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矛盾帝派,后派之争,这是西夏独特的奇葩存在,从来就没有消除过,只是形势不一样罢啦!西夏崇宗李乾顺为首的皇族占据政权的最高端,但是皇后耶律南仙有背后辽国的支持,在朝中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帝后两派之争,说白了就是西夏自主和依附辽国之争。西夏第四个矛盾就是军权之争,晋王李察哥和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礼为了争夺军队主导权也争斗了许多年。只要是我们能够挑起这四个矛盾其中一个矛盾激化,那么西夏就会引发内乱。”
这些东西其实枢密院有过上报,只是枢密院一直在轻描淡写,宋徽宗赵佶也没有重视过,今天听刘正龙这么一说,也是那么回事,的确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西夏内乱不止的话,那么西线战役就不用打那么苦了。
心情大好的宋徽宗赵佶赐座,并且还安排刘正龙留在宫中吃午膳,意思很明确要让这个天子门生把四点全部说出来,毕竟西夏内部的四大矛盾只是最不起眼的一点。
得到首肯的刘正龙就没有了先前的紧张,他就不紧不慢地抛出了国战理论,从西夏立国开始把西夏和大宋之间的战争和议和的转换说了一边,这一说就是一个多时辰,西夏战斗力彪悍,很多时候都占据上风,但是国立匮乏支撑不了长期作战,最后无奈提出议和,也无力进军大宋州县,最多是掠夺人口,掠夺财富。多年的战争,西夏的贵族富裕了,可是西夏却始终国力匮乏,无法城受大宋关闭榷场的后果,所以两国之间争战只是手段,和平才是主题。
最后刘正龙在国战理论上说道:“由于辽国的存在,百年来我军始终不能在和西夏交战的时候取得决定性胜利,可是现在辽国内乱不止,还要面对日益强大的金国,已经无暇西顾,只要是我们依靠国力之战,一定会彻底拖垮西夏,虽然不至于将其灭国,但最起码能将其压制到一个无法威胁我朝的地步,成为大宋附庸国。”
“能做么?”说实话,宋徽宗最感兴趣得的就是这个部分,他其实不太喜欢西线连年征战,劳民伤财。
“能,只不过,不能急于求成,弟子有详细的计划书,请陛下过目。”
刘正龙是做足了准备,要不然仅仅凭借这次的殿试,又怎么能够提升成正六品的,要知道大宋朝是低职实权,正六品如果官家重视的话,可以取得很大的实权。
宋徽宗把刘正龙的奏折看了三遍,足足耗了半个时辰,肚子咕噜噜直叫的他笑着说道:“边吃边聊吧,你说的这个西夏五年之战需要消耗一千万贯,这笔钱朝廷是出不起的,而且政事堂也不会批准,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话,你的国战策如何实现?”
“一千万贯,不用朝廷出一分钱,弟子来完成,只是商业运作,需要朝廷的特许首肯,具体的,弟子有策论。”刘正龙对于金钱的筹集,方法实在是太多了,压根就没有当回事,可是为了不被朝廷,官家质疑,还是提出来了要占据开矿权,制钱权,海外贸易权,以及免税权。
一千万贯不需要朝廷出,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激起千层浪,宋徽宗赵佶被刺激了,号称东南王的朱勔在江南横征暴敛,最终也不过三百万贯而已,现在自己这个天子门生把一千万贯说的好像一千贯那么轻松,如果他能给自己再弄来一千万贯呢?
