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侍卫没料到自己比钦差还受重视,尴尬地看向杨华。
萱草和气笑道:“你们不要害怕。我们是想来采买些田里的东西,就是这些辣椒。你帮忙将这几片地里的主人叫过来,我们需要大量。”
农妇惊喜不已,似不敢相信,且还有些不确定。“您说的主人,是指的周大户吗?”
“哎,是我没说明白,我说的就是你们这些种地的佃户。”
农妇这才笑得见眉不见眼,跑到田垄里大声喊道:“赵家的,你快去村里喊一声,让他们几个赶紧过来,有贵人要收这个古怪东西了。快去!”
这妇人是隔壁那块油菜地的,不过她是个热心肠,一听有人收购,也当是自家赶上好事一样。
那个赵家妇人跟兔子似的跑回村里,又叫来了两位妇人三个汉子。想来正是三块辣椒地的佃户。
赵家妇人眼里几乎冒着绿光,“真的要买我们的辣椒吗,要多少?”
“是的,三块地的辣椒我们全部都要。你们说个价。”
萱草的爽快反倒让三对夫妇踌躇了。几个男人窃窃私语了半天,派出了个说话的,正是赵家那个。他的目光在其他俩汉子脸上来回移动,接着又看看那片绿油油的辣椒田,再瞧瞧自己婆娘,咬咬牙道:“十两银子,少了我们不卖。”
萱草觑了烟芜一眼,落落大方道:“我家小姐说你们是勇士,给你们双倍银子,每家二十两。”
那三对夫妇当场就魔怔了,半天也没反应过来。
姓赵的汉子结巴问道:“真,真的给我们一家二十两?”
萱草从一个钱袋里掏出几颗银锭,“银子在此,岂会有假。来,给你们一人一颗。”
六只手颤颤巍巍地捧着银锭子。赵姓汉子激动得像是要哭出来,但仍旧忍着激动之情。
其他两家的却是忍不住,喜极而泣:“赵大哥,谢谢你,要不是你有远见,我们也不会种这个古怪玩意。这下我家娃可以上学了。”
“多谢娃他大伯,多谢多谢。老天保佑啊!”
最先前的那个农妇也艳羡不已,“早知道我也让我家那口子种上这个了。哎呀,真是赶不上好时候。”
萱草听了这话,掏出两颗碎银子递过去:“大婶您也是个有福气的,这些银子您拿着,也给自己做身新衣裳什么的。”
妇人又惊又喜,“我也有银子?那我还真是有福气呢,多谢贵人,多谢了。”
杨华看到这感人肺腑的情形大概算是明白了。这辣椒倒是个稀奇东西,并非家家都敢种。原来卜算子提出改道就是为了辣椒。但他还是有个疑问。
“三小姐,我记得出云州的时候有成片的辣椒田,怎么不从云州买,非要在这里买?”
拂尘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像是讽刺他没见识。“那是因为我们要将辣椒带回洛京,现在天气炎热,放不住。”
“可是从这里走,回到洛京也会腐坏啊?”
“所以要让大人分出一队卫士,带着辣椒快马加鞭赶回去。好了,快将辣椒都摘下来吧。”
那几户佃农早就开始忙活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们干农活还从来没这么带劲过。加上侍卫帮忙,不到半个时辰就摘下了三大筐辣椒。
杨华又问:“三小姐怎么知道黔州有辣椒?”
