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大哥已经有方案了,保证你回梁山,宋江拿你没办法。”杨志不紧不慢地把计谋说了一遍,最后他说道:“既然你决定在梁山再待一段,那就等着大哥进剿梁山的时候,你用宋江的脑袋当投名状吧。这一次,你们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要惹下麻烦。”
原来打仗还可以这样操作,这次是让花荣大开眼界,他知道只要是自己搞定十万石粮食,那么宋江就拿自己没有半点办法。
等和花荣谈妥之后,杨志等三人就返回了东平府。
刘正龙询问完每一个洗劫,确认没有什么遗漏之后,他就让燕顺拿着自己的拜帖去知府程万里的府上去拜会。
燕顺送拜帖是约定刘正龙去拜见程万里具体时间的,避免彼此尴尬,毕竟大家不是一条线上的,矛盾还是有的,不过毕竟都是文官,面上还要过得去,谁都不会刻意为难对方。
程万里是童贯的管家,对于刘正龙这个人很反感,不过看在对方送的重礼份上,他还是大摆宴席,两人酒席宴上聊得倒是很愉快。
程万里那个十七岁的宝贝女儿程愫愫也出来拜见刘正龙这个世叔,看到这个绝色倾城的美少女之后,刘正龙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董平要杀光程万里全家,来迎娶这个美少女。
刘正龙和程万里把酒言欢的时候,双枪将董平已经进入了花荣布置下的圈套。这个家伙可不够爷们,被俘虏之后,直接就投靠了梁山宋江,并且主动带队血洗东平府。
程万里虽然是东平府知府,但毕竟是个文官,对于武备基本上是一窍不通,而董平这个家伙可以说控制着全城的兵马,他引领梁山草寇来到城下的时候,把守城门的士兵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城门。
城门打开之后,董平就对花荣说道:“我们兵分两路,我去程万里那个老贼家中以及官仓,你去找粮食去,尽量速战速决,不可拖延。”
花荣对于东平府不太熟悉,也就没有对这个安排表示异议,对于他来说不仅要抢粮食,而且还要救出来九纹龙史进。
梁山的士兵很快就打开了牢狱,救出了九纹龙史进。
憋了一肚子火的九纹龙史进带着一支队伍杀回了李瑞兰的家中,这个女人正在和刘三做不可描述之事,这就让他更为恼火,这个家伙用最野蛮的方式进行复仇,就连刘三的家里人都没有放过。
花荣对九纹龙史进血洗李家,刘家十分的不满,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觉得梁山上所谓的英雄其实都是一群恶棍,今后说什么都不能和这些人做朋友。
不知道为什么,在洗劫东平府之后,花荣想起了林冲,他突然觉得这个豹子头有点可怜,可悲,决定带着林冲下山,给这个承受着太多苦难的男人指点一条阳光大道,而不是在梁山憋屈到死。
董平带着梁山贼寇血洗程万里的府邸,整个府邸上上下下近百人被斩杀,唯独漏掉了让他朝思暮想的美少女程愫愫。
最终,梁山草寇只是洗劫了东平府的官衙,官仓以及一些富商大户,并没有洗劫老百姓。十石粮食还是凑齐了,只不过更多的是用金银财宝充数,用宝钞购买。
双枪将董平很郁闷地加入了梁山,花荣大破东平府有功来,宋江也不好针对他,可以说短时间这个小李广不会有什么危险。
程愫愫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跟着刘正龙去京城,她要告状,控诉双枪将董平的罪恶,控诉宋江等人的暴行。
程愫愫告状,是刘正龙的整个计划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有机会拿到兵权,有机会评定梁山之乱。
之前,刘正龙是不想动梁山的,可是来到东平府之后,为了黎民百姓,天下苍生,他只能尽快的平定叛乱,准备迎战几年后南下的金军。
程愫愫这个几百年都少见的完美少女,在父母被董平杀戮的时候依旧在府上,只不过躲在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她的淡定让刘正龙感到惊讶,这貌似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即便是自己都很难做到,但是这个少女却做到了,足见这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
“刘大人,你为什么不救我的父母呢?”程愫愫这个冰雪聪明的美少女心地善良,十分单纯的她没有看出来这其中的问题,只是为失去父母而感到难过,内心深处把曾经有过一定好感的董平当成杀父仇人,发誓要将其千刀万剐。
“我只是文官,面对穷凶极恶的董平,你说最佳选择是什么?”