人的欲望之门一旦打开了那是绝对不能轻易关闭的,宋徽宗赵佶看刘正龙的眼神都不一样了,看得这个家伙心理发毛。幸亏知道这个艺术天子没有龙阳之癖,要不然还不罢刘正龙郁闷死。
刘正龙何等聪明,顿时就明白了官家是什么意思,为了大宋江山,为了亿万生灵,当然也为了自己的前程,他咬咬牙说道:“弟子会在五年内筹集两千万贯,先入内库,然后再用于西线对西夏作战。”
孺子可教也,宋徽宗就是喜欢刘正龙的绝顶聪明,既然这个弟子这么上道,自己这个做老师的也不能太吝啬了,可是赏赐什么呢?金银珠宝,人家也不喜欢,官职的话,从六品已经是绝无仅有了,最多提升一级到正六品,这还需要说服政事堂,至于许配公主下嫁,那这个学生还不够格。
最后,宋徽宗还是里出来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官职定在六品就不改了,但是权利可以放大,而且是那种特事特办的特权,专门为这个家伙设定一个衙门,一个职务,权限进行限定,当刘正龙离开这个部门之后,那就直接裁撤。
打定主意之后,宋徽宗赵佶笑着说道:“看来,传说中朕的这个天子门生是个散财童子,看来所言非虚。今天你算是通过了朕亲自主持的殿试,下一步就准备参加金明池御宴吧。朕册封你为正六品朝奉郎,昭宣使,熙河路,秦凤路,永兴军路三路防御使,知兴庆府事。”
官名很长,但是很多都是虚的,表面上是三路防御使,可并没有节制三路的权利,也没有具体的职务,但是可以参与三路的行政,司发,财政,军务。兴庆府压根是人家西夏的皇城,那里需要一个大宋的知府。虽然没有节制三路的权利,但是最终任命的权限规划上,加上了一句对西夏事务诸事皆是权宜行事,不许报政事堂。这句话就看怎么解读了,如果说官家允许的话,那就是代表官家行事,甚至跳过了政事堂,相反官家不允许的话,只是一句空话。
在大宋朝防御使基本上都是武官的寄禄官,并无实职,也无实权,但是在刘正龙这里显然不是,关键是在对西夏的事务处理上,对于熙河路,秦凤路,永兴军路是有节制之权,这点的解读就很重要,就看官家是什么态度了。
这里面的条条框框太拗口了,不是刘正龙一个现代人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官家赐给自己天子剑,可以理解成代天子巡牧西北,只要是自己合理运用规则,在西军之中完全不用担心会被童贯压制。
最终的任命之中,并没有卸任杭州通判,说白了西夏这边的事务一旦结束,刘正龙还要去杭州赴任,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职务会不会有变化。现在已经是知兴庆府事了,到时候做杭州通判是不是合适,这个问题没有人考虑。
………………………………
第76章 各取所需
香饽饽,此时此刻,在京城权贵圈里面刘正龙这个天子门生就成了香饽饽,虽然说殿试已经结束,三甲已经出炉,但是真正让豪门权贵想要抢婿的却是这个单独被官家钦点殿试的天子门生。
朝中无秘密,刘正龙这个正六品的新科进士,可以说大宋朝首例,再加上适龄未婚,怎么会不受到追捧呢?
在潘府内,家主潘旭,二房的潘景,三房的潘礼以及太太们齐聚一堂,主题思想只有一个如何抢婿,由于潘峰和潘岳是刘正龙的朋友,因此也加入到了这次潘家的家庭会议之中,
为了这次会议,潘景这个正在江南作战的副帅都跑回来了,大宋朝向来是文官或者宦官任主帅,最近江南几乎休战,要不然潘旭这个副帅也不可能跑回来。
身为家主的潘旭见大家都到齐了,他就开口说道:“今年殿试已经结束,第一轮的抢婿也基本告一段落,当然了金明池御宴之后,还会有抢婿,对于我们潘家来说,也只有一个人有意义,其他的意义不大,甚至说没有意义。毕竟状元王昂39岁早就成家立业,榜眼是恽王殿下,所以我们潘家是否要抢婿,我想知道一下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大家都心知肚明,第一次刘正龙来潘家做客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可那个时候,一切还不明朗,谁有愿意下注呢?
