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没有了刚才还在会议上的嚣张,跪在地上都不敢躲,腥膻的奶在地上淌的倒处都是。
“大汗,都是我的错,唐人十分的狡猾,他们在营地后面用冰跟土修了好多的绊马墙,我们完全是没有防备。”
颉利怒气冲冲的看了阿史那一眼,想要在说什么发狠的话,但是他又是自己的心腹,指着他道:“没用的东西,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你带兵无方,来人啊把他拖出去砍了。”
“是。”来了两个侍卫就准备动手了。
“且慢,大汗。”赵德言发话了:“大汗,现在是非常时期,城中将领也没有比阿史那更适合的带兵人选了,不如暂时留下他的性命,让他戴罪立功吧。”
看见颉利发火,其余的人也跟着帮阿史那辩护了几句,只有康苏密是冷笑着不说话,阿史那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颉利站起身来,在大厅中走了几步,才喊了一声,“好吧,看在你们这么多人为他求情的份上,饶他一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给我抽他三十鞭子,在下面的作战中看他的表现。”
阿史那逃过一劫,感激的跪地大哭:“多谢大汗饶命。”其余的人也齐声称颂:“大汗仁慈。”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把大家叫来,就是和大家迅速的商量一下,城中兵力空虚,如何防备唐军,。”
众人听见颉利的话,都做出了深思的的样子,一个年轻人站起来道:“父汗,现在我们兵力空虚,又是严寒雪天,后勤供应很难,只要我们坚守不出,那唐军粮草不够,他会自然就退兵了。”这个就是颉利可汗的儿子叠罗施。
“执失思力,你看能不能去找李靖谈判,让他们先退兵,我们可以对以前是事情道歉,你看呢?”康苏密道。
执失思力根本就当没有听到这个话,如果不是颉利重用赵德言,搞得草原中一片狼藉,唐人又怎么会这样的机会,要说是唐军对突厥的恨,对颉利应该是是最恨的吧,当年颉利带人一直打到了长安城下,敲诈了李世民那么多的金银美女,现在有机会能打败突厥,唐军你跟他谈判就会退兵?
只是这些话是说不出口的,执失思力道:“大汗,这次唐军是蓄谋已久,今年我们突厥人正是最艰难的时候,以李世民的眼光绝对不放过这样的机会,目前最着急的事,还是请大汗下了决断,将城外的唐军击败才行。”
赵德言咳嗽一声道:“大汗,唐军劳师动众,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我们凭借着定襄城防守不出,那些唐人在天寒地冻之下,一定坚持不了多久,等待唐人供给缺少的时候,就是我们出兵的时候。”
“哈哈,国师和我想的一样,你们回草原去收拢各自的部落人马,向着定襄进发,只要是唐人没有给养,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反击就是易如反掌。”
“大汗,我看我们还是先撤到漠北较好,李靖是百战名将,几千骑兵直奔定襄,只怕就是要吊着我们,然后记录大军围攻把我们困死在定襄城,我们大军退到草原深处,让他们就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在草原上来回奔波,等到他们疲惫的时候,再打反击岂不是更好。”康苏密道。
康苏密的话刚落,叠罗施站起来就道:“康苏密,直到今日你还出这样的主意,唐军就在城外,一时半会之间,我们突厥人的家当都在这定襄城中,如何能逃走,况且在野外之中,那他李靖不是更加能够将我们各个击破吗,你蛊惑大汗逃走,我今日就杀了你这个奸贼!”
看大汗的儿子都这么激动,其余的人都站起来大骂康苏密,康苏密脸色很难看,向着颉利道:“大汗,我一个商人出身,承蒙你看重,跟随你多年,对于大汗自然是忠心耿耿,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汗你的利益,现在大家都误会我,没有关系,但是我的想法还希望大汗考虑下。”
颉利在心中想了又想,还是摇摇头,道:“康苏密,你说的没有错,但是唐军实在是太狡猾了,李靖如果没有后援的话,肯定也不会就这几千人敢站在我城门这里,况且城里有很多族人的妇孺,我们走了他们怎么办?而且我们撤走的话,将士们恐怕就恐慌,这个城就守不住了。”
康苏密不再说话,心中暗骂了一声,蠢货,你以为你是汉人吗,还守城,等李靖的援兵过来的时候看你跑不跑。
………………………………
第176章 援兵到了
局面就这么诡异的安定了下来。李靖还担心颉利有什么阴谋诡计,每天派出斥候去侦查,但是得到的消息就是无异常,连定襄城里也没有什么变化。
每天还是有不少的牧民来投奔定襄城过冬,城里也是小心翼翼,一天只开半个时辰的城门。每个人都要搜身、验证身份,才可以进城。
也有官兵跟李靖建议趁着开城门的时候,派人伪装成牧民去偷城门,但是被李靖拒绝了,看着自己大帅这么有把握的样子,下面的人也不操心了,营地显得一片祥和,每天吃着羊肉、马肉,大家都上火,这个伙食比在马邑好多了。
就这么过了十几天,忽然看到远处的雪地里有一道黑压压的线慢慢的移过来,斥候欢喜的报告:“大总管,援兵到了,尉迟大人带着步军到了。”
下面的骑兵们也欢声雷动,这么多天,大家提心吊胆,生怕突厥人来偷袭,睡觉都不敢闭眼睛,现在终于把援兵盼来了。李东升也很兴奋,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还能见到传说中的门神尉迟恭。
尉迟恭果然像传说中的那么黑,身材魁梧:“见过大总管,我来的不晚吧?”
