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议上官,你好大的胆子。”李东升笑道:“也不怕刺史刚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你的头上。”
“肯定不是我,要给人下马威,肯定也是你,谁让你现在是莱州品级最高的官员。”
两人斗嘴打发时间,就听到外面金荣道:“大人,新刺史还有三里路就到了。”
两个人才抖抖衣服,站到队伍的第一排。没有过多久,就看到路的尽头,旌旗飘飘,出现了一道黑线,慢慢的靠近,高健手一挥,顿时锣鼓、唢呐都响了起来,场面热闹无比。
看到仪仗到来了近前,鼓乐声一顿。李东升上前一步施礼道:“下官掖县县令李东升拜见刺史大人。”
就听到一个浑厚的声音道:“免礼。小李探花的名字我是久仰大名了,想不到还有同地为官的机会哈哈。”
李东升连道“岂敢”,宾主见礼寒暄之后,这才互相打量。新刺史名叫卢文,应该是卢家的人,年纪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身躯偏瘦,面容有些小帅,留着一缕三寸长须,眼神清澈,不怒自威,正是大家印象中的读书人的模样。
李东升在打量卢文的同时,卢文也在打量他。
站在自己眼前这位从长安被踢出来的县令,也就是跟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十多岁的样子,面容儒雅,面带微笑,一幅彬彬有礼的模样,单看外貌和气度,完全就是一个大家族的公子哥的模样。却在莱州这个地方掀起来腥风血雨,罢官的就有几十人,处死的更多。连多个大家族都有大批人被“病死”,难怪各大世家都不待见他。
说到底李东升这个年纪就应该天天带着大笔的银钱,文艺点就去郊外吟诗作对,风骚点就去青楼里跟花魁发生点故事,搞出几个艳诗,鲁莽点就应该带着几个兄弟天天在长安城里喝酒打架,虚度年华,这才是大唐李东升这个年纪的人的风格。而不是领着几百人站在最前面来迎接自己这个上官。
卢文仔细的打量着李东升,时间有点长了,看的李东升汗毛直竖,忍不住轻咳了两声,卢文才反应过来,这么多人面前盯着人看太尴尬,于是哈哈一笑:“一直都说小李探花年轻英俊,竟然一见果然出乎我的意料,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以后还要像李县令多多请教!”算是掩盖了刚才的失态。闪舞
“谢卢大人夸奖,下官实不敢当。”李东升只能谦虚地笑笑。
卢文捻须笑道:“本官在长安对李县令名字那是闻名已久,不仅文采风流,对民政也是深有造诣,如今能和同地为官是莱州官民之福,本官也是不胜荣幸啊。”
李东升还是第一次被领导这么夸,还有那么多人围观,只能表现的谦虚:“下官年幼不懂事,闯了不少祸,也得罪了不少人,卢大人对我的这番夸奖,实在是让我惭愧。”
李东升也受不了这么人多前的互相吹捧,连忙道:“大人我们还是先进城吧。外面太冷。下官为大人准备了接风宴。”
卢文也笑道:“好,就听李县令的。”说罢,又朝在这里的等他的那些人一拱手:“多谢大家这么冷的天来迎接,大家一起回吧。”
高健手一招,顿时鼓乐声又响起来,大家往掖县县城而来。
进了县城,卢文的脸上不由得有些失望,破破烂烂的城门,同样破破烂烂的大街,李东升把他带到了封涛的别院里,县城实在太破,一家好点的酒楼都没有,好不容易找了个有个小花园的地方。也作卢文在县城临时的驻地,原来的刺史府因为陈君的缘故,怕卢文感到晦气,所以以后住不住他自己拿主意。
李东升把卢文引进院子,卢文看了地方点点头:“李县令有心了。”
李东升笑道:“掖县条件有限,委屈大人了。”
“我理解的,毕竟长安只有一个。哈哈”
李东升安排卢文先去梳洗,然后在大厅等候。等卢文再出来时,已经是中午了,李东升看了下他的脸色,然后朝封涛的家仆吩咐道:“今日贵人莅临,令府中备宴。”
下人们立刻领命退下,就有侍女进来摆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不管什么事情,在酒桌上谈比在正式场合谈总是要谈的拢,这个习惯流传了几千年也没有改变过。
李东升准别的宴席不算太丰盛,但是胜在别致,矮几上放着羊肉羹,鸡鸭什么的都有,还有几个咸鱼,是李东升先拿来试试口味,看长安来的人是否习惯这个味道。
效果还不错,见多识广的卢文看见这个咸鱼很好奇,他也是出身富贵,天下各种名贵的美食和酒都尝过,这个还真是第一次见:“这个菜叫。。”
“咸鱼,主要是下官见渔民靠打鱼为生,却不得保存之法,所以教他们用盐腌制,保存时间长一些,这样就可以通过运输到长安,也能保证他们一点收入,混个温饱。”
“哦?李县令做出来的东西,那我要尝尝,听说你也是个好吃的,现在长安城里流行的卤肉、黄金鸡腿都是你做出来的。哈哈”伸出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到嘴里,咀嚼了几下:“怪怪的味道,不过倒是越嚼越香。”
“大人给出如此高的评价,那我们就有信心了。”最少没有当场吐出来,李东升已经很满意了,以后可以扩大规模了。
两个人喝了几杯酒之后,就开始没完没了的寒暄客套。自古以来的官场上说话很少有直来直去的,都是先说上一堆无用的废话后,才说到了正题。
卢文说说笑容渐渐收敛,一脸忧虑的样子缓缓道:“李县令,不瞒你说,我此次到莱州也是战战兢兢,具体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现在莱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你给我说说!”
