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候头号智囊又不在身边,他还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如果说完颜宗干等人质问这件事情的话,完颜吴乞买还能想好如何解释。可是,对方雅压根没有质问的意思,好像整件事情都不存在似的,这就让他有劲使不出来,任由流言漫天飞,一时间各种阴谋论都蹦出来了。
阴谋论,在各个时代都存在,尤其是在权力之争的时候,那阴谋论会漫天飞,什么样的谎言都能够编排处理,而且是越描越黑,明明是被攻击,可在实力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连反击都成为了奢望,只能任由对方攻击。
阴谋论之下,很多隐藏的势力就逐一暴漏了出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金国皇帝位完颜吴乞买才真正的理解到当初兄长隐藏的实力是多么恐怖。
完颜宗干的进攻是铺天盖地,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关系都用上看。可是完颜希尹等人的攻击更加是有理有据,让完颜吴乞买不敢正面回应。
这个时候,最需要韩烈的时候,这个家伙却在宋国京城汴梁,这就让完颜吴乞买十分的憋屈。不过,现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个金国皇帝最终答应完颜宗干,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列入皇储考察对象。
对于完颜宗干来说,这一步已经是很重要了,只要是完颜亶和完颜宗磬处于同一级别,那么一切都好不一定,最终还是要看谁更加有实力,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厉害,就看下一步怎么走了。
完颜宗干等人知道,走出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怀疑,毕竟现在完颜吴乞买是皇帝,掌控整个大金国,很多事情,不是说权臣就可以忤逆皇帝意思的,毕竟再扮金国至高无上的是皇帝陛下,而不是权臣。
在做出妥协之后,完颜吴乞买就给前线作战的完颜宗磬发了一份密诏,那就是让这个蒲里虎大王要不惜任何代价拿下宋国,证明他才是大金皇储的第一人选。
朝堂上的斗争,向来都文斗,很少出现流血牺牲事件,但杀伤力是巨大的。一旦都成牵涉到了军队,那么血流成河,浮尸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迈出第一步,完颜亶很高兴,他相信在师父的策划下,在父亲完颜宗干的运作下,一切都不是问题,一定可以顺利成为皇储的。
韩立知道完颜亶找自己所为何事,他就笑着对这个少年说:“你这个时候不应该来找我的,要知道现在的你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一不下心就会被打入地狱,再也没有机会翻身。”
“师父,没有那么夸张吧。”
韩立知道完颜亶毕竟还是个少年,肯定很多事情还不明白,于是就说道:“把你列入考察对象,也就预示着把你推向前台,那么你就成众矢之的,一旦有点小错误就会被无限放大。而且一旦被取消了资格之后,就是太祖有爷重生也救不了你。在金国只有实力最强大,为王最高的人才能够最终稳定成功。现在大金国最有实力的是天子,现在看起来你是列入考察对象,实际上也把你列入了必须打压的对象,除非这期间你只能展现出来自己最有实力的一面,绝对不能有任何把柄被人抓住。记住,不出错,是成功的前提。”
面对师父韩立的指责,完颜亶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不过心中并不服气,希望有时间证明自己才是最有实力问鼎的。
韩立要的不是完颜亶服气,而是要把这个家伙不内心那股诡谲,阴狠劲逼出来,让这个家伙自掘大金国坟墓,自取灭亡。金国的亡过应该是从完颜亶开始。因为这个家伙当皇帝之后,身上的劣根会全面的爆发,充当金国掘墓人的角色。
完颜亶还是一个少年,不可能驰骋沙场,也不可能在庙堂之上挥斥方遒。可正因为是少年,倒是有一个很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出入权贵之家就像串门一样,本来就是少年王的他很受欢迎,之前纯粹是玩耍,现在则增加了拉拢的使命。
实力打脸,完颜亶要用实力打脸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让这个老东西知道,皇位是自己的,不管完颜宗磬多么努力,最终皇位都必须传给自己。
拉拢,位高权重的完颜宗干不敢明目张胆去做,毕竟那样会犯了陛下的忌讳,至于完颜宗弼常年征战在外,更加无法去拉拢文武百官。可是,完颜亶这个少年是可以的,只不过走的路线有点偏而已,各家的世子,夫人们都是拉拢得到对象。。
师从韩立的完颜亶或许和那些老狐狸比较起来很稚嫩,但是在少年之中,在贵妇名媛之中,那他还是神话一样的存在,身份贵重,长相俊美,才华横溢,口若悬河,机智过人这些都使得这个家伙影响力巨大。
权贵们本身就不太认可曾经被汉军俘获的完颜宗磬,自不过是迫于皇帝陛下的压力,不敢和太祖一系走的太近。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拐点
