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坡上坐北朝南的一处宅子,便是杨强家的房子,李东升正仔细的打量环境,欣赏周围的美景,就听到有人叫:“少爷,你怎么来了,好久没有见到你了,我好想你啊。”
李东升抬起头,向声音来的地方看了过去,就看到一条身影直奔自己而来。边走边说:“山里太阳很毒,少爷还是快几步,赶紧进了庄子找个地方消凉。”
等走的近了,李东升才发现叫自己的人竟然是大牛。这个惊喜真是来的突然,自从大牛把发明马桶的头衔抢走之后,天天见不到人,据自己父亲讲,大牛也是县城名人了,马桶工程什么活他都搞定。李东升自己也很久没有见过他了,居然在这里见到。
大牛二十余岁,脸上估计天天在外面施工,嗮的全是乌漆麻黑,身材变得健壮了,粗手粗脚。一双眼也变的清澈明亮,显示出与外貌并不般配的精明,看样子大牛也已经锻炼出来了。
李东升笑着走上前面,在大牛的肩膀上捶了一拳,骂到:“现在生意做大了,都不来看我了。”
大牛憨笑道:“少爷又笑话我了,主要是太忙了,少爷这个马桶的需求量太大了,我又组织了六个施工队,但是还是不够用。”说话间,把头高高抬起,神色中充满了骄傲!少爷发明了马桶,但是是大牛我把马桶做到了千家万户。
李东升又向杨强、薛礼介绍了大牛,原来大牛今天是来相亲的。现在他的收入也算是大唐的金领了,就有媒婆上门去跟他介绍姑娘。
李东升笑着打趣道:“哦,见到姑娘面了吗?还满意吧?成亲的那天我包个大红包给你。”
大牛本来很骄傲的脸立刻变得扭捏:“刚刚见了,我很满意,不知道人家姑娘什么想法?”
“哈哈哈哈哈……”周围的人都大笑了起来,杨强道:“你看的哪家的女郎我来给你做保,务必让你成功。”
大家说说笑笑,打趣了一会儿大牛。李东升突然问道:“杨强,这庄子上现在有多少人,多少地,能收多少粮食?”
杨强说道:“李兄怎么关心这个了?庄上有口三百多,共有田两千八百余亩,我家平素收租很低,庄户们吃得饱穿得暖,即便去年关中大雪,咱这庄上也没有冻死饿死人。”
杨强言语之间,颇见自豪之色。薛礼也深也为豪的点点头。
也难怪他们自豪。这庄子上的农户,并不算杨家人,而是依附于杨家的佃户,是他家以前的下属。能保证他们跟随杨家拨山涉水的移民过来而吃饱穿暖,杨强岂能不与有荣焉?
李东升想的却是另一个问题。人均十几亩地,却只是想饿不死人?”
古代人种田把种子种到地里,就指望着老天爷赏饭饭,各种灾年只要不饿死人就是奇迹了……
但是怎么样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呢?李东升又不是袁隆平,也不会改良土壤,改善工具,只能在管理上给提点意见,自己是学化工的,可以考虑在肥料上动点脑筋。
看着这一片绿油油的田地,李东升想到自己家庄园也有这么大,提高下农田产量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是不是我就在乡下做个小地主呢?和多多小萝莉也过着“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当然,哥可是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青年,回到古代做个地主豪强,那也必须是把以前想做不能做的事都给做一遍,比如封建时代“三妻四妾”这样的传统文化还是要发扬光大的,嘿嘿。
今天是元宵节,祝各位书友节日快乐。
(本章完)
………………………………
第59章 县令巡院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第二天清晨,外面坊市的报晓鼓声依次敲响,李东升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昨天去庄园里转了转回来的晚了,也就没有洗澡,早上起来身上黏答答地很是难受,就起身走出内室,想让小菊去厨房让人烧些热水。
“少爷,您今天这么早就起来了?”小菊见少爷今天竟然不要人叫就起来了,不由得很惊奇。
迎着小菊那诧异的眼神,李东升假装生气道:“怎么地,少爷我今天要去学院呢,早起不行吗?你去吩咐厨房,先给我烧些水,我要沐浴。”
“是,少爷。”
小菊很是不解,少爷现在正每天就要洗把澡,变得真爱干净,以前几天都不洗澡,就是洗澡也是晚上洗,现在白天也要洗。
要知道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官员上五天班,休息一天。唐朝时期,由五日改为十日,称为“休沐”日,一沐为十天。北方人一般洗澡是比较少的,就是到了现代社会,几天不洗澡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李东升穿越过来后,基本上一天洗一次,李林氏当然不会说什么,无非就是烧点柴火,现在李家日进斗金,也不在乎这些小钱。小丫鬟便去厨房传达少爷的命令了。
洗完澡后,感觉神清气爽地李东升就带着张勇去学院了,现在张院长跟葛老师都不怎么管他,现在两个人其实都有点怕见他。
为什么呢?因为他太变态啊,每次抽背都是倒背如流,诗也做的好,书法也写的好。就是有点懒散,但是大错不犯,让张院长跟葛老师想处罚他也没有借口,何况还李东升还手书了两把折扇给他们,让他们在文人圈子里的聚会上大出风头,但是不说他吧,又给学院里的其他学生做了个坏榜样,也就对他不闻不问,由他去吧。
万松书院里,在葛老师严厉的眼神中,众位同学朗朗读书声,也是比原来高亢了好几分,每个人朗读的表情,都是那么专注。
这么多人,都在一起学习,看到李东升这么厉害,大家也不免生了竞争之心,考进士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没有谁让谁的,自己学问每加深一分,就有无数人被自己甩在身后,同样自己每落后一步,也有无数人超到自己前头。
李东升看向长孙浩,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底也不由吐槽,这个小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么认真。看着躲在书后朝他挤眉溜眼的李廷,还有边读书边朝他微笑的同学,心底都是有些小感动,大家都是同窗,以后自己就要去长安了,见面的机会也不会多了。
就这样很快就过去了十日。
这天,众学生们拿着书袋走到明伦堂时,每个人都是神色凝重,都没心情讲话,也有几个人低声交头接耳,来掩饰心底的紧张,因为今天是学院的月考。考的差的学生会被教育登记,连续三个月垫底会被劝退。
大家坐在各自的桌位上,
李东升看着跃跃欲试的长孙浩道:“长孙兄胸有成竹啊!”