………………………………
第325章 你们想过好日子吗
“回大人,目前莱州经过矿场之事以后,已经人心比较安定,大人来了之后,我们就更有主心骨了!”
“你呀,不说实话!”卢文笑道:“我以前也只在内地为官,这个偏远地区还真没有来过,你来的时间也不长,以后慢慢了解吧,来饮酒!”
把卢文糊弄过去,接下来就是官员陆续到位,每次都要到县城门口去接,李东升烦不胜烦,但是没有办法,都是他的上官。35xs大家都去你不去,人家心里就想是不是看不起我啊,到时候给你使个绊子,有句名言就是:我不能让你成事,但我绝对可以坏你的事!
到了二月二十,新县尉的任命到了,一时间整个县衙都沸腾了,金荣竟然做了县尉!
这一步就是云泥之别啊,一个是官一个是吏,金荣接旨之后嚎啕大哭,不停的喃喃自语:“我也能做官?我也能做官?”
然后直奔李东升的办公室,一进来就大礼:“大人的大恩大德,没齿难忘以后定马首是瞻!”
“不用客气,主要是你做事有分寸,有想法,所以才请戴尚书回去推荐一下,以后用心做事就行了!”李东升只是顺手人情,也不放心上。而且金璃还跟他很投缘,当然有好处就先紧着自己人!
高健也酸溜溜的道:“大人,我也对你工作很支持啊,什么时候也拉我一把。”
“高大人说笑了,金荣那个也不是我的原因好吧!”李东升笑着道:“我们一起把这个掖县搞好,还怕没有机会?你看现在刚去了矿场这个毒瘤,等工部派人来接手开工,那我们的税收就有大的提升,盐场再开动起来,春天到了渔民出海,把咸鱼做成特色,你说朝廷还不把你给升上去?”
“那就多谢李大人提携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有个隐患,就是黑虎帮逃走的那些人,应该还没跑远,会对大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那个有王三他们负责,应该没问题!”
接下来就是忙春耕的事情了,李东升只是知道有这个仪式,具体情况怎么搞他还不懂,就跟着高健学习。
每天都是到附近的村子里看他怎么跟乡老沟通,这个就是基层干部的最难得的机会,在一线呆过的人,以后制定计划或者政策就不会有那种空中楼阁的文件。
立春的时候,李东升组织了一个动员大会,把刺史卢文请来,让卢文先把传统的“打春牛”等项目做完,赢得围观群众的哄抢跟欢呼,满足了卢刺史幼稚的虚荣心。35xs然后李东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把整个来参会的百姓都弄的热血沸腾!
“现在是大唐盛世,你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但是幸福是要靠自己双手奋斗出来的!你们现在觉得日子过的还不是太宽裕,那是因为我们掖县先天不足,丘陵多,平地少,土地也不肥沃,但是我们掖县人却没有放弃,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几千年!”
李东升站在掖县城门外临时搭起的一个高台上,扫了一圈满怀期待的百姓,用力的挥舞着手臂,大声的说道:“你们想不想过上好日子?”
“想!想!”
“这就对了,每个人都想过上好日子,但是只是靠想是不行的!我们要努力去争取去做,今天是立春,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在春天打好基础,秋天才有丰富收获!我在这里宣布一件事,就是县里的书院要扩大规模,到时候会每个村子都安排私塾,你们的孩子读书全部免学费,学费由县衙来承担,我也会到你们村子里去看,有天赋我会带到县学来,争取几年之内我们掖县也要有自己的进士!”
此话一出,下面的百姓就疯狂了,县令大人就是进士,还是第一名,如果被他看中,收为弟子,那以后的前途还用愁吗?