拂尘暗自腹诽一句,问题可真多。烟芜在自己掌心画了一个“云”字。
杨华“哦”了一声,恍然大悟。辣椒是从云州传到黔州的,想来出了西南道便没有这个东西了。
辣椒全部摘下后,萱草还细心地嘱咐他们,钱财要小心藏好,以免惹来麻烦。并且告诉她们,以后若是卖不出去的生辣椒,可以晒干做干辣椒,还可以放进豆豉做辣椒酱,利于贮存。
几家佃户愈发感恩,作揖目送他们一行人离去。
杨华等人原路返回后,他当即命十二名侍卫挑出十二匹快马,每人带上一包辣椒,从黔州东门出然后往北走官道,争取五日内赶到洛京。
洛京那头烟芜也安排好了。檀香五日后跟暮年一起去南郊接应,到时候直接将辣椒分给附近的佃户。(未完待续。)
………………………………
273 漂亮丫鬟
即便辣椒腐坏大半,但辣椒种子的活性还在,仍然有可能发芽。若是辣椒培育成功,朴居以后的菜式就更丰富了,地域间交流也更融合,对大丰来说真是功德一件。
当晚,钦差卫队离开黔州境,暨出了西南道进入江南道锦州叙县,过了叙县再走半个时辰便能入锦州城。因为卫队需要入城补给,对于锦州刺史的盛情相邀,杨华就示意云副将答应了。
锦州跟黔州仅有两县之隔,不过看上去却繁华许多。
这也是卫队没有在黔州补给的原因,那边靠山吃山,百姓们田里收成不丰,日子并不好过。江南道却是多处平原之地,物丰人杰,匀出些粮草也不算为难。
为免惊扰百姓,大半卫队补给完就退出城去,驻扎在北郊。没有单独的钦差住所,杨华就暂时安住在锦州刺史府中。
拂尘看着杨华走进刺史府的排场,小声问道:“小姐,今晚就要住在这里吗?为什么不连夜赶路呢。”
烟芜没反应,只管跟着杨华走。
锦州刺史林大人极其热情。“钦差大人驾临,下官真是三生有幸。这间正房是为您安排的,凡有所需,只需同下人讲一声。”
杨华四下打量一番,淡淡说了声谢。
接着,林大人热切的眼神移到傅烟芜身上,却又不大敢多看,只点了一下便垂头望着地上。“卜算子,您的房间在旁边院子。下官这就让人带路。”
烟芜点了个头就跟着带路的下人回到房间。房里布置得简单大方,但桌上有笔墨纸砚。床铺柔软,还有个榻,烟芜很满意。主仆三人便好好睡了一觉。
却没想到,第二天锦州城炸开了锅。
这次云州事故能顺利解决,也多亏他在关键时刻稳住了皇上。明月要是在京城出了事,关伯伯必定要刀兵相向。很好,这个男人关键时刻太好用。
傅烟芜这一闲下来胡思乱想,情不自禁就想起秦彻。古古美城玩了也有七八天了,也不知道秦彻在桐城查案查得怎么样了。
但胸口的璎珞时不时的闪烁,这是在提醒她灵气耗损过多。她只好凭空思念,谁叫灵气余额不足呢,没办法飞身去他身边。还有后边几个月,怕是都不能随意乱飞了。
在傅烟芜的期盼中,钦差卫队从荆州开始一路巡视,按照皇上的意思只查不审,于六月初七抵达云州。
杨华例行巡查云州各衙门,不到两日就检查完毕。实在是因为云州刺史治下有方,文书档案俱全、账簿出入记得也详细,还有下面的各衙门均是各司其职、条理俱明。云州城简直就是官爱民民拥官,可说是杨华半路巡查以来于治理上最值得嘉奖的州府。
杨华真的赞扬了云州刺史高今一番。高今悬宕多时的心总算落回原处。
休息一日后,钦差卫队带着傅烟芜往回返。关不度和高今到城门口送行。
红日微微露出小半个头,天空中还剩最后一抹晨曦。很快就要大亮了。
关不度望着远去的风烟滚滚,说不清心中滋味。几分安心,几分惆怅,最重要的是,对天地更多了一分敬畏。
