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权倾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权倾天下-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题还没有开始,他就主动担起了责任,赵佶的老眼里不禁多出了一些金莹的东西。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幡然醒悟

    吴熙和赵桓面面相觑的差点笑出来,要不是赵佶正在极力的装悲恸,赵桓真想坐下来好好的笑一会。

    赵楷的举动着实是一个勇敢的人,要说大宋人的勇气,身为皇家人,还真就没有人能比的上赵楷了。

    做火药这件事情,吴熙已经再三的强调,非信得过的人不能假手,这句话时时刻刻刻不在赵佶的心里生根芽。

    想过很多人选,都觉得不靠谱,那么剩下的就只剩下自己的儿子了。

    儿子们成长的过于温和,对他们的人生不是什么好事。

    想要在自己以及继承人赵桓的身上找到一些归属感,那么就必须需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有用的,那么你才能在众多的王爷里面活的很好,要不然就会被圈禁在京城,知道平凡的老死,这其实和钻在底下,或者是在深山里研究火药没有多少区别。

    想要让更多的人记住你,就要有一技之长来傍身。

    很显然赵楷不会是希望自己碌碌无为的人,不管前路多么的艰难,他都想要走一走。

    赵楷懵懵懂懂的看着这几个人的表演,一时间不知所以,不过没有父皇的命令,他的腰还是足够的弯,这个时候他不是儿子,而是一个即将开创一段传奇的臣子。

    既然不能继承父皇的位子来做出一番事业,那么现在这个机会,无疑是最好的了,要是自己再抓不住的话,这辈子就会有的熬了。

    不仅要面对自己哥哥的猜忌,还要应付各个野心家的拉拢,少有不慎,性命难保。

    现在他明确的做出了选择,赵桓身上的压力骤然减小,就连赵佶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自从太祖朝斧光琢影之后,兄弟间就会产生一种明显的距离感,赵楷想要用行动来证明,大宋朝的皇位更迭从来都是光明利落的。

    这就是伟大了。

    就连赵佶现在都需要高看他几眼。

    赵佶缓缓的站起来,走在了赵楷的跟前,轻轻的扶在赵楷的肩膀上,赵楷顺势就挺直了腰杆,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看不起他,也害怕父皇会因为自己年龄还小,就拒绝自己的理想。

    一个男人成功不成功的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腰杆需要直,吴熙就做不到这一点,和赵楷比起来,吴熙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你是临时起意,还是很早以前就有了打算?”

    这话问的纯粹是废话,不管是谁,这个时候,都会说一些拍马屁的话来让自己的形象在别人的心里达到顶点。

    但是,不包括赵楷。

    因为,现在,他真的是真情流露,没有参杂一点的心眼。

    “回父皇,自从见识了熙哥儿的格物之道,就深深的被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所迷惑,也时常请教熙哥儿一些算学知识,觉得知识的海洋才是儿臣的天地。

    早就想要替父皇分忧,担心被父皇驳回,今天斗胆说出来,还希望父皇见谅,同时希望父皇能够成全孩儿!”

    赵楷把话说的大义感十足,不管是谁这个时候,都不应该浇灭这样的报国之心,赵佶本来就是要套路人家的,现在老脸上尽然有些挂不住。

    “苦了你了,孩子。”

    赵佶现在放下了帝王的尊严,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柔情的父亲,一个安慰受伤儿子的慈父。

    “只要我大宋朝千秋万代的传下去,儿臣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很多人求都求不来的富贵,怎么在父皇您的心里就成了幸苦。

    看一件事情不能看他的幸苦程度,而是要看这个人对这件事人情的热情的程度。

    有些人即便是在西水门拥有一家杂货铺就觉得很幸福,而有些人即便是拥有了天下,也不见的能有多高兴。

    儿臣知道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天下间这就是道理,请父皇赎罪。”

    赵楷真的长大了,吴熙和赵桓相视一笑,同时都摇着头,觉得刚才实在是笑的愚蠢至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好孩子,父皇会记住你的,你的哥哥也会记住你的,整个大宋朝也会记住你的,防守去干吧,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空难,我们都在你的身后,为你加油鼓劲!

    以前总觉得你还小,可不是吗?孩子在自己父母的面前始终都是一个小孩子,不管时光岁月如何的变迁,只要这种关系不变,那么这种感情就不会有多少变化。

    你没有大逆不道,说的都是实话,今天这里也没有外人,难得我们父子说些真心话,朕的心里甚是高兴,往后这艮岳就是你的了,不管你想做什么,都不会有人打扰!”