“谢谢你刘大人,我会报答你的,但不是现在,等为父母报仇之后,等我手刃仇人之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刘正龙义正言辞地说道:“能救你的只有朝廷,只有官军才能够剿灭叛匪,才能够抓捕董平这个混蛋,但是,这里发生的事情,一定要通过你来告诉朝廷。记住,这中间,没有本官什么事,要不然这件事情会相当的麻烦。”
“知道了。”程愫愫毕竟出身官宦世家,冰雪聪明的她明白为什么刘大人不愿意牵涉到其中,这也能理解,不管怎么说像这种太守被灭门的答案,在京城都会引发轩然大波,强大的文官集团一定会发动起来,到时候形成鼎沸之势,就连官家都必须屈服于文官集团,进而对梁山草寇进行歼灭。
程愫愫这个单纯的美少女怎么在知道如何告状,基本上是刘正龙手把手的教她,这一次的告状,和高俅的兵败同时出现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
第117章 君前奏对
美女爱英雄,不知道为什么,一路上,梁红雨不断地向程愫愫讲刘正龙的丰功伟绩,好像这个男人是战无不胜的战神。只不过,这个大美女一直在强调刘正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并没有讲这个男人多能打,要不然就是自相矛盾,拆刘正龙的台了。
刘正龙和花弄影在一辆车上,并不知道梁红雨在吹捧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吹捧,会给程愫愫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到了京城之后,当天晚上,潘辉就来邀请刘正龙去潘府,显然潘旭是有重要的事情想和这个宝贝女婿商量,所以才派侄子过来的。
刘正龙也挺喜欢这个潘辉的,年纪不大,书读的非常好,在世家子弟之中绝对是翘楚。在太学之中也是名列前茅,据说已经有相关的关扑店下注这小子考中状元的赔率了。
夜宴,这次的夜宴就显得冷清多了,只有潘旭,潘景,潘礼三兄弟在,其他小字辈都没有出现在酒席宴上。
刘正龙早早的就把礼物给长辈们准备好了,虽然这三位什么都不缺,但是依旧很高兴,至于女眷们的礼物就更加丰盛了。
都是一家人,客套话说完之后,就很快步入正题了。首先发言的是刘正龙的老丈人潘旭,他放下酒杯后说道:“贤婿,你在京兆府玩那一处遇刺,可是吓出老夫一身冷汗。”
“大哥,阿龙不是很快就有飞鸽传书么?要不是借这个机会,又怎么好和曹家决裂呢?”说话的是潘潘景,现在他已经在这次站队之中得到了甜头。
百年来,一直是以曹家为尊,大家早就习惯了,什么资源都是曹家优先享用,再进行分配,没有人觉得不妥。但是潘家突然犯难,造成四大家族决裂,谁也没有想到,曹家的反击那么的软弱无力,更加没有想到高家关键时刻站队潘家,这的确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现在的潘家得到了官家的支持,再加上高家这个强有力的盟友,所以压根就不把曹家的反击放在眼里,况且曹家现在是青黄不接,的确没有能够站出来搅动风云的人物,这点远不如潘家。一啊百多年来,潘家此时是最为强大的时候,先不说潘旭四兄弟正值壮年,下一代潘峰,潘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更关键是刘正龙这个女婿可以说年轻一代最为耀眼的明星,这是曹家万万比不过的。
刘正龙笑着说道:“岳父大人,还有两位叔父,请问你们是在那件事情上和曹家决裂,狠狠扇曹家一个耳光,让曹家反驳不起来呢?”
