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权倾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权倾天下-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面的人来的很多,大部分都是码头上苦力,以及附近闲散的人。

    三个铜钱就能吃一大碗油汪汪的面片子,上面浇上的肉汤很足,还能赠送一小碟子精美的咸菜,抵消口中的膻味,下了工之后,坐在这里大汗淋漓的吃上一碗,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要是舍得花钱,打上一小壶酒,就着咸菜,那是一种上等人的生活了,似乎一天的疲惫都会被赶走,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能快速的睡去,对第二天的活计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鼓励。

    有的时候人就是靠一口气在活着,同时心里一定有一个理由继续明天的活计。

    自从吴老二羊肉面开业以来,他们终于有了一个能在心里念想的东西了,不管多么的累,吃上一碗羊肉面之后,就变的生龙活虎起来,晚上回去之后还能给婆娘带一点精美的小菜,顺便把碗里的羊肉搅和在里面,在老婆孩子面前提高男人的威信。

    嘻嘻哈哈的一群人说着荤段子吃完了羊肉面,摸了一把嘴,扔下一把铜钱,兴高采烈的走了,今天给的有些多,不过在他们看来,这饭值得就是这么多钱,主人家平日里对它们都很照顾,多给一些也是应该的。

    将心比心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总是怀着一颗防人的心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什么都做不成。

    他们之间做生意从来都是口头形成的,人家讲求的是信诺,不信纸,如果做一件事情,连一张纸都不如的话,这个人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就废了,不是去做了强盗被官兵绞杀,就是自己走投无路之下,活活的饿死了。

    这是这个时代的准入法则,也是生存的基本原则,吴熙打算把这个规矩信奉到底,为自己在这个时代打下一个好名声,往后做起事来自然顺风顺水。

    本书由,请记住我们网址看最新更新就到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平安钱

    吴老二羊肉面自从开业以来,生意就好的不得了,这多少会引来别人的眼红,当然麻烦事也会自己找上门来。

    最麻烦的还要四数斧头帮分舵的平安钱。

    来收平安钱的是周围有名的赖皮,叫狗剩。

    仗着自己有斧头帮撑腰,胡作非为,为祸乡邻,众人都是小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吴老二羊肉面的生意好的不得了,于是狗剩就把主意打到了店铺上。

    这个人好吃懒做,还喜欢出入风月场所,大手大脚的花钱,甚至整天就连在赌场酒肆彻夜不归。

    花钱如流水的直接后果就是没有钱,多年来压榨乡民让他有了自己的来钱之道,众人苦不堪言。

    主意既然都打上了,那么吴熙就算是想要躲开都不行了,人家说了,就算是现在不开了,都要把以前开店的平安钱交上来,一个月一贯的平安钱,一分都不能少。

    总共是两个月的钱,也就是两贯钱。

    吴熙是后世来的人,比他狠的人见过很多,还从来没有他把要钱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的。

    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吴熙本来想把这钱给他的,但是临到交钱的日子,他又把钱变成了三贯。

    这就有些不讲道理道理了,还说昨天晚上在赌场里输了个干净,还欠了人家不少的钱,需要在这里补上。

    吴熙听完之后,就把钱全部给了他,说道“钱是好东西,没有人不喜欢的,但是钱怎么来的,他也会怎么走的,这话一点都不假,只有自己努力赚到的钱,那才是实实在在的钱。”

    狗剩一听不高兴了,手里提着钱,转身恶狠狠的瞪着瘦小的吴熙怒道“怎么?给点钱不高兴了?你也不打听一下我是谁,东水门这一带一直是老子照着的,从来都没有出现鸡鸣狗盗之事,要是你觉得这钱你出的亏了,完全可以要回去,老子一分钱也不会拿走,至于你这个店能不能继续再开在这里,那我就不能保证了。”

    狗剩说完之后,把钱袋子平举在空中,方向对着吴熙,意思是说,他随便就可以拿回去。

    这就是裸的威胁了。

    要是吴熙今天不把钱让他带走,明天的饭里一定会吃出来一些苍蝇昆虫之类的东西。

    吴熙不想毁掉自己的心血,只好摆摆手让他拿着钱赶紧走,潜台词就是,如果你再不走的话,害怕他忍不住过来揍他一顿。

    狗剩要得是钱,很少打打杀杀,既然主人家同意了,那么他们之间就达成了一个保护的关系,不管是谁,只要在吴老二羊肉面店里闹事,狗剩都会出面解决的。

    吴熙不差这三贯钱,相反他很乐意给人家一些平安钱来让自己的店面没有人来骚扰。

    他就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生意,怎么就那么难?

