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纺织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纺织工-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钪尽⑽渌赡嵌栊┍Γ蛳履歉鏊尬竦骸!

    罗明成听完,问:“哦,那你的意见呢?”

    徐宁道:“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地盘够大了,不用再到去攻打那个什么宿务岛了,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却明白,虽说名义上我们控制的只是两个军,实际上地盘却比普通的一路还大,而且由于是在处在茫茫的大海上,通信极不方便。说实话,非常容易形成割据,徐新希望打宿务岛,咱们出力,打下了,自然归他管,那么那地方就跟他的独立王国似的,在上面爱做什么做什么,天高皇帝远的,也没人管他,不过,据我所知,那宿务岛上的人虽然也主要用铜器,但估计也手中也会有部分铁器,不像是那个高地部族一样。全是铜器。还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人家在岛上过得日子舒服惯了,突然让他们臣服于我们。自然少不了一番恶斗。我们虽然占有兵器上的优势,但人家如果拼起命来,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小。”

    罗明成听完,站起身来,走来走去,道:“现在石湖有多少士兵?”

    徐宁道:“还是五百五十人,不过其中大部分是训练只有两三个月的新兵,而且以前大部分是农民。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只是上山打过几次猎而已。”

    罗明成道:“哦。以前那些老兵呢?”

    徐宁道:“三个月前,徐新说要攻打椰林岛上的那个高地民族,我跟杨大鹏商量了一下,就把各个小队长,小组长留了下,把士兵都派出去了,连同后勤人员。正好是五百人。”

    罗明成道:“那是谁带的队?”

    徐宁道:“是任通,他是你的亲兵出身,临走之时是你的亲兵队队长,随你征战过麻逸。

    找小说素材就到比较熟悉那边的情况。”

    罗明成道:“怎么不是姚知古?”

    徐宁道:“本来是应当他去的,可是那小子那段日子正好刚刚结婚,总不能让人家新婚才几天就走吧,怎么着也得让人家过过那热乎劲儿,呵呵。”

    罗明成道:“原来是这样,说起结婚,我记得大鹏在台湾还有一个妻子的,不知现在搬到这里吗?”

    杨大鹏听了。摆了摆手,苦着黑脸。道:“别提了,偷偷地来过一次。结果被慧云给打回去了,我只好承认我不要她了,估计她现在在那边已经另嫁他人了吧。”

    众人看了他那吃瘪的样子都笑。

    罗明成道:“这下你可知道汉人女子的厉害了吧。”

    杨大鹏揩了揩自己的额头,道:“我就不明白,慧云怎么就不能像我妹妹那样,心胸宽广一些呢。”

    刘青山道:“大鹏啊,这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再说,你怎么知道你妹妹心胸就宽广了?依我看也是很爱嫉妒的呢!”

    杨大鹏正要说话,徐宁先说道:“大鹏啊,你就知足吧,慧云能看破红尘跟着你,还给你生儿育女,就不错了,你还指望再娶一个?那不是逼她再去出家吗,她现在可是怀着你的孩子,你就不要动歪心思了,否则小心她跑到庵里去,到时侯你的儿子或是女儿一出生就会是小和尚或是小尼姑了,呵呵。”

    杨大鹏幸福而又无奈,道:“我知道,我一直将就着她,没敢让她生气。”

    罗明成道:“好了,此事不要再说了。我这次回来,说实话,只是路过这里,主要是去‘南极大陆’,而去‘南极大陆’是要经过麻逸然后继续南下的,我想,你们应当知道一些情况。”

    徐宁诸人点点头。

    罗明成接着说:“这次南下,我只是‘求仙副使’,‘求仙使’是林灵素,按照计划,南渡到达‘南极大陆’的人数应为一千五百人,这一点,我跟林灵素在路上讲好的,而实际上,把一千五百人一次性运到‘南极大陆’是不可能的,只能爱通过中继的岛屿才行,以前我的计划是以麻逸岛为前进基地,而如果我们顺势打下宿务岛的话,就可以用宿务岛为前进基地了,这样以来,距‘南极大陆’还近些,人员的输送上,还比较快捷。”

    众人听完,一时之间没答话的。

    过了一会儿,杨大鹏道:“妹夫,这世上真有什么‘南极大陆’?”