他摊开手掌,看清自己的手布满厚茧、刀疤、长进肉里的划痕。这些荣光的刻印,是他无数次在生死间穿梭而过的证明。这双手,少说也沾满了数百人的鲜血。
若天下太平,他也可以有一双平凡之手,不必杀人如麻。
但愿,但愿大丰从此河清海晏,关河宁定,不要再有战争。如此,才不枉两代卜算子煞费苦心至此。
……
拂尘跟萱草望着马车外头,不时叽叽喳喳几句,话里话外全是对云州的不舍。
烟芜只觉得好笑。这两个丫头明明就是舍不得南诏,拂尘留恋吃不尽的水果,萱草是还看不够争奇斗艳的鲜花,还有古古美城里在街市当中闲逛的长鼻子大象。
她不经意朝窗外一瞥,大片绿油油的田地里蔬菜成畦。虽然天色尚早,仍然有许多农人裹着头巾蹲在地里劳作。晨间凉风一起,金黄色的麦浪中隐约透出三两个人影。果然是五月人倍忙。
看着远处叫人欣然的农家景象,傅烟芜忽地皱起眉头。她似乎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却又想不起来了。
究竟是什么事呢?应该是重要却不着急的事情,不然她不会忘。
拂尘舔了下嘴唇,“走了就吃不到香辣菇、红三剁、竹筒饭、菠萝饭,还有白肉和椒麻鸡。怎么办,现在就想吃了。”
“竹筒饭可以给宝伞说,那丫头一定能做;其他几样就算能做,只怕做出来也不是那个味吧。”
傅烟芜猛地一拍桌角,对啊,辣椒。她怎么忘了如此重要的事呢。
拂尘看见她写的字,二话不说往队伍前头飞奔而去,轻巧的身手看得羽林卫们一愣一愣。
片刻功夫就到了队伍前列。
拂尘边跑边喊:“快停下停下,掉转队伍。”
杨华对她的声音最是耳熟,拽住马缰看向那道英气勃勃的俏丽身影。“出什么事了?”
“小姐说不去柳州,掉转方向改道黔州,往北走。”
“哦,好。传令下去,改道往北。”
杨华对于卜算子的话向来遵从,吩咐下去后也没多问缘由。杨华身边的云副将却很是好奇。“拂尘姑娘,为什么非要往北走,黔州山路多,后头就走不快了。过了柳州再往北不是能快些回京么?”
“小姐的用意我也不甚明了,不过反正是回京城,走哪条路不都一样。”
云副将只得悻悻然作罢,可是心里还是直痒痒。结果,后面队伍往北行了两日也没见卜算子要做什么。
其实拂尘心里也好奇着呢。这几天除了睡觉小姐一直往窗外瞅,也不知道是想瞧什么。
终于,钦差卫队还有几个时辰就要出黔州境了。傅烟芜带着拂尘萱草下了车。
听完萱草的话,云副将惊诧莫名。那会黔州刺史邀请他们进城歇息都没去,怎么到了这荒郊野外要找镇甸。卜算子要搞什么名堂。(未完待续。)
………………………………
274 凯旋而归
杨华出身好,双亲向来爱护有加。他自幼习学四书五经,近几年多是在行伍之中厮混,对于人心险恶官场规则还未能摸透。而傅烟芜孤儿出身,天然就懂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她的纸条上写的是:狸猫换太子。
可是即便如此浅显的话,杨华仍旧没看明白。他借口想安静看会书,将那两个丫鬟打发下去,接着又去烟芜的院子还书。出来的时候脸色青红不定。
隔日一早,拂尘悄悄摸到钦差卧室房门外偷听,果然,那两个丫鬟先后发出尖叫,可是声音很快就被掩住。那两人自己捂住了嘴巴。
拂尘甚感痛快,转了一圈安然回到屋中。萱草已在收拾行囊。
“小姐说早点动身,省得又被拖住了。杨大人起身了吗?”