    既然官府出面都解决不了的事情,那么说明官府在这里面一定也有不少的分红。

    开封县的县丞魏禀一定脱不了干系说不定他就是斧头帮在开封的护佑者。

    大宋不仅高能产出强盗山贼,帮派更是泛滥到了极致,就拿开封来说,几乎每三条街道就会有一个帮派,或者是一个帮派的分舵再驻扎,老百姓平时不仅要养着官家,还要把这些以好汉自居的人都要一并养了,可想而知平时的生活过得有多么凄惨了。

    张择端现在正在赵佶的国画院里完成他的清明上河图,据说已经有了蓝本,基础思想也已经拟定,择日就要开始动笔了,还放出话来,他的这幅画只要做出来,就一定会是一个大制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制作。

    的确,人家有这个资本说这样的话,事实证明这句话说的没有一点夸大的成分。

    可是真实性就有点让人怀疑了。

    吴熙来到东京之后,从来都没有在现实中感受到画里的那些和谐,相反处处掣肘的生活,让他对东京是否真的那样繁华,有了一个怀疑的态度。

    吴熙这就准备去国画院见见张择端,想和他聊一聊这幅画自己的一些想法。

    等到他回来的时候,那些损失的钱,应该会出现在自己的桌案上,说不定还会多上一些。

    这些都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情,他刚走出面馆的时候,正好看见雷豹跟了上去。

    雷豹以前是捕快出身,对跟踪人自然有他的一套,并且最恨人家不劳而获了,所以对狗剩的命运,吴熙很不看好他能继续留在东京城里作威作福了。

    狗剩能不能在东京城里继续他的生活吴熙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一会儿就要见到大名鼎鼎的张择端了,心里还是有一些小激动的。

    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这幅画的时候,就被他宏达的布局,以及精细的作画手法给折服了,不止一次的想象作画人当时的状态,根本就没有注意大宋朝的命运。

    直到现在,吴熙才捋顺了这幅举世大作的前因后果,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并且自己能成为这幅画的见证者,也是自己的荣耀。

    人就是这么怪异,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很容易觉得别人很神奇,把对方当做是一生的导师,一直向往并且努力的目标,如果能和自己的偶像来一个无缝对接的话,一定会激动的成宿睡不着觉。

    以前的吴熙就是这样的,现在到了大宋,见过了太多的事情,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但是,这个张择端不再其列。

    事先没有说明是来看谁的,由于身份的不同,一个侯爷还是很顺利的来到了张择端作画的地方。

    一个消瘦的老头子,正在努力的弯着腰,仔细的在一张白纸上挥毫,笔走龙蛇间,尽然还能和吴熙说话。

    “你来做什么?”

    看来自己不是很受欢迎,人家不待见自己。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之后就走,绝不拖延。

    “正道先生,小子英武侯吴熙这厢有礼了。”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家赤果果的无视了,提着笔看都没看一眼,说道“不要总是提起你的身份,老夫不是很在乎,都这把年纪了,还没有一个小娃娃混的好,是老夫的失败,直到现在依然还是一个翰林待诏,别人只要一说起自己的身份,老夫就会觉得他这实在炫耀自己的身份,让人提不起一点好感,不过念及你少不更事,也就不追究了,只要你说出你来的目的就行。”

    “小子久仰先生大名,听闻先生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佳作即将问世,特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说完之后,张择端突然停下了手中作画的笔,直勾勾的看着吴熙,手下的这幅画已经有了瑕疵,就不是一副完整的画作。

    扔掉手中的笔,随意的把作废的话卷成一团扔在废纸篓之内,率先走进了旁边的会客厅。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接下来的谈话,能愉快一些才好。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双喜临门

    吴熙和张择端在里面聊了很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天』籁『小说ww』w。2

    说道那副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吴熙的脸终于红了,因为人家还没有想好这幅画的名字,经过吴熙这么一说,张择端当下就决定用这个名字了。

    这副画是进献给当今圣上的,画里面的内容自然是积极向上的,如果按照吴熙说的那样画的话,那张择端的前途算是全毁了。

    这就是好端端的打官家的脸啊。

    不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官家的心里是知道的,你要给他呈现的是好的一面,剩下的事情就是君臣之间好好治理天下就是了。

    就算是一个乞丐,他也总是向往美好的东西,更何况那是一个天下人尊崇的皇帝。

    张择端的这番道理让吴熙受益匪浅,他正在慢慢的适应大宋的生活节奏,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宋人来看待。

    愤青在这个时代里根本没有多少市场,唯一能让你心里畅快的办法就是你的拳头足够的硬。

    这话一点也不假,吴熙的拳头没有狗剩的硬,所以吴熙把三贯钱给了狗剩当成是保护费。

    狗剩的拳头没有雷豹的拳头硬,那么狗剩的钱就成了雷豹的。

    吴熙回到店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自己楼上的那个小房间里,整整齐齐的放着三贯钱和一枚成色极好的玉佩。