李靖笑着道:“敬德,我就等你呢。哈哈,这下子破城有望了。那个人带来了吗?”
“大总管有令,我掉了脑袋也要完成啊哈哈。”军帐里。李靖跟尉迟敬德谈笑风生,他们是老朋友了,说话也不像一般的上下级那么泾渭分明。
“把那个人带过来。”尉迟敬德手一招,然后调笑道:“听说你一战消灭五千骑兵,自身不损一人,真的假的?打的定襄城里到现在都没有敢出战?”
李靖淡淡道:“也没有什么,就是策略定的好,还有些小聪明罢了。”
“哈哈哈,你每次都这个表情,我儿子说的不错,你那个侄子跟你一样,有了功劳都是这么一幅欠揍的脸。”
这个时候,侍卫们带了一个人进来,看他卷曲的头发,褐色的眼珠就知道他也是个粟特人,一进军帐就跪伏在地:“感谢长生天,今天让我见到最勇猛的战士,大唐的骄傲。”
李靖被他的话逗的笑了一下:“巴音,你知道我叫你来什么意思吗?”
“尉迟大人跟我说了,让我进定襄城去招降康苏密。”
“那你有信心吗?”
“大人,说实话我是真没有信心,不过我跟他从小一起长大,倒是可以把话给他带过去。”
“巴音,若是康苏密可以投降的话,你告诉他,我可以将康苏密作为第一功臣禀告陛下,只要能拿下定襄城,我将亲自为他向陛下请功。你的功劳也放心,这个定襄城附近你要那一块草场我都可以做主给你。”
“我明天就混在牧民里面进城去,要是成功的话,我就安排人在城墙上用三根火把画圈。至于奖励,小人听说那个花露水是您家的产业,我恳求你能给我做草原上的代理。”
看着巴音那副兴奋的样子,完全是要钱不要命的典型啊。李靖一口答应下来:“好,只要你能说动康苏密献城,整个草原上的代理就是你了。”
第三天的时候,斥候才报告巴音混在牧民里进了城,为什么要多一天呢,因为他跑的远了点,花了一天时间跟个牧民家庭一起来的。不然他身边空空,牧民一个也不认识他,那不是自投罗网嘛。
李靖跟尉迟敬德两人知道巴音进了城后,同时往后一躺:“我们就静等消息吧。”
颉利在城头脸色难看的看着城下的唐军就在定襄城下驻营,大批的唐军树立起旗帜来,将鹿角和寨门树立起来,看起来像是一副长期围攻的样子道:“国师。。现在你看?”
赵德言苦笑了一下,道:“大汗,现在李靖跟尉迟敬德合兵一处,实力雄厚,这个仗不好打啊。”
颉利的脸色更难看了,本来在他看来,只要是守住定襄城不跟唐军直接接触,天寒地冻的,大唐估计就自己退兵了,实在打不过的话,也可以逃到幽州以北,现在唐军援兵来了,这下子就麻烦了。
“大汗,还请早下决断啊,城中我兵力不够,唐军来势汹汹,我们草原上还有薛延陀在后面贼心不死,突利也跟大唐结盟了,我们还是要保存实力才是长久之计啊,汉人有一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康苏密道。
颉利回过神来,道:“让我再考虑下!执失思力,阿史那伤好了没有?”
执失思力躬身道:“大汗,他的身体无碍了。”
“你去跟他说,让他领军一千人给我准备好。”
执失思力受命而去。其他人看颉利这么安排心里已经有数了,大汗要走。颉利看着密密麻麻的唐军营地,道:“你们认真观察唐军动向,随时向我报告!”
命令下达之后,颉利带着人回到了议事大厅,刚坐下来就急不可耐的道:“国师,我想把汗帐后移,你意下如何?”
“大汗,现在唐军立足未稳我们可以先去试探性的去攻打下,看看唐军虚实。”赵德言看看这个大汗,就这么几天,头发白了好多,脸上的皮肤也多了好多皱纹,他只是个老人,再没有当年的雄心壮志了。
“主要是我城中兵力空虚啊,试一下又有死伤,我想暂时退到铁山去,到明年水草丰美的时候,我们突厥人恢复了元气就立刻南下,汉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大汗英明,汉人又说卧薪尝胆,能屈能伸是大丈夫啊。”又是康苏密这个马屁精。
赵德言跟叠罗施对望了一眼,知道颉利的心意已决,反对也没有用了。赵德言道:“那就让我来守城吧,大汗你看什么时候带着叠罗施一起走,不过萧皇后、义成公主跟杨政道要带走,他们在的话,草原上的汉人就不会乱。”
“现在顾不上他们了,他们就留在城里,现在兵贵神速,城里粮草充足,只要国师能熬到春天,我就能把草原上的勇士组织起来,以报今日之仇。”
”
………………………………
第177章 你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啊
正在开朝会的大殿内寂静异常,只听得到李世民发火的声音。
“李靖现在还没有消息?他们进草原这么久了。”李世民满面阴沉问道。
长孙无忌道:“皇上,目前还没有收到前线战报,政事堂已多次派出斥候去打探。”
李世民重重拍了一下榻前矮案,怒道:“就这一路孤军深入,其余几路兵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吗?李靖身为主帅,却呈匹夫之勇,真是气煞!”