    “啊!父皇……”

    赵桓和赵楷同时大惊,这艮岳是他的命根子,现在都献了出来,可见父皇对这件事情是多么的看重。

    赵佶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说了。

    “以前的时候,是父皇猪油蒙了心,把这大好的天下治理的哀怨四起,还总是希望能有神灵的相助,现猛然回头才现,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灵,就算是有也不会论道朕。

    历史长河里从来都没有那一个帝王能够变得长生不死,要是那样的话,他们也不会留在史书里大放厥词,而应该站在泰山之巅登高一呼,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了。

    父皇醒来的太晚了,希望时间还够,能好好的赎一下自己犯下的罪过。

    那么就从这艮岳开始吧,这是朕的心血,也是朕立志冲洗开始的地方,不管以前有多少罪过,都让这那一堆堆的火药带走,泄到那些野蛮人的身上吧。”

    赵佶的一番话,那这件事情又上升到了民族间矛盾的高度,上升到社稷的高度,吴熙不由得有些感慨,不知道赵佶是自己来了之后幡然醒悟的,还是,历史上本来就在这个时候醒悟了,但是来不及做任何事,就被掳去了北国。

    要是前者的话,吴熙觉得他的到来,绝对影响了时空里的人,要是后者的话,那么史书还真的没有多少可信度,那些都是后来者为了显示出自己的高大,故意这样编排人的。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美好的愿望

    经过了去年的大旱之后,老天似乎都觉得有些过分了,对于这样一位已经醒悟的君王不应该这么苛刻,于是在春日里淅淅沥沥的下了不少的雨了。

    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只有吴熙和赵桓了,赵楷自然的被留在了皇宫,两父子今天打开了话匣子,晚些时候,自然会有很多的话要说,他们是不便打扰的,这个时刻是属于赵楷的,该好好享受才是。

    “你什么时候看出来是父皇让我们来帮助他套路赵楷的?”

    赵桓忍不住问道。

    “没有,我一直以为皇上要我做火药,心里正在想对策,没想到赵楷会站出来。”

    “唉!怪不得赵楷想要钻在地下研究火药,也不愿意陪在我的身边,因为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是没个人都明白的,很显然,你从现在已经开始对我有了戒备,我可不想失去你这样的朋友。”

    吴熙轻笑了一声说道:“有自知之明还是好的,从你等级开始,其实,我们友谊已经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君臣而已。

    你不要期望我能为你做多少,以后的路还是要你自己走才好。

    你总是抱怨没人能够为你分忧,其实,大家现在已经开始为你分忧了,赵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好好做的皇帝吧,曹奂,杨格和折平以及进山了,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家族,也很难说这不是为了你。

    我们这些好朋友已经开始为你的等级铺路了,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过,希望在天下太平之后,不要忘记我们所做过的那些事情才是你应该做的啊!”

    吴熙把头摇的很厉害,昨天晚上喝的确实有些多,导致现在还昏昏沉沉的难受,要不是赵桓一个劲说些感性的话,他早就走了。

    “好吧,姑且算你说的话是对的,以后我会知道的,到整个大宋都在我手里的时候,一切都不会那么的艰难了。”

    这是赵桓真实的心里话,他就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都说末世的君主都是一些酒囊饭袋,倒不如说末世的臣子才是一个庸才。

    看见金钱和美女就走不动道的人,你期望他能为你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

    这些年赵佶把国库糟蹋的差不多了,常平仓的粮食也因为去年的旱灾被一扫而空了,那些官员没有了丰厚的俸禄,自然会在其他地方开始想办法扩充自己的口袋,那么贪赃枉法自己然而然的就生了。

    这是补课避免的,也是大宋必须要走的一段路。

    如果现在金人打到了东京城下的话,吴熙还能抵挡一阵子,如果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吴熙没有任何的办法。

    吴熙毕竟只是一个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而已,没有那些一拳能把大6打穿的本事,要是一个屠夫拿着刀要砍他,他都没有还手之力。

    好在他的帮手多,要不然他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这场春雨过后,农夫们就能开始一年的忙碌了,忙起来的人家里面还有吴家。

    崔妙彤早早的就把落落交给了老妈子,自己和刚刚嫁过来的公主钻在自家的宝库里就没有出来过,即便是吃饭的时候,也是仆人送进去吃。

    他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了,听夫君说,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大的灾难生,虽然夫君没有说是什么灾难,但是,只要是夫君交代过的事情,崔妙彤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的真实性。

    三天的时间,总算是清算好了宝物的数量,没想到家里的财产会有这么多,荣德是见识过内务府的宝库的,也没有见识过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从宝库里出来之后,拗不过荣德的撒娇,就去了他们储存粮食的地方,这就是整个事情的起源。

    整天不知道做什么的两个人,要在自家的土地里种土豆和玉米 ,真正的体验一下农人的幸苦。

    这是父皇在宫里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大宋立国的根本就是这些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农民,要是没有这些人的存在,就不会有他们现在锦衣玉食的生活。