    罗明成道:“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有。”

    杨大鹏道:“那就是不一定了?”

    罗明成道:“没到达‘南极大陆’之前,我也不敢打保票。”

    杨大鹏道:“我想,咱们不必去冒那个险,大不了咱们石湖不要了,全搬到台湾去,我感觉那边人也不少了,不从这边往那运人也行了。到了海的那边,任他这边的皇帝权势再大,也管不着我们。”

    罗明成摇摇头,道:“还去看一看的好,如果万一真的没有,再做如此打算,也不迟。”

    徐宁听完,道:“还有一事,如果我们去打宿务岛的话,估计至少得派去五千名士兵才行,否则的话,怕是偷鸡不成蚀反米,而我们目前能调动的兵力,似乎只有三千人,人数有些少,怕是不够用的。”

    罗明成道:“前段时间不是说从各处调集弓弩手攻打椰林岛的那高地部族吗?调了多少人?”

    永久地址:
………………………………

第二百八十九节 投石车

    徐宁道:“大约有一千名弓弩手,再加上刀斧手、盾牌手、枪手、砲手,攻打那高地部族的人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三千之众,不过,就是不算折损,打下那地方后,起码得留一千人驻守,再上现在留守石湖,台湾的兵力,加起来,能调动的估计也就是三千左右。”

    罗明成听到徐宁的话中有“砲手”二字,问道:“‘砲手’是干什么的?”

    徐宁道:“是专门操纵投石车的,那玩意儿得有经验的人员才能投得准,所以就专门设置了‘砲手’。”

    罗明成听了,点点头,然后接着说:“我这次又带来了七百人,其中大多数是男子,加以训练,也可以用。”

    徐宁却道:“时间太短,就是训练了,他们也只是徒具其形,打顺风仗,伤亡小还行,一但伤亡大了,说不定会溃败,他们一但溃败,会影响到其它有战斗力的部队,所以,最好还是不要用的好。”

    罗明成道:“你说得对,不过,我又发明了种新的武器,叫做‘震天雷’。”

    徐宁诸人相视一笑。

    罗明成道:“你们笑什么?”

    杨大鹏道:“妹夫,那‘震天雷’我们一直在用,否则我们也不可能就以区区两三千人就打得人家十万部众的大族节节败退,而且做的那些‘震天雷’各种大小的都有,用手投的,我们管它叫做‘手雷’,但真正厉害的是用投石车投的大家伙,我们把用投石车投的大家伙才叫做‘震天雷’。”

    罗明成道:“原来是这样。那更好。那我们石湖这边应是备了不少的火药吧。”

    徐宁道:“是备了不少,大多是从林子里挖的,前些日子我们的人去林子里打猎,发现了好几个硝矿,够我们用的;投石车也大部分是在石湖制造的。每制好一批就派船送到徐新那儿。但那边消耗的也非常大,有时侯‘震天雷’投完了,就投石块。”

    罗明成听了,道:“看来当地的战事很激烈啊。”

    徐宁道:“那是自然,他们自由散漫惯了,突然要他们听从我们的节制,不拼命反抗才怪。”

    罗明成点点头,然后问:“我在扬州时听说你们也在出兵打昌国县海上的海盗。

    找小说素材就到来到这里,本以为你们中的一个会带人去,怎么全在这儿?”