最纠结的要属右卫将军潘景了,他最开始是瞧不起刘正龙的,可是为了江南的事情就主动把潘家最美的嫡女潘锦许了出去,可是年龄最大的潘韵才最适合出嫁,只不过那是潘旭的女儿,这个右卫将军怎么会心甘情愿呢?
潘礼倒是无所谓,自己最大的嫡女才十二,压根谈不上这次的抢婿,也不用放在心上。
潘景的夫人,郡公夫人高氏早就相中了刘正龙,她生怕别人和自己抢,于是就率先说道:“我家大姑娘潘韵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可以许配给刘正龙,咱们潘家和他是有交情的,况且迎娶潘韵,算是他高攀了,不需要抢婿,只要让潘峰请他过来做客就可以了。”
“大嫂,话不能这样说,我女儿潘锦也十七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是到了年龄就就可以的。我大嫂说了,曹家已经做好抢婿的准备,另外好像其他几家也都有动静吧,就连燕王府也有动静,怎么会来府上做客就可以解决问题呢?”潘景的夫人高氏一直和嫂子不对付,牵涉到女儿幸福的时候,她又怎么会退让呢?
“老三,你说几句吧。”潘旭不想和二房闹得太僵,想看看什么办法化解这场原本就不应该有的争执。
潘礼原本不打算说话的,可是大哥追问又不好意思拒绝,这个家伙只好硬着头皮说道:“这个刘正龙绝非池中之物,现在真的找不到什么东西能够让他心动,你说仕途吧,这个家伙晋升的通道已经打开了,只要是按部就班朝前走,那进入政事堂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也帮助不了什么。要是说金钱,那就更加不用提了,这个家伙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因此,抢亲这一套在刘正龙身上压根就不适用。我们显然不能用抢婿这一招,还是从潘峰,潘岳这边着手吧,毕竟他们是朋友,应该知道怎么合适。”
踢皮球能够踢到潘礼这份上也算是很了不起了,潘峰暗暗叫苦,没有想到三叔把皮球踢了过来,这个家伙沉思了许久后说道:“刘正龙这个家伙比较好色,妹妹们嫁过去,恐怕不会幸福。”
“打住,你们男人那个不是三妻四妾,不好色还叫男人么?”高夫人瞪了儿子一眼,她不紧不慢地说道:“刘正龙还没有结婚,潘家的姑娘嫁过去就是正妻,不管他今后再有多少女人也不会改变,因此,只要我们潘家拿出最大的诚意,不管谁嫁过去都会幸福的。”
潘岳眼见长辈们要为了刘正龙吵起来,于是就插嘴道:“刘正龙并非什么都不缺。他缺少的是底蕴,是人脉,是人才,他缺少的正是我们潘家具备的,他想要封侯拜相,这些都应该具备的资本,可以说刘正龙一样都没有,但是我们潘家可以给他,关键是看他喜欢我那个妹妹才是核心,而不是强行把那个妹妹许配给他。”
是呀,现在的刘正龙就是个暴发户,还缺少豪门的底蕴,想要成为豪门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时此刻潘旭就镇定多了,他笑着说道:“既然这样的话,这件事情就交给阿峰,阿岳你们两个办好了,尽量介绍刘正龙和你们的几个妹妹认识,最好能搞个游园什么的。另外过几天家宴的时候,请他也来参加吧。”
刘正龙最近压力也很大,两千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即便是把朝廷的左藏库加上内库捆在一起,都很难凑齐这个数。现在对于这个家伙来说,是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可是大宋一直处于钱荒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已经存在很久了。很多有钱人把黄金,白银都藏在家中,不愿意在市面上流通,甚至铜钱也在流通中出现短缺。一句话财富值多少钱只是市价而已,未必能够真心成交。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从朱勔哪里强取豪夺过来价值七百万贯的金银珠宝,名人字画等,可是真正的拿到市面上换钱的话,连三百万都不见得弄到手。倒不是金银财宝贬值了,而是钱荒实在是太严重了。