最关键还是读书免学费啊,就算学不进去,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掖县的百姓今年就想是吃了什么药一样的热火朝天的将种子种到地里,将冬天修筑的水渠再进行疏通,那股疯狂的劲头,把高健跟金荣看得全都瞠目结舌。
“大人,你鼓动人心实在是太厉害了。我手下的衙役都差点控制不住场面。”金荣现在就是李东升的小忠犬,指哪打哪的那种。
李东升也有点小得意:“哪里,只是说出了百姓的心里想法而已。”
“不过大人说,每个村的私塾都免学费,这个要好多钱啊,县里有这么多钱吗?”高健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县令大人牛逼吹出去了,要是到时候实现不了,那就出大乱子了。
“没有问题的,我算过了,石材工坊加金矿的税收,肯定会让我们县的财政大为改变。何况还有盐场跟咸鱼,到夏天的时候就缓过来了。不行的话,我让他们几个也捐献点,”李东升指指商成他们:“卖蚊香、蜂窝煤也赚了点钱,不拿点出来反哺百姓,那就是为富不仁啊。”
商成、周宁他们几个还在警惕的护卫着李东升,却不知道自己的保护对象把他们的钱已经给出去一部分,韩七也在人群里,他面目普通,又很机灵,王三就把他作为一个暗子,不带在身边,去外面打探消息,这个也是做官的诀窍,一定要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这样才能凭借着信息的不对称,来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李东升这里就是想要知道自己的治下的事情,不被那些衙役跟吏员给糊弄。
卢文听到下面人传来李东升的雄心壮志的时候,笑着道:“不错,这个才是进士该做的事情,到了一地就应该教化地方,传播圣人之言。就是这个免学费动静太大啊,不知道掖县能不能吃得消。”
“少年人好大喜功,做官还是要中庸啊。”上佐魏绩四十多岁,但是面相比卢文老多了,相貌严正,是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刻板之人。
“哎,少年人就是有锐气,让他们在前面拼拼也好。”卢文笑道:“我就是想做个清流的官,每天看看书,喝喝茶,谈谈话就好,这个李东升文名在外,等过阵子天气暖和了我组织一个春游会,把鲁地有名的才子请来,也是一个盛事啊。”
………………………………
第326章 这个也能卖钱
忙完春耕以后,又是草长鹰飞的季节。忙忙碌碌的时候时间过的很快,直到小萝莉向他催稿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好久没有写书了。小菊也说少爷都不想家跟她们了,都不主动写信,是不是把她们都忘了,还是在当地有新的相好?相好这个词看的李东升一口喷了出来,也不知道谁教的。
不过想想也是,就过年写了信回去,然后就天天下乡,或者应酬,这个可不是后世想码字在手机上也可以,要磨墨、放纸很麻烦的。
看到后来心情也很好,张出尘经常托人送东西给她,让小萝莉又激动又惶恐。也找写新奇的礼物回赠。还问李东升要注意什么?这个李东升也不知道啊。
蜂窝煤在长安及铺开的地方大卖,程处默他们几个都大赚了一把,李东升又不在京城,只好把感谢的目标转向钱多多,那些国公夫人东西像不要钱的一样往钱府里送。把钱首富又出去炫耀了一把。现在钱首富也是长安城里有名的大富翁了。香水的供不应求让他痛并快乐着。痛的是达官贵人每天都要催货,快乐就收钱收的手软,不要还不行,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李东升当时把皇帝陛下拉进来的明智,不然这个产品早就被人强夺了。闪舞
书坊的生意也是火的不行,国子监跟书坊合作之后,孔颖达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每天的任务就是去书坊里催产出,线装书方便携带,外形文雅,读起来又特别的畅快,书坊里整天都是人,还产生了黄牛这个职业,每天排队买到书之后倒卖牟利。
说道书,李东升想起来了,等下回信的时候,让书坊给捐献点书,私塾虽然免费了,但是没有教材也不行啊,这个书便宜又好用,捐献了还能有好名声,一石三鸟,就这么定了。
回了信,又寄回去书稿,李东升要去盐场去看看。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盐场基本不出盐,但是制作精盐的工作并没有停,这几个月也是卖了好多。过年的时候,渔民都喜笑颜开,多少年没有这么宽裕过了。大家都能买点肉,扯点布,换身新衣服。以前那里敢想过这样的日子啊,所以他们看到李东升的时候,全部挤过来磕头:“多谢大人恩德。”
“大人仁心为民,祝大人公候万代。”
刘宽跟刘洋跪在最前面:“大人教我们技术,我们渔民多一个吃饭的本事,大家现在无以为报,只能给大人磕头。”
“你们起来吧,这个跟我也没有关系,主要还是你们自己勤劳,就是没有我,以后你们也会懂的。”李东升摆摆手:“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你们出海了没有?”
“回大人现在出了几次,但是海里没有什么鱼,这个时候只有琵琶虾。”
“哦,这个虾就是肉少了点,不过来了就尝尝吧。”李东升一听是虾婆,也来了兴致。
“是,大人,我现在就安排。”
一行人在盐场里转悠,刘宽还是有能力的,现在的盐场比去年来的时候扩大了好多。刘宽道:“大人,这里都是空地也是没有主的,我在冬天的时候就组织他们开挖,等天气再暖和一点就能用了。”
“不错,事情就是这样,要做在前面,不是等上面说了才动,我把盐场交给你,你就放心的的做吧。”
到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屋子,好几个人在屋子旁边巡逻。刘宽道:“从去年开始,有好多人都在这转悠,想到弄清我们精盐怎么做出来的。都被赶跑了。。”
李东升点点头,看着周围干活的渔民:“你这里没有什么拖欠工钱,还有强逼别人来干活的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