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叔跟大牛面面相觑,李东升又让大牛去厨房拿了盐出来,把盐跟薄荷还有冰片用碗装了起来,用杵慢慢的捣碎,又用蜂蜜调和成胶状,然后闻了下味道,感觉还不错。又让大牛倒了碗水,就在齐叔跟大牛奇怪的眼神中,用那个怪模怪样的毛刷,粘了点调好的胶状物,然后喝了口水,把毛刷放到嘴里快速的上下左右移动,然后又喝了口水,把头高高的扬起,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再把水吐掉,长长的吐了口气,叹道:“舒服。”
大牛跟齐叔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少爷今天忙活了半天,就是为了刷个牙。李东升漱了口后,感觉不错,口气清新,对齐叔说:“齐叔麻烦继续做几个,我好拿给我娘用。齐叔答应了下来,李东升在家里也无聊,就叫上大牛跟他上街去逛逛。
两人走出家门,今天天气不错,风和日丽,两个人慢慢的走着,严格来说,这个也是李东升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正常的出门,昨天去上学也是匆匆走过,也没有时间来观察这个时代的城市。在李东升看来,首先这个是个不大的小县城,也就十字形的主要街道,道路不宽,可以并排走2辆马车的样子,道路上铺着青石,估计走的人多了还是比较光滑。道路两边是古色古香的街市,道路上人不多,估计像他这样闲着的人少。两人就这样溜达,李东升还套大牛的话:“我爹这几天干嘛去了,怎么见不到他人?”大牛答道:“老爷说乡下的庄子有点事情,去处理了。”李东升心中不由得一喜,乡下还有庄子,看来我也是个地主家的,哈哈。又问大牛,我爹平时在县城里忙什么?大牛道:“老爷在城里还有个酒楼,平时就在酒楼里忙。”李东升更高兴了,原来我还有不动产啊。两人边走边说,李东升从大牛嘴里知道了现在是唐朝,皇帝是李世民,刚刚登基2年,年号贞观,他们住的县城是蓝田县。李东升道原来到了中国最好的时代之一的贞观盛世啊,太好了,真想看看那些名声如雷贯耳的牛人,什么程咬金、李靖、尉迟恭等,全是后世大名鼎鼎的。
两人边走边说,走到十字路口,左手边有个两层的酒楼,大牛道:“少爷,这个就是我们家的酒楼。”李东升抬头一看,这个酒楼飞檐斗拱,颜色到不是很鲜艳,装修的也很朴素,其实也就是没有怎么装修,也就是木头刷了点漆,估计时间长了,还有点斑驳的感觉,门口匾上写着知味来。字倒是不错,名字也有点意思,两个人忙了一个上午,这个时候也有点饿了,就漫步进人酒楼。
酒楼里顾客不多,门口有个柜台,有个中年人站在里面,估计是掌柜。看到大牛跟李东升进来,估计以前也见过,叫了声:“少爷。”李东升点点头,继续往里走,边走边打量。酒楼内部不大,也就100多平方的样子,地板也是用青石铺起来的,横七竖八的放了十几张桌子,靠里的桌子坐了几桌人,说话的声音不大,感觉生意也不是很好的样子。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4章 酒楼偶遇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两人说着走上木头楼梯,上了二楼,李东升发现楼梯的质量不错,没有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二楼人更少,只有一桌客人,3个人坐在哪里喝着酒在说着话,李东升扫了一眼,发现是三个中年人,也不以为意。走了半天路,两个人也有点累,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了下来,小二跟掌柜的看到自己家少爷过来,都过来献殷勤。大牛知道这几天少爷对家里人都不是太熟悉,低声告诉少爷掌柜叫吴鹏,小二叫吴东,是掌柜的侄子,跟着老爷做了好久了。
