“太舒服了,像chu女一样。”
秦婉儿腻声道:“那。你以后还来吗?”
罗明成亲吻了她俏脸一口,道:“来,自然来,只要你乐意,我自然来。”
秦婉儿道:“死鬼。这个院子看得那么紧,除了你来,我还指望谁啊。”
罗明成道:“这么说,如果有别人来。你也乐意?”
秦婉儿粉拳轻轻地打了罗明成一下,道:“你说什么呢!讨厌死了!”
罗明成承受了秦婉了粉拳。不过,他很快又在别的地方还了回来。弄得秦婉儿低声求饶不已。
两人似乎又进行了一次鱼水之欢。
临走之时,两人商量了暗号,如果秦婉儿想要了,就把书房中某本书放到桌面上。
四月八日,罗明成起得有些晚,同时感觉有些感冒,不过,并不太严重,在喝了些汤药后,又去了铸炮工场。
到了那儿,罗明成让人打碎了昨日造的那个水泥模型,把黄铜质的气缸拿了出来,经过几个时辰的打磨之后,开始进行各个配件的配制工作,这其中工艺复杂,每个孔钻在什么地方都大有讲究,罗明成亲自测量确定,动手的自然是陈七或林逸文。
晚上,龚惠发现罗明成感冒了,埋怨小芹一个人竟把他累成这样了,她这边两有两个人还没累着他呢?
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