可是,完颜亶出入府邸,权贵们并不阻拦,而且乐意儿子,女儿,夫人和这个少年来往。甚至有人在想如果完颜亶登基了,自己的儿子一定会被重用,说不定自己的女儿会被召进宫,这种情况下天平在逐渐的朝完颜亶倾斜。
金国的局势异常严峻起来,而汉国的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虽然大汉天子早就知道这一年金国都元帅完颜斜也会死去,可是依旧无法估量这个金国传奇人物死在战场上会给三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大汉天子刘正龙安逸日子过了有一段时间了,这些日子里,后宫更加庞大,又多了是个皇子,七个公主,但是平静的日子因为完颜斜也的战死为发生变化,可以说好日子要到头了,三国杀局面到了最后血战的阶段。
开战,很显然时间比之前要提前很多,这出乎了刘正龙的预料,原本以为最后和金国的决战会坚持到完颜亶登基之后开打,以自持续到完颜亮登基而结束,可是现在不提前准备都不行了,不能任由宋金大战按照现在的节奏进行下去,那样的话中原地区被破坏就太严重了。
神龙四年,八月十五,中秋国宴上,大汉天子和资政堂,铁血堂以及紫薇阁阁老以及重臣在一起把酒言欢,在座的都是老狐狸,当然明白这一次陛下想要做什么了,那就是开战,既然是大战来临,这些老狐狸都做足了准备,知道应该说什么。
大汉天子刘正龙端起酒杯说道:“今天大家喝的酒是朕亲自酿造的,朕还没有命名,这个机会就交给诸位了,来朕敬大家三杯。”
“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在场的老狐狸都知道今天喝的酒将会成为大汉的国酒,按照历朝历代额规矩应该是陛下赐名才对,今天天子把这个机会交给大家,谁能拔得头筹,将是一件天大的荣光,未来子孙后代都会以此为骄傲。
年纪最长的老爷子王即出任大汉立法会议长,老爷子也是文化水准最高的一个了,他当仁不让地说道:“此酒乃陛下亲自酿制,老臣提议取名为万年,意思是我大汉万年。”
老爷子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誉,只不过这不代表别人没有意见,毕竟这么荣光的机会百年不遇,谁也不愿意就这样错过。
大学士宇文虚中说道:“臣以为,这酒应该叫御龙液,让天下人都知道此酒乃陛下所酿。”
老帅折可求放下酒杯说道:“应该叫一统江山,寓意大汉将一统天下。”
文臣武将关于酒名争论了很久,大汉天子笑而不答,他就是想要给群臣这样一个相对放松的机会。毕竟三家分别代表行政权,军权,立法权经常会争吵不休,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放松一下。
最先安静下来的是大学士潘旭,他很快就发现了陛下的真实意图,于是就开口道:“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此酒应该恩泽万民,让万国来朝的时候,都能够知道陛下是多么爱民如子,让每一个喝酒之人都能够体味粮食来之不易,农业才是立国之本。此酒应该取名为福酒,福佑我大汉,福佑我万民。”
“好一个福佑万民,来我们为天下黎民苍生共饮此酒。”刘正龙在众人饮酒之后接着说道:“此酒今后皇家专卖,所产生的利润分为两份,一份奖励农耕,一份资助县学。”
福酒,既然是陛下亲自酿制的,注定是大汉国的国酒,也是最贵的酒。由皇家专营,利润却只是奖励农耕,资助县学,这是大汉天子的一个态度,那就是农业为本,以民休养生息,不允许官府与民争利。同时资助县学,就是告诉下面的官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更多寒门子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大汉要有所转变了,以军武立国的大汉已经开始着手规划天下一统之后的事情了,看样子陛下是做好了统一天下的准备。
大臣们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众卿家免礼平身,今天并非朝会,大家不用多礼。”
等大臣们重新落座之后,大汉天子刘正龙喊道:“不管是中原地区,还是江南,甚至北方地区,都要成为朕的子民,既然大家都所了要福佑大汉,福佑万民,那朕怎么忍心让天下苍生饱受战火痛苦呢?朕决定神龙五年二月初二御驾亲征,展开对金国的进攻,一统天下。结束三国对峙的局面,或许三年,或许五年,或许朕要倾尽毕生精力,但是不管多么长时间,多么艰辛,朕都要一统天下,福佑万民。众卿家都是大汉重臣,自即日起,全国上下,都要为统一天下之战而努力,所有工作重心都必须放在上面来。自即日起,皇室用度削减七成,打仗打得是钱粮,我们大汉拥有亿万财富,可是粮食不足,因此柳卿家,你要多费心了。”
柳明峻出列后启奏道:“现在大汉的粮食储备足以支撑五十万军队出征两年的,臣一定竭尽所能在开战之初再增加一年的储备。”
“好,完成任务,朕加封你为燕国公,等大汉天下一统,朕封你为北燕郡王。”
“臣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自愿以死谢罪。”
柳明峻感动的泪流满满面,自己是第一个非出身四大家族加封国公之人,也是唯一一个文臣被陛下承诺加封郡王的。要知道大汉铁律非刘姓不为王,加封出去的王基本上都是开疆拓土的武将出任外地藩王,做为文臣是不可能的,可是陛下这次破例,足见陛下是重视统一之战。
古有燕昭王千金买马骨,仅有汉皇王位暖人心。