叫吴东的小二眼力见比较好,看见少爷做了下来,立刻给少爷倒了杯水,又问少爷想吃什么。李东升也不知道自己家酒楼有什么东西吃,就问掌柜吴鹏:“楼里有什么特色菜?”吴鹏道:“什么叫特色菜?”李东升当时头一晕,心想连什么叫特色菜都不知道还开酒楼。又一思量,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特色菜这个词,就说:“就是拿手菜的意思。”吴东立刻插嘴说:“少爷,我们家特色菜就是羊肉羹,煮羊肉,羊排,素菜有菘菜、马齿菜等。李东升心想在家吃这个,出来想改个口味都不行,还是吃这个羊肉。多么怀念以前想吃什么吃什么,什么八大菜系,什么西餐,想着又难过了,说:“就来个羊肉羹吧,再来几个汤饼。”这几天他也知道了汤饼就是唐代人的主食,相当于现在的馒头,包子,面条总称。大牛跟吴鹏本来在旁边站着。李东升也让他们坐下来,喝了口水,就问掌柜的酒楼生意怎么样,一天能有多少营业额,租金多少,人工多少,菜金多少,有多少利润等等,把吴鹏问的满头大汗,对少爷的满口新词汇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在李东升的一边问一边解释之下,李东升也知道了这个酒楼就是自己家的房子,也是人家欠自己家的钱抵押过来的,原来经营的就不怎么样,他爹接手后也没有怎么管这个店,店里的厨师、掌柜、小二就3个人,也没有换,还是用原来的。现在经营的也不行,勉强保持个不亏的样子。
两人就这样说着。大牛就只听不说,用崇拜的眼光看着少爷,感觉少爷把头摔了以后感觉变了一个人,再不像以前那么调皮捣蛋,跟个皮猴子一样,现在变的稳重低调,但是好像又什么都懂,就是有时一个人的时候闷闷不乐,有心事的样子。正说着,吴东把菜给端了上来,李东升叫掌柜跟大牛一起吃,吴鹏推辞了下去,大牛倒是毫不客气的拿起汤饼,就着羊肉羹大吃了起来。两人逛街也饿了,埋头吃饱了后,刚想叫服务员拿个餐巾纸,发现小二也不在,摇了摇头,自己从袖口拿了个手绢出来,把嘴檫了,又塞回去。一想到这个东西放在袖口,李东升又要吐槽,为什么要放在袖口,放也不好放,拿也不方便。他来到这个时代,反正是各种的不习惯,但是你让任何一个现代人到古代去,最大的困难就是生活的各种不习惯。
两人吃饱后,刚准备站起来走,这个时候就听到一声“这位小友,有礼了。”李东升转头一看,只见一个中年人正向他走来,边走边做了个礼,李东升也不敢怠慢,连忙回了一礼,问:“这位长者有何指教?”中年人说道:“在下姓王,从太原来,刚才不小心听小兄弟与掌柜谈话,感觉有点好奇,想请教一下。”李东升听了这话,认真的打量了一下对面的人,只见他穿了一身蓝色的长袍,头带方巾,感觉很朴素,眼睛不大,但是非常有神,下巴有须,梳理非常整齐,眼神又向下一扫,发现腰带上配了一块羊脂玉,玉色洁白细腻,估计价值不菲。连忙道:“王先生有事尽管吩咐,小子自无不言。”中年人把李东升请到他们那一桌,又介绍了另外2人,一个姓崔,一个姓卢,从太原过来,正准备回长安,在吃饭是听到李东升问掌柜话,觉得非常有意思,就请他过来坐,想详细的了解下。
李东升也无不可,他先自我介绍了下,:“在下李东升,本地人氏。”他问掌柜的都是二十一世纪做生意最简单的一些常识,于是就向这三个人解释了什么叫成本,什么叫利润,什么叫净利润,什么叫坪效,以及怎么提高以及做生意的本质就是为了赚取利润。说的三个中年人恍然大悟,到最后三人全部起来向李东升行了一礼,赞道:“我们也是做了好多年生意,只到今天才对生意的本质有了了解,多谢李小兄弟的倾囊相授。”
李东升连忙起身还礼。道:“我只是一个人没事瞎琢磨,一家之言,不敢贻笑大方。”然后向三位告辞,跟大牛下楼回家。这么一耽误,已经接近黄昏,西落的太阳照在小城里,两个人的影子在马路上被拖的很长。