躺在床上的刘正龙显得心事重重,也难怪有心事,再过几天就是金明池御宴了,自己这里关于如何筹集两千万贯还没有一点眉目。倒不是没有穿越重生的红利,去制造不属于大宋朝的物品,关键是缺少帮手,,杨志,穆弘等人打打杀杀还行,可是想要让这群家伙帮助自己赚钱,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梁红雨似乎看出来了刘正龙有心事,她轻声地说道:“是不是在为正妻的事情犯愁,放心吧,我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绝对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丫头胡说什么呢?”刘正龙把梁红雨这个大美女抱在怀里之后,就不紧不慢地把和官家的对话说了出来,最后他很郁闷地说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有五年为朝廷创造两千万贯的能力,可是很多事情是需要有人去做的,总不能每件事情都要我亲力亲为吧!比如打通和日本的贸易,一旦打通了,那么每年一两百万贯纯收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加上和高丽以及南海诸国贸易,一年纯收入绝对会达到三百万以上。可是,我手上没有合适的人选,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五年两千万,这除去刘正龙之外,恐怕整个大宋朝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人敢这么说。要知道君前无戏言,一旦被认定欺君,那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梁红雨就喜欢刘正龙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她听完之后说道:“别的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好的人才可以推荐给你,可是海外贸易这块,我父亲,哥哥都可以的,毕竟都是一家人,他们办事,你可以尽管放心。我父亲统领水军多年,打仗或许不是个好的指挥官,但是搞海外贸易,绝对是一个好手。”
看来女人多了也有好处,便宜老丈人,大舅哥关键时刻还是可以顶上去的。心中的困惑解开了,刘正龙心情大好,这个家伙一翻身就把大美女梁红雨压在身下,这个家伙粗鲁地撕扯着美女的衣服。
“别,别,大白天的,被人撞见多难为情,你要想要,到晚上好么?”
“不好,老子现在就想要。”
很快,不要就变成了不要停。
大宋只在泉州,广州设立了船舶市,主官是从六品的船舶使,隶属于三司衙门。现在主要针对的是日本,高丽贸易,如果再从泉州或者广州出海就不便利了。刚开始,刘正龙盯在了山东的港口上,后来他放弃了这个貌似荒唐的决定。
先不说五年后,山东会被金军占领,就说现在以梁山晁盖为首的大大小小几十股贼匪,实在山东设立船舶市就有很大的麻烦。到最后,刘正龙决定放在苏州,隶属于苏州应奉局,当然了苏州距离出海口还有一段的距离,这里只是设立管理机构,是否靠近出海口并非那么不可或缺。
刘正龙的意思是把梁烈这个便宜老丈人送到苏州应奉局,而梁鸿和潘家子弟,以及柳家子弟一起下海去淘金。
就在刘正龙盘算着如何向潘峰提起的时候,这个家伙陪着潘岳就过来了。
刘正龙听到潘峰邀请自己到潘家做客的时候,头都大了,就是用脚趾头去想,有能搞清楚此时此刻去潘家有什么事情,可是知道又能怎么样,这件事情压根就躲不开。
也罢,既然想要站在最高峰来睥睨江山,挥斥方遒,那就注定有人要当垫脚石,既然潘家这么乐意做绊脚石,那腾飞就从潘家的家宴开始吧。
………………………………
第77章 河东狮吼柳如烟
刘正龙很无奈地对潘峰说道:“希望潘家的家宴不是鸿门宴,说实话你的妹妹们,我压根一个都不认识,如果贸然结婚的话不太好吧!”
潘峰也很无奈地说道:“只要你决定和潘家联姻,那么你就尽快和我那五个妹妹接触吧,总有一个和你情投意合的。不管是长房还是二房,只要是你喜欢上那个妹妹,都是我们整个潘家的女婿。”
潘峰的意思很明确,只是潘家需要刘正龙这个女婿,至于谁嫁过来都无所谓,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