    看样子应该是富贵人家的,狗剩除了是一个蛮横的流氓之外,应该还是一个梁上君子,偷的都是大户人家,吴熙认为只要他不是欺负老实人的话,他的这门手艺不要浪费了才是。

    一场大雨之后,麦田里的庄稼开始吐露新芽。

    麦子去年冬天的时候就已经种下去了,经过冬天大雪的覆盖,现在已经长得很茂盛。

    庄稼开始露新芽专门指的是吴熙他们在东京城外,专门给公主个崔妙彤租的那块地上种植的土豆和玉米。

    看着绿油油的三叶草似的土豆的花瓣,公主像是完成了一副壮美的画卷一样令人欣喜。

    这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就没有没用的人,即便是皇家整天藏在后宫里的人,现在都培植出了足够吴府一年用度的土豆,并且在她的照顾下长势喜人。

    如果老天给面子的话,到了秋天绝对是一茬好庄稼。

    荣德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似乎从皇宫里出来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笑容就没有在脸上消失过,这些天笑的次数比她从落生到出嫁都多。

    没有理由嫌弃嫁给一个侯爷并且做了小妾。

    这就是她的命,也是把吴熙绑在战车上的手段。

    吴熙一直不认为这样的方式能绑住自己为皇家献出宝贵的生命。

    吴熙做事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支持,只要他觉得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可能性,即便是赵佶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会想办法远遁千里,不会把自己置身在危险的环境之下的。

    古人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是有道理的,也有很多的例子可循。

    看着她们在田地里玩的开心,吴熙打心眼儿里高兴,一个家庭应该这样在一起多多的举行活动才是,心和心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但是有很远,隔着一张薄薄的纸,就隔着千万里远。

    只要打开着一张纸,大家真正的成为一家人,这个家族才能兴盛起来,并且连绵不断的展下去。

    而不是吴熙娶了一个公主,并且逼迫皇家让公主做了小妾就能兴盛一个家族的。

    依附别人,从来都不会让自己变的强大起来,只有自己正真强大了,才会在古代站稳脚跟,为自己的后代赚一个好的前程。

    崔妙彤和荣德不需要任何人帮忙,顶着大太阳,把自己裹得很严实,生怕白皙的皮肤晒的黑黝黝的像一个村姑。

    吴熙说其实古铜色的皮肤才好看,他知道一众人,他们的皮肤本来很白,为了达到古铜色的境界,专门跑到海边的沙滩上把自己晒的黑黝黝的,到处展示来赚钱。

    崔妙彤啐了一口,就低头像模像样的干活。

    看着她们两个除草的样子,吴熙很自然的想起了小时候的时候自己就是坐在田埂上看着母亲锄草的样子,是那样的美丽。

    手里端着两杯凉茶递给了擦汗的崔妙彤和荣德,一口气喝下去之后,就又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猛然间,荣德开始大口大口的干呕,身边的几个婆子看见之后,丢下了手里的筐子,马上上前在背上不停的拍打。

    吴熙紧张的看着荣德,嘴巴张的老大,还以为自己的凉茶有让他们喝的坏了肚子,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得病,在这个药物匮乏的年代里,生一次病就相当于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

    不一会儿,那个婆子笑嘻嘻的来到吴熙的身边道喜。

    经历过一次的崔妙彤自然知道荣德这种情况是怎么了,唯独傻傻的吴熙还愣在田地里,卷起的裤管上灌进了一丝凉风,总算是让自己打了一个激灵,这是荣德怀孕了。

    还没有在荣德怀孕的喜悦中走出来,就站在吴熙跟前笑呵呵恭喜荣德的崔妙彤扶着吴熙的肩膀就开始狂吐。

    经历过荣德刚才的情况,吴熙很淡定的在崔妙彤的背上轻轻的拍打,这一下看样子是双喜临门了。

    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吴熙都非常的喜欢,落落已经快要一岁了,孩子除了和激灵一些的仆役玩耍之外,就是把他这个当成马骑的父亲。

    孩子多了自然就有了陪伴,孩子的世界大人们是不懂的,只有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能玩出他们自己的精彩。

    两个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就被家里的仆役扶上马车拉回了家里,邱神医刚好就在家里,柳依依为了检验自己的医术,主动帮助两个姐姐诊脉。

    邱神医摸着胡子站在旁边,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徒弟。

    柳依依眼睛里的羡慕多过心里的欣喜,两位姐姐年龄已经到了怀孕生子的地步,自己今年只有十五岁,老爷从来都不认为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能给自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不过她的心里一点儿也不着急,这一年之中她也看清楚了了老爷这个人,不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说事十七岁的时候娶自己,就绝对不会拖到十八岁。

    现在她在认真的学习医术,就是在给吴家多一份保命的本钱。
………………………………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是我做的

    下午才有的喜,下午就有皇家的人络绎不绝的前来道喜。

    如果说吴家没有赵佶的探子的话,吴熙打死都不相信。

    吴熙不准备找这个人究竟是谁,其实一点都不重要,找出来一个处理掉之后,赵佶还会再派人来的,那个时候就更难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