回到家中,齐叔今天忙了一天已经做了10几个牙刷,李东升看了下,也很满意,拿了几个回到内院,跑的母亲那里。一看到他来了,连忙放下了手中的刺绣,站起来道:“小宝,你今天去哪里了,不是请假说身体不好的嘛,身体不好就不要乱跑了。”李东升道:“母亲不要担心,我的身体已经好了,今天就是出去转转。你看,我做了个刷牙的东西,特地拿给母亲用。”李林氏感动的都要掉泪了,儿子养这么大,从来只有伸手要钱的,今天竟然做了东西给自己,她哽咽道:“小宝,你自己用就好,娘这里什么都有,你有这份心,娘就很开心了。”李东升也感到了李林氏对他深深的母爱,就是那种无私的关心,连忙说:“孩儿知道,这个就是早晚刷牙的,特别好用。娘先试下。”李林氏被李东升缠的没有办法,让丫鬟打了水,也粘了牙膏,然后放在嘴里刷,漱口后李东升又指导母亲把牙膏吐出来。李林氏用完后果然感觉口气清爽,不由得赞道:“我儿果然聪明。”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5章 牙刷问世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李东升又陪母亲说了几句话,哄的李林氏开心不已,感觉这个儿子养对了,以前调皮捣蛋那是儿子不懂事,现在终于可以享福了。v这个时候天色将黑,突然院门被打开,进来一个白白胖胖的男人,身材不高,圆脸长须,很有喜感,穿着青色长袍,也包了个璞巾,脚穿短靴,正是李东升的老爹李成。李林氏看到自己的相公回来了,连忙起身招呼,又让丫鬟打水给老爷梳洗。
李东升也跟着起身,叫了声父亲。李成看了看李东升,说:“小宝,你身体好些了?”李东升回答:“孩儿已经好了,劳父亲挂念。”因为不知道前身是怎么跟李成相处的,李东升也不敢太亲热,怕熟悉的人看出来,只好保持点距离。这个时候。丫鬟把水打来,李成熟悉完以后,一家坐下来吃饭。这是李东升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全家坐在一起吃饭,想保持中国古代“食不言寝不语”传统,谁知道李林氏在饭桌上把他这几天的情况全说了,特别把今天做了个牙刷给自己用的事情提了,李成听了李林氏的话,心中也是暗暗思量,自己的这个儿子以前是什么样子,他心里是一肚子的数,不敢说是顽劣不堪,也是那种调皮的,摔了一跤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李东升感觉自己的父亲好像有点起疑,果然最了解自己的就是家人,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只好放下筷子。站起来道:“父亲母亲,孩儿以前顽劣不懂事,此次摔跤以后,在床上想了很久,感觉对不起你们的关爱,所以孩儿以后定会痛改前非,让二老开心。”
李成和李林氏二人听了都很感动,李林氏更是眼泪都流了出来,哽咽道:“我儿终于长大了。”吃过饭后,李林氏让丫鬟把今天做的牙刷拿出来给李成看,并告诉他用法,李成看了看,突然说道:“这个可不可以用玉石、象牙做?”李东升听了这个话,立刻对自己爹刮目相看,自己家有钱果然不是偶然的。母亲只看到了方便与孝心,父亲却立刻看出这个有大卖的潜力。李东升道:“父亲,孩儿做出这个东西一是为了自己生活方便,二就是看看这个牙刷有没有卖出的可能,孩儿是这么想的,把牙刷分为3级,王公大臣们用玉石、象牙等贵重材料做,中等人家用陶瓷、紫檀等材料,平民用普通木头等材料做,把价格也分开,这样大家都有合适的产品。”