长孙浩傲然道:“虽然我比不上李兄,但是第二我还是当得起的。”
这时一人都急匆匆地跑出教室,周围有人偷笑道:“尿都被吓出来了。”
过了一会后张院长走进明伦堂,学生们以为他要宣布考试,不由紧张起来。哪里知张院长开口道:“一会县令大人要来巡视,你们都不要喧哗,就跟平时一样。”
话音未落,下面已经开始嗡嗡的开始讨论了,月考县令大人来视察不是个好兆头啊。
张院长又道:“李东升你出来。”
李东升走出课堂堂,张院长对他道:“县令大人一会问话,你谨言慎行就行,注意说话的语气。”
李东升知道自己是被挑出来作接待人员了,说不定要兼解说。。
不一会儿,李东升就听到院子外的脚步声和说话声,转头看去只见周县令迈着官步负手而行,两边都是官吏簇拥在左右。有好几个体型偏胖的,看来都是养尊处优之辈。葛老师在一边作陪。
李东升跟周县令很熟了,上前一礼:“周大人今日拨冗前来本书院,真是让我们书院蓬荜生辉啊。”
周县令笑着回到:“今天就是随便看看,这阵子听到你的传说不少啊。”又抬起头看着门匾,笑着道:“明伦堂,张院长花了心思了。”
张院长笑着道:“这个匾就是为了教导学生们懂得伦理道德标准,倒是让府台大人见笑了。”
“哪里话,院长以师道教化百姓,又教出了李东升这样的千里驹,真是令本县羡慕啊!”周县令笑着这么说。
旁边簇拥的众人都是呵呵地陪笑。
一行人到了讲台前。下面的学子们都是认真的读书,只有长孙浩看着李东升陪在周县令的身边,地位还在其他官吏前面,眼神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嫉妒:竟然让他真的出头了。但是现在我要低调,等有机会的时候让你好看。
张院长朝葛老师隐蔽的丢了个眼神,葛老师心领神会的走了出来,朝周县令一礼道:“今日正巧是我书院月考的日子,请周县令出题。”
周县令笑道:“怎么每次我来就让我出题啊,上次学院大比也是,今天又要来,以后我想再来书院大家估计就不欢迎了,哈哈。”周围的众人继续陪笑。
推让了一番,还是由周县令出题来考试,内容还是考的帖经,李东升也没有想太多,拿起纸张回到座位,开始跟大家一起考试。
周县令在上面报题,下面大家低头答题,周县令自己的学问不高,所以也没有报太生僻的段落。四书五经的贴经题眼下对李东升而言,已经是轻车熟路,太简单了。
李东升前世几十年的人生,从小到达无数考试,就算出了学校也是各种考证,岗位笔试面试,让他对于考试早有种淡定的心态,现在有了过目不忘的天赋加成,答题那真是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60章 县令发火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就这么考完,已经到了中午。张院长跟葛老师留周县令在学院吃个便饭,被周县令以人太多不便打扰拒绝了。这个时候李东升上来说道:“以前多谢周县令对我的关照,今天捡日不如撞日,正好我家的酒楼有些新鲜的菜式,还请周大人跟各位大人一起去品尝下,给点意见。”
周围一圈人都齐刷刷的把眼光投向周县令,看他怎么表态。周县令低头沉吟道:“今天我们这么多人,会不会让你破费了?”