    徐宁道:“是这样。当时我们听说昌国县一带有了海盗,还真准备派些人去打的,但当时我们招的新兵还没训练好,更重要的是,这一批新兵大部分是来自两浙路穷苦人家,到了那边思乡心切,跑回家还是小事。最怕的是我们的兵拿了兵器在当地抢劫富户,报复仇家。这事儿并非不可能,那段时间士兵们听说要回乡,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据有些小组长、小队长反应,他们在商量着用怎么从我们军中倫出‘手雷’去炸他们所最疼恨的当地官吏。”

    罗明成听了,道:“那后来呢?”

    徐宁笑了笑,说:“后来,刘庄的张朋带人去了。”

    罗明成道:“哦,是他,我还差点把他给忘了呢。”

    徐宁道:“实际上,有时侯。我也想不到他,他虽然跟我们关系没那么近。但无论怎么算,都是自己人。前段时间。我们这儿设了石农寨后,他找到我,要求在刘庄也设个寨子,让他的大舅哥做巡检,我想了想,觉得这事对我们双方都对益无害,就去找了知府,帮他办妥了这事。办好这事后,大家一起宴饮,他抱怨说上次派兵去麻逸时没从他那儿调人,说他已训好了五百名士兵,就等我们用了,我当时也没多说什么。后来,由于我怕我们的新兵到了浙江时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去刘庄试了问了一下,能不能从他那儿调些兵去打昌国县的海盗,没想到他不但答应,而且还决定亲自带兵去。”

    罗明成笑道:“哦,他还挺热心的呐。”

    徐宁道:“当时是八月十几日,我忘了,反正中秋节前后那些日子,本来这事情也不急,大不了少运几批货,可是正好当时有信鸽过来说你要南下了,我有点急,就去找了他,他听说你要南下,说是为你打通道路,算是给你的正式的‘投名状’。”

    罗明成道:“我记得张朋好像给过一次‘投名状’了。”

    徐宁道:“这个我倒不清楚,不过,按他的说法,跟着咱们沾了那么多光,知恩图报是理所当然的。”

    罗明成道:“他带了多少人去?”

    徐宁道:“他财力有限,只带了三百人去,但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而且我们还给他的配备了‘手雷’、‘震天雷’还有两架小型投石车,估计对付几个海盗没什么问题。不过,据昨天来到这儿那个叫做杨春的小队长讲,这次您自己就带人把那些海盗给解决了,看来他是要白跑了一趟了,这次的‘投名状’看来也是递不上去了。”

    罗明成道:“难得他对我们一片诚心,有他在,我们出兵宿务岛时也能放心不少。我决定石湖营所有士兵随我南下麻逸,会合已经集中的麻逸附近的士兵,再从台湾调动些士兵,一起攻打宿务岛。”

    徐宁道:“这有点昌险,但有道是‘富贵险中求’,既然此事你已决定,那么我这就派人通知台湾的杨志、武松、杨甲水,让他们各自抽调出精锐士卒,赶赴麻逸。不过,我建议,到了那边,要看情况行事,如果那椰林岛上的高地民族已经收服,可以继续南下打宿务岛,如果没有的话,还是先收服那个高地民族为好。”

    罗明成道:“这个,我会见机行事的,我这次带了七百余人,其中已经有二百多人经过了初步训练了,你明天再从中挑选一下,让尽可能多的人进行军事训练。不过,当时南下之时,我可是承诺只是让他们来台湾垦荒的,现在却又让他们当兵,有点说不过去。”

    永久地址:
………………………………

第二百九十节 铸铜炮

    刘青山道:“到了咱们这儿,就得听咱们的,哪能由着他们,再说,给咱们当兵,也亏不了他们,用的是钢刀手雷,打得只是拿着木棍烂弓的土蛮,而且一旦打胜,就会占有大批的土地,获得成批的奴隶,到时侯,分配战利品,自然少不了他们应得一份。*实际上,每个因为负伤而失去战力的士兵都会在台湾分到规模不小的庄园,那庄园的产出足以让他一辈子不用干活。”

    罗明成听了,道:“那就好好宣传一下这事儿,激发一下他们的斗志。”