李成听了拍案叫好,李林氏看到儿子这么胸有成竹更是开心,跟李成说道:“小宝还是个经商奇才。”李成也点头,说:“这个3层分的好,把天下人都给分出来,都有适合他们的产品,明天我就去找人看看能不能生产。”李东升道:“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大批量做起来也比较复杂,孩儿有个建议,是不是可以搞个流水线。”李成问:“什么叫流水线?”李东升道:“就是把产品分解,让每个人只做其中的一个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比如做牙刷柄的就专门找个木匠专门做牙刷柄,熬胶的专门傲娇,做刷毛的专门做刷毛,钻孔的专门钻孔,这样大家都熟悉自己的流程然后统一安排人总装,给王公大臣的再找几个手艺好的做好的包装,什么材料贵的用什么,怎么好看怎么弄,总之就是一句话:高端大气上档次,到时候这个价格还不是我们定。哈哈哈。
李东升说的开心,站了起来,把大腕里的台词给带了出来:“我们做商品的,要研究大户人家的心理,大户人家的心理是什么,就是人家没有的我要有,人家有的我的要好,人家好的我的要贵,你要知道,肯花一贯钱买个牙刷的人,根本不在乎再花10贯钱买个好的,这就是贵族的心理,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李成听了,试探着说:“你说这个最贵的牙刷卖多少钱?”李东升也没有注意,说:“起步一贯,最好的卖10贯。”他是刚来到这个时代,也不知道一贯钱实际购买力有多少,就是这么一说。因为他在起点看时,看到穿越前辈们做生意全是多少万贯的,也就觉得这个贯跟二十一世纪的元差不多,顶多算个美元、英镑、欧元吧。其实按盛唐时期的价格来算一贯钱大约等于7000元左右人民币。一贯钱约折合小钱1000枚,唐贞观年间,国力强盛,物产丰富,物价非常低。一斗米只需要5文钱。一斗米大约6。25公斤,一贯钱可买1250公斤大米。目前国内一般大米的价格差不多5。5…5。7元左右一公斤。乘以1250基本上就可以得出汇率了。
李成听了跟李林氏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儿子的自信是哪里来的,刚觉得儿子是个做生意的奇才,现在发现好像夸早了。李东升还在哪里说:“中等的就卖500文,最差的就卖200文,这样就可以了。”李成又好气又好笑,把一贯钱的具体购买力跟李东升讲了,李东升面红耳赤,知道自己又信口开河了,然后让李成先去找人、找地方、购买材料,具体做法找齐叔,自己赶忙告退。边走边想,以后再不能这么莽撞了,还好是自己家里,不然就丢大人了。
回到自己的小院,小菊还没有睡,看到少爷回来,小菊开心的笑:“少爷回来了。”李东升看到小丫头开心,心情也变的很好,调笑道:“小菊啊,少爷今天不在家,有没有想我啊?”小丫鬟也不回答,只是抿着嘴笑,又去打来水服侍李东升梳洗,换衣服,李东升边享受小丫头的伺候,一边感叹还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好啊。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年纪的女孩都在上学,都是家里的宝,怎么可能出来伺候人。躺在床上,又想了今天去酒楼看到的那几个人,跟人家吹了半天牛,搞的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可是自己家的酒楼生意却是那么差,看样子什么时候要跟爹说下,把酒楼怎么经营重新弄下,怎么说也是自己家的产业,是自己以后过万恶地主生活的保证啊。就这么想着沉沉睡去。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6章 马桶构想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天色大亮。小菊进来叫道:“少爷,起床了,大牛问今天你去不去学院呢。”昨天忙了一天,李东升感觉有点累,这个身体也才15岁,他一边起身一边想,我还是个孩子啊。对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