潘礼笑着说道:“阿龙,这件事情还是我来说吧,荣德帝姬赵金奴本来是要许配给曹家的小少爷曹晟的,曹家也做足了准备,当初官家也是这个意思,可是已故惠恭王皇后的弟弟右卫上将军王显德和曹家发生矛盾,关键时刻,我们出手为王显德挽回了颜面。后来王显德的促成下,官家已经决定把荣德帝姬下嫁给我儿子曹怀羽。”
切,这样操作也可以,这潘家做事太不地道了,这官家也太随意了,这个王显德也太无耻了。不过这样也好,潘家成功额和曹家切割,那么今后就会在官家的支持下成为功勋世家的领头羊。
事情绝对没有潘礼说的那么简单,不过刘正龙也不想过问那么多,他笑着说道:“这样也好,曹家这么多年也该下来了,下一步就看在幽云十六州收复,还有在对西夏之战中,潘家如何真正的成为功勋世家的领头羊了。接下来不是曹家有没有实力反击潘家,而是曹家如何自保的问题了。百年功勋世家的问题都很多,随便抛出来一个,只要是官家授意打压,曹家就扛不住。”
“是呀,所以才想听一下,你对西夏是什么规划的,官家这次召唤你来又是为什么。”潘旭毕竟是潘家的家主,考虑事情更加全面,他知道曹家的底蕴远远超过潘家,今后还要小心应付,避免出现差池。
刘正龙想了想之后说道:“很显然,官家会把童贯抽调到河北路去收复幽云十六州,把我留在西夏。官家主要是想听一下我的思路,看我能不能独当一面。”
“哦,这样也好,毕竟童贯根深蒂固了,官家悬着他无可厚非。”潘景还是有点不自信,觉得打仗童贯还靠谱。
刘正龙摇摇头说道:“我这次来,只要是想要阻止童贯带兵求河北的。要知道辽国疆域辽阔数千里,兵甲两百万之巨,岂是西夏可以比拟的。童贯带兵北伐必败无疑,因为禁军的战斗力如何,你们应该比我清楚。”
禁军腐朽不堪在外界早就不是秘密,功勋世家更加是造成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潘家三兄弟,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可是,当初,你是支持官家北伐的,也是以收复幽云十六州赢得官家青睐,让我们潘家和曹家决裂的,可是现在怎么口气变成北伐必败呢?”潘旭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在他看来刘正龙就是政治投机分子,压根就没有一点立场和原则。
“北伐,我要的是我亲自率军北伐,而不是童贯老贼北伐。你真以为童贯在西线打的多漂亮,那是用金山银山堆积出来的,是无数西军将士的性命换来的。没错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西军斩杀西夏军一万,就至少要付出两万甚至三万的代价。在你们看来童贯是战功累累,但是在我看来,那就是一个屠夫,是一个把大宋经济拖垮的废物。”
说到这里,刘正龙有点激动,把手中的酒杯都捏碎了。他平静了一下心情之后接着说道:“童贯那种战略方针,对付西夏还算有效,步步为营,夺下一点土地就建军寨,来一点点的压缩西夏的战略纵深。可是面对辽国,疆域数千里,兵甲两百万,能打赢么,必败无疑。”
是那个道理,可是说出来,众人心理还是难以接受的。
潘景沉默片刻后说道:“阿龙,你说的没错,可资历,年龄,官职都不允许你带对出征,这点你是很清楚的,官家绝对不会允许你去收复幽云十六州,最终一定选择童贯。”
“我知道,所以才想请二叔帮忙的。”
“帮忙,我能帮你什么忙?”潘景没有想到刘正龙找自己帮忙,他苦笑着说道:“虽然我是同知枢密院事,但要是让我去说服官家让你出征幽云十六州,那你就太高看你二叔了。”
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也明白这不是潘景可以左右的。