大汉天子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他笑着说道:“朕在开国之初就立下誓言,非刘姓不为王,大汉境内也不允许有藩王对外存在。但是这个世界很大,很大,要比大汉疆域大很多倍,甚至比盛唐也大出去很多,辽阔的疆域想要朕的心腹重臣去镇守,在大汉朕是天子,在海外你们就是藩王。当年大周朝分封诸侯七十二,最终皇朝寿命八百年。朕也希望大汉可以有八百年的寿命,也希望可以分封七十二路诸侯。大汉以军武立国,武将开疆拓土的机会很多,但是不代表文臣没有机会,你在做天在看。你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任上作出来的功绩,朕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具体的奖惩办法,什么情况下,可以晋升郡公,什么情况下晋升国公,什么情况下晋升郡王,还需要在做诸位拟定章程,朕来批准。”
大战之前动员士气是每一个将军都必须做的事情,现在大汉要征战天下,第一步就是调动重臣们的积极性,只有大唐战车运转起来,才能够横扫天下。
官职不管多高都不能世袭,可是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而且藩国国王是可以世代相传的封地,这无疑是调动了在做每一位重臣的积极性。
重臣们激动的纷纷跪倒谢恩。
大汉天子的话锋一转冷冷地说道:“重赏的背后就是血腥的残酷,自即日起,所有七品以上官员都会列入严格审查范围之内,任何人,只要是有通敌卖国的行径,一旦被认定有罪,诛灭三族。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有罪的只要是主动认罪,既往不咎,如果心存侥幸,诛灭三族的时候,别怪朕心狠手辣。任何人求情,一律处斩,皇后,太子都不例外。”
最后一句话显然是说给四大家族听的,大汉以军武立国,没有杯酒释兵权,但是,一切都是以忠于帝王为前提的,连太子,皇后都可以被处死,那么四大家族如果通敌卖国,依旧有被连根拔起的可能性,这可要比宋朝残酷的多。
尽管连根拔起无一例外让在场重臣感到胆战心惊,但是这些人依旧坚决拥护天子的决定,毕竟大汉是从宋国分裂出来的政权,某种意义上讲大汉天子算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并非天下正统。现在大汉的文武百官和宋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军横扫天下的时候,这些人还安分守己,可是如果大汉灭宋之战,或者大汉在战场上失利的话,说不会有很多人投敌叛国。
统一之战面前,所有事情都要为大战让路,用鲜血来冲洗战旗,让鲜血祭旗。这点重臣们是能够接受的,他们虽然和大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身家性命已经和大汉命运息息相关,为了大汉,他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有可能投敌叛国的,反而是下面的地方官员,他们中间很多人的骨子里依旧以大宋为正统,认为大汉天子是乱臣贼子,在大战来临之际,这些人是很危险的,必须用重典。
中秋国宴之后,重臣们回家之后,各种解读就出来了,报纸上也是各种的争议,这些对于大汉天子来说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皇后潘韵来说,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太子并非皇后所生,这就注定了大汉将来有祸起萧墙之隐患,天子那句皇后,太子都不例外,很明显就是在警告皇亲国戚,不要动这方面的心思,尤其是在敲打四大家族,这里面最最重要的是敲打潘家。要知道,皇后,太子都是出在潘家,可以说一旦后宫发生变故,首当其冲的就是潘家。
每一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心思最重的要属柴金娇了,当时宋军在金国怂恿下突袭云州,那件事情上,陛下已经对柴家十分的不满,只不过一直隐忍不发而已,现在看来,陛下只不过是希望柴家自救。
柴家必须忘记曾经是前朝贵胄,否则注定会走向灭亡。柴金娇的感觉中是陛下要敲打柴家,希望柴家可以安分守己,可是韩烈,柴进能安心么?
大汉在扩军备战的时候,宋军也没有闲着,开始从四面八方抽调厢军前来勤王救驾,在汴梁城之外摆下决一死战的架势。
完颜阇母率领五万大军占领郑州,完颜宗弼率领五万大军占领应天府,一左一右把京城汴梁夹在中间,这就给完颜宗磬进攻汴梁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现在汴梁城的北面,东面,西面已经被金军包围,典型的围三缺一,就是看大宋天子死选择血战到底,还是选择遁逃江南了。
决定大宋,决定汉国,决定金国命运的时刻到来了,这一切都在宋国天子赵构的选择之中。如果宋天子选择血战到底,和汴梁城共存亡的话,那么大汉铁骑就会出云州,直插金国侧翼,来缓解宋国的战争压力,尽而两家联手把金军赶到东北地区。但是反过来,宋天子选择逃亡江南的话,那么大汉铁骑就会封锁长江把金国和宋国割开,尽而在中原地区和金军展开决战,使得南迁的宋国还可以苟延残喘几年。
不管宋国天子赵构如何抉择,第一军团都兵临洛阳,大汉天子刘正龙驾临洛阳,宣布洛阳为大汉东都。
洛阳原本是宋国的西京,宋徽宗的妃子们都被送到了西京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