面对李世民的怒火。长孙无忌道:“皇上,李靖可能想要独得这惊天之功吧……”
“你胡说什么!”
“长孙大人,你过分了啊!”
这下满殿武臣都怒了,纷纷跳出来指责长孙无忌,李靖在前面拼命,你在后面桶刀子。所以说领导身边的人不能得罪,一有机会就给你暗算,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这句话把所有跟李靖一起出兵的将领都拉到一起,意思是你李靖身为主帅看到有功劳可捞,就让大家按兵不动,然后你孤军深入,一举得手,成就汉人最高的勒石燕然军功,成就比美霍光、霍去病的青史留名。你让别人怎么想,哦,我们就给你做陪衬来了?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传到下面去,那些大将都是人尖子,稍微动下手脚,李靖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整个大殿吵吵闹闹。长孙无忌站在殿内却微微一笑,笑容里傲色毕现。然后闭上眼睛,一副浑然物外的模样,仿佛朝堂上的文武官员的争吵跟他无关一样。
李世民一口白牙咬得噶蹦响,对此次反击突厥,他是下了很大决心,趁着草原上雪灾,突厥虚弱的时候,调动精锐要报渭水之盟的仇,他是杀兄弒弟,逼父退位,才登上这宝座。他也知道这个名声在历史上是好不了,不管他怎么美化,这个事实就在这里,所以他就要证明自己比他们更适合当皇帝,他要用前人没有做到的功业来成就自己,这次出击东突厥就是第一次试探,如果失败,那就是在他的脸上狠狠甩了一巴掌,谁破坏他的计划那就是他的生死大仇。
“全都肃静!”李世民甩袖大喝,满殿吵闹声顿时安静下来。
死死盯着朝中大臣,李世民一字一字地道:“反击突厥是我定的计划,谁要是敢拖延围观、坐视不理,导致前线将士失败,就不要怪我!”
殿内无风,文武百官却分明感到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身上不由自主冒出一层鸡皮疙瘩,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大殿的沉默。
小宦官的身影还没出现,很远的距离便听到他尖细而欣喜的大叫:“皇上,定襄捷报!定襄捷报到了!”
满殿文武百官哗全骚动了起来,长孙无忌也两眼圆睁,不敢置信地扭头望着殿外。
气喘吁吁的小宦官刚跑到殿内。就看见文武百官和皇上都用要吃人似的目光看着他。
小宦官吓了一跳。条件发射的急忙跪地请罪:“陛下请恕奴婢禁宫喧哗之罪……”
“别他妈废话,快说,定襄哪里什么情况?”李世民急的都冒了粗口。
小宦官这才敢抬起头,喜道:“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八百里捷报,贞观四年正月,唐军夜袭恶阳岭得手,又战胜反攻突厥骑兵五千,此战击杀突厥敌兵五千余,突厥人被吓的死守定襄城不敢出击,尉迟恭率领的援兵已至定襄城下!”
大殿内文武大臣都楞了片刻,接着仰天哈哈大笑,刚才压抑阴沉的大殿此刻却如春风化冻,万物复苏般和煦。
小宦官倒也机灵,双手迅速捧上捷书,道:“这是李靖大总管八百里捷报奏疏,请陛下御览。”
李世民接过捷报,快速看了一遍,然后……也仰天哈哈大笑。
“好,好一个李靖!”李世民笑完忽然问道:“这个马掌跟指南针是什么东西?”
殿内大臣们顿时愕然。很寻常的一句问话,在这个时间说出口,却让所有的大臣都瞠目结舌,回答不上来。
长孙无忌脸色铁青,咬着牙躬身道:“皇上,请把捷报给臣一观。”
康苏密刚回府中休息,他年青之时生活穷困潦倒,后来靠娶了一个大食富商之女,借助岳父的财力才得以翻身,不过他对生意倒是很精通,慢慢的做成了西域与突厥的第一富豪。人钱多了以后,就想要政治地位,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搭上了当时还是处罗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咄苾,当时的阿史那咄苾只是一个莫贺咄设。
处罗可汗死了之后,他跟阿史那咄苾亲自去见义成公主,送上重金,让义成公主没有立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奥射设为汗,而是立了阿史那咄苾,号颉利可汗,康苏密这下才成了颉利可汗的心腹,对他的言听计从。不过现在唐军势大,作为一个商人,最重要的就是避险,现在的他就要考虑退路了。
这个时候有下人来报:“老爷,有个人说是你小时候的朋友,在府外求见。”
康苏密心中疑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