“他也在收拾了,就是那个云副将,还睡地香得很。”
“那是,云副将艳福不浅。”
两人忍不住又是一番嬉笑。
云副将清醒之后才知道昨夜钦差大人为何要同他换屋子。不过云副将是个实诚汉子,两个丫鬟的贞节既已被他坏了,他就都收了便是。那两个千娇百媚的丫鬟却哭成了泪人,还不时朝杨华投去求助的眼神。
锦州刺史勃然大怒,痛骂两个丫鬟不知羞耻,当场就命人将她们拖了下去。
经过这场闹剧,锦州刺史不敢再强作挽留,乖乖送杨华等人出了城门。
没想到,就是这两日耽搁,暴露了傅烟芜等人的身份。
出黔州之前,他们一行人在田里买走了所有辣椒。三块地一下得了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两年的花费,这样大的消息在个巴掌大的县城根本瞒不住。当地县令闻讯就赶到村中打听那几位贵人的身份,听说做主的是一男三女,身边跟着穿铠甲带兵器的,再与临县县令赶赴锦州拜会钦差之事一比对,便知道那是沿途巡查吏治的钦差大臣。而不说话的女子,自然是卜算子无疑。
三家佃户听说,那不说话的小姐是回京便要受封的大国师,直道菩萨保佑。那日同她们说话的就是国师身边的丫鬟,也相当于是国师之言。能得到大国师的点拨,可真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一时之间,黔州许多佃户想方设法移栽辣椒株子。还有川蜀一带,也打起了试种辣椒的主意。
而快马往洛京疾驰的十二名侍卫,马不停蹄,终于只用五日赶到洛京南郊。
檀香早已打点好各项准备事宜,她身边站着的除了二三十个农夫,还有郑老先生跟邹承。
邹承是郑老先生推荐来的。
听说傅烟芜运来新作物试栽,郑老先生极有兴趣;邹承又是个种田好手,他便强拉着人过来了。
那些农户却不懂这些,只是冲着檀香的承诺来的。
“每人领走一筐辣椒和一两银子,谁让种子发芽长出株子,明年还可以奖励十两银子。”
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种子银子都有,他们只用负责好好看护田地。种出来还能有赏银,种不出也不吃亏。
因此檀香只在附近村里喊了两句,农户们便接二连三跑过来了。
“檀香姑娘,怎么还没见到送种子的人?这天都快黑了。”
“要不大伙先回去,我再等会。”
檀香也不能确定那些侍卫今天一定能赶到,不过小姐说让她第五天就到南郊守着,那些人也可能晚上到。
农户们虽说等了半天心焦,但也不敢离去。总共就二三十个人,若是不守着,万一这好事没了自己的份那就冤屈死了。
炊烟袅袅,夜落月升。有人将十里亭的两挂灯笼点亮了,加上村民手中的火把,星火摇曳,照亮那十二名卫士回家的路。
十二人胸口滚烫,像是一只英勇无畏的前锋军,大杀四方后从沙场归来。
“有火光,兄弟们,将军和大国师的托付我们完成了。”
马蹄声越来越密。众人引颈望去,滚滚烟尘之中,一群身穿铠甲的军士钻了出来。
“到了到了,终于盼到了。”众人喜不自胜。
一阵长长的马嘶之后,檀香跑过去迎道:“官爷辛苦了。赶紧放下行囊,我让人带你们去朴居歇脚。”
“这可太好了,没成想我们还能去那稀罕地,多谢姑娘。”
农户们利落地放下身上的簸箕跟竹筐,一个卫士将十二袋辣椒七七八八地倒了进去。虽然有些辣椒已经湿哒哒散出异味,但农户都跟抢到宝贝似的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往家里跑。
什么叫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们如今算是明白了。
早一点将辣椒籽种进地里,早一点发芽开花,才能早拿银子。
方才簇拥的人群转眼便四散而去。邹承领了一小份,郑先生也乐呵呵拎了个小瓦盆走了。
檀香见此情景,长长松了口气。小姐的交待总算圆满完成,她也可以去朴居好好吃一顿了。
又盼了上十天,京里终于收到钦差卫队的消息,大部队已进入定州,明日便可返京。
皇上龙颜大悦,命宫中乐师舞团再次各显其能,用满城载歌载舞迎接卜算子和钦差卫队回京。
此令一下,朝堂震惊。
南诏使团来访,用国礼迎接尚在情理内;可是一个未及笄的姑娘,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