    对农人的向往战胜了自己是一个公主的事实,事实上,从皇宫里出来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不是公主了,他是赵金奴,只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儿。

    更像是一只放飞的燕子一样,自由的飞翔。

    很早就向往外面的世界,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做人家的小妾,尤其是像吴熙家的小妾,实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比她住在公主府里看着那些假笑舒坦的多了。

    这里有自由,这里的人把人当成是人来看,而公主府里的那些人,其实就是一个工具而已。

    看看这里的下人,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有的时候,一个人需要改变一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要是自己不为自己争取一下,这辈子恐怕也不会尝到这些简单的快乐了。

    侯爷家的主母就是一个容人的,不像有些家里的主母,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小妾换成几个铜钱,变成了自己头上的凤钗,更有甚者,他们还经常互换自家的小妾来伦敦。

    这些都是皇宫里的传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现在看起来应该是真的。

    因为昨天夫君没有在家,他们两个夫人家接待了石家的那位主母,看上去就应该是那样的人,身后跟着的丫环一看就是曹家的小妾,转眼之间就到了石家,荣德看的清楚明白。

    听说夫君在仙云镇和父皇要了好大一块地作为自家的产业,要在那里建立庄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荣德高兴的快要尖叫了出来。

    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想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当她提出要去庄子上种地的时候,和崔妙彤的想法是不谋而合,于是两个妇人就开始为自己的次农人之旅准备着。

    就等着这场春雨过后,就要在雷豹的护送下,进驻仙云镇自家的庄子,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妇。

    听说哪里的强盗已经被赶尽杀绝了,即便是没有杀了的,都已经被收编到了自家的队伍里,那里已经真正的变成了自家的。

    说是打着皇家的名义,其实,就等于是为了自家圈地,这在大宋生的多了,也在父皇的口中听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管是谁都不要破坏了她这次想要成为一个农妇的想法。

    这是她今年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杀人的谣言

    两位夫人已经有了新的目标,自然是照顾不到家里的,吴熙也乐的他们这样,只要心往一块使,再不好的日子都会过的有声有色。

    柳依依因为年岁的关系被吴熙拒之门外,但是,这个小妮子现在也没闲着,只要是邱神医有空,就会学习一些医术,吴熙也就默认了,一个家里总是要有一个会医术的。

    他的生活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以后多的是跑路的时候,现在多学一些技能,将来就会有一项保命的本钱。

    对于这种事情,他是持鼓励态度的。

    家里的老人多了,就有了家的味道,很多次写信都想让吴老爹来这里生活,都被他拒绝了,生在大山里的人是享不了这样的福气的。

    罢了罢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不用强求,本来就不是亲生的骨肉,也许现在这样更好一些。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的眼皮一直跳动的厉害,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样子,摇着头在闷热的下午无所事事的时候,麻烦就自己找上了门。

    陈四海还真的说到做到,把他们家在马行街的绸缎庄给关闭了,还派人送来了一只耳朵,吴熙知道那是掌柜的耳朵, 因为上面还有一个张了毛的痣。

    这就算是开战了,掌柜的兢兢业业的没有得罪谁,平白无故的丢掉了一只耳朵,气不打一处来,带着人就要去找陈四海理论,被吴熙给制止了。

    这件事情已经上升到了生死的高度,他们处理不来的,不仅不能为自己的耳朵报仇,恐怕还会丢掉性命。

    在这个破案效率极其底下的时代里,你不能指望着官府的普快千里昭昭的帮你找到凶手,而且还能绳之以法。

    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

    吴熙从来都不会依仗官府的力量来为自己的事情开路。

    就在他想着如何能很隐秘的杀掉的陈四海的时候,一个机会马上就摆在了自己的眼前。

    王仲山要为自己的女儿选婿,老来的女的王仲山非常的挑剔,请了开封府知府孟揆作为媒人,要在太学校里学一个乘龙快婿,很快,才学品相都很出众的秦桧就进入了诸位大人的眼帘。

    秦桧现在是太学里面的学正,狐狸的尾巴藏的很好,明明想要攀附王家上位的他,非要装作一副清高的样子显露在人的面前。

    很多人对他这样虚伪的前途不是很看好,不过人家根本不在乎,在自己的康庄大道上纵马前行。

    按理说,这件事情就算是八竿子也打不到吴熙的身上,但是就有一件事情,生生的联系上了。

    不管是什么朝代,总是有一些地皮流氓在某些人的关照之下变成了一股黑暗势力,而陈四海在这股势力里还有很高的威望,一度传出来他想要取代自己的老大,变成整个京城的大哥大。

    这种事情向来都是捕风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