    刘青山道:“是,大人,训练新兵的事儿就交给我吧,我会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的。”

    罗明成点点头,道:“那好,训练新兵的事儿就给青山。其实,我之所以如此仓促地决定攻打宿务岛,是因为我想到了一种比投石车更厉害的武器,只须要几天,就能做好那种武器,我们一旦做好那种武器,那将是任何反抗我们的土蛮的恶梦,那种武器将会让他们明白,反抗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显然不太相信还有比投掷“震天雷”的投石车更为厉害的武器。

    罗明成道:“我们的兵器作坊里应当有铜吧。”

    徐宁道:“有,主要用来做床弩,手弩的扳机用的,但量并不是很大。”

    罗明成道:“有就行,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多少铜料,铜料不够的话。咱就用以前的老法子,融化铜钱。”

    众人出门,一起向附近的兵器作坊走去,路上,罗明成了解到:由于前方正在打仗。兵器损耗极大,为了加快速度,这兵器作坊实行三班倒的作业制度。

    路上,除了瓷器商铺罗明成还看到了好几家药铺,经过询问,得知:由于海外的药材需求量极大,石湖已吸引了好几家泉州城的大药商前来开设分店,以便能更快地给这里的买主供货。

    到达兵器作坊。正是早班的工人与中班的工人进行换班的时侯,作坊的头儿汤隆正好也在,罗明成将两个班的班长与汤隆一起叫过来。跟他们说了用铜铸炮的想法,这些人虽然擅长打造钢刀铁矛,但对于用铜铸造器皿也并不陌生,听了罗明成的想法后,表示用铜烧铸个大管子在技术上并不难做到,但是由于铜的用量一直以来并不大,所以库存的铜料并不多。*

    罗明成立刻要求派人出去购买铜料。价钱高一点也没关系,同时,收集铜钱,以备不时之须。

    徐宁立刻派人到泉州城、晋江城去购买铜料去了。并嘱咐采购人员,一旦采购成功,连夜运回。

    汤隆立刻开始检查仓库中的铜料,发现那些铜料虽然不多,但也有一千多斤,罗明成估计足以铸成一门中型火炮,但由于是初次铸造,不能一次造个太大的。按照在场的诸人的技术水平铸造个一般大小的就行。

    罗明成自然得在一旁指导,铸造这么粗的“铜管子”大家都没什么经验。汤隆根据以前用铜做床弩扳机的经验,出主意说:可以先用些什么东西造个模型。模型中空出个管子的形状,然后烧上融化后的铜水,铜水凝固之后再将那模型打碎,然后就得到了一个粗坯,得到粗坯之后的就比较简单了,人工打磨光滑就行了,为了打磨方便,那“筒子”似乎越粗越好----。

    罗明成说不能太粗,太粗的话,移动不便。

    大家出主意说:用水泥做模具比较好。不过,罗明成觉得还是用陶瓷比较好,陶瓷比较光滑,而且还容易敲碎。

    众人议论纷纷。

    商量的最后的结果是:用水泥做模具,因为如用陶瓷不但贵、费事而且不容易改变形状,不如用水泥,不但便宜而且容易改变形状。

    模具外面那一层算是有了眉目了,难的上里面那一层,罗明成又提到用陶瓷,但汤隆出主意说可以用木头,把木头外面糊上一层厚厚地水泥就行了,那样的话,既轻快,又便宜。

    罗明成想想也是,就夸了汤隆一番。

    思路理顺,立刻开始有工人开始用铜料熬制铜水。

    汤隆很快找来一根差不多粗细的木头,要往上面涂水泥,罗明成一看粗细,心道:我的天,这么粗的木头那得造多大口径的炮?于是让他找了根细些的。过了一会儿,汤隆找来一根铁锹的长柄,罗明成看了看,觉得头一次铸炮,铸个这么个大口径的就差不多了。于是两人就一起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