李东升连忙表态:“就是一些特色菜,在座各位大人都是县里的头面人物,见多识广,想请各位大家去给点意见,我家好改进。”
估计大家现在也知道“知味来”的名声,都眼巴巴的看着周县令,等着他做决定。
“好,既然东升这么热情,那我们就去见识下最近在县城里名声大噪的知味来的特色菜。”周县令扫了大家一眼,估计是看到了群众眼里的渴望与期待,拍板道。
李东升找到了门口的张勇,让他提前去酒楼跟吴掌柜说下,把二楼给腾出来,总不能让堂堂百里侯跟平常老百姓坐一起吃饭吧,这个情况在二十一世纪叫做亲民,很得群众称赞,在唐朝就是对官员的侮辱,还不是一般的侮辱,是那种不死不休的侮辱。
一群人前呼后拥向酒楼行去,衙役把路上的闲人都赶到路边,就这么一群人走在道路中间,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个扰民的行为,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至于站在路边的行人的想法,谁管他有什么想法。
这一群人走在路上也吸引了很多闲人,看看平时的严肃的各位大人,面带笑容的走在大街上,真是一件奇事啊,都想看看是去哪里的,后来人越聚越多,有点像黑社会大哥出场,后面带着全体小弟去跟人家约架的感觉。
来到酒楼前面,李东升发现吴掌柜竟然指挥人在店铺周围铺黄土,整个酒楼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几个小伙计正在酒楼前维持次序,把周围看热闹的人拼命的挤开,他们的队列明显整齐,相互之间配合的更加默契,李东升感觉吴掌柜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周大人,各位大人,少爷大驾光临,令小店蓬筚生辉啊。。。。。。”吴掌柜笑的把五官都挤成了一团,像只看见蜜的蜜蜂那样殷勤地迎上前来。
李东升点点头,给周县令介绍了吴掌柜,把他们迎进酒楼。“临街二楼雅间,好生招待好各位大人。”兴奋的刚刚回过神来的吴掌柜在楼下喊了声,声音都激动的有点变形,刚才县令大人竟然向他点点头了,还是自己家少爷厉害啊,竟然跟县令大人这么熟悉,以后县城里谁不得叫自己声吴爷。
李东升请周县令和张院长他们到二楼坐下,跟伙计吩咐了,先上了冰糖霜给走了一路热的满头大汗的大人们解解渴,然后就是本酒楼的特色菜,卤肉、以及多多小萝莉起名的黄金凤腿,然后上些最贵的菜,肥鱼、卤肉、还有些野味满满一桌,把周县令及跟班吃的太爽了。
。。。既然是请客,不请到位还不如不请,于是酒桌上杯筹交错,县令大人及平时县衙几个有权的表现还好,平时也吃不着肉的清水衙门人员现在看见溢着油腥的肉类就两眼发光,筷子都停不下来,对酒楼的菜的口味是纷纷叫好,对豪爽请客的李东升是赞不绝口。
张院长在一旁道:“李东升真不错,学问好,人情也练达。”
李东升当下作揖向院长行礼,道:“院长所说,东升不敢当。。”
周县令听了,笑眯眯地道:“这可是我县的杰出人物,以后到长安去可要给家乡争光。”
张院长笑了笑当下道:“县令大人吉言,东升你要加油啊。”
周县令又重新看了李东升一眼道;“你找个僻静的地方,我有话跟你说。”
李东升把吴掌柜叫了过来,找了个没有人的房间,又认真的打扫干净,倒上茶水,才让人请周县令跟李东升过去。周县令又把张院长给叫上,三个人进了房间。李东升内心有些忐忑,不知道周县令这么郑重有什么事情。。。
周县令也没有跟张院长客套,当中坐下,脸色已经不像刚才在外面那样的和蔼,直接问道:“你近来为学如何?”
这句话问得很笼统,听不出什么意思,李东升含糊道:“学生每日三省吾身。”
李东升意思是每日三省,努力追求学问,也没有说学什么东西,也没有说学到多少。
“院长认为东升最近怎么样?学业可有进步?”周县令也没有跟李东升纠缠,转过去就问张院长。
张院长心中也在打鼓,不知道今天周县令什么意思,被叫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在心里琢磨,进了屋子还在斟酌,此时被周县令这么突然一问,竟然还没有反应过来,也跟着含糊到:“还好,学业上基础还是好的,但是作诗倒是没有新作出现。”
“啪。”周县令突然大怒,用力的拍了案几,“学业基础还好?这个就是你院长对人才的要求?你就是这么教学生的?”
张院长跟李东升被周县令的无名怒火搞的莫名其妙,但是也不好解释什么,只好低头乖乖受教。
“本县自从在学院大比之后,就比较关注李东升,我朋友马周回到长安之后也对李东升很是关注,也在长安帮东升扬名,见人就夸蓝田县有个才子,惊才绝艳,还寄了几封信来关心东升近况,可是你们呢?”周县令端起杯子喝了口水,继续道:“你们太让我失望了,李东升你仗着自己天赋好,大比之后上了几天学?我在下人前听到的是你带全班同学去青楼喝酒**,做冰糖霜、卤肉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