刘正龙笑着说道:“只需要方腊在江南再肆虐点,王庆在淮西整出点大动作,童贯就会代表出征,我有办法让他深陷泥潭之中,抽不出身。而我会用五年的时间顺离的解决西夏问题,级别也会上去,有足够的资本去收复幽云十六州。如果不出我预料的话,高太尉出征梁山,很快就会大败而归,而我就是下一任主帅。”
高俅率领十万大军,如果败给一群毛贼,那将成为大宋朝百年来最大的笑话,众人都不敢想,也不愿意去想。不过,只要高俅兵败,那么潘家乐意联手高家把刘正龙推上去。
在潘家谈了很多,刘正龙的中心思想就是国战即国运,对付西夏靠的是大宋强大的国力,而非军队的撕杀。
第三天,官家在龙德殿召见了刘正龙。
官家赵佶打量了刘正龙许久之后说道:“才数月未见,你黑了很多,也瘦了,看来在西线作战很辛苦。朔方之战,打得漂亮,你指挥得当,让朕很欣慰。你对柔狼山惨败是怎么看的,西军是不是面对西夏骑兵真的是如此不堪一击,今后我宋军遭遇西夏铁鹞子是不是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官家等于是一下子问了好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很深的意思,这点让刘正龙不得不小心应对,他沉思了片刻之后小心翼翼地说道:“柔狼山惨败,表面上看是铁鹞子对西军的碾压造成的惨败,实际上是曲泽武能昏聩造成的。”
“噢,何以见得,说出来让朕听听。”身为大宋的国君,宋徽宗赵佶最不爱听的就是西夏或者辽国对大宋军队的碾压,这事关国体,关系到皇家颜面,他也不爱听因为西夏有铁鹞子,所以宋军就会溃不成军。
刘正龙不紧不慢地说道:“柔狼山之败原因有四点,第一点,主帅曲泽听信虚假情报,贸然出击,放弃了坚固的堡垒去和西夏骑兵正面交战,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当时的地势是西夏骑兵所处的位置比较高,而且也顺风,骑兵冲击起来速度很快,西军难以抵挡。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西军处于低位,伊阿克斯就注定吃亏。第三点,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西军有三万,西夏只出动三千铁鹞子,可以说十比一,如果指挥得当,即便是地理不利于我军,依旧可以一战,而曲泽这个混蛋,竟然率先逃走。主帅都逃走了,士兵怎么会不跑,兵败如山倒,这次的兵败主要是曲泽这个主帅无能。第四发现战败已成定局,就应该有勇士断腕的勇气,放弃那三万士兵,而去坚守军寨,而不是把西夏骑兵引到军寨之中,造成军寨内三万大军被屠杀,这一战整整损失六万大军都是曲泽的武能。”
还是刘正龙了解宋徽宗赵佶,他的一番长篇阔论,说实话没有什么营养,但是正好说在官家心里。在赵佶看来,宋朝的军队是很强大的,只要是指挥得当就可以打败西夏,打败辽国。柔狼山之战,兵败正如刘正龙所说是曲泽的错,和铁鹞子碾压步兵无关。
“如果,你指挥作战,对手是西夏晋王李察哥,你来镇守柔狼山,依旧是六万步兵,对手依旧是三千铁鹞子,你如何打得赢。”
“启禀陛下,您的这个假设不成立。”
“噢,那是为什么呀!”
“因为,只要是臣在柔狼山,李察哥绝对不敢带着三千铁鹞子来进犯,至少还需要一万骑兵。”
刘正龙脸上有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这点让宋徽宗赵佶很欣赏,他笑着说道:“好,好,就按你说的。你手上六万大军,李察哥是一万骑兵外加三千铁鹞子。记住,朕问的不是如何守住柔狼山,而是如何杀退西夏骑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